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陛下太过分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秦五百年第158章 陛下太过分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到了一月初,关中、汉中仍然没有下雨。 “陛下,泾水水位已下降两成!” “陛下,汉中郡主要河水水位下降两到三成!” “陛下,近来,关中、汉中各地百姓,纷纷到神庙祈雨。” “陛下,汉中郡郡守司马禾,率郡衙所有官员,在大巴山下祈雨!” ………… 各种关于干旱报告、官民祭祀祈雨的报告纷至沓来,上天仍然没有下雨。 古代的郡县官吏每年要及时上报郡况县情况,其中包括雨水的多寡状况,在可能发生旱灾而耽误农物耕种和成长的情况下,要按照指令和规定祈雨。 在以农为本的古代,为百谷祈甘雨是地方官吏的重要职责,常常与其政绩、考核密切联系,“祷雨辄应”、“祷雨即沛”、“竭诚祷雨”等评述可能会写入其任职履历。 在秦国,同样对这方面有明确要求。 一月中旬,关中武功县祝下乡。 乡啬夫带着乡衙所有官吏,还有百姓数百,在农神庙祈雨。 庙内摆放着大量的贡品。 官吏在庙内,百姓在庙外,跪下虔诚祈祷。 跪了许久,百姓们终于起身。 “但愿会下雨吧!” “春耕就要开始了,如若再不下雨,庄稼就长不好了!” “大秦有好皇帝、好官吏、有虎狼之师,只要没旱灾,我们都会过得好好的。” “只能求龙神大发慈悲,快点下雨!” ………… 百姓们议论纷纷,他们只能等待了,希望天下雨。 骊山脚下,咸阳令韩生,带着内史区官署官吏们,在这里祭祀祈雨。 不仅仅是咸阳令,关中和汉中,各县、乡级别的官员,都有祭祀祈雨。 虽然各地有祈雨,不等于就一定会下雨,百姓们仍然忧心忡忡。 咸阳,内宫。 子婴跟家人一起吃饭。 干旱严重,大家心情都不好。 子婴只吃了一点点就放下碗筷,心情不好,吃饭也没胃口。 要是今年旱灾,农作物严重歉收,不仅赋税会减少很多,甚至还需要开仓赈灾,粮食储备大受影响,出兵时间只能推迟。 薄贞道:“陛下保重身子,各地都有祭祀求雨,说不准过几日就会下雨。” 子婴叹道:“天还没下雨,朕如何安心!” 王思道:“陛下总不能不吃饭,要保重龙体。” 冯幽兰道:“陛下,龙体要紧啊!” 冯幽兰肚子很大了,预产期是下个月。 薄贞肚子也比较大了。 怎么样让皇帝吃饭呢?薄贞心生一计,说道:“若陛下不吃饭,臣妾也不吃了!” 子婴道:“爱嫔有孕在身,怎可不吃饭?” 薄贞道:“陛下龙体安康,关系着江山社稷,若陛下不保重龙体,臣妾也吃不下饭。” 王思道:“对,若陛下不吃饭,臣妾有不吃了。” 冯幽兰也开口附和着。 子婴道:“行了行了!朕吃饭就是!” 他提筷大吃起来,三个老婆跟着继续吃饭。 一月底,朝会。 邹离道:“陛下,春耕已开始,关中、汉中已五个月未下雨,若再不下雨,会有严重灾荒!” 腾其道:“恳请陛下亲自祈雨,让龙神看到陛下诚意,让天下雨。” 随即,全部朝臣都出列附议。 看着众臣如此,子婴道:“关中、汉中干旱,朕寝食难安。由奉常安排好,三日后,朕率文武百官,在咸阳祭坛祭祀。” 祭祀是古代信仰活动,地位非常重要。 在子婴看来,祭祀是一种精神慰藉,跟天是否下雨没有因果关系。但古代人都有这种信仰,是安定民心的一种方式,他必须去做。 他不相信祭祀对天气会有任何影响,这是做给天下人看的。 