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9章 民为贵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在莽新造反的日子第0609章 民为贵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臣等愿为陛下赴死!” 群臣齐齐拱手。 鱼禾摆了摆手,直入正题,“赴死就不必了。今日是诸位第一次在未央宫上朝,朕原本应该说一些客套话。不过长安初定,诸事待定,所以多余的话,朕就不说了。 今日上朝,第一件事便是议一议章台、虎台,以及十二部衙门该在何处设衙。” 大周的官制跟前汉、前新不同,所以鱼禾觉得有必要重新设立一下各级衙门所在的位置。 其中章台、虎台、十二部衙门这十几个顶级衙门所在的位置尤为重要。 群臣听到鱼禾的话,略作思量。 冯英拱着手斟酌道:“陛下,臣以为,可以将原丞相府和大将军府改为章台和虎台,可以将原廷尉衙门该为刑部所在。” 时间紧迫,冯英就想到了三个地方。 一个是前朝的丞相府,一个是前朝的大将军府。 这里的丞相府和大将军府,跟前朝丞相、大将军居住的府邸不是一处地方。 这里的丞相府和大将军府,指的是前朝皇帝给丞相和大将军办公的府衙。 廷尉衙门,则是前朝最高的司法审判衙门,隋朝以及隋以后的朝代称其为大理寺。 丞相府管理吏治,将丞相府设成章台,倒也可是。 大将军府统管兵务,将其设立成虎台也合适。 廷尉衙门,更无需多说。 群臣们听到冯英的话,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耿况顺着冯英的思路,开口道:“臣以为,可以将宪台,改为御史部!” 宪台又叫乌台,官名叫御史府。 东汉的时期,改叫御史台。 往后历朝历代沿用。 值得一提的是,御史府之所以被称之乌台,也是源于汉代,因为汉代御史府外有许多乌鸦,所以朝野内外戏称其为乌台。 之所以会用一个乌字,是因为朝野内外的人觉得御史们都是乌鸦嘴,沾上了他们就得倒霉。 耿况提议将前朝的御史府改为御史部,倒也合理。 有了冯英和耿况二人提供思路,其他的文武大臣纷纷各抒己见。 想法大同小异,都是将前朝旧有的衙门改一改,充任新衙门。 鱼禾只是笑笑,并没有言语。 群臣们的想法,跟他的想法有很大差异,根本没有探讨的余地,所以他就先让群臣们发言。 冯异心细,察觉出了鱼禾似乎对同僚们的想法不太满意。 冯异就拱手道:“不知道陛下有何高见?” 此话一出。 殿内瞬间一静。 之前忙着各抒己见的群臣,瞬间意识到,他们发表了大半天意见,鱼禾却什么也没说。 显然,他们的发言没有说到鱼禾心坎上。 冯异点醒了他们,他们立马闭上嘴,正襟危坐,看向鱼禾,静等鱼禾开口。 鱼禾看着群臣,笑了笑道:“诸位爱卿的提议都不错,就是有点小家子气。我大周辟乱世而立,当大气磅礴,堂皇正大。 所以朕的意思是,将未央宫作为章台,将长乐宫作为虎台。 朕已经跟太后和太上皇商量过了。 太后和太上皇随后会移居明光宫,朕和皇后会移居北宫……” 鱼禾的话说了一半,群臣就急了。 鱼禾要堂皇正大,要大气磅礴,群臣们能够理解。 旧有的衙门不行,再建一座就是了。 小的不行,就搞个大的。 再不行,就特地在长安城内划拨出一片地方,特地建立一个庞大的办公区。 但是让鱼禾和鱼娘腾出宫城给他们充作办公衙门,他们万万不敢答应。 冯英急的站起身,迫切的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群臣们急忙跟着起身,纷纷开口附和。 马员更是朗声道:“陛下若是觉得旧有的衙门不够大气磅礴,大可以再建衙门。” 岑彭颇具匪气的嚷嚷道:“若是钱财不够,臣等可以领兵去青州、幽州、并州、凉州等地取。” 好嘛,自己的钱不够,不想着开源节流,反倒想着去抢劫。 这是典型的土匪思维。 符合岑彭的性子。 鱼禾很欣赏岑彭这种自己没钱,找邻居‘借’的性子。 在有足够实力的情况下,就该去找邻居们好好的交流交流感情嘛。 在有足够实力的情况下,不去找邻居们好好交流,反而疯狂内卷,那就是取死之道。 历史上制霸中原,外征四夷的皇帝,全都属于前者。 历史上割地赔款,放着强敌不管,疯狂内斗的掌权者,全都属于后者。 