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一十四章 一蓑烟雨任平生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乐队的盛夏四百一十四章 一蓑烟雨任平生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站在后台备场的叶未央穿着一身仿宋代襕衫的古服,这套衣服以白细布为料,圆领大袖,下施横襕为裳,腰间有襞积,十分受宋代士人喜爱。 他的头上,还戴着一顶东坡巾,又名乌角巾,相传为苏轼所戴,故名东坡巾。 这顶巾帽被叠成长方形,并且有四道折,被称为“四墙”,墙外有重墙,比内墙稍窄小。 前后左右各以角相向,戴之则有角,介在两眉间。 看起来就像是两个方鼎叠在头上,蛮怪的,但是这就是宋朝士人常用的方巾。 在听到撒老师的报幕后,叶未央便握住工作人员递来的话筒,步伐坚定的走上了舞台。 依旧是响彻全场的欢呼与掌声,已经习惯了这些的叶未央只是淡淡的冲着观众们笑了笑。 走到舞台中央,叶未央举起话筒,直视着正对面的五位评鉴人。 “大家好,我是国风传唱人,叶未央。” “我把《定风波》,唱给你们听。” 台下立马响起了喝彩的声音。 “好!!” “期待!!” 叶未央静等三秒后,才伸手虚按了一下,观众们的欢呼声立马为之一停,现场再次安静了下来。 这时,叶未央却并没有开始演唱,而是拿着话筒,在舞台上踱步了起来。 一边走着,他一边还很富有感情的念道: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这是《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小序,也是苏轼为什么写这首词的原因。 就像是歌手表演前先交代创作背景一样,念完这段小序之后,音乐声才随之响起。 这首《定风波》的前奏非常具有摇滚色彩,一开始就是重重的鼓点声和很激烈的电吉他轰鸣。 但是在很激烈的摇滚前奏后,当音乐进入主歌部分时,却换成了轻柔的钢琴独奏。 叶未央也很温柔,像是在诉说往事一般,似念似诉的唱了起来。 「放下千斤重,只剩无法承受之轻」 「得之我幸,纵有失去不怨命」 「酒先干为敬,是非留给后人评」 「喧嚣过后,心中风波为谁定?」 叶未央的歌声一响起,声音中的那种豁达乐观、风轻云淡的感觉就感染到了现场的观众们。 虽然还没唱到任何《定风波》的原词,但是这些叶未央自己写的歌词,与这首词的原意境也是很相符的。 甚至他完善的表达出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隐藏在文字中,原本需要读者自己去细细感悟才可以体会到的那些深层的含义。 现代人毕竟和古人受到的文化教育不同,一些在古人眼中稀松平常的文言文载体,在经过现代白话文教育的人眼里,已经有些晦涩难读了。 叶未央这样将原词中蕴含的道理,揉碎掰裂的用更通俗的白话文唱给听众听,其实就是一种对《定风波》的现代“注解”。 「英雄皆寂寞,铮铮铁骨尚有柔情」 「时光无心,留不住奔波的身影」 「愿不负曾经,半生爱恨岂无凭」 「万籁俱寂,梦里长歌还未静」 叶未央的声音温柔又坚定,好似代入着苏轼的视角,在细细回忆着他点点滴滴的英雄一生。 苏轼是一位人生经历非常坎坷的人,一生经历了三贬三起复,一生客居多地,最远被贬到过儋州,他的人生充满了沧桑坎坷。 但是,他依旧笑看人生,依旧豪迈应对生活! 想到这些,叶未央紧握着拳头,用力的挥舞了一下自己的襕衫长袖,将自己代入到苏轼当年写下这首词的意境中,豪气万丈的用粤语继续唱道: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从容、豁达、豪迈全都从叶未央的歌声中传递而出! “打”“且”“轻”“任”四个重音字,全都被他拖着长重音而唱,几度豪迈情怀,几多英雄尽在这四句词之中。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 我的竹杖和草鞋轻捷得也能胜过骑马,还有什么可怕的? 穿着一身蓑衣,就算有风吹雨打袭来,照样也能过好我的一生! 叶未央穿透力极强的粤语唱腔,立马就将观众们拉回了苏轼面对的那个风雨吹打的遇雨日。 当时写下这首词的时候,正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 此时,已是他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的第三个春天,经过一段时间的凄凄惶惶,苏轼终于调整好心态,淡然面对这一次差点被杀头的人生打击。 他曾是天之骄子,却从跌落凡尘,他曾高居庙堂,却落魄江湖。 但是人生挫折并没有彻底击垮他。 他依旧可以笑着面对人生。 摸着自己的胸膛,叶未央收敛了几分豪气,但是却迸发出了更多的豁达与潇洒,大气的继续用粤语唱起了下阕。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 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 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叶未央的普通话唱段,声音温温柔柔的,给人一种非常软的感觉,但是他转用粤语来唱副歌的《定风波》原词之后,却如同一匹脱缰野马一般,狂放不羁! 如蛟龙出海,整个人的气场立马高了数倍,潇洒豪迈的气度全都出来了。 现场的观众们都有片刻忘记了呼吸,全都直愣愣的看着叶未央。 叶未央大气洒脱,气贯长虹的副歌,将原词苏轼的乐观、豁达、潇洒、旷达全唱出来了! 诠释出了苏轼笑看人生、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人生总有风雨,但只要内心淡然,就无惧风雨,我们何妨在风雨中潇洒自在地吟唱? 人生终究不过求个心安,只要一具蓑衣,便可逍遥地度过风雨人生。 也许曾经我们觉得迈不过去的坎,日后再回看,也不过如此,曾经的痛苦快乐,终究在时光中化成一丝淡然的回忆。 那人生是风雨还是晴呢? 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观众们仿佛看到了苏轼的灵魂穿越千年,来到了这个舞台上,从叶未央脸上那不羁的笑容中,看到了几分千年前,苏轼的那种看淡一切风雨的洒脱。 那种直击心灵深处的震撼和激励,镇的所有人话都说不出来了。 而从这首充满人生态度的歌曲中,所有听众,亦获得了音乐里那份劝人积极向上的力量! 听完这首歌,所有观众都顿觉心胸舒阔。 也许当大家日后再面对人生风雨时,想起这首豁达豪气的歌,想起这首歌中穿搭出来的信念,也许内心就不会那么凄惶了。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7017k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乐队的盛夏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乐队的盛夏》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乐队的盛夏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乐队的盛夏》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