第770章 抢手货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富矿第770章 抢手货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乙烷当然可以像甲烷那样拿去发电,但只是用来烧,就有点可惜了。 过往的时候,杨东升把可燃冰中的杂质剔除掉,一方面固然是为了减少污染,另一方面是因为乙烷、丙烷比甲烷更贵。 除了能烧,乙烷还有一个重要用途,就是用来制乙烯。 杨东升特意查了一下,2005年,国内大约进口了11万吨的乙烯。 虽然有点少,但是既然需要进口,那就应该是短缺的。 杨东升让东升矿业把消息放出去,他们可以提供大量乙烷,看看哪家需要。 既然罪魁祸首已经落网,杨东升也没有必要继续待在医院。 此时一家人都来了华京,杨东升索性就留在华京过春节。 刚刚改造完成的宅子,保暖性非常好。 老天爷也非常给面子,出了个大太阳。 杨东升让人搬了把躺椅放在落地窗下,拿起下面刚刚送上来的年终总结报告。 2005年,东升矿业实现煤炭产量近5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近四分之一;铁矿石产量超过3.5亿吨,约占全国的一半;煤层气近200亿立方米…… 正看着,忽然手机震动了一下,杨东升拿出来看了一眼,是宣传口的陈同学。 “杨同学,新年好!”电话里传来一个爽朗的声音。 “新年好!”杨东升也笑道。 杨东升跟这位陈同学关系不错,对方在宣传上帮了杨东升不少忙,两人还合作拍摄了一系列纪录片,送去了海里,受到领导不少表扬。 “听说你们公司可以提供乙烷?”陈同学问。 “是啊!” “一年能供应多少?” 杨东升想了想,没有报太多,“差不多100万吨吧!” 一吨乙烷差不多是750立方米,100万吨就是7.5亿立方米。 “还没有人出价吧?” “陈同学想替我介绍生意?” “还真能介绍,怎么样,现在有时间吗?” 两人约定了见面地点。 走进包间,屋内除了陈同学,还有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人,这人有点胖,脸长的非常喜庆,仿佛随时都在笑一般,看起来跟弥勒佛差不多。 “这位是石油集团负责炼油与化工的李总!”陈同学介绍道。 “副总,副总!”弥勒佛连连谦虚,然后才冲杨东升伸出手,“我对杨总可是久仰大名,1998年多亏了杨总仗义相助,我们在黑省的油城油田才没被大洪水淹没。” “客气了!”杨东升笑了笑。 这位李总那么客气,应该不是为了1998年的大洪水,而是最近杨东升做的事,震到了京里不少人。 双方又客套了几句之后,李总就直接说明了来意,“我们石油集团进入化工产业的时间比较晚,暂时还不如他们石化集团,尤其是在乙烯生产上!” 乙烯被誉为“石化工业之母”,是化工生产的基础原料。 通过乙烯可以生产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苯乙烯、醋酸、乙醛、乙二醇等一系列产品。 我们生活中用的塑料杯、塑料管,装东西用的塑料袋,农业生产用的塑料膜……都是以乙烯为原料生产的。 由于原料匮乏,国内乙烯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2005年,我们国家虽然只进口了11万吨乙烯,那主要是因为乙烯的沸点达到零下103.7度,难以直接运输。 我们大量进口的是聚乙烯、聚氯乙烯、苯乙烯、乙二醇等便于运输的下游产品。 2005年,国内的乙烯产量是787.5万吨,但是当年全国乙烯当量消费量却达到了1876万吨,也就是说我们所用的乙烯产品,一半以上都是进口的。 杨东升点了点头,心说原来是这样。 “恕我直言,石油集团生产乙烯,应该不需要向我们买原料吧?”杨东升问。 你们可是大名鼎鼎的三桶油之一! “包括我们石油集团在内,目前国内主要是以石脑油裂解工艺生产乙烯,而在乙烷资源丰富的中东地区,主要采用乙烷为原料生产乙烯。”李总解释道。 两者相比较,采用石脑油生产乙烯的回收率只有30%出头,也就是生产100万吨乙烯,需要300多万吨石脑油。 而且石脑油不是天然矿物,它是石油炼化产品之一。 我们国家的原油品质较差,石脑油回收率只有20%左右。 也就说,如果采用石脑油制乙烯,建设一个年产100万吨乙烯的项目,需要先建设一个1500万吨国家级大型石油炼化基地。 而以乙烷为原材料生产乙烯,回收率可以达到75%以上, 一个年产100万吨的大型乙烯项目,只需要130万吨乙烷就可以满足需要。 工艺复杂,产业链长,意味着建设周期越长,需要投入的资金越多。 目前,中国最先进的石脑油制乙烯工程,是2005年投产的沪上90万吨级乙烯项目,这是石化集团与BP公司合资的一个项目。 从2002年3月28日正式开工,到2005年3月18日乙烯装置实现一次投料开车成功,整个建设周期差10天不到三年,工程总投资达到27.48亿美元。 这还是依托沪上优良的港口设施,还有全国最大的长三角石化产业群,可以向他们直接提供原料石脑油。 如果算上石脑油炼化设施,建设成本恐怕会以百亿美元计。 而一个同样规模的乙烷制乙烯项目,建设成本和建设周期,大约只需要石脑油制乙烯的一半多一点。 使用乙烷制乙烯,石脑油就可以更多的用于生产汽油、煤油、苯、甲苯、混二甲苯(PX)等产品,从而减少原油进口。 “有一点我必须说明一下,目前我们的工艺还不太成熟,乙烷价格会比较高,比按照汇率计算的国际市场价格高不少!”杨东升道。 “这个自然!”李总道。 李总对价格倒是不太在意,过去一年,国内聚乙烯的价格,基本在每吨在1万2千元以上,而且产品供不应求。 平均1.3吨乙烷就可以生产1吨乙烯,他们有很大的谈判空间。 这个情况像极了九十年代的钢铁产业。 正谈着,忽然手机响了,杨东升拿起手机一看,是李如风打来的。 杨东升告了声罪,接通电话,“东升,你们是不是有乙烷卖?”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富矿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富矿》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富矿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富矿》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