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7章 漕中叔归心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在莽新造反的日子第0357章 漕中叔归心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在没听到吕母造反的消息前,鱼禾还没有大把的撒钱,在天下各郡开设四海镖行。 所以除了益州、荆州外,其他各州的消息,他并不清楚。 吕嵩当初跟他汇报的时候说,有人将黄河两岸百姓造反和琅琊吕母造反的消息,通过四海镖行传递给了他。 鱼禾就猜测可能是漕中叔。 鱼禾认识的人不多,走南闯北的就更少。 能收到各地消息,并且快速传递给他的,就只有漕中叔。 漕中叔前几日一直在跟鱼禾聊天下大势,以及各地造反的情况。 鱼禾更加肯定,给他传消息的就是漕中叔。 今日有机会,刚好可以问一问。 漕中叔也没有隐瞒,他又抿了两口红糖水以后,点着头笑道:“您是做大事的人,对天下大势自然关注。您对我和少游有救命之恩,我收到了一些消息,自然应该传给您。” 多年不见,再次见到漕中叔,漕中叔明显拘谨了不少。 当初初见漕中叔的时候,漕中叔对鱼禾可没有这么客气,更没有一口一个‘您’的称呼。 漕中叔为何会如此。 鱼禾心里也清楚。 这跟他的身份和地位有关。 当初漕中叔初见他的时候,他和他阿耶还是朝不保夕的逃卒,漕中叔却是一个家底丰厚,誉满天下的大侠。 漕中叔的身份、地位,比他们父子高,所以不需要对他们父子太客气。 如今就不同了。 漕中叔虽然还是那个家底丰厚且誉满天下的大侠。 可他却已经不再是那个朝不保夕的逃卒了。 他是一个掌控三郡半,并且暂时统领一郡的霸主。 国主、裂土封疆的枭雄等等的名头,放在他头上,他都当得起。 漕中叔在他面前,自然得客客气气。 大侠固然厉害,但根本没办法跟一个霸主相提并论。 鱼禾笑着道:“幸亏有你提醒,我才意识到自己的短板在哪儿。如今我已经派人在天下各郡开设了四海镖行。各郡有任何风吹草动,镖行的人都会告诉我。” 漕中叔赞叹道:“如此一来,天下有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您了啊。” 鱼禾没有在意漕中叔的赞叹,他盯着漕中叔,真诚的问道:“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吧?” 漕中叔苦笑一声,“天下大乱以起,各地起兵者数不胜数。天下已经没有安定之地,唯有您这里还有一点祥和,我不留在您这里,还能去哪儿。” 说到此处,漕中叔略微瞥了一眼门外,继续道:“那些游侠儿,是我一路上招揽的侠义之人。我就是带他们特地来投奔你,并且帮你干一番大事业的。” 漕中叔在天下各地转了一圈,也比了一圈。 天下各地的起义军当中,仅有琅琊的吕母、绿林山的王氏兄弟,以及鱼禾三支义军,算得上仁义。 其他的起义军,龙蛇混杂,干什么的都有。 劫掠百姓、偷坟掘墓,就是家常便饭。 漕中书不可能一辈子飘零,他也想找个明主,贡献自己一份力量,为天下百姓出一份力。 他暗中稍稍对比了一下他看好的三支义军。 吕母只杀贪官污吏,不动百姓和那些好官,也没有率领着兵马去四处为祸,算得上是义军中最纯良之人。 但吕母是一个女人家,在威信方面,始终不如男人家。 再加上吕母有点小富即安的性子,在帮儿子报了仇,杀了贪官污吏以后,几乎没有其他的动作。 明显成不了霸主,也很难成大事。 绿林山的王氏兄弟,勉强算得上有点良心,他们虽然杀官、洗劫豪族富户,偶尔也滋扰百姓,但他们在攻破一座城池以后,会将拿不走的粮食,分给一部分穷人。 因此在百姓们心里,有了那么一点威望,被穷苦的百姓称之为绿林好汉。 但王氏兄弟如今刚刚起兵,手底下的人马不过千余人,每到一地,基本上都是劫掠一番就走,根本没有打下一两座城池,裂土封疆的意思。 只知道固守绿林山根据地。 比起吕母、王氏兄弟。 鱼禾就像是天生的霸主,他对百姓好的让人难以置信。 不仅不劫掠百姓,反而帮助、指点百姓们开垦荒田,照顾农桑。 更重要的是,面对经历过战祸的百姓,他会减免百姓赋税,并且说到做到。 即便是百姓的产出已经能填饱肚子,并且还有盈余,他也没有问百姓讨要,亦或者出尔反尔。 他反而会出钱,从百姓手里购买粮食。 此外,在这乱世当中,鱼禾还广开蒙学,大兴教化,让穷苦人家的孩子都有书读。 