子婴再看向年迈的尉缭,白发苍苍,精力已跟不上了,除了重要事情商议决策,已没有太多精力进行日常工作。 子婴道:“丞相年事已高,祈雨就别去了!” 尉缭道:“老臣作为大秦丞相,怎可不去?大秦干旱,老臣寝食难安,若祈雨老臣不去,愧对秦国,愧对陛下!” 尉缭一意坚持,子婴只好同意了。 ———————— 楚国,彭城。 朝会大殿,这里气氛十分活跃。 项羽举行盛大宴会,庆贺秦国干旱。 宴会上,不仅有美酒佳肴,还有歌舞表演。 一直都郁闷中的项羽,近段时间愈发兴奋。 项羽大声道:“朕给嬴子婴用了巫蛊之术,终于显灵了,暴秦干旱,太好了!” 龙且道:“暴秦不会有好下场,神灵不会帮助无道之人、不会帮助暴虐之国。” 项伯道:“暴秦必定会灭亡,我大楚必定会称雄于天下。” 项庄道:“陛下请的术士道行高深啊!施法奏效了!” 章邯趁机道:“能让暴秦干旱,若仅仅是术士施法,肯定不会显灵。是陛下每日都诅咒嬴子婴,‘刺嬴子婴’,巫蛊之术才奏效!” 这种马屁让项羽高兴,项羽道:“项邯说得没错,朕每日就寝前,都要刺嬴子婴,持之以恒,终于奏效了!” 随即,让举起酒爵。 众人跟着举起酒爵干了。 项羽旁边的虞姬,因为项羽兴奋,他的心情也很好。 歌舞停下后,项羽道:“皇后精通音律,让皇后弹奏曲子,给大家助兴。” 阶梯下面,摆上一桌子,桌面上放着高渐离曾用过的筑,桌前放着席子。 虞姬走下阶梯,跪坐在席子上。 在她五指弹奏下,悠扬的乐声响起,活跃了现场气氛。 弹奏几曲后,项羽道:“关中、汉中数月未下雨,这还不够,我们要诅咒暴秦,今年都不下雨。” 随即,一术士进入大殿,当众施法,再对嬴子婴施以巫蛊之术,把诅咒加重。 ———————— 韩国,新郑,丞相府。 张良在跟家人吃饭。 张良心情不错,张夫人、韩离心情跟着好起来。 韩离道:“神灵不会总帮着暴秦,咱们的诅咒灵验了,暴秦大旱。” 张良心情好了,吃饭菜吃得津津有味。 他吃下一块羊肉后,说道:“是啊!关中、汉中大旱,我们韩国风调雨顺。最好暴秦今年都别下雨,让庄稼颗粒无收。” 张夫人道:“有神灵惩罚暴秦,良人总算安心了。” 吃饱饭足后,张良把韩离带入寝室,对她道:“公主,是陛下让你来窃符吧?” 丈夫问起这个,韩离很是愧疚,低头不语。 张良道:“我本不该揽权,韩国大权应该由陛下掌控。只是韩国需要我,暴秦虎视眈眈,若没有我张良,韩国会更糟糕。若能灭暴秦,我定会把军权交还给陛下。” 韩离点点头,明白了丈夫的苦心,她放弃窃符了。 ———————— 齐国,大殿。 皇帝和臣子们皆在这里。 刘邦摆下筵席,跟臣子们有说有笑,气氛欢快。 戚姬在大殿中央,边唱歌边跳舞。 戚姬超高颜值、优美的舞姿、天籁般的歌声,是大殿内最美丽的风景线,对于有幸得以欣赏的臣子们来说,这是一种享受,是音乐盛宴、视觉盛宴。 美女很多,皇帝要美女,那是轻而易举。 虞姬不同之处在于,她不仅很美,还同时有绝佳的舞蹈和嗓音。 臣子们边喝着美酒佳肴,边欣赏着。 刘邦很高兴,秦国干旱,巫蛊之术奏效,让戚姬歌舞助兴,跟臣子们同乐。 然而,现场却有一种人不高兴。 那就是吕家的人,吕雉的兄长吕泽、吕释之,对于戚姬讨得刘邦欢心、姐姐失宠,非常不爽。 坐在刘邦旁边的吕雉更加不爽,看着旁边为之戚姬神魂颠倒的刘邦,又再看着那戚姬,对她恨之入骨。 吕雉暗中做了戚姬的人偶,只要刘邦没来的时候,每晚睡觉前,都要刺人偶,说恶毒的咒语。 ——————— 对于秦国干旱,关东六国的君主和官员们,都为之高兴。 赵歇摆下宴席,跟臣子们同乐。 不仅仅是皇帝,赵国部分地方官员,同样有庆祝活动。 