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4章 云台第三位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在莽新造反的日子第0474章 云台第三位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那我们到底如何应对?” 阴丽华一脸担忧的问。 鱼禾失笑着道:“我们担忧什么?那是马援、铫期、冯异他们该操心的事情。我们只要保证他们的粮草和军备没有短缺就行。” 专业的事情,就该交给专业的人去解决。 非专业的人掺和进去只会坏事。 鱼禾虽然见识广博,但他不认为他在打仗方面能比得过马援一等经过历史验证的名将。 虽说马援等人能成为名将,有一定的机遇在里面。 但,没有那个能耐,就算机遇送到了面前,那也成不了名将。 所以,马援等人是有过硬的军事能耐,然后碰到机遇以后才一飞冲天的。 所以在战事方面,鱼禾必须承认马援等人比他强,也必须信任马援。 坚决不随便插手,不做驴车皇帝。 阴丽华听到鱼禾的话,一脸苦笑,“你倒是信得过他们……” 鱼禾侧头看着阴丽华,笑道:“不信他们我信谁,信自己?我拿着刀兵上了战场,恐怕还不如一个寻常的将士呢。” 阴丽华哭笑不得,欲言又止。 阴丽华不知道该说什么。 踩鱼禾?不合适。 捧鱼禾?她又没那么厚的面皮。 鱼禾笑着又道:“战场上的事情,他们肯定有自己的盘算,我们就不多干预了。我此次征讨扬州,其他各义军,以及朝廷是什么动静?” 阴丽华面色一正,道:“此次我们征讨扬州,最初动兵的时候,其他各支义军并没有什么动静,朝廷也没什么动静。 但当我们拿下了半个豫章郡和半个会稽郡以后,消息立马传出了扬州,传到了天下各地。 天下各地皆为之一惊。 我们的身份也被挖出来了。 如今天下各地的人都知道西南崛起了一支义军,占据了西中、西南、中南两州半的疆域,占据了大半个江水以南。” 鱼禾脸上的笑容一敛,一脸感慨的道:“我不想做出头鸟,所以一直藏着掖着。如今看来,怕是藏不住了。” 阴丽华苦笑道:“何止藏不住了,您祖上数代人的履历都被人翻出来了,如今在天下各地广为传唱。” 鱼禾淡然的道:“那就让他们传唱去吧。藏头露尾的躲了数载,也该正式的跟天下人见一面了,不然人家还以为我是什么鼠辈呢。” 鱼禾如今手握着大半个江水以南,仅剩的扬州不久以后也会拿入到他治下。 到时候鱼禾就算是跟王莽共分了这江山社稷。 王莽即便是发大军征讨,鱼禾有江水天险为屏,又有十数万大军供他驱使,他也不惧王莽。 至于其他势力,尚且不如王莽,又有什么资格跟他分庭抗争。 除非北方所有的势力联合在一起找他麻烦。 问题是北方所有的势力能联合到一起? 是那些义军能容下王莽,还是王莽能容下那些义军? 相看两相厌,互不相容。 威胁不到鱼禾。 鱼禾有资格站出来露一露脸了。 “不藏了?” 阴丽华笑问。 鱼禾笑着点头道:“不藏了,再藏下去就真成鼠辈了。我既然要逐鹿天下,就不能背一个鼠辈的名头。 不然那些豪强大户会看不起我的。” 阴丽华笑道:“那也未必,汉高祖称帝之前,就做了不少荒唐事,被人称之为无赖子。但他称帝以后,豪强大户们还不是俯首在他膝下。” 成王败寇,历史那是胜利者所书的。 鱼禾知道这个道理,但他没必要去效仿刘邦。 他已经有足够的实力站在人前了,就没必要再猥琐发育。 “我不是汉高祖……” “那你想成为什么祖?” 阴丽华笑问。 鱼禾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天下各个义军,以及朝廷,知道了我的实力以后,有什么动静?” 阴丽华收起了脸上的笑意,道:“公孙述那边,派遣他的两个兄弟,分别去天水和南阳郡。具体要做什么,我们的人没有探查到。 不过依照我的猜测,无非就是结盟,亦或者招降。” 鱼禾思量了一下,道:“结盟的话,倒是有可能。招降的话,应该不会。刘歆也好、公孙述也好、王匡也罢,都不是愿意帮他人做嫁衣的人。” 阴丽华沉吟着点点头。 鱼禾继续道:“他们若是结盟的话,应该会盯上京畿重地。因为京畿重地被他们三家的兵马围了一半。 你让潜藏在他们治下的四海镖行的探子仔细查探,有什么动静,随时回报。” 