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越的人设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周宋关于秦越的人设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特意开个单章,聊聊秦越的人设 他是个聪明人,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他是个穿越者,脑子里有的是稀奇古怪的东西。 再加上他从小跟着师父浪,云游四海,他师父还贼有钱…… 这三个因素结合在一起,注定他不会吃苦,但享福一定会。 而且性子也在从小就被培养成了,如轻云,随风而幻,随遇而安。 因为他这一性格,所以他的形象有些“浮”。 压不住的浮。 所以他的师父为了他的成长,操碎了心。 先是利用其慕少艾之情骗他入军营,希望用军规军纪约束他,激发其的上进心。 但显然并不是很成功,高平之战后回来就要揪他胡子,师徒俩在树林中上演活宝大战。 徐无逼的祭出大招,骗他说身上流着前吴皇室的血。 这一回,他认真了。 认真剿匪、上杆子送礼抢着到西征前线,最近在征淮大战时冒奇险千里袭扬州,然后把他师父吓半死,舍不得宝贝徒儿再冒险,冒认血统的计划泡了汤。 好在江南还有佳人在秦越的心头挂念,秦越的心头气虽然散了,但还是老实规矩的再上前线,只是从此不再拨剑了。 曹彬成了冤大头。 回京,成婚,膜破了,尘封的记忆复苏了。 他的选择不是趁势而为,而是寻一条安全的退路。 远离朝廷,凤州也不安全,得到蜀中去,只有这地方才别有洞天。 征蜀的提前,正是在他这样的心态下促成的。 而在959年,这一关键的历史分水岭上,他虽然偷偷的在做着准备,但并不是太多,所谓李谷监视着都是自我安慰的借口。 因为他犹豫不决,因为他焦虑不安。 一半为自己,一半为他人,这一半中,有陈头和虎子,有师父和师娘,有曹彬、有铁战、有曾梧、有王山,还有近万的战士,数以百万计的百姓,以及远在京中的郭荣。 聪明人,想的东西就多一点。 老古话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一点儿也不错。 但局势越来越严重了,心中的正义感越来越沉重了,他终于拨出了心中的长剑,挥师东向。 胜利后的恐惧,才是他这种聪明人才会有的真实情感。 为什么? 一来事业已超过了当下的他的能力范围,局势的发展已不受他的主观意愿所掌控。 打个比方,好比融资成功的企业,业绩井喷了,但企业主的话语权却渐微了,一句要为投资人负责,左右着企业的发展…… 二来真正的困难出现了,因为再打下去,成本与代价将几何式的倍增。 比如:为何不趁胜攻破大散关? 因为散关好破,关中难收。 长安,虽然改了名,但天子脚下的那身傲然气还在关中士庶的身上流淌。 前后蜀,最盛时皆以大散关为疆线,凭的不只是险关。 而境内的实际情况,也迫使他要作出偃兵治民的决定,心头气一散,恐惧感自然来。 因为他良心上的那一点,还未被他吃了。 他的心路转变,其实和尚有写了十章整,但才小探荷尖,便引来骂声一片,奇了怪了,我删的尽是“见习”,很奇怪他们是怎么看到的,又或者没看前后文怎么就得出了圣母,垃圾之类的定义的。 天才也需要有成长的空间与时间,也需要契机来产生化学反应。 网文再无脑也需要一定的逻辑,而不是将人名纸片化,一股无脑的杀杀杀。 在另一个阅读PP上,有读者留言说和尚真不适合写战争,说本书读起来像红楼,好比张飞在绣花,我把这句话当赞语收。 别怪和尚脸厚呐,实在是自认为会绣花的张飞才是真张飞。 不过网友“尽天涯”说的在理:“看网文能静下心来的还是少啊……” 所以,决定把问题简单化。 其实“李谷的拐杖”这一章是很降智的,因为,真正的官员说话,从来云里雾里的绕,而不会如此直白。 但要让秦越自行开悟,少不得再绕上五七章,然后,在某个时间段,突然开悟……不过想想算了,降智就降智吧。 心里还是耿耿于怀的,一夜没睡好。 尤其是王著的那句话,简直弱爆了。 …… 从表象来看,虎子的形象比秦越塑造的更成功,憨直善良,武艺高强,一身血勇,时而掺杂一些小农式的狡侩,生活的也比秦越更幸福,因为有天大的难事,都有大个子在前顶着,他只要安享其成就行。 他是快乐的,简单的,所以好写。 但我在秦越的角色塑造上,其实更用心一些,起码设定就难上数倍。 只是聪明人不好写,写聪明了有时看不明白,不是说智商问题,而是我能静下心来写,但大部分人未必能静下心来看。 这是网文的现实,必须尊重。 …… 难得开单章,就再题外话几句。 战争不是请客吃饭,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打到大散关前,只是开胃菜,若能就此东出,那一位在汴梁皇宫里坐着的,便不会青史留名了。 该绣的花,还要是绣。 另外,本书不会随意的黑化任何一位历史人物,因为和尚对每一位能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人都怀有敬意,虽然难免有夸大或是润色之处,但其行为必有史料支撑。 顶点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周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周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周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周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