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2章 目的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在莽新造反的日子第0472章 目的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杨音忙要回话,却听鱼禾又道:“此外,互市所收,必须用在交趾三郡的道路、教化等方面。禁止交趾三郡的官员私用。” 杨音神情一凌,“理当如此!” 鱼禾点点头,没有再多言。 他之所以答应的如此痛快,是因为他也早有在交趾三郡和东越建立互市的打算。 毕竟,东越、西越都是宝地。 产粮食、也产金银珠宝。 开设互市,能疏通两地的货物,达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目的。 他治下的地盘大,能提供的货物种类多、数量也大,获益自然也最大。 鱼禾之所以一直没提此事,就是在等亡承主动提及此事。 没想到亡承没开口,杨音倒是先开口了。 亡承应该不会私底下接触杨音,亡承不可能在快要死的时候,来触他的眉头。 所以很有可能是交趾三郡的占人和东越的占人私底下有所交易。 杨音看到了其中有利可图,所以想将其扩大规模,并且管辖起来。 这是一件好事。 因为这能避免占人私底下交易武器之类的东西,也能避免占人私底下合谋。 所以鱼禾完全没理由拒绝。 杨音的问题解决了。 鱼禾又看向了王堂和冯英,撇着嘴道:“你们呢?要什么?” 冯英上了年纪了,要脸,所以没有开口。 王堂倒是不在乎脸面,果断开口道:“合浦、南海两郡的盐场、码头,已经相继有了产出。但是两郡的船只,却无法在海上航行,更没办法去海中捕获打量渔获。 合浦和南海两郡的食盐等物运不出去,海边的那些渔获还不足以让两郡的百姓填饱肚子。 所以臣想向杨太守讨要交趾三郡的造船之法。” 杨音听到这话,忙道:“一切由主公定夺。主公说给我就给。” 其实就是不想给。 想给的话,也闹不到鱼禾面前。 如今交州虽然已经建立了四处码头,可只有杨音治下的两处码头在运转。 也只有杨音治下两处码头上的船只,支持沿海航行千万里。 王堂手里的两处码头,说是海运码头,可其作用跟河运码头差不多。 杨音如今相当于独占着‘远洋’的跨州生意在做。 他自然不希望让王堂分一杯羹。 鱼禾盯着王堂,似笑非笑的道:“怎么,见我痛快的答应了杨音的请求,你连客套话也不说了? 那你跟我说说,合浦、南海两郡的盐运不出去,百姓们也没有足够的渔获,跟两郡的郡卫有什么关系?” “额……” 王堂神情一僵,有些语塞。 “这……这……百姓们吃不饱饭,就会闹事。闹事就需要郡卫去平定。臣也是效法杨太守,从根子上解决郡卫实力被削弱的事情。” 王堂思量了许久,苦着脸给了鱼禾一个勉强能听得过去的答案。 鱼禾瞥了王堂一眼,“勉强说得过去,就算你过关吧。” 鱼禾看向杨音,吩咐道:“回头你差人将造船的技艺送去合浦和南海两郡,最好再出售给两郡几条大船。” 顿了一下,鱼禾又道:“独门生意虽然好做,但是不长久。闭门锁户,也很容易固步自封,停滞不前。 海运的道路,远比你想象的要长。 海市的生意,也远比你想象的还要大。 你应该和王堂携手,一起发展海运和海市。 造更大的船,行更远的路,捕更多的渔获,这才是你们应该追求的事情。” 鱼禾怕杨音对此心生不满,还特地给杨音解释了一番。 杨音自己也清楚,这种事情一旦上报在鱼禾面前,鱼禾基本上都会同意,所以他早有心里准备。 听到鱼禾特地给自己解释,又很看好海上贸易的前景,他心里不仅没怨气,反而更有斗志。 杨音正色道:“臣明白,臣会依照主公的吩咐去作。” 王堂也赶忙道:“臣也会依照主公的吩咐去作,定然不会辜负主公的期望。” 鱼禾满意的点点头,看向了一直没说话的冯英,笑问道:“你呢?” 冯英干巴巴一笑,“臣别无所求,臣就是想让铫期把人给臣还回来。” 鱼禾瞥着冯英,心里叹了一句。 老滑头就是老滑头啊。 明明有所求,却故意不说,非要让铫期和冯异交人。 这是要逼他去猜,逼他主动去让利。 鱼禾笑着道:“铫期是武陵尉,冯异是长沙尉,他们调动手底下郡卫,在职责之内啊。” 冯英笑眯眯的道:“话虽如此,可主公从不让军中的将校干涉地方上的统治,也不让地方上的官员干涉军中的军情。 