因为秦国干旱,这时候的人们,更相信巫蛊之术是灵验的。 ———————— 汉中郡,褒水渠。 动工一年有余,干渠工程量已过半。 秦国干旱,降兵们有不同反应。 第十七号帐篷。 休息日。 这里的降兵们,有些下象棋,有些在聊天,谈及干旱一事。 “春耕开始了,许久没下雨,秦地百姓要受苦了!” “秦国有蜀郡和关中,存粮必定很多,秦国皇帝是明君,肯定会开仓赈灾,百姓饿不着肚子。” “说不定过几日就会下雨,龙神不会这么狠心的。” “什么时候下雨与我无关,反正我饿不着肚子,满三年后回家。” ………… 多人纷纷发言,总体来说,很少希望秦国不好的。 然而,黄奇却唱起了反调,他说道:“秦国大旱那更好,最好整个秦地都颗粒无收,让龙神狠狠惩罚暴秦。” 随即,黄奇招致了多人围攻。 张二道:“秦国皇帝陛下还真是仁慈,没有把你这个诅咒秦国的人宰了!” 郑六道:“严大人说,秦国不光要有法,还要有仁德,果然如此啊!” 苏由道:“就是啊!要是没仁德,不会让他活到这么久!” 除了第十七号帐篷外,其他帐篷降兵当中,也有少数幸灾乐祸的。 ———————— 祭祀祈雨前一天晚上,薄贞来见子婴,手中拿着软绵绵之物。 子婴见她手中之物,形状很像现代的膝盖护垫。 对啊!要是戴上护垫,跪下时会舒服很多。 此前,子婴一时没想到这方面。 薄贞道:“陛下,明日祭祀祈雨,要跪很久,这是臣妾绣的护垫,戴上护垫,双膝会好受很多。” 子婴轻轻抓起她那纤纤玉手,说道:“有此贤惠之妻,朕之幸也!” 薄贞微微一笑,说道:“今晚让臣妾陪陛下就寝,明日一早给陛下更衣,别让宫女看见陛下双膝戴着护垫。” 要是被他人知道皇帝祭祀提前戴护垫,肯定会被认为皇帝祭祀诚意不够,投机取巧。 子婴大喜,薄贞虽然颜值算不上顶级,却是很温柔、贤惠,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能有这样的妻子,都是男人的幸运。 拿着护垫仔细检查,做工还算精细。 子婴调侃道:“朕这个做法,叫‘投机取巧’,虽然其他人不知,但天知地知。” 这是按照某些人的思维说出来,比如那个古板的太史令司马汇。 记录皇帝言行、编写史书,这是太史令职责,不能让皇帝看到所记载内容,同样是太史令职责。 就算给皇帝看内容,只要不被其他人知道,没人会认为太史令失职,但司马汇就是固执不肯。 薄贞以为皇帝责怪她,诚惶诚恐道:“臣妾是担心陛下,担心陛下伤着膝盖了!” 子婴温柔道:“爱嫔的苦心,朕明白!相信龙神也会明白!” 第二天一早,子婴和薄贞起床。 挺着大肚子的薄贞,给皇帝双膝戴上软绵绵的护垫。 穿上衣物后,谁也看不出皇帝双膝有护垫。 二月初,寒风南下,关中大地,寒冷如隆冬。 咸阳,大祭坛。 这里是始皇帝、大业皇帝即位行祭天礼的地方。 这是秦国最宏伟的祭坛。 今天,大业皇帝要在这里祭祀祈雨。 由奉常张剑所负责的祭祀,已准备好了一切。 这时期,常用的祈雨方式,有祭祀祈雨仪式和巫术祈雨两种。 祭祀祈雨是以牺牲、乐舞等来取悦神灵,求其降雨。 以牺牲为祭祀是为了让神灵得到物质上的满足,用贡品供奉神灵。 以乐舞为祭祀是为了让神灵获得精神的享乐。 古人认为,神灵从人间获得物质或精神享乐之后,便会反过来满足人们普降甘霖的要求。 龙是水神中神通最为广大和最有影响的司雨水神,以龙祈雨是祭祀祈雨中普遍的方式。 祭祀十分隆重,咸阳所有官员皆聚集于此。 参与祭祀的人整齐排列,现场庄严肃穆。 身穿冕服的嬴子婴,缓缓登上祭坛。 在祭坛正中前方,有个土龙泥塑。 子婴走到土龙前跪下。 祭坛下的官员都齐齐跪下。 