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一辈子为祖国的油气建设事业而努力奋斗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长庆钻井人第71章 一辈子为祖国的油气建设事业而努力奋斗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后半夜,万里终于醒了过来。

当赵秋燕看到,丈夫杨万里醒过来之后,

她激动地攥着万里的手,流着眼泪说道:

“你终于,醒过来了了啊,我还以为,你以后都这样闭着眼睛,成植物人了呢。”

万里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轻轻的抚摸着赵秋燕头发,说道:

“我只是断了几根肋骨,而已,没关系……”

话毕,万里就关心的问着孩子,说道:

“对了,赵秋燕,孩子呢,你过来医院照顾我的时候,孩子托付给谁了?”

赵秋燕告诉万里,说道:

孩子,我托付给幼儿园的老师了,你就别操孩子的心了。

万里在脑海当中,回忆着自己在钻井平台,受伤时候的情景,

他对赵秋燕说道:

说实话,当我受伤,被打昏那一刻,我脑海当中出现了,你抱着孩子的画面,当时,我还以为,我以后再也见不到,你和孩子了呢。

说着,万里的眼睛里面,就流出了泪水。

赵秋燕一边擦着丈夫万里脸上的泪水,一边安慰着他,说道:

你以后工作,可要多加小心,再不能出现这样的钻井事故了。

万里叹了一口气,非常无奈的,说道:

我也不想出事故啊,可是,咱们石油工人的工作,本来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搞不好,一不小心,发生某种意外,就出点小事故呢,不过,没关系,你看我,这不是好好的吗?

赵秋燕一边给丈夫万里盖着被子,一边说道:

这还是小事故呢,命都差点丢了。

万里微笑着,说道:

是啊,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在工作当中,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大意。

就这样,赵秋燕在医院里面,陪伴了丈夫,一个月时间,终于等到了出院的时间。

当万里在赵秋燕的搀扶之下,从医院走出来的时候,

他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看着头顶上的太阳,感觉无比舒适的,说道:

这个年轻人啊,在医院真的是熬不住,我现在最想的,就是回到钻井队去上班。

赵秋燕看着万里的样子,调侃着他,说道:

就你这样子,生活暂时还不能完全自理,还上班啊,我看,你是先好好休养身体吧。

万里拄着拐杖,一边走,一边看着赵秋燕,说道:

虽然,我不能上钻井平台上,去干体力活,但是,我呆在房子里面,搞搞资料,干干技术工作,总是可以的吧。

当夫妻两人,回到钻井队上之后,

队长就安排万里,暂时待在343钻井队,休息。

当赵秋燕把丈夫万里,安排住宿好之后,她便去幼儿园接孩子了。

这段时间,因为赵秋燕在医院,照看丈夫,

所以,她已经有好一段时间,没有见到孩子龙龙了。

赵秋燕一边朝幼儿园走去,一边心里面特别的忐忑,

她不知道,一个月时间,没有见孩子一面,把孩子全托给了幼儿园的老师,

孩子这会儿,还好吗?还认识自己吗?

毕竟,孩子才三岁。

而且,龙龙从小到大,都是赵秋燕一个人在带,

所以,孩子每天特别的黏着妈妈。

当赵秋燕来到幼儿园之后,她站在铁皮房子外面,透过玻璃窗户,看到龙龙在幼儿园里面和其她的孩子在一块,玩的特别的开心。

看着眼前的一幕,赵秋燕放心了,

她原本以为,孩子因为自己不在,一定会特别伤心,

可是,她没有想到,孩子还挺高兴。

当赵秋燕推开幼儿园铁皮房子的门,走进房间里面去的时候,

龙龙一眼,就看见了妈妈。

当龙龙看见,赵秋燕的那一刻,

他高兴的,一边呼喊,一边朝赵秋燕冲了过去。

赵秋燕更是蹲了下来,将孩子紧紧的抱在怀里面。

一个多月时间没有见,赵秋燕看着自己心爱的孩子,发现他不仅长高了,还长胖了。

于是,赵秋燕便站起来,感谢着幼儿园的老师,说道:

真的是,太谢谢你们了,如果,不是你们这样精心照顾我孩子的话,我还真的没法腾出身来,去医院里面,照顾我丈夫啊。

幼儿园的老师,其实就是附近,钻井队的职工家属,

她们之前,一直在农村生活,现在跟着丈夫,来到钻井队之后,

因为,没有工作,就暂时在幼儿园里面,照顾孩子。

幼儿园老师笑着,对赵秋燕,说道:

