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猛虎一动两朝惊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逐仚第一百零一章 猛虎一动两朝惊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日初红霞,云开雾散。关内鼓声响过三通后,但见得帅府衙门大开,一片肃穆。 左右两厢设座,共十几位将领齐聚在此。这些人俱是大乾军中的宿将,不仅深谙兵家战法,更兼修为精深,不可揣测。 正中央帅案之后,徐铮一身寻常布衣,端坐在上,不见有丝毫威压,却实实在在地镇住各军将领。 朝中曾有言:“雍州千万兵马,只知大柱国徐铮而不知有大乾朝廷。” 正因如此,当年朝臣不断弹劾徐铮,令其弃官归隐。此番再出山,国子监、都察院、翰林院等处言官清流们依旧弹劾不断。 底下众将互相传音,窃窃私语,只待徐铮轻咳一声,众人立马收了心思,正襟危坐,不敢造次。 徐铮目光微微抬起,看向庭外,说不出的威严气派。正是:“ 传令营门天下震,武征九域颂威名。 谋猷帷幄军施勇,赏罚端严士逞英。 擒献元戎息外寇,承心怜苦恤生灵。 捐身了却凡尘事,不过平疆定太平。” 良久,徐铮收回目光,对众将道:“朝廷几次下书责我畏敌不前,养寇自重。我要去太岳城一趟,安一安这天下人心。” 此言一出,众将哗然。一年轻小将起身便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大柱国运筹帷幄,何必理会那群穷酸文人?” 又一中年智将沉声道:“朝廷腥风血雨,前者已经逼死了王丞相,难道他们又想向将军举刀?” 一霜鬓老将抚须道:“大柱国从不将朝廷宵小之辈放在眼里,此番回京,可是另有隐情?” 徐铮不言,只是听着众人议论纷纷,不做回答。 右手边一中年文士抬了抬手,示意众将静言,随后道:“众位稍安勿躁,既然徐帅有此意,我等遵命便是。不过这前线之事,还请徐帅定夺。” 徐铮扫了一眼众人,出言道:“我虽回京,但诸葛策绝对不会趁机进兵,你等只要各自把守城池关隘,便可保无虞。” “是!” “韩石!” “末将在!”韩石坐在靠近帐门的最外侧,不曾想徐铮会叫他的名字,急忙起身听令。 “命你率部把守界牌山,如果有急,立放狼烟。” 韩石脸色微微涨红,心中激动万分。这界牌山乃是两朝边境之地,汉军必经之路。万难想到徐铮会将此地交给他来把守。 “末将领命!” 待韩石领命退帐,霜鬓老将皱了皱眉头,出言道:“界牌山乃我朝门户之地,令此黄口小子把守,岂非太过儿戏?” 徐铮却摆手道:“我当年十五岁从征,二十八岁掌三军,拜上柱国,岂不是更儿戏?” 此语一出,众将皆摇头轻笑,无言可对。 徐铮慢慢站起身,道:“前线安危,交给各位了。” “遵令!” ………… 城关之上,叶凌迎着晨风,立于墙边,远处是盘膝打坐的宁长歌。 不多时,秦卿走上城墙,站到叶凌身侧,道:“你要回去了?” 叶凌点点头:“还有事情没做完,自然是要回去,要和我一起回去吗?” 秦卿摇了摇头,道:“仗还没打完,我麾下的弟兄都去了界牌山,我也要去找他们,带他们一起回家。” “一定会的。”叶凌转头微笑:“我们也一定会再见。” 秦卿欲言又止,终究是点了点头。 叶凌又道:“下次见面,能让我看看不戴面具的你吗?” 秦卿默然,随即转身便往下走:“那你可要来找我啊!” 望着秦卿背影,叶凌小声道:“一言为定!” 待秦离去后,宁长歌自打坐中苏醒,几步来在叶凌身侧,问道:“几时出发?” 宁长歌如今被逐出飘渺宗,已是一介散修,无处可去,便打算跟着叶凌一道去太岳城看看。 叶凌道:“大哥还有些事情交待,完后便走。” 宁长歌道:“不愧是大柱国,哪怕面对诸葛丞相,也如此从容不迫,敢大摇大摆的离开。” 叶凌道:“大哥说了,别人不关心的事,对面告诉他也记不得。别人拼命想知道的事,再怎么保密也守不住。更何况比起诸葛策,有人更关心我大哥的一举一动。” “哦?”宁长歌眉间一挑:“何人?” 未等叶凌回答,便见韩石急忙走上来,对二人道:“二位仙长,之前多有得罪,还请海涵。” 宁长歌摆了摆手,叶凌却致歉道:“我应了谢姑娘给你带信,却食言,实在惭愧。” 韩石笑道:“叶道长不必挂怀,我大概能够猜到怜儿要说什么,这是我给她的信,望道长帮我转交给她,就说此战一了,我便回去见她。” 说着,韩石取出信交到叶凌手中。 叶凌收好,道:“定会送达。” 说话间,城门缓缓打开,一辆独角异兽拉着车辇飞驰而出,渐渐攀上云头,踏空而去。 叶凌与宁长歌向韩石告别后,亦运转道力,踏空而起,随着车辇离去。 ………… 界牌山南千里外,汉军连营在此。