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时机还没到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秦五百年第91章 时机还没到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子婴翻看着吏员的记录本,合格的马匹专门在一个本子上记录,记录着编号和养马的吏员名字。\n\n不合格的马匹记录在另外一个本子。\n\n最后,曾匀根据记录本当众宣布。\n\n“合格战马共322匹。其中,赵七所养为十三匹,王五所养十二匹……”\n\n赵七和王五都站出来,高高兴兴的,被其他养马吏员羡慕着。\n\n养出更多合格的战马,不仅仅是一种荣誉,还有实质性的作用。\n\n商鞅变法后,要获得爵位,最直接办法是从军立军功。\n\n但要封爵并不仅限于从军杀敌这个办法。\n\n比如,如果擒获官府认定的盗贼,可以获得爵位。\n\n比如,农户勤于农耕,上缴粮食多,可以获得爵位。\n\n子婴要打造十万骑兵,需要大规模养马。\n\n为了鼓励养马,子婴和尉缭商量后出台措施,如果吏员养出合格战马累计达到若干匹,可获得一级“公士”爵位,累计数量达到公士标准的三倍后,可获得二级“上造”爵位。\n\n对于爵位授予标准,是经过精密计算的,就算是养马非常好的人,最少要努力工作七八年才能获得公士,要二三十年才能获得上造。\n\n要靠养马获得爵位不容易,但又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性,让养马人看到希望,既能达到激励作用,又不至于增加太多朝廷负担。\n\n上缴粮食和养马,都有可能封爵,但顶多是低级爵位,要想获得高级爵位,还得要从军。\n\n随后,养马场和军队办理交接手续。\n\n苑令下辖的吏员在纸张上书写公文,公文上写明日期、部门名称、马匹数量、移交给军队的部门名称,公文一式两份。\n\n写好之后,苑令曾匀签名、盖章,前来接收的军候签名、盖章,双方各一份。\n\n办好手续后,该军候向子婴告别,带着部下和马匹离去。\n\n这天晚上,子婴同样是在营帐中过夜。\n\n第二天,子婴在腾其、曾匀带路下,来到了一处马棚。\n\n这处马棚,是专门畜养公马、母马和小马的。\n\n马棚里有许多马舍,每间马舍都有相应编号,由相应吏员负责。\n\n每名吏员负责若干马舍。\n\n每间马舍有一匹母马。\n\n有些母马肚子大还未生育。\n\n有些是刚育种肚子还未大。\n\n有些是生出马崽后不久,小马正在吃******婴询问养马的相关情况。\n\n每个马棚负责人,官职名称为“马啬夫”。\n\n啬夫是基层小官通称,秩俸为五十石到二百石不等。\n\n农业方面的基层小官,称为“田啬夫”或“乡啬夫”。\n\n负责一个驿站的官为“置啬夫”。\n\n此外,还有仓啬夫、库啬夫、苑啬夫、皂啬夫等等。\n\n马啬夫向子婴讲述详细情况。\n\n首先是马种,公马和母马都必须是良种马。\n\n这处马棚,畜养有550匹母马、22匹公马。\n\n当小马成长到一定程度后,将会离开母马移送到其它马棚。\n\n每个马棚都有专门的屋子作为“办公室”用途。\n\n子婴在马棚参观一遍后,来到办公室。\n\n这里有本子记录着工作情况。\n\n公马母马育种,生育小马,小马长大移交其它马棚,乃是马匹死亡等等,都会有相应记录。\n\n记录本记录得很详细,包括日期、马舍编号、相应负责的吏员。\n\n另外还有本子,详细写着养马之法,包括马匹繁殖、疾病预防等到。\n\n律法规定得很详细,对各项工作要求十分细致,细致到各行各业每个环节的每个细节,这是秦国的一大特点。\n\n正因为细致、要求严格,秦国的各项工作都十分高效率,这是东方六国难以比拟的。\n\n在四大养马区中,每个养马区都有苑令所在的办公区。\n\n一天后,子婴来到曾匀的办公区,这是在草原上搭建的多座房屋。\n\n在这里,有若干吏员在工作,还有士兵驻守负责安全。\n\n子婴全面了解这个养马区。\n\n根据曾匀介绍,他下辖的区域,目前有官吏上千名,正在畜养的马匹有三万九千匹,有马棚数十座。