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早定大位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天下安康第一百八十二章 早定大位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霍光的事,是古往今来,天下权臣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 当年霍光死后,霍家因谋反罪覆灭,霍光妻子霍显及儿子、侄子、女婿等家人除女婿金赏因告发霍氏谋反一事被赦免外,全部被杀或者自杀,女儿霍成君也被废处昭台宫,十二年后自杀,度辽将军范明友、长信少府邓广汉、中郎将任胜、骑都尉赵平和雀家监奴冯子都等人或自杀或被处死,长安城中有数千家人家被牵连族灭。 再看看那些如霍光一般没有篡位的权臣,孙峻,尔朱荣,多尔衮,都是在有能力当皇帝的时候不去当,都是一样在死后家族覆灭,党羽尽诛。 黄明远再是对杨广、杨昭有感情,也不敢做霍光啊。 而对于黄明远麾下的众人来说,除了黄明远本人和其亲子登基以外,任何人登基,都会像汉宣帝那般,清理黄明远的同党,斩草除根,斩尽杀绝。 所以黄明远要不要登基,已经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事了,而是千万人的身家性命的事。 (写到这忍不住吐个小槽:那些写主角最后都能当皇帝了却归隐四海的,是一丁点不懂政治,除非你是鸿钧老祖。) 这场针对杨倓兄弟三人的刺杀,是种试探,也是种逼迫,更是种警告。其引申的含义通俗的来讲,便是“你到底干不干,不干还有人等着呢”。 信都小朝廷是黄明远一手打造的,没有黄明远,绝对没有信都小朝廷。但黄明远不等同于信都小朝廷。从信都小朝廷出现的那一刻起,那就是一个利益团伙,谁触犯了他的利益,都会被他给消灭,即使是他们的老大。 今日黄明远敢说还政杨氏,明天手底下的人,就能想办法让黄明远死了。 人不能和大势斗。 现在不是黄明远给底下人要一个交代,而是给底下人一个交代了。 黄明远心中有些无奈,我没想过不当皇帝,就是想着等一等。现在的身份正适合自己统兵、统政,可一旦成了天子,现在的权利,连一半都不一定能保住。 是不是觉得很可笑,很不可思议,但天子的权利没有权臣的大,却是事实。 就像曹操一样,身为宰相,篡夺了天子的权力,身兼君权和相权以及直接的统兵权,其权势之大就是刘邦、刘秀这种开国皇帝亦比不了。 而这么大的权利,手底下的人不会有质疑,因为那是曹操向上抢夺的权力,是带着大臣压天子一头。但曹操要是当了皇帝,可以独掌君权,但必须把相权和直接的统兵权交出去,否则底下人绝不会答应,因为那是向下抢权力,是天子要压大臣一头。 这就是权力场上的规矩,谁都得遵守。 黄明远也得遵守。 当然天子也可以选择不遵守这个规矩,毕竟天子有掀桌子的权利,比如秦始皇、汉武帝、杨广、朱元章,就是抢夺了相权,那你就得承受代价,沙丘之变,巫蛊之祸,江都之变,靖难之役。 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悔改。 这时黄明远起身,对着李子孝也拜了一拜,言道:“称帝这件事,是我的错,我一直没做好准备,所以一直想等一等,却忽略了诸将士的感受。玄贞说得对,名不正则言不顺,是到了纲常名教,正名定分的时候。” “主公!明鉴!” 李子孝听了这话,心中大喜,他就怕黄明远坚持己见,一意孤行,那就麻烦了。古往今来,还真没有主公不想当皇帝而下属逼着当皇帝而导致君臣撕破脸的。 这两年了,李子孝帮着黄明远挡了无数希望劝黄明远称帝的人,也因此受到很多人的质疑。王文同就曾认为李子孝身为宰辅而不能带领百官,纠正主公的错误,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失职。 李子孝也盼着黄明远登基,只是他的身份在那,明知黄明远不愿意而非得逼迫,就要君臣失和,妄起事端了。 今天终于如愿了。 黄明远这一席话,不仅是一个表态,甚至是一个含蓄的命令。 即位之事是不能他自己提的,即使再想,也得讲究个合法合理合规的流程。没办法,国人就吃这一套。而李子孝身为百官之主,就要负责拥立这件大事。 现在没有天子,倒是省却了禅让这个步骤。 此事底定,李子孝便赶紧去布置。 出了卫公府,李子孝长舒一口气,感觉自己的身子竟然都有些轻快。 卫公府两侧便是中央官署,此时之前的“三王刺杀桉”已经传遍全城,大家都等着结果,因此对于李子孝这种宰辅大臣与黄明远的见面格外重视。 当然以李子孝的身份,在信都城中自带目光聚集器和流量,大家想忽略也很难。 眼看李子孝从卫公府出来,便有有心人上前打探情况。 打头的是一个礼部的郎中,假装偶遇,便向李子孝来行礼。 李子孝的性格素来温和,对下官也多是和蔼可亲。 不过今日的李子孝却是异常严肃,见到对方,不待对方多说,便不悦地诘问道:“礼部这么清闲吗?大位不定,礼仪不范,礼部身为掌管五礼之仪制的部门,难道不是失职吗?” 李子孝对礼部意见大了。 三王刺杀桉中,原本一直是透明人物的三王为什么会被安排参加上己节祭祀大典?又为什么没有参加晚上的宴会? 没有人是傻子。 这其中礼部尚书崔弘寿在里面绝对发挥了巨大作用。 不得不说,杨侑还是崔氏的亲外孙,可崔家人却根本不顾及其生死。其手段让人心中发寒啊。 礼部的人想拍个马匹,却拍到马蹄子上了,被李子孝骂得狗血淋头,有些发懵。 但能做到这个位置上的,也不是傻子,几人很快反应过来李子孝话中的意思。“大位不定,礼仪不范。”不就是意味着,要早定大位。 李子孝虽然要负责拥立之事,但他作为宰相,也不能做的太谄媚了。而且以李子孝的身份,本就是文官第一人,位高权重,再有拥立之功加身,反而过犹不及了。所以他根本无需安排,只要将自己的态度宣扬出去即可,自有人会去办。 几乎是一日的时间,整个信都小朝廷就传遍了一个消息。当朝宰辅李子孝认为该早定大位,早日选出新天子了。 对于此事,李子孝之前一直是阻挡的态度,传言便是因为卫公提出的暂缓登基。而今日李子孝在公开场合提出了要“早定天子”,几乎意味着这是卫公的态度。 整个信都城内的大小官员,沸腾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天下安康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天下安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天下安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天下安康》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