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诱饵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亮剑之军工系统第646章 诱饵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原本李奇微并不相信德里克的话,但在德里克将八路军空降部队的训练过程发给他之后,李奇微就不得不信了。 李奇微手里拿着资料,自言自语的说:“指挥官素质全面提升,装备的全面优化,士兵有针对性的训练,再加上空地协同的加强……难以置信,这居然是一支连运输机都没有的华夏八路军组建的空降兵!他们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也难怪李奇微会对此感到吃惊,八路军空降兵同样是从零起步,应该说是远比鹰酱落后,因为在此之前鹰酱至少还有运输机还有降落伞,还有许多民间积累下来的跳伞经验。 但八路军却是什么都没有,在鹰酱给出50架C47前他们甚至不知道运输机为何物。 然而,现在八路军却一举实现了超越,而且超越还不是一星半点……李奇微自认与八路军的空降团比起来,鹰酱第82空降师就是乌合之众,是一支根本不适合投入战场的部队,如果勉强投入战场就像德里克上尉说的那样,几乎是去送死。 李奇微脸色阴晴不定,接着把资料递给参谋冷冷的下令道:“按照资料的内容,马上制定一份训练计划!” “可是将军!”参谋说:“我们距离作战时间只有一个月了!” 参谋长担心,一个月的时间仓促改变训练计划会让士兵们无法适应。 “是的!”李奇微回答:“正是因为距离作战只有一个月,所以才要改变!” 李奇微的看法与参谋不同。 李奇微知道,八路军的训练计划是针对实战制定的,而他之前的训练计划则是建立在想像以及与第82空降师全体官兵的妥协之上。 这有些难以理解,但事实的确如此。 比如巴顿将军掌掴士兵事件,这原本算不上什么大事,毕竟巴顿掌掴的士兵什么伤都没有却躺在医院里,巴顿以将军的身份命令这名士兵返回前线……后来据说是这名士兵患有“战斗疲劳”症。 这要是放在华夏的军队里,只怕什么是“战斗疲劳症”都没听说过。 但这事却能直接影响巴顿将军的仕途。 这主要是因为此时的鹰酱从上到下都还没有认识到战争有多么残酷,即便鹰酱在太平洋战场上已经与鬼子打得火热……鹰酱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伤亡更多的是飞行员,陆军登岛作战伤亡并不大。 因为没有认识到战争残酷的现实,因此全军上下在训练上还处在相对宽松的氛围中,认为差不多就可以了,大不了到时用炮弹、炸弹去堆。 在这种氛围下,李奇微当然不能也无法将训练强度定得太高,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一种“虐待”和“压迫”。 甚至就连李奇微本人也是这么认为的: 到时有鹰酱大批的军舰,另外还有战斗机、轰炸机,同时还有陆军登陆,他们才是战场的决定力量。 至于空降部队,那只是空降到敌人后方起骚扰作用罢了。 直到这时,在看到八路军的训练过程时,李奇微突然明白一点:八路军的训练方式才是用于实战的,或者说那才是战争应有的样子。 “所以……”李奇微说:“增加训练强度是合理的,因为那恰恰是对士兵负责的一种表现,如果有谁反对,他可以马上退出第82空降师!” 之后李奇微也正是这么做的,而且顶住了各方面的压力。 这其中的困难外人无从得之,此时的第82空降师其内部甚至还在争来争去,焦点是伞降更危险还是机降更危险,由此应该是两个伞降团一个机降团还是两个机降团一个伞降团。 李奇微之前也在一直考虑这个问题,但现在就坚定的选择了两个伞降团……因为战场的现实条件是不会有那么多的空间实施机降,如果设置太多的机降团,很可能什么也做不了。 李奇微对训练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后还是不放心,他考虑了一会儿后,就决定把自己的担心发到华夏。 问题是德里克上尉向王学新提出来的。 这天王学新正在看大同一线战事的情报。 大同的战事比想像的还要顺利,八路军这段时间已经往南推进了七十公里。 别小看这七十公里,以大同为起点至被誉为“中华第一关”的雁门关只有120公里。 也就是说,八路军只要继续南下五十公里左右就能夺取雁门关,如果八路军占据这个险地,就可以将鬼子大部份兵力压缩在雁门关以南无法动弹。 这给了王学新很大的诱惑力。 因为夺取雁门关就可以使八路军免去大部份来自南向的压力,到时再夺下张家口拿下有“四大雄关”之一的大境门…… 八路军就在大同一带“做活”了,也就是形成了进可攻退可守的局面。 但王学新最终还是强行压下了这个诱惑。 因为鬼子此时的打法更像是在“诱敌深入”……王学新原本只打算往南打三、四十公里给铁路线打开一个缓冲区,没想到一打就打了七十公里,这超出了预期的战果一倍有余。 王学新从前线了解到的情况是: “这段时间感觉鬼子好打了许多,或许是被我军打怕了!” “大批伪军投降,我军势如破竹!” “鬼子弃守防线,我军以极小的伤亡取得胜利!” …… 大多数人认为此时八路军应该乘胜追击,包括丁伟和孔捷在内。 丁伟认为这是鬼子后方兵力空虚,而且没有料到八路军有机械化部队,因此无法抵挡我军正面作战与侧后穿插相结合的战术。 孔捷则认为这是连发步枪的威力,再加上八路军的胜利动摇了鬼子的根基使伪军崩溃式的倒向八路军,从而造成鬼子防线的崩溃。 这两个团长的分析都有道理。 但王学新却认为此时的鬼子还没到全线崩溃的时候,这应该是鬼子设下的陷阱,诱饵就是前方不远处的雁门关。 就在王学新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德里克来了。 “团长同志!”德里克上尉说:“我有个难题,不知道你是否能给我些建议?”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亮剑之军工系统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亮剑之军工系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亮剑之军工系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亮剑之军工系统》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