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邻邦的阴谋 第七十六章:扑朔迷离的战局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乱世争鸣第一卷:邻邦的阴谋 第七十六章:扑朔迷离的战局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北驿城,四千人的沈军已经整装待发,关仪与高赋正站在军前焦急的等待着。 就在不久前,手下人来报忽见黄石关燃起烽火,周盟大叫不好,告知众人,这是黄石要求援了,烽火可远可传千里,幸运的是,宏渊只有边关才设立了烽火台,所以这烽火也就平隶郡的诸城能看到。 但这对高赋,关仪来说,也是十分不利的事情,若是北太城看到后忽然加强了戒备怎么办? 众人一商量,决定不能再拖沓,即刻出兵。 蓝霍姗姗来迟,关仪与高赋早就等的不耐烦了,见到蓝霍赶来便下令行军。 “周盟怎么没来?” 蓝霍答道:“他带人去捣鼓北驿城的烽火台了” 关仪不满的说了句,随后抬手:“净弄些没用的,起兵!” 四千沈卒浩浩荡荡的出了北驿城,高赋拱着手说道:“蓝兄,你我三人就要在此分道扬镳了” “祝二位旗开得胜,拿下北太”蓝霍回礼道。 随后,四千人分为两批两千人,一队朝着东面赶去,一边则向北行进。 北驿城里的黔首们总算松了口气,送走了这些沈人祖宗日子还好过一点,这些日子,这帮沈人可谓是把杀人放火,烧杀淫掠做尽了。 北太城的城主府内,一位中年人正在哈哈哈大笑:“不可能,哈哈哈,绝对不可能”北太城城主把简牍随手扔在地上,哈哈大笑着。 北太城城主的下面,有着一位单膝下跪的驿卒,此刻他正拱手焦急的说着:“千真万确啊!城主” 这位驿卒已经不知道是王禳灾派出的第几批了,他是唯一一个杀出重围的,周围到处都有沈人的细作,之前他到一个里歇脚的功夫,就有两个人想杀掉他,幸好里监门及时赶来,才幸免于难。 驿卒也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叫里监门派人去通知周边所有乡里,叫黔首们背上粮食锄头,去寒封城里,城尉大人会保证他们的安全与食物。 不过里监门很快就给驿卒浇了盆冷水,他告诉驿卒,黔首们都是留恋故土的,他们的老婆孩子,还有土地庄稼都在这里,他们怎么会舍得离开呢,所以这个办法的可行度微乎其微。 但里监门还是表示会同里正与田典一同想办法,驿卒临走前还叮嘱他们要小心沈人细作,之后又跋山涉水好几天才来到了这座平隶郡最北面的城池,北太城。 现在已经秋末了,其他地方都是冷风嗖嗖,但北太城却已经白雪皑皑。 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城池,全都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而驿卒也骑着马晃晃悠悠的赶到了,在距离城门几尺的地方他实在支撑不住,从马上跌落下来。 幸好守城士卒眼尖,及时发现了他,随后他昏迷了一天一夜醒过来,便要着急地见城主,随后便有了刚才那一幕。 北太城城主身上披着厚重的兽皮大衣,脸上有着浓密的胡须,他再开口道:“其一:秋猎大会现在还在进行着,两天前,我还收到了一些士伍们的战果报告,是由我们城的军法吏上报的。 其二:太尉之子确实叫王禳灾,不过我虽位低言轻,但也听闻过太尉之子,性格孤僻,常年在太尉府中闭门不出,怎么会跑到寒封城当一个小小的城尉,再说了,寒封城城尉蔡生去哪里了?莫不是他觉得秋猎要输了没脸再见我了,找个毛头小子顶替暂时顶替了他的职位不成?哈哈哈哈” 北太城周围的幕僚官吏也都捧腹大笑 驿卒万万没想到,自己千辛万苦的赶到北太城,为了提醒他们要防备沈人,这些人却没有一个相信的。 他大叫起来: “此事千真万确!我们城尉大人还派了驿卒去济城、孚城、郡城等地送了信” 北太城城主脸色微变:“你们还给郡守大人送了信?” 驿卒答道:“不错,这回您总该相信了吧” 北太城城主大骂一声:“胡闹,戏耍戏耍乃公也就罢了,还去烦郡守大人,不知道郡守大人每日公事有多操劳吗!把这名驿卒拉下去,并入北太城守军里,我不想再看见他了。” 两名侍卫进来拉住驿卒,驿卒拼命挣扎但还是无从挣脱,只得拼命大喊:“城主大人,我所说皆是真的,不信可以找来那军法吏与我对峙,他定是沈人安插在北太的细作之一!城主大人,不要错信奸邪啊!” 驿卒的声音越来越微小,最后直到听不见,他已经被拉下去了,北太城城主坐了下来,不知道在想什么。 寒封城军技司内,王禳灾似笑非笑的看着眼前的军技司司丞,自己进军技司这么长时间了,他才得到消息。