咱们都是石油工人的家属,孩子没人照顾,托付给别人,都挺不容易的,你不用客气。

赵秋燕领着孩子,一边出门,一边再次感谢着幼儿园老师,说道:

“再次感谢,各位老师,你们费心了……”

当赵秋燕领着孩子龙龙,回到铁皮房子之后,

万里拄着拐杖站了起来,摸着龙龙的脸蛋,喜欢的说道:

孩子,爸爸已经好久,没有见你了,真的是太想你了。

可是,让万里没有想到的是,龙龙对他有点排斥,甚至不和他亲近。

这主要是因为,龙龙从小就由赵秋燕带着长大,

而万里,因为忙于工作,平时很少过来,

所以,父子两人,就难免不是很亲近。

看着眼前的一幕,万里难免特别的伤心。

当赵秋燕看到,万里表情黯淡的时候,

她便把龙龙抱在怀里,面指着万里,说道:

龙龙,这是你爸爸啊,你怎么不认识你爸爸了?

只见,龙龙猛的转过身来,一把抱住赵秋燕,不松开的说道:

我喜欢妈妈,不喜欢爸爸。

石油工人的家庭,因为父亲的工作,特别的忙,

所以,很少有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

所以,大部分石油工人的家庭,孩子都和母亲比较亲,和父亲比较疏远。

看着眼前的一幕,万里特别自责的,说道:

看来,平时,我真的应该在工作当中,多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啊,不然,照这样下去的话,孩子和我之间的关系,肯定会越来越疏远的。

赵秋燕安慰着丈夫万里,说道:

孩子现在还小,不懂事儿,将来,等孩子长大了之后,肯定会特别理解你的,毕竟,你努力工作,也是为了这个家庭,更是为了给祖国奉献石油。

就这样,当万里受伤了之后,

赵秋燕和万里的身份,立刻变了过来,

以前的时候,都是万里主动工作,而赵秋燕主动在家里面,照顾孩子,

现在,万里因为受了伤,便在家里面照顾孩子,

而赵秋燕则出去,在钻井队上班。

以前的时候,在钻井队,因为大家,大部分都是单身,

所以,基本上都是吃食堂,

可是现在,随着年轻的石油工人们,都结了婚,

所以,大家便在房间里面,自己坐着吃饭。

而每当赵秋燕,下班回来的时候,

万里总会做出可口的饭菜,等着赵秋燕。

这天,当赵秋燕从钻井队,回来之后,

她看到,万里竟然给自己做了,她最喜欢吃的宝鸡臊子面。

赵秋燕和万里,都是陕西宝鸡人,

所以,他们觉得这个世界上,最好吃的美食,就是宝鸡臊子面了……

可是,由于那个时代物,资特别的匮乏,想准备好做臊子面的食材,非常的困难。

所以,想吃上一顿美味的臊子面,也是非常困难的。

只见,当赵秋燕走进,铁皮房子之后,她闻着臊子面的香味,一边舔着嘴唇,一边看着万里,说道:

你也真是厉害啊,从哪里搞来的豆腐,韭菜,鸡蛋,还有肉臊子。

只见,万里给老婆赵秋燕,盛了一大碗臊子面,笑呵呵的,说道:

自从,我受了伤之后,队上的领导,就特别的照顾我,专门从队长的冰箱里面,拿了些菜过来,我觉得这顿臊子面,我做的不是很成功,因为,臊子肉没有炒好。

当赵秋燕看到,丈夫炒的臊子肉,有点腥味的时候,

她便笑着对万里,说道:

咱们宝鸡人炒臊子肉的时候,最主要的就是给里面要放醋,你可能,醋放的有点少了,同时,大料,茴香等等香料,放的有点少,所以,才有腥味,下次,你炒臊子肉的时候,多放点调料,肯定会把腥味,给盖住的。

因为,赵秋燕从小在家的时候,就跟着母亲做饭,

所以,她会做饭,而万里不会做饭,经常闹笑话。

赵秋燕一边自己吃饭,一边给孩子龙龙喂着饭。

就这样,当一家三口人,其乐融融,吃着饭的时候,

队长突然站在铁皮房子门外,敲着门。

当赵秋燕听到,队长过来的时候,

她赶忙非常热情的打开了门,邀请了队长进来,一起跟着他们吃宝鸡臊子面的,说道:

