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八 也是刺杀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逆宋五四八 也是刺杀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源氏密谋,平忠正却也没闲着。 十五万大军遇到周师之后,泡都没冒一个就全军覆没。 一般的全军覆没是指大军被打散,但平忠正的十五万大军,是一个活口都没有。 因为江南水师封锁海峡,平忠正也没有得到战报,根本不知道周师到底用了什么战法。 后来朝日鲜明和中原的大清洗,平忠正派出的许多探子也被杀。 除了得知周师兵器很先进之外,没得到什么有用的情报。 此次据说中原皇帝御驾亲征,大有一副不灭扶桑不罢休的意思。 平忠正着急了一批幕僚,共商退敌大计。 “关白大人,”平忠正手下的征夷大将-军平秀祥首先站起来:“中原不过四十万大军而已,又是劳师远征,扶桑百万军民,还怕他不成?” “臣愿率手下精兵,前往肥后,迎击周师,不看下周国皇帝人头,誓不回师。” “祥儿切不可鲁莽,”平秀祥是平忠正的侄儿:“中原既敢劳师远征,必有所依凭,况我十五万精兵刚刚才在高句丽全军覆没,若要胜周师,须得仔细参详一番。” 幕僚藤原也起身到:“关白大人,属下倒有一计。” “快说。” “回大人,扶桑向来孤悬海外,自唐时向中原称臣,后中原混战,扶桑脱离藩属。” 藤原也继续说到:“属下以为,周师此番大举入侵,不过为宣示其武威而已。” “大人不如暂且示弱,向周称臣。” “胡扯,”平秀祥喝到:“扶桑岂能向周称臣?说这样的话,你对得起天照大神吗?” 藤原也解释到:“大将-军莫急嘛,称臣不过是权宜之计,周师达到目的便会退军,我也正好趁此时积蓄力量。” “待将来扶桑国力强盛,一旦中原有变,我正可倾国之兵,将中原纳入扶桑之版图,届时有谁记得扶桑曾向中原称臣?” “一道奏折便足以退敌,又何须逞匹夫之勇?” 平秀祥怒到:“你敢说本将-军是匹夫之勇?” “诶,”平忠正开口到:“孤倒以为,藤原先生之计可行。” “只是天照大神的神风让中原损兵折将,此次又是中原皇帝御驾亲征,只是称臣,恐不足以令周师退军。” 藤原也说到:“那就再加些岁币。” 平秀祥说到:“如今贸易被封锁,哪还有岁币交给中原?若是上缴岁币,必致扶桑国力受损,何年何月才能强盛到与周师为敌?” “中原得了扶桑岁币,国力必然大增,又怎会有变?” 藤原也淡淡到:“平统领有所不知,中原有句老话,叫‘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原数千年来也正是如此,一直分分合合。” “即便中原现在强盛,却也避不过这规律。” “当年之唐国,皇帝称天可汗,诸夷咸服,却也不过数十年,国内便大乱,以在下看,周国也定会如此。” 藤原也说得头头是道,平忠正却摇头到:“先生难道不知扶桑国内局势?如今哪还有钱去充岁币?” 藤原也迟疑半天,又开口到:“实在不行,便请旨陛下,派皇子入中原为质吧。” “说来说去,你就是认为扶桑打不过中原。”平秀祥颇不服气。 藤原也是个讲道理的人:“中原数十倍广袤于扶桑,不仅兵多将广粮草充足,且兵器先进,有轮船,火炮火铳,即便劳师远征,扶桑也难以与其匹敌。” “示敌以弱并不丢人,被敌人打得节节败退,丢盔弃甲才丢人。” 一枪不开就称臣投降,平秀祥丢不起这个人。 思虑半天,他开口到:“关白大人,我倒有一计,可助大人功成。” “快说。” “回大人,可依藤原先生之计,向中原称臣,由陛下亲自递交国书。” “届时为展示礼义,中原皇帝必亲身来接国书。” “趁此时派一铳法精准之人或高处,或混于人群中,一铳便可结果了中原皇帝。”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逆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逆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逆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逆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