\n\n随后,子婴来到档案区,在书架上,有许多用竹简书写的资料,也有许多是纸张本子。\n\n四十余岁的曾匀,从事养马官多年,根据他所说,在这片区域内,以前马匹只有一万八千,自从子婴决定打造十万骑兵后,新增了大批母马,加上母马生育的小马,新增了两万一千。\n\n子婴挑选一些资料阅览着。\n\n首先是官员工作记录,里面记录着各啬夫工作情况。\n\n曾匀按要求对下属严格考核,做得好获得奖励的、做得不好被惩罚的官员皆有。\n\n就在上个月,在数十名啬夫中,做得最差的两名啬夫被撤职,降为普通吏员,由表现好的吏员升上去顶替其位置。\n\n苑令“办公室”,有子婴、陈平、韩谈、腾其、曾匀五人。\n\n子婴在这里开个会议。\n\n子婴向腾其道:“再加上其他三个养马区,目前有多少马匹?”\n\n腾其道:“禀大王,四个养马区,以本区最大。整个陇山共有马十五万匹。”\n\n子婴再问:“要养二十万匹战马,需要多久?”\n\n十万骑兵,最少需要配备二十万匹战马。\n\n如果进行长途奔袭,一个骑兵需要配备三匹马。\n\n腾其答道:“禀大王,养出来的马,不一定能成为骑兵战马。经过筛选后,有三到四成能成为战马。按照此推算,至少需要养六十万匹马,方能满足十万骑兵所需。现有母马共有一万二千匹,日后母马会越来越多,每年生下更多小马。只要人手充足,要养出六十万成年马,六年到八年可办成。”\n\n六十万匹马,是前所未有的庞大养马计划。\n\n子婴问道:“六十万匹,在陇山能养出来吗?”\n\n腾其道:“禀大王,在以前,尚有百姓在陇山草原放羊。如今,全部用作养马。臣对陇山能养马草地做过估计,最多能养七八十万匹。”\n\n子婴点点头,说道:“好,无论要多少人、需多少钱粮,寡人都满足你。”\n\n会议结束后,陈平私底下问子婴:“大王,要操练出十万骑兵,可是另有妙用?”\n\n他投奔秦国已有一段时间了,按照他对子婴的印象,子婴绝对不是昏君,不至于无端端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养这么多马,或许是大王另有想法,陈平很是好奇。\n\n子婴一副高深莫测模样,答道:“那是自然。到底有何妙用?等时机到了,自然会让大家知晓。”\n\n时机要什么时候才到?陈平能猜测出来,操练出骑兵是用来作战的,等到骑兵大规模作战时,时机就到了。\n\n尽管不知道到底有什么妙用,陈平能够感受出大王对再次一统天下的坚强决心。\n\n考察骑兵和养马之后,子婴还要去往更西边,去一趟秦国的发源地。\n\n在商朝的时候,秦人的祖先在东方。\n\n周灭商之后,秦人祖先迁徙到陇西的犬丘,以畜牧业为生。\n\n周孝王时期(公元前897年—前886年),周孝王得知在犬丘的非子极会养马,召见非子,询问养马之法,非子对答如流,周孝王非常高兴,让非子到水、渭水之间主管马匹。\n\n非子尽职尽责,养出大批良马,周天子非常高兴,赏赐非子一块封地,并赐予赢姓。\n\n秦非子的封地称为“秦邑”,位于犬丘北部一百多公里处。\n\n后来,秦国将秦非子作为首位国君。\n\n但严格来说,秦非子时期,秦国不能算作一国,尚未立国,只是作为秦国国号的最初来源。\n\n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出兵营救西周,跟犬戎交战,立下战功,后来护送周平王东迁,周平王封秦襄公为诸侯,赐给他岐山以西的土地,这是秦国正式立国。\n\n后来,秦国跟西北部游牧民族长期作战,先夺得岐山,又先后灭荡社戎,击败、冀两戎部,征彭戏戎,巩固再陇山、陇西一带。再后来,秦国收复杜、郑之地,灭小虢,版图一直推进至关中平原。\n\n这是经过许多代国君努力,才得以完成,实现了逐步从游牧民族向农耕民族的转变。\n\n再到后来实行商鞅变法,最后一统天下。\n\n秦国从立国到一统天下,总共经历了五百多年时间。\n\n如果溯源到秦非子时期,从获得封邑,到立国,再到崛起,到最后一统天下,时间更是达到六百多年。\n\n秦人的创业过程是一部荡气回肠、激励人心的历史。\n\n对于创造出这样历史的秦人,子婴有着深深的钦佩之心。\n\n两天后,子婴启程向西,数天之后抵达秦邑。