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透漏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锦绣第二百四十七章 透漏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 “今个那几个锦衣卫都来了,这事真是闹大了啊。” 当铺掌柜的石金刚捋着下巴处的胡须,半靠在床上,脸上带着一丝的满意之色。 别看当铺被砸,他损失了不少,可是这当铺刚开张没多久,所以这损失有限。 但是,如今锦衣卫来查此事,那可不是顺天府衙门,锦衣卫是什么地方,他们这些个普通百姓也是知道的。 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朝中大臣,只要进了锦衣卫,那就没什么好下场。 如今虽然只是锦衣卫调查此案,但是,这也已经让石金刚激动不已了。 “你这是真不怕惹祸。” 石夫人在旁边端了杯茶水,递了过来:“一大把年纪了,招惹这事做什么?” “咱们安稳的开个铺子就成了,惹了国舅,咱们也不好过啊。” “那可是皇后娘娘的亲弟弟,是太子的舅舅,哪是那么容易招惹的?” “老了,老了,非要来京城折腾,要是儿子知道了这事,肯定该生气了。” “在家好好的当铺不管,跑京城来折腾……。” 石夫人嘴里嘀咕着,她是不愿意来京城的,这么大年纪了,在家呆着多好,来京城开当铺作甚。 家里的铺子还忙不过来呢,又不愁吃喝,儿子儿媳也都孝顺。 “那混账小子只知道守着家里的铺子,不知道往外铺张。” “这做生意的,哪能就在一个地方窝着不动?” “在说了,这京城可是汇聚了达官贵人,若是能在这把铺子撑起来,利润绝对可观。” “比起家里的几家铺子加起来估计都要赚的多。” “这还不都是给那个混账东西存的么?” “到时候京城的铺子起来了,在这边置办些土地……。” 石金刚自顾自的说着,满脸的期待之色:“那些个大家族,哪个不是如此?” “哪能在一个地方窝着,那就是土财主。” 石金刚之所以这么说,其实也是受刺激了。 他们县里有个富翁,也是家财万贯,结果因为得罪了当地知县,而被这杀千刀的知县找了个理由把他折腾的是一个家破人亡。 这要是换成是那些个世家,当地知县也不敢轻易有所动静的。 石金刚就是受了这个刺激,所以才这么大年纪了还跑来京城这边操起老本行,开起了当铺。 所谓狡兔三窟,多在几个地方置办家产,日后真出了什么意外,也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不至于被一棍子打死。 “你也不用想那么多。” 石金刚安慰夫人,道:“这事,就算是锦衣卫来查,也没什么的,咱们至多是知道是谁砸的店铺,不敢说罢了。” “这有什么的,对方可是国舅,咱们敢得罪么?” 石夫人叹了口气,声音中带着苦涩:“话是这么说的,只是,之前咱们把铺子给烧了……。” 石金刚闻言,笑了起来,道:“这又如何?国舅府逼迫在前,咱们咽不下这口气,所以烧了自家铺子。” “要知道,铺子烧了以后,咱们可是什么都没说,也没报官的,而且也没烧到别家的铺子。” 石金刚脸上笑意更浓,别看他是小地方出来的,可到底开了大半辈子当铺了,这心思也不是任谁都能比上的。 虽说这次铺子被砸只是意外,但是,之前是事情他做的没有任何的漏洞,所以,这两个案子加起来,对他反倒是只有好处而无坏处了。 别以为商人就如何了,商人被欺压的厉害的时候,也是会反抗的。 不过石金刚还是有分寸的,他早就打探过两位国舅了,而且,这里可是京城,天子脚下,当今圣上又是明君。 所以,石金刚根本才敢如此的。 不过石金刚这边胆子大,就是国舅府那边,这几天也派人盯着石金刚的当铺的。 所以,这边的消息,国舅府自然是清楚的。 只是,清楚归清楚,可是这事他们也只能干着急。 “你是说这案子十有*是两位国舅做的了?” 伦文叙看着曾毅,有些无奈的开口,其实,别说是曾毅这么说了,就是打听了消息之后,他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 整个京城,也就两位国舅是这副德行了,而且,他和好友白天打听来的消息,也的确证明了之前是国舅府先开了几家铺子,之后挨着的三家铺子就被人砸或者是泼油漆啊之类的东西。 在之后,就是这三家铺子着火,竟然无一人报官,最后三家铺子的人全都不见了,唯独剩下房东在那哭天喊地的。 只不过,旁的两家铺子的掌柜的,伦文叙他们也打听出来了,唯独这当铺,由于新开张不久,而且当铺做生意的方式和别的铺子也不一样。 所以,这当铺掌柜的,还真没几个人见过,不过据说是个上了年纪的。 不过,哪怕是如此,这事情也有些对上号了。 “你心里难不成不是这么猜的?” 曾毅笑着,看着伦文叙,道:“别说是你了,就是你的那位同乡,怕是也会认为这是两位国舅做的案子吧?” “整个京城,有这种胆子的,可没几个,而且,国舅府的店铺还恰恰开在了那条街上。” 曾毅眉头上挑,道:“如今,唯一不明白的,就是这家当铺如今也搬走了,而且,周边也在没别的当铺了,为何这国舅府的人还要来砸铺子。” “这点,想不明白,这京城的当铺也不少,自然也就排除了国舅府想要独吞这个行业的可能性了。” 曾毅分析的倒是有一定的道理,毕竟,若是把这两件事情全都归在一起,甚至给牵连起来的话,国舅府可是没吃亏的,既然没吃亏,干嘛非要揪着这个当铺不放? “那两家铺子也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 曾毅眉头紧皱,顺天府倒也是破案的能手了,这么长时间了,这案子竟然还没一点的头绪,还真是民不告官不究啊? “明个,看来是要在去顺天府一趟了,看看能否找到之前那个案子的什么线索。” 不管那个案子和这个案子是否有什么牵连,但是,肯定是要去查一查的,万一有线索的话,那对于这个案子的帮助可就是极大了。 “真要是查出来了,你不怕得罪了国舅?” 伦文叙开口,声音有些低沉,若非他和曾毅相交莫逆,这话他是绝对不会说出来的。 “你可要知道,两位国舅终归是太子殿下的亲舅舅。” “而且,当今皇后可是很宠这两位弟弟的。” 伦文叙这也是为了曾毅好,虽然他也极为厌恶这种行为,但是,有些时候,不得不去做一些自己都不喜欢的事情。 “这案子是太子殿下非要查的,你说,我该查,还是不查?” 曾毅苦笑着看着伦文叙,其实,真要是让他自己来选择,他这个时候肯定是不愿意去查这个案子的。 毕竟,这个案子就算是费尽心思查出来了,只要是牵扯到两位国舅,最后也至多是被禁足罢了。 至于杖刑啊之类的,是绝对不会出现在两位国舅的身上的。 所以,曾毅是肯定不愿意费心思去查这个案子的。 但是,这是朱厚照想要查的案子,他无法拒绝。 不过,好在曾毅也算是分析的透彻,这案子就算是查出来了,把两位国舅给牵扯进去了,最后他曾毅应该也不会受到太大的牵连。 他曾毅为太子做事,当今圣上肯定不会不满的,而内阁诸位大学士更不用提,他们怕是喜欢的就是朝中臣子这种性子。 而会对自己不满的,这两位国舅自然是不必提了,他们不敢恼怒太子,肯定是会把怒气迁怒到自己的身上的。 但是,这对于曾毅而言,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因为这两位国舅手中可是没有任何权利的。 唯独有一点影响,那就是皇后对自己的态度,这一点,曾毅不敢肯定,不过,对于皇后而言,一边是她的亲弟弟,一边是她的太子儿子。 这种情况下,自己一个外人站在中间,最后皇后的怒气肯定是要发在他身上的,但是,在曾毅看来,这个,他应该是能扛得住的。 毕竟后宫不得干政,而且,就算皇后心里不满,只要自己做的规规矩矩的,皇后也不可能在陛下跟前说自己的不是。 “这……。” 伦文叙被曾毅这么一问,不由得苦笑了起来,道:“是要查,而且要彻查。’ “你如今是太子殿下的伴读,而且深得太子信任,一旦太子日后登基,那你就是从龙之臣。” 说完这话,伦文叙自己就苦笑了起来,也正是如此,所以,太子的话,曾毅必须听。 别说是曾毅了,换成是任何一个大臣,对于太子查案这种正当的要求,他们都必须要听的,在选择得罪太子还是得罪皇后的情况下,肯定都会选择的最皇后。 “这不就得了。” 曾毅无奈的耸了耸肩,道:“你也知道这情形,我能有选择么?” “对了,听说今年选的庶吉士,不会在翰林院呆太久。” 曾毅突然想起了之前李东阳给他说的话,虽说没说太透,可是这意思,差不多就是如此了。 “怎么回事?” 伦文叙竖起了双耳,紧张的询问,毕竟他虽然不是庶吉士,可也是翰林院的官员。 “这个就不清楚了。” 曾毅摇了摇头,苦笑的看着伦文叙,道:“你也别看我,我大致是知道这些,其他的,都是我猜测的,但是现在也真不能说。” “不过,肯定是好事。” 曾毅倒也不是故意在吊伦文叙的胃口,而是这事情,他只是知道了个大概,而且,还偏偏属于保密内容,他不能说出来,唯独能说的,就是刚才他说的那些了。 “恩,好。” 伦文叙点了点头,对于曾毅的这话,他也表示理解,毕竟他也是了解曾毅的,若是能说的,肯定就说了。 但是,曾毅也不是嘴快之人,所以,一些需要保密的,他肯定是不能透漏的,这点,伦文叙自然也不会逼曾毅的,更何况,曾毅也说了,肯定是好事。 而且,其实曾毅给他透漏的已经足够了,今年新近的庶吉士在翰林院呆不了多久了,这意味着什么? 肯定是这些个庶吉士要被派去别的地方为官了。 翰林院内,虽然是个好地方,甚至在这里可以积累不少的人脉,但是,若是派出去为官,这也没什么。 毕竟,早晚都是要派出去锻炼的。 尤其是对于伦文叙这样的翰林院官员而言,若是他在翰林院内在呆上几年,那他或许还不想这么早离开,毕竟科举其实也就那么几年一次,他已经在翰林院呆几年了,自然还想熬到下次科举之后,和下届的庶吉士们认识一下,也好扩宽人脉。 可,若是今年就派出去为官,那也就没什么了,毕竟下次科考还要好几年的时间呢。 而且,朝廷这么急着从翰林院抽人,那他只要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内表现得当,那到时候绝对会有一个好差事的。 毕竟,他是翰林院的官员,而非是普通的庶吉士。 说完正事,曾毅不由得就又提起了寿宁伯张鹤龄和建昌伯张延龄这两位国舅了,毕竟若是没有他们两个,曾毅这几天还能清闲一些,还能在翰林院和那些个庶吉士们谈天论地。 而且,也不用担心这个案子日后可能会被皇后所恼怒。 “少惹点事,闷声发大财多好,非要在外面惹是生非的,也不想想,这么做能有什么好处?” “除了多背负一些骂名,赚的银子也不一定能多出来多少,到时候还要被训斥,被禁足等等的,算下来,可真是不划算。” 曾毅一直以来的思想就是银子这东西,够用就行,真有那么多,也没什么用,就像是多少年后清朝的那位和珅一样,那可是位巨贪了,可是,那些银子最后不照样归了国库,他自己也丢了性命? 大半辈子提心吊胆弄来的银子,花不完的,终究不是自己的,又何苦呢?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锦绣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锦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锦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锦绣》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