中军帐中,诸葛策伏案理事,不时轻咳几声,姿貌憔悴。 帐外,杨礼眉挂喜色,快步走进来,对诸葛策道:“丞相,徐铮今晨已经离开军前,回返太岳城了。” 诸葛策头也不抬,说道:“知道了。” 杨礼不解,问道:“少此心腹大患,正是我军进兵之机,丞相难道弃之不顾?” 诸葛策不答,伸手拿起案头羽扇,缓缓站起身来,迈步还在帐门处,看着正演练阵法的将士。 “丞相!”杨礼在身后急道:“此乃天赐良机,若是舍弃,可再难有之了!丞相六出齐山,欲中兴我大汉,为何今日却……” 杨礼话未说完,诸葛策摆了摆手,道:“先帝仁义之君,凡事以百姓为念,以仁德治天下。亮继承先帝遗志,虽九死未悔,但我不能不顾天下苍生,先帝也绝不会要那尸骨堆起来的大汉!” 闻此言,杨礼不解:“丞相此言何意?” 话音刚落,便见天边一道金光闪过,一条黄金龙影现在大营上空,随即化作圣旨卷轴展开,文字清晰可见,一道浑厚的声音响起:“奉上御,令丞相诸葛策即日出战,不得延误时日,钦此!” 读罢,那圣旨散作金辉,消散无踪。 杨礼叹道:“这已经是陛下第三次下旨令丞相进兵了。前时陛下对北伐之事并不理会,此番为何如此重视?” 诸葛策眉头微皱,对杨礼道:“杨长史,我要与陛下见一面,请你立刻去准备。” 杨礼微微一愣,急忙拱手道:“属下这就去办!” ………… 太岳皇城一片寂静,便是来往的宫女太监也不曾多发一声,倒是缺少了太多的生气。 司礼监就设在皇帝精舍的二门以外,方便随时呈报消息。不过一间普通的房子里,却掌握着整个王朝的各种消息,而第一个知道这些消息的,正是首席秉笔太监高和。 如往日一般,高和坐在司礼监屋内,整理着今日送上来的奏折。 正这时候,张漠走进来,递上一份呈奏:“捕风的消息,今晨,大柱国离开齐山,要回京城。” “哦?”高和微微吃了一惊,急忙接过奏报,边看边问:“何人陪同?” “他的义弟叶凌与叶凌的道友,宁长歌。” 高和看罢,将奏报合上,对张漠道:“速去呈给主子。” “是。” 还未等张漠出屋,便见王锦走进来,看向张漠手里的奏报,似笑非笑的问道:“有什么急事?” 张漠不言,高和便道:“是前线的军情,要呈给主子。” “可是齐山?”王锦看向张漠。 高和却道:“是梁州的事,漠儿,还不快去。” 张漠点点头,与王锦擦肩而过,直奔内庭。 王锦看向张漠许久,才转过身对高和笑道:“干爹,该换班了,您老先去歇歇,剩下的交给儿子来办。” 高和点点头,带上帽子向外走,但到了门口时,突然出言道:“锦儿,咱们司礼监的人里,属你最聪颖,遇事机变,漠儿他们都不如你。只是这聪明也要用对了地方,那才是真聪明!” 言罢,高和迈步离去。 王锦看着高和的背影,嘴角几分讥讽,几分嘲笑,但更多的是隐隐的担忧。 ………… 太师府里,梁敬一正捧着一卷古书在读,左相周擎陪坐在侧,笑着道:“最近御史台,翰林院,国子监的那帮人成天闹腾不休,弹劾徐铮的奏折,快能铺满这个屋子了。” 梁敬一头也不抬的道:“狂犬吠日罢了,换了徐铮,他们谁能在齐山顶住诸葛策?” 周擎闻言一笑,道:“那又如何,待梁晨打退了大衍,那徐铮还有什么用武之地?” 梁敬一又道:“贾成道这个老狐狸已经开始夺军权了,他将四皇子派往琼州,便是要他接替梁晨掌管兵马。届时三位皇子夺嫡,他便可以与我分庭抗礼了。” 周擎冷笑道:“就凭他贾成道,恐怕还成不了道!便是徐峥也不能容他,哪里还需要我们动手?” “混迹朝堂这么多年,你怎么也同那帮清流一般天真了?”梁敬一慢慢直起身,对周擎道:“你可知道,今晨徐铮已经离开齐山,正往京城而来。” “回京?”周擎微一吃惊,问道:“恩师可知道他为何这个时候要回京?” 梁敬一注视周擎良久,随后摇摇头,慢悠悠的站起来往前走:“自己想,别老等着我告诉你。” 周擎脸色一沉:“难道是因为王元忠和废太子?” 梁敬一不答,只是道:“越是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其目的有时候就越是单纯。他一样,陈长缨也一样,都是痴情的傻子,好用的棋子。”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逐仚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逐仚》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逐仚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逐仚》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