站在皇帝旁边的张剑,打开小本子,大声朗读着祭祀祈雨词。 朗读完毕后,子婴向土龙拜了三拜,三拜后继续跪着。 随后,由巫女组成舞蹈队上到祭坛,一边跳舞一边呼号。 郎官献上祭祀三牲,分别是猪头、牛头、羊头。 舞蹈到一半的时候,又有郎官在土龙前放上玉帛等贡品。 祭祀祈雨过程,持续时间比较长。 皇帝和官员们,都要一直跪着。 跪下和跪坐区别很大,除了姿势不同外,跪下时是不能有软垫的, 一直跪着的子婴,双膝已经略微发麻了。 幸好戴着护垫,要不然膝盖发麻会更严重,还会痛。 北风呼啸,凛冽的寒风吹打在每个人身上。 寒风刮在子婴脸上,冕冠上的白玉串珠,时而被吹得发出沥沥声。 祭坛下面的官员们,同样在跪着。 长时间跪下很辛苦,一般人或许还能承受。 对于老迈之人可就不一样了,身体衰弱的尉缭,一直在咬牙坚持着。 终于坚持不住了,侧身倒下,用手支撑着身体。 “陛下,右丞相坚持不了啦!” “快扶丞相回去休息!” 有两个官员走近尉缭,扶着尉缭起身。 尉缭道:“祭祀求雨,事关重大,我身为大秦丞相,岂能中途离去!” 说罢,尉缭又再重新跪下。 此时,巫女们继续跳舞呼号着,不断有贡品奉献跟龙神。 这时的子婴,心中在呐喊:“祭祀快结束吧!我受不了啦!” 他双腿发麻更严重,只能咬紧牙关苦苦坚持,谁叫他是一国之君,这是皇帝的责任。 祭祀不可能对天气有任何影响,为了做给天下人看,只能受罪一次了。 为了转移注意力,子婴脑海中想着前世和今生那些让他开心快乐之事。 “陛下,该拜了!” 不知何时,张剑提醒皇帝。 子婴回过神来,向土龙三拜。 结束了!祭祀终于结束了! 子婴正要起身,发现已麻痹的双腿已不听使唤了。 在两个郎官搀扶下站起。 祭坛下面有许多官员同样如此。 子婴转身看向尉缭,尉缭双腿无力,完全靠郎官搀扶着。 子婴艰难地走到尉缭面前,关心道:“老丞相辛苦了!” 尉缭打起精神,露出笑容,说道:“陛下竭诚祈雨,老臣相信,神灵必定会庇佑大秦。” 随后,郎官扶着尉缭上得车驾,回相府歇息。 经过一段时间缓冲后,子婴和臣子们双腿恢复正常。 皇帝亲自祈雨,众臣心灵上得到慰藉,心情有所好转。 “陛下,不出数日,定会下雨!” “陛下如此竭诚,龙神定会被感动!” “陛下竭诚祈雨,苍天可鉴!大秦的干旱定会很快结束!” ………… 臣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谈论着。 太史令司马汇,把今天祈雨及时记载下来。 皇帝上得銮驾,起驾回宫。 在后宫中,有四个寝宫。 子婴即位后,把寝宫名称更改。 皇帝寝宫称为“长生殿”;皇后寝宫称为“长寿宫”;淑妃寝宫称为“永和宫”;贤嫔寝宫取名为“钟粹宫”。 回到宫中,三个老婆都关心皇帝身体。 王思道:“祭祀跪了许久,想必双膝会痛,让臣妾给陛下揉揉。” 冯幽兰道:“陛下双膝如何?” 子婴道:“无碍!无碍!” 他进入钟粹宫,薄贞跟着进入。 “爱嫔,朕今日跪得太久了,要不是有护垫,膝盖早就受不了了!” 能为皇帝着想,得到皇帝称赞,薄贞心里暖洋洋的。 然而,困境没有得到缓解,子婴心情好转只是暂时的。 第二天,天空仍然没有下雨,子婴又再烦闷起来。 老天爷!什么时候才下雨! 子婴时而会在心中呐喊着。 第三天,子婴正在书房批阅奏章。 用过早膳后,郎官道:“陛下,天上有乌云!” 子婴一喜,快步走出门,抬头望天空。 果然,天空少有地出现了乌云。 旁边郎官兴奋道:“陛下祈雨灵验了!快要下雨了!” 但愿真的会下雨吧! 子婴在批阅奏章时,每隔约一刻钟,都要出门外望天空。 