武陵卫和长沙卫虽然皆是兵马,可属地方统管。 铫期和冯异要替换武陵卫和长沙卫中的将士,怎么说也得跟臣这个州牧说一声吧? 可他们什么也没说,这就是逾越啊。 臣不能不管不问,任由他们破坏地方上的统治吧?” 鱼禾沉吟了一下,笑道:“那我要是说,他们这么做,是我允许的呢?” 冯英一愣,苦笑着道:“主公要是这么说,那臣无话可说了。” 开玩笑,鱼禾的话在荆州四郡,那就是圣旨。 鱼禾将铫期和冯异干的事情揽在自己身上,那冯英还能说啥? 指责鱼禾干涉地方政务?! 信不信鱼禾将他挂在旗杆上?! 鱼禾屈指点了点冯英,“你啊你,就别跟我耍滑头了。铫期和冯异的举动,虽然不是我授意的,但此举有助于我随后征讨扬州。 所以啊,他们的过错,我愿意补偿。 你有什么需求,只管说。 不然,我就不问了。” 冯英错愕的道:“主公要征讨扬州?” 王堂和杨音也一脸错愕。 此事目前为止只有马援、铫期、冯异等几个军中的将军知道,冯英等人并不知情。 鱼禾点着头道:“太师公王匡和甄邯在征平了扬州以后,并没有在扬州部署多少兵力。甄邯甚至假借征讨赤眉为名,在扬州横征暴敛,以至于扬州乱作一团。 扬州境内如今有上百股土匪流寇在作乱,却无人管束。 扬州的百姓正期盼有人能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这对我们而言,正是一个机会。” 冯英沉吟着,分析了一下局势,又思量了一番征讨扬州的可行性,道:“确实是一个机会。主公若是能趁机拿下扬州,安抚扬州的百姓,扬州的百姓一定会心甘情愿的臣服于主公,主公也能少费不少周章。 臣赞成此事。 铫期和冯异调遣郡卫,若是为此。 那臣什么要求也没有。” 王堂和杨音听到这话,对视了一眼,苦笑了一声,也准备表态。 但鱼禾却率先开口,“那倒不用,有什么有利于地方的要求,你尽管提。” 说到此处,鱼禾看了眼王堂和杨音,对他们三个人道:“有有利于地方的要求,你们就不要有所顾忌,只管上奏。 我只要确认可行,就一定会答应。 你们不用借着别人犯错的时候,才向我提出这些要求。” 王堂和杨音赶忙拱手道:“臣知道了……” 冯英沉吟了一下,苦笑着道:“是臣肤浅了。那臣就不客套了。臣希望主公能效法交趾三郡在荆州四郡也开设学宫,招募读书人。 此外,臣还希望主公能允许各地官员举各地孝廉入仕。” 鱼禾思量着道:“前者我可以答应你,后者再论……” 冯英愕然的道:“主公不赞成举孝廉入仕,那主公麾下以后如何选仕?” 鱼禾当然不赞成举孝廉入仕。 举孝廉入仕,举荐权掌握在地方的官员手里。 地方官员能举荐谁? 不是豪强子弟,那就是自家子弟。 即便是定下不允许举荐自家子弟的规矩,官员们也能通过政治手段,让别人帮忙举荐。 如此一来,所有的官吏几乎都会被豪强和官员们把持。 寒门永无出头之日。 而且,举孝廉还有一个弊端。 那就是一些足够孝顺,足够清廉的人,有可能不识字。 让这种人出仕,那就是祸害百姓。 鱼禾坚决不能看到这种情况发生。 至于鱼禾以后如何选仕,鱼禾自己心里有办法。 但是现在不能说,因为现在还在创业阶段。 现在将此事定下,很容易影响他以后逐鹿天下。 鱼禾笑着道:“我不是不赞成举孝廉,我只是觉得举孝廉有弊端。如何解决这个弊端,我还没想好。所以选仕的事情就暂且不论。” 冯英有些傻眼。 王堂迟疑着道:“主公,举孝廉乃是前汉、大新皆选用的选仕的办法,臣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啊。” 鱼禾瞥了王堂一眼,笑着道:“所以啊,前汉,大新,皆有目不识丁的官员。” 冯英和王堂一愣。 鱼禾又道:“朝廷的政令,一直都是以文书传递。一个目不识丁的官员,如何解读朝廷的文书?解读不了朝廷的文书,如何推行朝廷的政令? 推行不了朝廷的政令,要他作什么? 白养着他?” 顿了一下,鱼禾继续道:“白养着他,我倒是不介意。毕竟纯孝廉洁的人值得供养。可让他占着官位,却什么也做不了,任由百姓自顾死活。 那就是尸位素餐。 对百姓们毫无益处。”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在莽新造反的日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