, “行了,免礼吧” 军技司司丞拱手问道:“不知道城尉大驾光临我军技司,有何贵干?” 找个什么理由搪塞过去呢,王禳灾往旁边一瞥,正好看见夏藤制作的那副甲胄,王禳灾指着那副甲胄说道:“这样的甲胄,再制三千套!” “什么!”军技司司丞大叫一声,由于动作幅度过大,头上的帽子都被他滑了下来。 脸色跟苦瓜似得,为难的说的:“城尉大人,寒封没有那么多的铁、而且工匠也不多,这根本就完不成啊” “那就先做一百副,另外,要尽快多赶制一些弓弩、箭只”王禳灾说道,又转头对夏藤说道:“这副甲胄,我就先带走了” 夏藤点点头,王禳灾花了一些时间穿上了甲胄,果然这副甲胄护住了全身,甚至连上半张脸都护住了,头盔有两个大孔,正好是留给眼睛看路。 王禳灾走了两步,近百石的重力压来,还真是微微一点沉,普通士卒怕是适应不了,不过对王禳灾来说,无非是背了个包袱而已。 司丞在一旁拍着马屁:“城尉大人穿上这副甲胄真是威风凛凛,霸气逼人啊。” “好了,我还有公事,就不在你们这继续待了”王禳灾与夏藤打了声招呼后,径直向门外走去。 司丞连忙追了上去,口中喊道:“城尉大人,我送您。” 走到外面,王禳灾发现军技司的人都抬头看着一个方向,并指指点点。 王禳灾抬头看去,一团如长龙般的黑烟在西边不停的上升。 跟着王禳灾身后的军技司司丞怪叫了一声“啊!这,这,这,这不是烽烟嘛!多少年没见人点过了!” 王禳灾看着滚滚黑烟喃喃自语道:“这方向来自黄石关” 司丞慌忙问道:“城尉大人,不知道黄石关那边出什么事了!这,咱们是不是得去派兵增援一下啊” “这不是你操心的问题”王禳灾摇摇头又叹了口气“多造些甲胄兵器吧,不要吝啬那些稀有的铁石,用完了咱们再挖,但如果寒封守不住,大家的命可就都没了……” “是,请城尉放心,卑职一定竭尽全力赶制甲胄兵器。” 走出军技司却见狱曹赵景站在门外,赵景也看到了西边飘起的黑烟,街上的黔首们都对那议论纷纷,但他对此并不关心,他在这等候王禳灾,是为了另一件事。 “城尉大人”见王禳灾出来,赵景连忙迎了上来。 “赵狱曹有何事?” “那日军营中本应提审沈人黄辅和里正二人,然中途大人有事离开,眼下这二人还关着……” 王禳灾一拍脑门,这才想起来两件事,其一,吴武所托的吴子兵法自己还没有去取,其二,黄辅与那位里正还没有审问呢 “赵狱曹有心了,若非你提醒,我都要忘了,快随我前去。” 二人一同去军营的路上,赵景也同王禳灾聊了不少,随着他接管城狱,找来工匠重新修筑城狱,还扩大了它的规模。 现在城狱已经能恢复基本的工作运转了,然后又从军营中借调了几十名士卒来充当狱卒,原本在那场战争中被毁得破败不堪的城狱,又有了起色。 赵景忽然开口说道:“还有一事尚未禀报城尉” “什么事?” “城狱尚还羁押着一百多名司寇” 司寇本在以前是官名,暴秦时被改为一种刑罚,宏渊沿用,就是强制男犯到边远地区服劳役,主要从事防御外寇入侵,刑期为二年。 “司寇?不是直接充军吗,怎么会交由城狱?” “这卑职就不知道了,卑职刚上任几天,也是翻阅前任狱曹的竹简卷宗才得知的。” 一百多号人,如果并入寒封军里,又是一股有生战力。 “这些人现在在哪?” “押送沈人的时候,城狱太小,不能同时羁押两批人,便将这些司寇押送到军营西处” 这可太好了,三件事在同一个地方都能解决了,王禳灾心中想到。 注释: 司寇: 司寇是中国古代主管刑狱的官名。传统的观点认为,早在西周初年便出现了掌管司法活动的司寇一职,但根据出土文献显示,晚至西周中末期,司寇才作为执事出现在金文中。其作为官职至少也应该在西周之后。 春秋时,周王室和各诸侯国都设有司寇之官。司寇的职责是追捕盗贼和据法诛戮大臣等。宋、鲁的司寇又分为大司寇和少司寇,如孔子曾做过鲁国的司寇。战国时,不少国家仍旧把负责管理刑狱的官定名为司寇。至秦汉遂以廷尉为九卿之一而废司寇之名。后世除北周外,均不设此官,但习惯上以大司寇为刑部尚书的别称,刑部侍郎则称为少司寇。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乱世争鸣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乱世争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乱世争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乱世争鸣》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