可是,一连两个时辰,情况都差不多。 天空虽有乌云,但都还没达到下雨程度。 快到晚膳时,郎官大声道:“陛下,真的要下雨了。” 子婴快步走出,天空乌云密布。 “轰隆!” 巨大的雷声响起。 约两刻钟后,雨水淅沥沥落下,湿润着咸阳宫地面。 终于下雨了,子婴兴奋、激动,差点留下泪水。 今年农耕可以恢复正常了! 后宫,这里欢呼声一片。 王思道:“陛下祈雨显灵了!” 冯幽兰道:“百姓和其他官员祭祀都没灵,陛下亲自祭祀,龙神就显灵了!” 薄贞道:“英明的陛下竭诚祈雨,龙神被感动了!” 整个咸阳宫,成为欢乐的海洋。 子婴回到后宫,让御厨做了美味佳肴,跟家人一起庆祝。 他在传达命令,明天朝臣们全部到麒麟殿,他要跟臣子们庆祝。 ———————— 第二天,仍然下着淅沥沥的小雨。 麒麟殿内,臣子们陆续到来。 干旱结束,殿内洋溢着愉快的气氛。 少府卢德道:“久旱逢甘露!今年农耕,可顺顺利利了。” 韩生道:“我和汉中郡守都有祭祀求雨,各县、乡都有祈雨,可就是不灵验。陛下亲自祈雨,就很快灵验了。陛下圣明,有龙神相助啊!” 陈平道:“关东六国那些跳梁小丑们,用巫蛊之术诅咒陛下,定是盼着秦地干旱持续下去。这下,他们要失望了。” 刘栋道:“哈哈!肯定把那些跳梁小丑气死!” 陈烈道:“大秦很快会府库充实,很快可以出兵征战了。” 这时,尉缭和尉羽进入麒麟殿。 白发苍苍的尉缭,撑着拐杖走路,欢乐写在他苍老的脸上。 众臣停止说话,向尉缭拱手。 尉缭走到右边最前列坐下,然后开口道:“连龙神都庇佑陛下,大秦一统天下的日子不远了。” 众臣又再热烈交谈起来。 “陛下驾到!” 子婴从小门进入麒麟殿,走到皇帝位坐下。 众臣齐齐站起出列,向皇帝跪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众臣回到座位后,子婴看着众臣欢喜的面孔,说道:“今日先不讨论政事,天下雨了,朕与众卿同庆。” 麒麟殿内,有美酒、水果,有歌舞助兴。 这不是秦国特色歌舞,而是燕赵、齐鲁、楚、韩魏四种特色歌曲连接而来。 全部歌舞一遍后,子婴问道:“诸位卿家,方才的歌舞,是哪国歌舞?” 廷尉于真道:“陛下,方才歌舞,关东六国特色皆有。” 御史大夫钟平道:“禀陛下,歌唱得好、舞跳得好,燕赵、齐、楚、魏韩四种歌舞皆有。” 治粟内史丞孔恢道:“陛下,懂歌舞之人都能看出来,是关东六国各地歌舞。” 有多名臣子答话,陈平隐约看出了皇帝意图,他没有答话,既不想答错,更不想由自己挑明皇帝意图。 先后七名臣子回答后,子婴朗声道:“你们都答错了!方才歌舞,虽然是四种不同特色歌曲,但都是秦国歌舞。始皇帝灭六国,一统天下,全天下之夏人,皆成为秦国子民,普天之下,皆为秦地。后来,始皇帝驾崩,六国余孽叛乱,占据关东之地。朕迟早会把叛贼全部剿灭,收复所有秦地。连龙神都庇佑大秦,大秦必定再次一统天下!” 皇帝说话这些时,有种逼人的气势,一往无前的霸气。 话音落下,殿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昔日,始皇帝同样有霸气。 而大业皇帝,不仅有始皇帝那种霸气,还有始皇帝所缺少的仁慈、仁德。 太史令司马汇,及时把这次情况记录下来。 散朝后,臣子们陆续离去,子婴并没有走,而是注意着司马汇。 司马汇到底是怎么记载、评价自己的? 司马汇也是不给看,子婴的好奇心就越大。 当着皇帝的面,司马汇不给看,那就偷偷地看。 记录皇帝言行的本子,司马汇总不可能时时带在身上。 