阴丽华应道:“我会吩咐下去的。” 顿了一下,阴丽华又道:“不过绿林军应该对朝廷形成不了任何威胁。依照南阳郡的探子回报,绿林军中已经出现了分裂。 王常、马武等人率领了一部分人,脱离了绿林山,往南阳郡的其他地方去了。 绿林山如今就剩下几个人了。” 鱼禾沉默了一下,道:“我让你盯着的那几个人,有什么动静?” 阴丽华迟疑着道:“你说的可是刘秀那个登徒子,刘伯升那个游侠儿,还有贾复那个小子?” 鱼禾点点头。 他早早的就吩咐南阳郡的人盯上了刘秀、刘伯升、贾复等人。 这几个家伙在起兵之前,一直盘桓在老家,并没有四处走动,所以很好找。 阴丽华面色有些古怪的道:“刘秀那个登徒子,除了整日里在家里读书外,并没有任何异常。倒是刘伯升,借着家中的薄资,在南阳郡爆发瘟疫的时候,收留了不少无家可归的汉子。 绿林军分兵以后,他有些蠢蠢欲动。 但目前为止,还没有多少动作。 至于贾复……那小子如今在县里可是一个名人。” 阴丽华对刘秀这个登徒子的感官不好,她不明白鱼禾为何会关注这个登徒子,所以面色古怪。 鱼禾听完了阴丽华一席话,饶有兴致的道:“仔细说说……” 阴丽华愣了一下,“谁?” 鱼禾笑道:“当然是贾复了!” 至于刘秀和刘伯升,鱼禾让人盯着他们,只是为了掌控他们的动向,并不是关注他们。 刘秀和刘伯升都是有称帝之心的人。 又是汉室后裔。 鱼禾不可能招揽到他们。 鱼禾也从没想过招揽他们。 贾复就不同,没那么复杂的背景,也没有什么称帝之心,年纪小,能耐却不小。 鱼禾早早就盯上他了,只是碍于他年少,就让他在家乡多待了几年。 阴丽华好奇的瞥了鱼禾一眼,道:“贾复啊,那个少年人除了有一些坚持外,并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地方,你为何如此看重他?” 鱼禾看着阴丽华笑道:“你先说说他如何成名人的?” 阴丽华见鱼禾不愿意回答自己的问题,也没有追着问,而是依照四海镖行探子文书中所书的情况,向鱼禾讲述了一番贾复成名的过程。 “那小子是一个学儒的种子,师从南阳郡的李生,学习《尚书》,不到两载,学问就已经超过了一众同窗。 李生夸赞他有将相之才,还将他推举到了县里充任县吏。 南阳郡遭了大灾,县中的县吏、县卒死的死,逃的逃。 县宰急需用人,也不介意他年纪小,就将他纳入到了县衙。 然后派遣他跟随一群老卒去河东运盐。 路上遭遇了匪徒。 一众老卒丢下了盐全逃了。 唯有他一个人将盐运回了县里,解了县里缺盐之苦。 县里的人也因此称他为小英雄,对他推崇备至。 县宰更是破例将他升任为功曹。” 鱼禾一脸恍然,点了点头。 他还以为贾复因为何时成了名人呢,原来是因为盐的事情。 此事历史上有记载,鱼禾倒不觉得有什么新奇的。 真正让鱼禾觉得新奇的是贾复的年龄。 “我若记得没错,贾复如今才十三岁吧?” 阴丽华哭笑不得的道:“准确的说是十三岁半。” 鱼禾感叹道:“十三岁半就有如此能耐,还被破例任职为县功曹,确实是个少年英雄啊。” 依照历史上的记载,贾复确实是少年成名的,十四岁率众造反,响应绿林军。 先追随了更始朝的刘嘉,后经刘嘉举荐,追随了刘秀。 随刘秀破王朗、破五校义军,十六岁就被刘秀封为了冠军侯,被称之为当世霍去病。 随后更是帮着刘秀征战四方,建立了东汉王朝。 阴丽华苦笑道:“就他那点事迹,可当不起你一句英雄的称谓。” 鱼禾毫不犹豫的道:“当得起,因为他确实是一位少年英雄,只可惜……” 鱼禾话说了一半,意识到不对,所以没说下去。 只可惜什么呢? 只可惜贾复生不逢时。 少年的时候碰见了乱世,崭露出了在军事上惊人的天赋,也打了不少仗。 但就是因为年幼,刘秀不放心他出去独领一军,所以一直将他带在身边,以至于他没有独当一面的功劳,在刘秀坐稳天下,他获封侯爵的时候,被同僚诟病。 等到他抵达人生的黄金期的时候,天下已经平定了,他完全没有一展所长的机会。 不然的话,云台二十八的第一位,恐怕就非他莫属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在莽新造反的日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