这放在盛世都不敢想的事情,放在乱世,更不敢想。 但鱼禾做到了。 百姓们虽然什么也没说,更没有献给鱼禾什么。 但有人危及到鱼禾的地位,或者打破他们美好生活的话,漕中叔敢肯定,鱼禾只要一声令下,全民都会参战。 这本就是一个全民都要服兵役的时代(单指男丁),百姓们从不缺少血性。 在经历过苦难以后,谁敢打破他们美好的生活,他们就敢跟对方拼命。 当然了,鱼禾除了在对待百姓善良之外,自身的实力也强的不可思议。 鱼禾手下有多少兵马,漕中叔不清楚,但光凭鱼禾如今占据的疆土,他麾下的兵马就不会少。 虽然吕母、王氏兄弟起家比鱼禾晚,但他们要达到鱼禾现在的水平,少说也得再艰苦奋斗七八年。 而且还得保证中途不出错才行。 也就是说,鱼禾在造反的道路上,已经领先了天下所有造反者。 鱼禾成事的机率比任何人都大。 鱼禾身上唯一的缺点就是,占据的地方不好,手下兵卒的成分不好。 鱼禾想要兵进中原,总会有人拿蛮夷之地,以及蛮夷之人说事。 甚至一些人还会造鱼禾的谣,指责鱼禾的血统。 但漕中叔看鱼禾的样子,似乎一点儿也不担心此时。 鱼禾听到漕中叔决定留下,又带了一帮子还算纯良的游侠儿投奔自己,顿时笑了起来。 “漕先生愿意留下,我手下有多了一大助力啊。我觉得,漕先士最适合掌握四海镖行,为我四处奔走,收集天下消息。 漕先生以为如何?” 漕中叔是一个誉满天下的游侠儿,天底下大部分游侠儿都会因为他的名声,帮他做事。 他带着游侠儿去走镖、收集消息,也远比别人容易。 鱼禾只需要再投入一些钱财,一些人手。 各郡的四海镖行,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流动起来、完善起来。 漕中叔听到这话,略微愣了一下,急忙推脱,“您太高看我了,我初入您麾下,寸功未立,有什么资格掌管四海镖行?” 四海镖行,漕中叔真的不敢要。 虽然他有名声,也有高朝的武艺,甚至能驱使许多人帮他做事。 但如今掌管四海镖行的人是张武。 张武跟鱼氏父子都有交情,为了鱼氏父子还断了一条胳膊,掌管四海镖行期间,也没出过什么错。 漕中叔实在不好意思抢人家的位置。 鱼禾看出了漕中叔的心思,笑着道:“我准备调遣张武到益州郡充任都尉,成禄充任郡丞。所以四海镖行总镖头的位置就空出来了。 少游还差一些火候,任方心思又太杂。 除了你,其他人难当此重任啊。” 随着地盘不断的扩张,要用的人手也多。 鱼禾手握三郡半又暂时统管句町国,也不好一直以益州郡太守自居,更不可能一直待在益州郡。 但是在他没有称制建国之前,他又不能称王称帝。 所以各郡不好设太守,就只好以郡丞统管郡事,都尉统管郡兵马。 阴识向鱼禾举荐过成禄,他也将成禄召到身边考校过,知道成禄一郡太守之才。 鱼禾准备让成禄出任益州郡丞,但考虑到成禄资历太浅,益州郡又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发展的基本盘。 所以鱼禾准备将张武调遣到益州郡去充任都尉,跟成禄一文一武,一起统管益州郡。 而阴识则被免除了益州郡都尉之职,迁任越巂郡丞,兼任灵关守将、南山军大将军。 南山军就是原山蛮军和越巂郡各部族的族兵。 被鱼禾编到了一起,成为了南山军。 马援如今充任犍为郡丞,兼任江阳守将、北山军大将军。 鱼禾将调遣到犍为郡的俘虏军和之前马援统领的那些早早招降的俘虏,以及益州郡各县的城卫军,全部编成了北山军。 马援手底下的兵马如今很多,鱼禾让马援择优录取,最终组成一个七千二百九十人的悍卒军团,外加两千四百三十人的外编马军。 阴识手下也是如此。 都是依照左右虎贲卫的编制排的。 一军麾下可以有三卫九营。 每一卫两千四百三十人,每一营八百一十人。 随同刘俊在律高作战的西山军,回头也会重新整编。 鱼禾甚至兵贵在精不在多的道理,所以他并没有将所有的俘虏全部招降为兵卒的打算。 俘虏中有许多人虽然已经开始帮鱼禾卖命,但心思仍旧不纯,这些人鱼禾不打算让他们长期留在军中。 仅仅让他们在军中补充一下现在兵力不足的缺陷。 等到三军重新整编完了,挑出了愿意死心塌地跟着他的将士,他就会将其他的人送到各地充作苦力,为各地的基建增砖添瓦。 书阅屋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在莽新造反的日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