太史令有自身的官署,下辖有属官,地方不大。 在明清时期的紫禁城,有前端的皇城和后部分的宫城。 咸阳宫同样如此,只是咸阳宫面积比紫禁城小很多而已。 太史令档案室门锁钥匙有两把,分别在司马汇和一名属官手上。 太史令很固执,属官有可能会很固执,子婴不打算找属官要钥匙。 现代有开锁高手,古代同样有。 子婴命人寻找这样的人。 两天后,一个名叫孙其的人来书房见皇帝。 “朕找你来,就是要给朕开锁,并且要保密!事成之后,朕赏赐金饼!” 孙其大喜,谢皇帝隆恩。 到了晚上,子婴召来值守皇宫的卫尉丞方勉。 “朕要去宫内一个地方,你给朕守好,不要让其他人来打扰!” 方勉遵命。 夜深人静,咸阳宫内,时而有举着火把的卫尉士兵巡逻着。 子婴、孙其、方勉三人,来到太史令官署档案室前。 这里大门紧锁。 孙其掏出工具捣鼓着。 没多久,门锁被打开了。 子婴让两人在门外等候,他举着一盏灯进入。 屋内有许多书架,书架上的书籍,简牍和本子皆有。 在左边,有一张案几。 子婴在案几上找着,找到了记载皇帝的本子。 在灯火昏暗灯光下,子婴详细翻看着本子,皇帝日常言行中值得记录之事,本子都有记载。记录还算客观。 看到某些内容时,子婴皱皱眉头。 关于皇帝说腿部有疾,上朝屁股坐椅子,后来又再有记录:经查实,帝腿无疾,帝说谎。 子婴有些不满,连这个也值得去查证吗? 本子还记录着,皇帝不守规矩,两次要求看史官史书,被史官拒绝。 子婴更加不满,连这个都要写进去吗? ———————— 档案室外,一队巡逻的卫尉士兵,看见档案室内有灯火,向这边走来。 方勉走向前,说道:“这里没事!” 这队士兵随即离开了,在别处巡逻。 —————— 室内,子婴看到了司马汇对自己的评价。 说大业皇帝言行古怪,异于常人。 说皇帝天赋异禀,很有想象力。 最后,有个综合评价,大业皇帝是明君,有瑕疵的明君。 子婴笑了笑,这个评价还算中肯。 对于本子记载的负面内容,子婴一笑置之,人无完人,哪个皇帝没有缺点。 当然,如果能把负面内容抹去就更好。 看了想看的内容后,子婴把本子放回原位。 司马汇做太史令十年了,对于嬴胡亥肯定也有记录。 子婴很好奇,史书是怎么记录胡亥的呢? 在原本历史上,胡亥没有单独的列传,是由后来的司马迁编写史书中记载在《史记》里。 那是因为项羽入咸阳后,屠杀秦国皇室、官吏,焚烧咸阳宫、阿房宫,许多秦朝以前所写的史书典籍,被焚烧一空,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胡亥作为皇帝,怎么可能没有单独的列传。 子婴作为皇帝,除了不能看自身的记录内容,有权查阅历代君王列传。 此前,子婴从来没看没查阅过史书,既然来了,顺便看看史书如何记载胡亥。 子婴举着灯火在书架上找了一会,找到了用竹简记载的胡亥列传。 这是子婴登基后编写的史书。 对于胡亥即位,史书否定了正统性,始皇帝半途驾崩,胡亥先杀扶苏、再杀尽兄弟姐妹,这是最好证明。 史书明确说明,胡亥残暴、昏庸,残害忠臣,不理朝政,导致赵高擅权。 能这样记载胡亥,子婴对司马汇还是有些佩服的。 大概看过之后,子婴把竹简归位,出得档案室,把门锁锁上。 子婴取出一块金饼给孙其,命人把他带出宫。 子婴再嘱咐方勉,今晚的事情,必须绝对保密。 第二天,司马汇来到档案室,用钥匙开锁,门锁是打开了,可觉得开锁开得没那么畅顺,跟以前开锁时不一样。 司马汇做太史令有十年了,对室内一切都很熟悉。 他发现,放在案几上的本子,有被翻动的痕迹。 难道有人偷偷入内? 司马汇仔细检查,发现胡亥列传有异。 