\n\n秦邑的位置,在现代属于天水市清水县。\n\n秦邑并非一座城,这时期居住的人口不多,相当于一个镇的规模。\n\n按照行政区划,秦国在这里设一亭,因其是秦国发祥地,称为“秦亭”。\n\n秦非子的亩地就在秦邑,子婴前往墓地祭拜。\n\n子婴西行,有史官跟随着,记录着西巡过程中主要事情。\n\n秦王婴祭拜先祖,更是被详细记录。\n\n\n\n韩国,新郑。\n\n某间客栈。\n\n自从韩国复国后,某商人开了这间客栈,生意还算不错。\n\n在函谷关的联军退兵后,各自回国。\n\n不久后,张良实行变法,把商君之法在韩国推行。\n\n商君之法禁止私人经营客栈、食肆,这间客栈被官府接管。\n\n客栈里,食客稀稀落落。\n\n“掌柜的!”\n\n食客叫了很多次,掌柜才不耐烦走过来。\n\n“全部菜都写在这!看好再叫我!”\n\n在墙壁上,挂着许多木牌,每块木牌上写着一道菜式。\n\n掌柜说话后便离开了。\n\n他只是打工的,面对没有爵位的人,赖得理会那么多。\n\n那食客非常不满,以前他来这里吃饭,掌柜哈腰笑着脸,态度很好。\n\n现在换成官营了,才懒得给你好脸色。\n\n“他娘的,该死的张良,搞什么狗屁之法!”\n\n这食客心中大骂着张良。\n\n不仅仅是他不满,韩国同样有许多人不满。\n\n秦律一大特点,就是对各方面规定的得很详细,工作和生活方方面面都要管,并且管得很严,稍微不小心就会触犯秦律。\n\n什么事情事无巨细都要管,手伸得太长了,让东方六国的人十分不适应,许多人有抵触、抗拒心理。\n\n这客栈某客房中,有两人在低声交谈。\n\n“原以为,赶走了秦贼,韩国复国了,可以过上好日子。没想到,张良这恶贼,搞什么商君之法,跟被秦贼管束时没区别。”\n\n“不能任由张良猖狂下去!”\n\n“我找你来,就是为了这件事。”\n\n“你有何办法?”\n\n“恨张良的不只有咱们,还有大王。韩国什么事都让张良做主,大王徒有虚名,肯定恨死了张良。要对付张良,还得借助大王。”\n\n两人在具体商议着。\n\n\n\n丞相府,有人向张良报告。\n\n“丞相,这是我们的人交给丞相的。”\n\n那人取出几张纸,上面写了许多内容。\n\n对于秦国发明纸张,张良此前已经知晓,不再显得惊讶。\n\n张良细细看着纸张内容,里面讲述着在秦国的许多情况。\n\n第一个消息:秦王公开说,要操练十万骑兵,为此大规模养马。\n\n张良皱皱眉头,对此疑惑不解,要这么多骑兵有何用?\n\n从各种消息来看,嬴子婴应当不是昏君,居然要打造十万骑兵,真是邪乎!\n\n张良推行商君之法,操练新兵,对步卒、弓弩兵、车兵、骑兵数量有比较合理的搭配。秦王要操练十万骑兵,明显超出了正常比例。\n\n第二个消息,是嬴子婴在冯府外被行刺,安然无恙。\n\n这对于张良来说是坏消息。\n\n他同样要除掉嬴子婴,先被其他人动手又没有成功,打草惊蛇,以后难度更大。\n\n出手的会是谁呢?\n\n张良想到了刘邦,刘邦对秦国并无多少仇恨,又跟秦国相隔千里,不太可能会派人行刺。\n\n按照推测,应当是范增或赵国派人干的。\n\n第三个消息,是秦王多次前往咸阳南郊的兵器作坊,那个作坊守卫十分严密,就连运送铁矿进去的人,都进不了铸铁的地方。\n\n兵器作坊制造各种武器,制造之法要保密,不让闲杂人进去很正常。\n\n而秦王多次去一个作坊,对那个作坊必定十分重视,难道是那个作坊正在制造秘密武器?\n\n针对第三个消息,张良给出指示,让在秦国的人,想办法打探那个作坊的秘密。\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秦五百年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秦五百年》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秦五百年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秦五百年》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