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巴蜀李唐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天下安康第八十七章 巴蜀李唐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李渊进入巴蜀之后,并不是如想象的那般,虎入深山,龙归大海。 此时的整个巴蜀,已俱为关陇家族所瓜分。虽然三十余郡望风皆降,但很多郡县,只是名义上的归附,原本的太守、郡尉仍掌握着权利,很多郡县,都是听调不听宣。 对此,李渊也没有办法。 巴蜀名义上投降,看得也不是他的面子。 李渊失了关中,主力部队几乎丧失殆尽。虽然他还是那个大丞相唐王,可他要想坐稳屁股底下的位置,就得获得关陇世家的支持,否则在巴蜀之地,他是寸步难行。 为了尽快的最大限度的收拢人心,李渊继续发挥他的封官本事,入蜀之后,便大封群臣。 跟着他逃到巴蜀的旧部要封,这是忠臣;在巴蜀的关陇人士要封,这是根基;巴蜀本地的世家大族要封,这是维持巴蜀内部稳定的最重要一环;巴蜀周边愿意归附的蛮族也要封,这是稳定四境重要的一环。 为此李渊前前后后封了五十多个国公,还有一百余个县公,整个成都小朝廷,真正成了国公满地走,县公不如狗。 不过靠着这一手,李渊算是勉强维持住巴蜀的局面,获得了关陇和当地人的支持。 李渊于是开始以蜀郡为核心,收取权利,收拢百姓,收敛财富。 在政治上,李渊宽简刑罚,制定新律,“惟制杀人、劫盗、背军、叛逆者死”,其余一并蠲除。在用人上,李渊择贤选士,广招人才。在军事上,加强武备,在巴蜀大力推行府兵制,兵农合一,减少军事开支。在经济上,劝课农桑,蠲减徭赋,提倡节俭,禁行屠酤。在赋役上,初定均田租、庸、调法,推行租庸调制。币制上,废旧隋钱,效彷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新币。 而李渊本人,也虚心纳谏,以身作则,厉行节俭。 经过多项制度的推行和李渊的苦心经营,一年之内,李唐在巴蜀的经营体系开始顺利构建,赋税、兵丁也开始源源不断地流到李渊的手中。 到了年末,李渊手中已经有可用之兵八万,对巴蜀的影响力、控制力也大大增强。 眼看文治起到了作用,李渊便准备对周边露出獠牙,以达到稳定内部,收拢兵权的目的。 李渊最先动手的便是西面的开州蛮。此时开州、通州、夔州、归州尽陷,李唐东面大门尽开,李渊急切地希望关上这扇大门。 对于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隋唐时期多以蛮、獠称呼。这些人来援复杂,分布范围广泛,不循王化,降降叛叛,乃是中原王朝治理西南地区的一颗定时炸弹。 开州蛮是賨人的一支。 秦并天下,以为黔中郡,薄赋其人,口岁出钱四十,巴(地)人谓赋为賨,遂因名焉。该民族勇勐彪悍,且善歌舞。 賨人在三国时被刘备击败,渐渐没落,但开州蛮自入隋之后,投降大隋,渐渐复兴起来。 天下大乱之后,开州蛮首领冉肇则占据盛山县(今重庆市开州区)。李渊占领关中之后,为宣抚巴蜀,便封对方为开州刺史。 本来冉肇则也只是占据一地,做他的土皇帝,但奈何天下大势变得太快,给了冉肇则机会。 大隋和李唐在关中激战之时,萧铣命令堂弟东平王萧阇提攻打巴蜀。 萧阇提原本是云安(今重庆市云阳县)县令,在萧铣造反之后,他也在云安扯起了反旗。不过仅凭云安一县并没有太大优势,而且巴蜀家族也没人愿意支持萧氏,所以萧阇提在巴蜀只能算是个打酱油的货色。 关中大战后,李唐的注意力尽在关中,萧阇提便趁机派人劝降了冉肇则,并承诺将整个巴地尽交给开州蛮。 冉肇则早就想复兴巴国,做他的巴王,又见李唐势弱,于是便果断地和萧阇提勾结在一起,起事反唐。 此时负责宣抚山南的陈演寿的注意力在南阳方向;负责宣抚蜀中的李孝恭则兵力不足,而且他的注意力还在汉中方向,谁都没有注意开州。于是冉肇则起事之后,便趁着李唐不备,萧阇提和冉肇则连克通州(通化郡)、夔州、归州,兵锋直指江陵方向。若不是硖州刺史李渊的同学许绍死守夷陵城,又在西陵峡击败了梁将陈普环,整个巴蜀东方怕是要全丢了。 即使如此,李唐东面与萧梁接壤之地,亦只剩下一个夷陵城,早先跟着许绍投降李唐的澧阳、武陵等郡亦皆先后投降了萧铣。 李唐在巴蜀置四十余州,本来失了几州并不是什么要紧事。但关键是,巴蜀之所以易守难攻,就是因为他是一个整体,中间是天府之国,外面的群山环绕。今虽只是失了数州,可东面防御却是完全破碎,空门大开。 东面的军队可以逆江之上,从夔州往西,一路无险可依。萧梁依靠强大的水军,可一路杀到成都。 而勉强效忠李唐的巴蜀人士的忠诚,在兵锋面前,一钱不值。 对于李渊来说,这种局面是他不能忍受的,他非得夺回夔州,彻底塞住入川之路不可。 于是李渊命令族侄李孝恭从渝州顺江而下击夔州,又命族侄李瑊从阆州东进击通州。两路同时进兵,合击萧阇提和开州蛮。 自关中之战后,李渊更信任家族成员了。旁姓将领,不能获得丝毫兵权。 李渊也是有自己的看法,窦抗是自己的大舅哥,独孤怀恩是自己的表弟,二人都能背叛自己,更何况旁人。 至于李幼良的事就被他忘了。 不过李渊的态度也不能说出挑,这个年头,干啥事都是家族齐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李孝基、李叔良等人才会死战。 此时李氏第三代死的差不多了,只剩下李渊和李神通兄弟二人,所以第四代也算是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不过相比较第三代,第四代年轻且没有经验,多是骤等高位之人,很多人并不长于领军。 李瑊、李孝恭兄弟二人两路齐进,先是李孝恭被萧阇提阻于万州,接着李瑊兵败通州城下,损失惨重。 李渊大为惊慌,只得调自己的二儿子李世民前来指挥这一仗。 点击下载本站APP,海量,免费畅读!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天下安康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天下安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天下安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天下安康》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