可以断定,是有人偷偷进来过。 他实在不明白,这里都是档案卷宗,没什么可偷盗的价值,为什么会有人进来? 门锁有异样,肯定是有开锁高手开锁。 咸阳宫,乃是朝廷重地,被人偷偷入内,非同小可。 司马汇想出了其中关键,外面的人不可能悄悄进来,肯定是有内鬼,那还了得,必须要查清楚。 他快步前去御书房见皇帝,说出发现的异样。 子婴假装很吃惊,问道:“可有卷宗典籍被盗?” 司马汇道:“虽然一样都没少,但有人能进入不被发现,问题很严重,臣建议彻查宫中内鬼。” 子婴不耐烦道:“行了!朕会派人去查,做你该做的事情。” 他才不会派人查,敷衍一下打发司马汇。 宫中有内奸,是问严重的大事,对于皇帝这个态度,司马汇大感疑惑,皇帝两次要求看史书如何记录他,会不会是皇帝所为呢? 尽管有这样想,但没有真凭实据,也不可能有真凭实据。 看着司马汇疑惑之色,子婴道:“太史令,去做你该做的事,朕很忙!” 司马汇退下,他觉得十有七八是皇帝干的。 明着不给看史书,就偷偷看,司马汇很来气,大业皇帝虽然是明君,这方面太过分了。 可那又如何?皇帝是绝对不会承认。 ———————— 秦国下雨的消息,传到了东方六国。 那些原本弹冠相庆的桥梁小丑,重新郁闷起来。 项羽经常独自儿喝闷酒。 刘邦更加不愿意理会政事,有戚姬陪伴,他乐在其中,把所有烦恼都抛诸脑后。 秦国风调雨顺,张良感受到的压力更大。 ———————— 四月份这天,褒水渠干渠后段。 训导部营地。 严临再次把李大环请到小帐篷吃饭。 两人已经建立起了不错的交情,边吃饭便闲聊,有说有笑。 每次请李大环吃饭,说的一些话,都是有计划、有目的。 吃饱饭足后,严临道:“李兄弟,我托大队长帮忙,终于打听到了赵国的一些消息,有关于你家乡的。” 终于有家人消息了,李大环急问道:“严大哥,我母亲和媳妇如何?” 严临露出一副难过的神情,说道:“赵国朝廷把投降的兵都定罪了,你媳妇另嫁其他男人了。” 什么?听到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李大环软瘫瘫坐着。 李大环如此反应,在严临的预料之中。 他没有立即说话,让李大环有个接受现实的心理过程。 李大环一直软瘫瘫坐着,神情悲戚。 他终于哭了,说道:“我回不了家了!媳妇也没了!” 严临安慰道:“李兄弟,你还有个弟弟,现在有十六岁了,可照顾你母亲了。” 李大环继续哭泣着,片刻后,说道:“母亲有弟弟照料,我也不用担心了!” 随后,严临带着李大环,回到了第十七号帐篷。 帐篷内的李大环,又忍不住哭了。 其他人都很意外,这是怎么回事? 郑六关心道:“李兄弟,何事让你伤心?” 李大环说出赵国把降兵定罪、媳妇改嫁一事。 消息一经说出,帐篷内的其余十三名赵兵,犹如被五雷轰顶。 这个消息太突然了,又太令人绝望了。 7017k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秦五百年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秦五百年》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秦五百年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秦五百年》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