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工坊的产出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极品小秀才第129章 工坊的产出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听完高贤所说的话,廖池顿时激动起来。 “高兄,你说的可是真的?我对你这么重要,你可别框我啊!” 廖池感到有些不可置信。 高贤差点被肉麻死,撇撇嘴,道:“当然是真的,这一条款项我们可以写进之后签订的合约里面,如果反悔,全部退款。” 廖池和陈星海连忙表示不用,双方这点信任度还是有的。 高贤呵呵一笑:“现在还觉得那六个零件贵吗?” 廖池疯狂摇头,这哪里还算得上贵,简直是太便宜了,也就是几万两银子而已,高贤就让出了这么大的一片市场给他们,天底下再也没有比这更划算的事情了。 等到他们占据足够的布料市场,再把织布机卖到外界,不谈附带的影响力,就单单将来赚到的银子,都会是今天付出的数倍。 因为他们来售卖织布机,肯定不会是三百两的便宜价格的。 双方达成协定之后,很快就签订了正式的合约,廖池和陈星海分别留下了一百套零件的定金,这次的定金按照百分之二十的占比计算,每个人直接掏出了一万两千两银子。 加起来就是两万四千两白银。 修路的钱有了。 两人走后,高贤没有急着返回书房抄书,而是想着外出转一转,天天抄书都快把他给搞神经了。 转了一圈之后,高贤来到了正在扩建的工坊,由于人力物力的不断投入,工坊的扩建已经初见规模,恐怕再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就能完全建成。 在这里,高贤遇到了正在忙活的鲁青山。 “青山,在忙啥呢?”高贤上前打招呼。 鲁青山见高贤过来,放下了手中的木尺,说道:“先生,您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我正在尝试做一件学生们设计的新玩意儿。” 高贤心中好奇,凑上前来,发现是一堆看不清用途的木条木板,于是问道:“这是啥玩意儿?” 鲁青山笑着说:“是学生们改进的一种运输车辆,这种车辆的设计会让人们在运输途中更加省力,速度也更快,具体效果还不太清楚。” 高贤心中惊讶,看来自己的教学模式,还是挺有成效的。 学生们的动手能力竟然有了这么大的提升,已经可以设计出新玩意儿了,他不禁感到期待起来。 不过想到运输,他的脑子又开始了疯狂的转动。 “对了,青山,上次我交给张之刻的十本书里面,有两本是专门讲解蒸汽机的,你看过没有?”高贤问道。 蒸汽机是接下来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只有进入蒸汽时代,才算真正的踏入工业革命,到时候生产力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我看过了,机械构造部分倒是没有多大问题,不过里面的许多科学原理都不是很懂,只有等张老师把实际的设计图纸定下来,我才能开始尝试打造蒸汽机。”鲁青山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 高贤摆摆手,表示无妨,鲁青山在理论知识方面一直都比较薄弱,他的起点几乎跟那群学生是一模一样的,所以理论部分的实现只能靠张之刻他们。 “先生,蒸汽机真的有书中描述的那般神奇吗?”鲁青山低声问道。 在刚开始拿到那两本书的时候,鲁青山就被里面蒸汽机的实际应用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以前想都不敢想,还有这种妖怪一样的机械产物,能产生相较于人力数十倍数百倍以上的力量。 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等它真正造出来之后你就知道了。”高贤没有明说,一切看实际的结果,若是造不出来,那一切都是白瞎。 “对了,现在工坊的产出是怎么分配的?”高贤问道。 鲁青山想了想说:“我们现在有大约六成的人力都在赶制新式织布机,现在每天可以出产四架全新的织机,有三成在制造纺纱机,每天可以出产两架,纺纱厂现在已经有将近一百架新式纺纱机投入生产了。” “剩下的一成,在做一些研究或者杂活,等到工坊扩建完成之后,总体的数量应该会翻上一番。” 工坊现在的主要工作,还是生产织布机的订单,每架织布机有两百多个零件,制作一架实属不易。 “青山,你还记得去年年底的时候,李光宗造不出来织布机的原因么?”高贤问。 鲁青山笑道:“当然记得了,他们的钢材达不到标准,有六个关键零件几乎起不到作用,为此我们还专门打造了一批专业钢给他送了过去。” 那次的原因,是鲁青山和高贤一起分析出来的,他自然是记得。 高贤点了点头,说:“如果只锻造那六个零件的话,以现在参与制造织布机的人数规模,每天可以生产多少套?” 廖池和陈星海已经下了订单,他们是高家的第一和第二合伙人,而且高贤也很希望他们能尽快造出织布机售卖,所以准备从现在制造织布机的人数里面,分出来一部分专门来制造那一套零件。 似乎没有想到高贤会问起这个,鲁青山想了很久,然后缓缓说道:“先生,那六个零件涉及到的技术比较复杂,不是所有人都能完成的。” “现在参与制造织布机的匠人里面,恐怕只有不到三成能打造成合格的零件,这样算下来的话,每天最多能生产三十套。” 鲁青山报出了这个数字,让高贤心中惊讶,三十套,其实比自己想象的要少了一点,不过他说的对,这六个零件不同于其他的部分,精度和技术都有很高的要求。 不过这也足够了,三十套零件,如果真的把他们全部安排生产的话,一套三百两银子,一天就是九千两。 恐怖如斯。 但是肯定不能全部分过来的,一是织布机的剩余订单还有许多,二是廖池和陈星海在短时间内也吃不下那么多货。 “那这样,你从那一批人里面,抽调大约三分之一的人过来,保证这六个零件每天能出产十套即可,织布机的产量可以暂时压缩一点。”高贤说道。 鲁青山愣了愣,问道:“先生,为什么要专门生产这六个零件呢?” 高贤没有隐瞒,把今天廖池和陈星海的事情给他说了一遍。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极品小秀才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极品小秀才》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极品小秀才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极品小秀才》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