鱼禾自然希望自己能成为前者。 至于经常找邻居们交流,会不会影响中华礼仪之邦的美誉,那是活人才能考虑的事情。 把敌人都杀干净了,谁会说你不是礼仪之邦?! 某鹰各种霸权,对外还不是宣称自己最讲民主,最讲公平? 有一些人还觉得他们说的是对的?! 群臣们慷慨激扬。 纷纷出声阻止鱼禾将未央宫和长乐宫献出来作为办公之所。 为此,他们什么话都敢往出说。 有憨憨当众喊出,“陛下是不是觉得长安宫城太小?不够大气磅礴?那咱们建个大的?!” 惊奇的是,满朝文武居然没人反对! 要知道,其他朝代,皇帝要营造个宫殿啥的,朝臣会以死相阻。 鱼禾感受到了群臣们的圈圈爱护之心,他屈指敲了敲面前的案几,道:“诸位爱卿!” 群臣一静。 鱼禾语重心长的道:“诸位爱卿,朕既然坐了江山,朕就想把江山长长久久的坐下去。也希望尔等跟着朕一直富贵下去。 圣贤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朕想要长长久久的把江山坐下去,诸位想跟着朕一起长长久久的享富贵。 就得把百姓放在首位。 朕亲族单薄,别说一个庞大的长安宫城了,就算是宫城里的一个偏殿,也足够朕的亲族居住。 所以这未央宫、长乐宫,朕占着也是白占着,不能物尽其用。 如今长安初定,尚有青、幽、并、凉四州未定。 天下百姓刚刚经历了长达近二十年的战乱,穷苦不堪。 无论是平定青幽四州,还是让百姓们恢复农耕,都需要用钱用粮。 我们修缮、重建被刘歆等人破坏的御史府、丞相府、大将军府等等衙门,也需要用钱。 即使如此,为何不在未央宫和长乐宫办差,将修缮和重建各级衙门的钱财省下来,用来充实军备,恢复农耕?” 群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思量起了鱼禾的话。 鱼禾继续道:“朕知道让诸位在宫里办差,诸位肯定会觉得多有不便。所以朕决定将长安宫宫城改为皇城。 北宫、桂宫、明光宫所属,改为宫城。 为了区别宫城和皇城,朕加高长乐宫和明光宫中间的那一道城墙,并且将左右虎贲卫全部调遣到宫城守卫。 将皇城的几处门户交给卫将军统管。 往后未央宫便是章台,未央宫前殿便由章台令坐镇,中殿用于上朝、登基、宣诏、迎使之用,后殿归朕理政之用。 前殿和中殿两侧的几个主殿,归九部所用,主殿边上的偏殿,归九部下辖的各司衙门所用。 剩余的殿房,便充为各部卷房。 长乐宫便是虎台,前殿由虎台令坐镇,中殿用于商议军务,后殿留作朕商议重大军情时所用。 三座大殿两侧的几个主殿、偏殿,分别由虎台辖下三部商议分配。” 鱼禾将各殿的用途都分配了,明显是已经决定好了。 群臣们被鱼禾的为江山社稷献出两宫的精神感动的不轻。 此前历朝历代的皇帝可没有这么干过。 一个个很不得将自己架的高高的,跟群臣、百姓们离的远远的,以此来保证自己的神秘感,以及高人一等的身份。 鱼禾揭开了神秘感,放下了身份。 群臣们怎么能不感动。 但感动归感动,冯英等人还是觉得有些不妥。 冯英看了一眼耿况。 耿况缓缓躬身道:“陛下,宫城乃是天子居所,臣等岂能滋扰,又怎敢滋扰?陛下爱护百姓之心,爱护臣等之心,臣等感激莫名。 但臣等还请陛下三思!” 鱼禾笑道:“耿况啊,你知不知道我大周如今治下有几州,有几郡,有几县,又有多少百姓?你又知不知道,被刘歆等人残害以后的三辅百姓过的有多苦? 被铜马、五校、赤眉等乱军残害了十数年的冀州百姓和徐州百姓,又有多少人易子而食?” 鱼禾说到了最后,脸上已经没有笑意了,他掷地有声的道:“朕已经将益州各郡、荆州四郡、交趾三郡、甚至刚刚恢复生机的扬州,所有的关仓都挖空了。 连东越西越两个属国的存粮,朕也挖空了。 所有的粮食除了大军所需,剩下的全部分配到了新征的各地。 但是新征的各地,仍然有人饿着肚子,仍然有人易子而食。 朕现在省一个铜钱,就能为百姓省下一口粮。 御史府、丞相府、大将军府等各级衙门,修缮一番,所需的钱财在四万万钱(也就几十万贯)。 四万万钱,足够数十万百姓活命。” 鱼禾起身拍桌道:“让出未央宫和长乐宫,能让数十万百姓活命!朕觉得不亏!”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在莽新造反的日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