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七十八章 青花瓷与汝窑,我全都要!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乐队的盛夏三百七十八章 青花瓷与汝窑,我全都要!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南方的天气,说变就变。 一阵突如其来得大雨,打破了竟成镇的平静,很多来这旅游的游客,都在到处找文创店躲雨。 倒是这些专门卖各种工艺瓷器,可以让游客自己动手做陶艺的文创店,因为这场雨,来了一拨生意潮。 看着窗外“难的一遇的烟雨天”叶未央的内心却挺崩溃的。 他选择的主题是青花瓷,但是“天青色等烟雨”却和青花瓷无关,甚至都违背了烧窑的守则,下雨天是不开窑的。 更重要的是,这句词还是整首《青花瓷》的核心歌词,记忆点。 显然是无法去做删改的,一旦删改了,那这首歌的灵魂也就没了。 叶未央也不觉得自己的作词水平能超过方文山,将这句词改的更好。 那就麻烦了啊。 如果他唱青花瓷,歌词却和瓷器的工艺背道而驰,会不会被认定错误,然后降低印象分啊? 叶未央站在雨下的屋檐,开始庸人自扰了起来。 纠结了片刻之后,咬咬牙,叶未央决定还是继续用这套词! 不谈别的,就谈《青花瓷》歌词的唯美性,那绝对是没话说的。 多少痴情绝恋,等不到的苦相思,无法如愿的爱情,都能够被“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所概括。 这样的歌词,不能因为和现实相悖,就弃之不用了。 还是那句话,艺术脱胎于现实,但是高于现实。 难道方文山本人不知道“天青色”和“青花瓷”没有关系? 叶未央不信。 就连他,稍微了解一下情况,看一下青花瓷和汝窑的图片,都能分清楚哪个是天青色。 稍微问一问,就知道雨天不能开窑,湿度太高,控制不好窑内的温度。 方文山作为专业的作词人,在写一首和青花瓷有关系的歌曲时,不可能一点相关资料都不查,犯这种低级的错误。 但是人家依旧选择使用这句歌词,这就说明方文山还是舍不得这句偶得灵感得到的佳词。 事实也证明,这句词确实足够惊艳听众,成为了一句经久不衰的经典。 而且《青花瓷》歌里大多写的是感情,基本写的是青花瓷,就算偶尔几句是汝窑瓷,好像也无伤大雅。 叶未央相信,只要他在第二次公演的舞台上唱出这首歌,绝对会获得满堂喝彩,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在这首优秀音乐的光芒之下,根本不会有人去在意的。 事实其实也确实如此。 当年方文山曾经接受过采访,被问起了这句歌词的违和感。 当时方文山是这么回答的。 他其实在写完这首歌之后,是有考虑用《汝窑》作为歌名,而不是《青花瓷》的,因为这首歌同时写到了汝窑和青花瓷。 但是在考虑了许久之后,他还是没有选择《汝窑》这个歌名。 虽然因为战乱的关系,与釉料配方跟烧制过程会窑变等因素,全世界现所传世的汝窑珍品只有70余件,堪称国之瑰宝,弥足珍贵。 用《汝窑》作为歌名,确实能够让歌曲有一种举世无双的珍稀度带来的震撼感。 但问题又来了,因为纯正上品的汝窑,只有一种颜色,就是“天青色”,完全没有任何花俏的纹饰,而且造型简单素雅,犹如现今极简主义大师的作品。 但是汝窑特有的这种朴素的内涵,与经久耐看的质感,却不足以形容诡谲多变,爱恨兼具的爱情。 《青花瓷》这首歌的主题却又是借物喻人,借瓷器来形容爱情的。 所以最终他还是放弃用汝窑当歌名。 除了因为它的特性不适用于缠绵诽侧的爱情外,汝窑的名字也稍嫌不够凄美。 几经转折,最终歌名才确定用初烧于唐代至今已绵延一千多年为华夏最具代表性的外销艺术品之一的“青花瓷。” 所以其实《青花瓷》这首歌虽然歌名叫做“青花瓷”,但是其实写的是“青花瓷”以及“汝窑”两种瓷器! 叶未央之前其实并不了解这些。 但是经过了管煊老师的指点之后,他算是弄明白了这首歌的主题到底是啥情况了。 不过即便如此,叶未央还是决定继续沿用《青花瓷》,他也不打算在歌词上做任何改动。 真要改,只会弄巧成拙而已。 歌词的本质是表达一种意境,让我们欣赏,这个才是根本,做到这点就是好词、好诗、好文章。纠结于语法、错别字,格式,那就是舍本逐末了。 相信以《青花瓷》这首歌的优秀,足以遮掩这一点点瑕疵。 接下来的几天里,叶未央跟着管煊老师,开始全程参与进了一窑青花瓷的制作之中。 从制作青花瓷的第一步淘炼胎土开始,亲自动手尝试着制作出一个青花瓷作品。 不过他第一次做,自然是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 淘炼胎土和制胚还好一些,无非就是“玩泥巴”,他倒是上手挺快的。 但是从绘画开始,叶未央就漏了怯了。 他哪里会什么绘画啊,还是用毛笔来绘,一个好好的器胚上,被他画的就像是小鸡啄米一样。 好好的一朵花,硬是画的和个鸡爪一样,根本看不出唯美感。 但是叶未央自己还是挺满意的,毕竟这是自己亲手做的,正所谓自己动手,收获感满满嘛。 混水、罩釉、烧窑、一样样工序做过来,叶未央也确实感受到了青花瓷制作之难。 特别是烧窑的时候,老师傅从来不靠什么温度计的,窑内的温度控制全凭一个感觉! 众所周知,烧窑的时候温度把控的好不好,直接决定了瓷器最终的成色,哪怕是几度的差别,都会导致最终的成品达不到最完美的呈现效果。 但是在管煊老师的手上,火焰就像是一个乖巧的小猫咪一样,管煊老师要几度,就能控制在几度,一点不多,一点不少。 最终,叶未央那个“青花鸡爪纹折沿盘”用了共计两天的时间,就完美制作出来了。 除了盘子有点歪,上面的青花图案有些丑之外,其他方面还是非常让叶未央满意的。 而在等待青花瓷烧制成功的间隙中,叶未央也将《青花瓷》这首歌的词曲谱,一点一点的扒了出来。 不过,在他与管煊老师的不断交流与扒谱的过程中,他萌生出了一个新的想法。 并且,在抵达景德镇的第五天,叶未央拿出手机,给上场公演的合作伙伴,新认识的朋友,昆曲艺术家廖颉,打了一通电话。 紫笔文学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乐队的盛夏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乐队的盛夏》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乐队的盛夏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乐队的盛夏》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