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世家谋划(求订阅,第三更)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开局楚霸王第256章世家谋划(求订阅,第三更)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会议在继续着,世家在商议着。 主要是鼓动秦王杨俊造反,然后出兵攻占临榆关,将隋帝拦截在关外,里应外合之下,击杀杨广。 至于这样,会导致几十万将士死亡。 还有造成天下大乱等等。 对世家而言,都是小事情。 世家喜欢南北朝,反对大一统。 因为只有动乱不断,世家才能大量兼并土地,兼并人口,修建坞堡,成为土皇帝。 可到了大一统时代,世家的土地被削去,奴仆被削去,坞堡也不准修建,可谓是损失巨大。 千年的世家,百年的王朝,区区百年王朝想要骑在世家头上,拉屎撒尿,怎么可能。 大隋如此不识抬举,那就灭掉隋朝。 世家们这样想着。 这种道理,就好似后世财阀与政府一般,政府要乖乖听财阀的话,成为财阀的狗腿子。 政府想要削弱财阀,想要打击财阀,那就干掉政府,再换一个。 为此不惜引动内战。 至于大战当中,会死亡多少百姓,会造成多少难民,都是小事情而已。 资本无国度,这个国家乱了,不赚钱了,那就再换一个国家,再到下一个国家。 资本没有国度,资本家也不爱国,资本家只爱钱。 这与隋朝的世家,都是极度类似的。 …… 悄无声息当中,某人回到杨府。 正是杨玄感。 “父亲,独孤家,李家等,要趁着陛下远征高丽,给予致命一击,我们是站在陛下一边,还是站在世家一边!” 杨玄感说着会议的具体内幕, 杨素点头道:“拥戴秦王为帝,击杀陛下……他们倒是好算计。只是玄感,你怎么看?” 杨玄感说道:“这些年,圣人不断打压世家,我杨家的部曲,奴仆,田地等,都是受到影响,不如反了他!” 杨素,来自弘农杨家,本身就是大世家,其麾下有着大量的店铺,耕地,还有投献而来的奴仆,部曲等等。 还有各种姻亲等,也是占据着大量的耕地,还有人口。 多数的耕地,户口,都是黑户,都是不纳税的。 可隋帝一顿折腾后,黑户黑地变为白户白地,杨家利益受损,对于隋帝也是不满至极。 “糊涂!” 杨素大骂道:“只是度,清户而已,只是损失一点钱财而已,对我杨家不算什么。记住我弘农杨家,能延续至今,靠的不是田地众多,奴仆众多,而是诗书传家。” “那些人想要作死,就随他们去吧!他们斗不过隋帝的!” “至于你还是在家中,安心读书吧,不要到了外面瞎参合!” “圣人重视科举,用科举取代了九品中正制,那你就去考试。同样是考试,我们杨家岂会怕了那些泥腿子!” 说道这里,杨素霸气至极。 科举比试的是才能,是学识,一般人根本没有资格读书。 很多书籍,优秀的老师,还有安心读书的钱财等,基本上杜绝了底层百姓,参加的可能。 但世家不同,世家向来以经学传家著称,千年的底蕴之下,很多家族藏书之丰富堪比国家,其中不乏珍本、孤本。 世家子弟也不缺乏名师的教导,也有足够的家产让家族子弟安心学习,不必困顿于生活衣食。 在这样全方位的资源优势下,庶族也很难与世家竞争。 那些泥腿子(庶族地主),比起世家的文化底蕴差了很多。 真的科举实行下来,每次考中的名单当中。世家占据八个,寒门占据两个,朝堂之上尽数是世家之人。 即便偶尔一两个幸运儿考中了,成为其祁同伟,也是被边缘化。 杨素说道:“你不要参合其中,他们不会成功的。我有预感,陛下在钓鱼……可能那些参加的世家当中,就有皇帝的人!” “那些喊口号积极的人,可能掉头就把你们卖了!” “咱们这位皇帝阴着!” 杨玄感道:“陛下要如何?” 杨素说道:“陛下要打压世家,可很多世家若是老老实实,陛下也无从动手。故而要给世家破绽,让世家看到机会,到了那时,陛下就能杀猪了!” “杀猪!” 听着这个名词,杨玄感莫名的悲哀:“难道,就任由皇帝欺压我世家!” 杨素道:“魏武帝拓跋焘活着,世家谁敢造反,谁造反谁死。陈霸先活着,世家也无人造反!” “我们这位陛下活着,也没有人能造反成功!” “只可惜,人都是会死的。” “陛下能压住世家一时,却是压不住永远。世家与皇权之战,争的不是一时,而是漫长的时间。” “皇帝能压住世家,可太子未必能!” …… 车辚辚,马萧萧。 大军沿着运河,缓慢的前进着。 项羽端坐在马车上,正在批改着试卷。 “不好,不好,考中的世家为七八,寒门不足一二!果然,寒门难出贵子!”项羽微微叹息。 看着这些试卷,就是烦恼至极。 科举的目的,主要是打压世家。 可早期科举对世家打压较小,反而是壮大了世家。 只有到了宋朝,科举才有打压世家的作用。 在宋朝,活字印刷术普及,导致书本普及,教育成本下降,识字人数增加。同时,宋朝加大了进士录取率。 每次考试,唐朝录取的进士仅仅是十几个,几个,甚至一个没有,典型的宁缺毋滥。 可宋朝每次录取的进士,至少在百人以上,又是大笔一挥,尽数通过。 世家底蕴深厚,培养的子弟确实有更大的可能通过科举,但他们的人数太少了,在这种情况下,拥有庞大基数的平民自然占据优势,庶族出身的官员迅速超过世家,在朝堂中占据优势。 当然,宋朝的这种做法,导致了新的世家诞生。 当平民通过读书和科举成为官员后,那他就已经脱离了平民的身份,获得了资源的他会为下一代子嗣提供充足的学习条件,而他的子嗣在先天优势的情况,比平民有更大机会通过科举成为官员,并且有父辈在朝堂上辅路,他们会走得更加顺畅,而下下代的后人又会重复这个过程,在这样滚雪球的情况下,新的家族诞生了。 不过和以往历朝门阀势大难制的情况不同,宋朝这种世家很弱小,也维持不长。 本质上,这已经不算是世家了。 宋朝的世家子弟对于平民虽然占有一定优势,却没有将差距拉大到近乎垄断功名的地位,不断有平民上位逆袭。 “真正打压世家,似乎只有宋朝科举……要不实行宋朝科举?” 项羽闪过一丝犹豫。 只要实行宋朝的科举,不足百年时间,所谓的五姓七望立刻瓦解,没有丝毫还手之力。 可宋朝的科举,也让官僚队伍壮大,积贫积弱。 宋朝,打不过辽国,打不过西夏,打不过金国,打不过蒙古。 若是在隋唐时期,所谓的辽国弱鸡,西夏弱鸡,金国弱鸡,蒙古也是弱鸡,挥手就是灭掉,没有丝毫难度。 若是实行宋朝科举,世家是被他搞得完蛋了,可外患也加剧了。 说不定百年后,就是上演靖康之耻。 “世家需要打压,需要压制,可不能一棒子打死,我可不想让隋朝,提前上演弱隋!”项羽说道:“既然科举,不能打压世家。那就用军功打压世家吧!”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用科举打压世家,对唐朝而言,很失败。 可用军功打压世家,却是很成功。 想要升官靠着科举,千难万难;想要升官,进入边疆参军,靠着军功,只要百战不死,就能火箭升官。 …… PS:第三更到了,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开局楚霸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开局楚霸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开局楚霸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开局楚霸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