“队长,你来到,正是时候啊,我们家今天,做了美味的宝鸡臊子面,你就坐着,跟我们一块吃吧……”

队长已经吃了饭,他进来之后坐下去,笑着对赵秋燕,说道:

“赵秋燕,你丈夫的身体,恢复的还可以吧,组织上研究决定,准备调你们回内地去上班呢……”

听着队长的话,赵秋燕一下愣住了,

她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和丈夫万里,来到新疆克拉玛依的沙漠戈壁滩上,工作了五六年之后,终于等来了,回内地上班的机会。

只见,赵秋燕瞪着大眼睛看着队长,她感觉不可思议的,说道:

“不会吧,队长,我原本觉得,我和我丈夫万里,可能要在新疆的沙漠戈壁滩上,为祖国的油气建设事业,奉献一辈子呢,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来了把我们调回内地的机会……”

在钻井队上,因为新疆克拉玛依沙漠戈壁滩上的工作,实在是太过辛苦,

并且,远离家园,

所以,广大石油工人都盼着,能够调回到内地的陕甘宁,去工作

那样子,至少距离家比较近一点。

只见,队长点点头,微笑着告诉赵秋燕,说道:

是的,赵秋燕,因为你丈夫万里,所受的伤,比较重,接下来,他在工作当中,可能身体就不如以前了,再一个,组织上为了照顾你们两口子,决定破格,把你们调回到内地去工作。

赵秋燕知道,在钻井队上,只有那种工作特别优秀出色,又或者是老弱病残,才有机会去内地的钻井队工作,

可是,像自己这样的青壮年,并且是技术骨干,怎么说,也不可能调回内地,去工作的,

毕竟,眼前在新疆克拉玛依戈壁滩上的钻井队,特别缺少,像他们这样的,毕业于长庆石油学校,并且技术过硬的,石油技术员。

这个时候,万里突然站了起来,

他拄着拐杖,感谢着队长,说道:

队长,你没有开玩笑吧,难道我和赵秋燕,真的能够调回到内地的钻井队去工作?

这个时候,当赵秋燕看到,丈夫万里听到,能够回到内地钻井队去的时候,两眼放光,

她突然看了丈夫一眼,让他好好考虑一下,说道:

万里,眼下在新疆克拉玛依沙漠戈壁滩上,可真是缺少钻井工人和技术员的时候,如果,我们回到内地的钻井队去的话,不是很好吧?

这个时候,队长直截了当的告诉赵秋燕和万里,说道:

你们两口子的工作,一直特别的优秀,再加上,万里受了伤,所以,组织上研究决定,你们自己选择,看你们是回甘肃的陇东油田,还是陕北的安塞油田,又或者是宁夏的红井子油田,都可以。

只见,还没等队长把话说完,万里就高兴的,说道:

我想回陕北的安塞油田,距离我们老家最近。

可是,还没等万里把话说完,赵秋燕就站了起来,她委婉的拒绝了队长的好意,说道:

队长,组织上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我觉得,咱们克拉玛依沙漠里面的油田钻井队,更需要钻井工人和技术员,我们还是留下来,继续在这艰苦的地方工作吧。

听着赵秋燕的话,丈夫万里站了起来,表示不理解的,说道:

老婆,你考虑清楚,这次回内地的机会,可是千载难逢的啊,如果,这次,我们不选择调回内地去的话,那么,搞不好,真的要在眼前的戈壁滩上,生活一辈子呢。

只见,赵秋燕非常肯定的看了看丈夫万里,然后对队长,说道:

队长,我想好了,我和万里,还是留下来吧,这么好的,调回回到内地去工作的机会,还是留给老工人,又或者是其她需要的工人吧。

当队长看到,赵秋燕竟然主动放弃了,这么好的机会的时候,

他也表示非常震惊的,说道:

赵秋燕,你可要考虑清楚呀,眼前这次,从新疆克拉玛依钻井队,调回到内地去工作的机会,可是千载难逢的,如果,你不把握,让给其她工人的话,以后,可能就再也没有这样好的机会了。

只见,赵秋燕不再考虑的,告诉队长,说道:

队长,我想清楚了,既然我和我丈夫,都是毕业于长庆石油学校的石油工人,那么,我们愿意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在眼前的沙漠和戈壁滩上。我们愿意,在这个地方,工作一辈子,一辈子为祖国的油气建设事业而努力奋斗。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长庆钻井人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长庆钻井人》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长庆钻井人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长庆钻井人》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