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轨道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亮剑之军工系统第217章 轨道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将包括陀螺仪在内的控制系统转移到“高精度火箭弹”移到机头后,原型机就算是定型并可以进行量产了。 这要是在往常甚至像鹰酱这样的工业大国都是无法想像的,前后不过只十余天的试飞就定型进入量产阶段,这简直就是开玩笑。 但在王学新手里,这一切却成为可能。 不仅成为可能,甚至还无可挑剔。 如果说有什么缺点,那就是车载发射架还没那么快……车载发射架不仅仅只是缩短发射架的问题,发射架短了,随之而来的就是“高精度火箭弹”的弹射距离也短了,于是就需要更大的推力,当然同样也需要经过试飞。 不过这也用不了多少时间。 在车载发射架研发出来前,王学新又提出了一种用于过渡的东西。 这个困难还是和志民提出来的,他在会议上略为担忧的说道:“营长,据说我们要用这种火箭弹对付鬼子的重炮……如果车载发射架已比成型,那也许没有问题,它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瞄准敌人。但我们现在只有固定发射架,原则上它只能攻击固定目标!” 和志民说的没错,这也是史上汉斯用v1导弹打日不落首都的原因之一……首都是个固定目标,它没法搬走,于是v1导弹就能使用固定的发射架朝它发射。 但王学新现在却是用来打鬼子的重炮部队。 用固定发射架只在一种情况下可以起到作用:侦察兵事先侦察到鬼子的炮兵阵地,然后八路军这边用一个多小时搭建发射架,接着发射…… 这种作战方式过于死板,在作战时鬼子的重炮部队随时都有可能转移,一个多小时才能搭建完成的发射架在实战中毫无意义。 换而言之,就是原型机虽然定型可以进入批量生产,但由于车载发射架还未实现,于是“高精度火箭弹”依旧处于无法投入实战或只能在实战中发挥极为有限的作用的状态。 不过这个问题可难不倒王学新,他只是略一思索,随手拿过发射架的图纸,然后“唰唰唰”的添了几笔,然后递给了和志民,说道:“把发射架稍加改装,在两端的支架上分别装几個轨道使其可以绕着中间旋转,这样在必要时,就可以将发射架快速指向目标方向!” 和志民看着图纸不由一愣,然后就点头说道:“这的确是个解决的方法,这么一来,发射架就不需要频繁的拆拆装装,在安装好之后只需要通过旋转就能快速指向目标!” 说着就把图纸递给了苏教授。 苏教授赶忙戴上眼镜接过图纸,看了一会儿后就点头道:“我看这方案可行,增加的不过就是几个轨道,一没有难度二也不会增加多少安装时间,却使发射架能重复使用!” 这时一名研究员反对道:“苏教授、和教授,加了轨道的发射架只是可以调整方向而已,还有高度呢?我们是不是还应该设计一个能调整角度的发射架?” 苏教授看了王学新一眼,就摇了摇头说道:“完全没必要,因为我们的‘高精度火箭弹’能自行调整飞行高度,我们要做的,只是在发射前设定好飞行高度就可以了!” 研究员“哦”了一声,然后就没话说了。 苏教授虽说对此做出了解释,但心里对王学新的本领又有了新的一层认识。 王学新从一开始就没有考虑发射架的“角度”问题,是不是意味着他从始至终都知道“高精度火箭弹”可以不需要依靠发射架来调高度? 要知道就连研究员都会因为惯性掉进这个坑,而王学新却能自然而然的避开这个错误,就像它原本就该那样似的…… 王学新不是有意的,那一刻,王学新只是想到了汉斯用的巨炮,由于其炮管过重,它们也是用轨道协助转动炮身调较方向。 此时八路军用的这种“高精度火箭弹”,其实也可以把它看成一种炮。 只不过这种炮用的炮弹是一架能自动飞行的小飞机……这飞机无法调较方向但却可以在发射前调整飞行高度。 于是,王学新就没多想,把轨道的思维用在了发射架上。 但很明显,这种思维还是有缺陷的…… 发射架一装,就算有轨道但也无法移动,于是就成了一个固定的“炮台”。 这原本不会有什么事,因为“高精度火箭弹”射程远,不需要担心鬼子火炮还击。 问题是鬼子有飞机,而且飞机在某种程度来说依旧占据上风,尤其是在轰炸固定目标上…… 确切的说不是在飞机方面占上风,而是在雷达方面占上风。 因为鬼子有雷达,旦凡八路军战机一出动,鬼子雷达就能侦测得到并提前做出准备派出战机拦截。 八路军没雷达就头疼了。 鬼子什么时候来炸都不知道,固定的发射架又高又大,平时还可以伪装,在发射完“火箭弹”后那就藏不住了。 八路军要想防住,就得全时段的派出战机巡逻,而鬼子只要挑一个时间大规模出动就可以了。 这也是雷达的重要性,也可以说是“攻大于守”的战略优势,如果有雷达就可以在某种程度削弱这种优势。 这种原型机真到量产阶段反而就没多大的难度了。 因为原型机使用的火箭发动机原本八路军就会生产,它实际上就是规格不一样的火箭炮,里头填充发射药做燃料而已。 其它的部件……包括控制系统在内都不复杂。 这主要是得益于汉斯的设计,他们对v1导弹的定位也是“廉价的”、“能短时间批量生产的”装备。 比如对原型机的控制,直接省略了机翼的方向操作,全由尾翼控制方向和高度,而且有许多木制部件。 由此带来的好处就是……八路军生产起来同样不困难。 就像鹰酱飞行员说的,就像是一个飞机模型。 如果说有哪个部件是八路军无法生产的,那就是陀螺仪……这玩意得向鹰酱多要一些,否则有一天被鹰酱卡了脖子用来换v1的技术,那就不太妙了。 7017k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亮剑之军工系统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亮剑之军工系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亮剑之军工系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亮剑之军工系统》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