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学堂开学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女皇第二百九十四章 学堂开学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忠州的秦家铺子里。 这个店铺是秦良玉前不久盘下来的,地处长江码头边上,位置优越,来往的行人客商极多。 铺子里主要贩卖各种玻璃制品,不过没有罐头,还有秦家鸡场的宣传册子,顾客也可以从这里直接采购鸡蛋和鸡肉。 秦良玉刚研究出鸡肉罐头没过几天,就有人从重庆府跑过来买玻璃器皿了,大多数都是来买酒具的。 先是每天一两个人来买,然后是每天都有三四个人到访,到了最后竟然有人大老远的从成都赶了过来,而且出手大方,一次性就购置了十套茶具和酒具。 看着对方的衣着打扮和小心翼翼的包装玻璃器皿的模样,秦良玉猜测这种买法的肯定是拿去送礼之用了。 这么想来,让玻璃器皿成为西南一带富贵人家追捧的奢侈品这个理念算是达成了。 仅仅半个月的时间,秦良玉的秦家铺子一共销掉了一百五十三套玻璃酒具,二十一套玻璃茶具。又半个月之后,铺子里的销量更是节节攀升,一共卖出去了两百一十六套酒具,二十七套玻璃茶具。这样的销量算下来,抛去烧玻璃的成本,玻璃作坊一个月能够给前两与带来五六千两的利润。 如果用现代的话来说,这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印钞机。 之前从父亲秦葵那里支取了一些银子开办火器作坊,而且玻璃作坊场地的钱也是从她的钱庄预支的。 秦良玉前面通过养鸡场赚下的家底儿早已经花了个底儿朝天。 她卖掉了不少鲁密铳,目前手里也有不订单,然而跟官府做买卖,古往今来都有同样的问题,那就是怎么要账。 跟一般的买家不一样,虽然鲁密铳对官军来说是个好武器,李化龙很需要,可也并不是无限预算的。 而且官府也知道,你这个武器,不可能卖给其他人。 只有你这一个卖家是不假,但是也只有官军一个买家啊。 他们也是有恃无恐,你不能不接订单,接了订单你难道真的能不交付? 自古民不与官斗,这种事情说出也不会有人站在你这边,还被人戳脊梁骨,说你发战争财,没良心。 因此秦良玉也只能默许了这种情况,只是需要精打细算,严守不能亏本这条底线。 她的家人脑子里压根就没有经营这种概念,尤其是秦邦屏,作为一个标准的古代读书人,他从内心深处依旧是看不起商人逐利这种行为的。 他趁着帮助李化龙采办火器的机会,到处跟人推销并且卖掉了不少鲁密铳,可是收回来的钱只有一半左右。 秦良玉也拿她哥哥没辙,毕竟在他和秦葵眼里,为国家做贡献,何必计较这些银钱的问题。 自己也不可能批评父亲和哥哥,火器作坊一开始能顺利开工,没有官府来找麻烦,还有他们出的一份力呢。 所以游历回来之后,她便决定了要上玻璃作坊,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秦良玉已经有些捉襟见肘了,即便不是玻璃,那也会是别的容易回本的买卖。 一边卖着玻璃器皿,秦良玉另一边也委托哥哥秦邦屏带着她制作好的几瓶鸡肉罐头去了重庆府。 她本人并没有随同前往,手头要忙的事情太多,西师课堂已经拖了好久没进展了。 反正只要带着几瓶罐头去给李化龙,让对方知道自己也履行了承诺就可以了。 见面就没必要了。 忙里偷闲的时候,秦良玉也已经跟利玛窦把西师课堂的课程确定了下来。 天文,地理,数学,物理。 这个时代还没有系统性的化学和生物,秦良玉也就没打算开这两门课。 自己弄出罐头来这一手,又一次让利玛窦叹为观止,他越发觉得自己当时带着两个学生从南京赶来重庆是极其正确的选择了。 甚至于,利玛窦的内心都有了一些动摇。 自己干脆别传教了,在这儿跟着秦良玉学习科学得了。 一冒出这个想法了,利玛窦不由得跪在天主像前深深的忏悔着,埋怨自己不应该有这种亵渎神灵的想法。 卖玻璃有了点钱之后,秦良玉立刻找人盖了一座专门的校舍,各方面设备都采用最好的。 尽量让屋子里冬天冻不着,夏天热不着。 除了一般私塾有的学堂,还有宿舍以及食堂,这样可以提供寄宿制的生活。 因为考虑到初期的学生不会太多,所以整个西式学堂大概规划有七八个房间。 盖房子并不难,只要钱到位,很快这个取名叫‘重庆学堂’的地方便收拾好了。 这个学校招收的学生很宽泛,从五六岁到二十岁,都可以报名。 入学的时候会做一个简单的测试,看看识字程度,以及对科学的了解程度,从而分到初中高三个班级去。 秦良玉在这个学校上花费了相当多的心思,从课本设计,课程规划到校舍建筑等等等等。 然而这些事前的准备她考虑的再周全也没用,最关键的学生却还是没找到。 这所学校里其他东西都准备好了,一应俱全,就是没有学生。 秦良玉的学校是不收学费的,即便如此也只引来一堆围观群众,大家指指点点,好奇地交头接耳嘀咕着,却没有一个人给自家孩子报名的。 利玛窦也很捉急,他甚至好心的提议,让他去街头继续表演《西国记法》之类的东西,通过这种方式骗一些学生来。 被秦良玉果断拒绝了。 这种传销式的招生方式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思来想去,秦良玉决定招募一些孤儿,就像围在她身边的四个丫头一样的孤儿来上学。 虽然有些无奈的成分,但是秦良玉也有自己的一点私心的。 这些孤苦伶仃的孩子,如果从小就跟自己,受自己的照顾,接收科学的知识,等到秦良玉真的准备妥当,要做一番大事的时候,相信他们也会是自己最忠实的拥趸。 把这个收留孤儿来上学的想法跟其他人一提,父亲秦葵和利玛窦都觉得不错。 起码可以让学堂开个头了。 就这样,在秦葵的帮助下,秦良玉的重庆学堂终于有了二十名学生。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女皇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女皇》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女皇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女皇》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