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制度弊端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完美暴君第四百八十章 制度弊端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大明的问题,除了小冰河的恶劣生存环境,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就是社会资源大部分都掌握在了少数人手里,而这少数人,就是那些地主大户,官员士绅。 朱由校要想拯救大明,实现王朝的中兴,就必须要杀出一条血路来,把那些旧地主、旧官绅给清理了。 然后重新分配社会资源,改善政策制度,如此才能继续延续下去。 这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也是唯一的办法。 每一个王朝都会面临这样的命运和选择。 汉、隋、唐、宋、元这些大一统王朝,哪一个不是这样呢? 要么你就继续妥协和依附于那些地主官绅。 但最后等待你的,不过是国灭身死而已,就像宋朝和元朝一样。 他们对读书人士大夫可是非常好的,元朝甚至是正式以地主豪强来管理地方,权势滔天。 可如果你想拼一下,想大展宏图的奋斗一番,你只能选择格式化,与那些官绅地主进行斗争。 就得像现在的朱由校一样,重新建立自己稳固可靠的根基,然后利用那些新的利益既得者,去取缔那些旧的。 作为一个君主,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他不能只有军队的拥护和支持,这是不能长久的。 而那些老百姓,朱由校压根没有多少指望,他们的思想,与知识见识,还需要很大的提升。 因此地方豪强和士绅的支持,也还是需要的,毕竟在封建王朝,他们确实是一个国家的中流砥柱,是国家的基石。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朝廷要掌控这么大片的领地,需要依靠地方官府,而地方官府则是需要依靠地头蛇来统治地方百姓。 地头蛇是谁?不就是那些地主豪强,士族大户,以及在地方官府世代任职的吏员嘛。 如果没有他们的拥护支持,说句不好听的,朝廷派来的县令,连个屁都不如。 后世的人都知道,崇祯皇帝的政策和旨意刚出紫禁城就被朝臣驳回,或者说令不能出宫。 可他们也不想一想,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说句话谁不会说啊。 归根结底,不还是因为没有朝臣的支持和拥护嘛? 官府衙门里坐着的那位县太爷,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就将一个县,比做一个国家,县衙就是皇宫,县令就是皇帝,没有这些地头蛇的拥护支持,政令依旧出不了县衙。 在明朝,县令被架空的事情发生的可不少,县丞的权力和威望,比县令不知大了多少。 在大明朝,县丞才真正的是一个地区的土皇帝。 有一句话说的好,流水的县长,铁打的老爷,这句话精辟至极,可以说是一语道破,贯彻所有的封建王朝了。 县丞是什么?不就是老爷嘛,而且是当地所有老爷的代表话事人。 朝廷正式任命的七品县令,在他们那里不过是掌中玩物而已。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与朱元璋定下的户籍制度脱不开关系,这或许也就是因果关系吧。 而县令们不知道嘛?不知道实际的权力以及沦落到这些地头蛇手里去了? 他们肯定是知道的,但是他们不会去管,也不想去管。 只要县令不去触犯他们的利益,这些地头蛇,也不会和你对着干,毕竟还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嘛。 他们只要不犯错,找找关系花点银子,任期一到便可升职了。 不过就是忍几年而已,对于他们来说完全就是一件小事。 没有必要和一群地头蛇交恶,因为他们的利益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钱财而来。 只需要相互依靠利用,就可以贪的盆满钵满,何乐不为呢? 这江山又不是他们的,而是姓朱的皇帝的,犯不着去得罪这些世代盘踞在当地的老爷们。 所以说,一个王朝制度的崩坏和灭亡,从来都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所以就算朱由校不需要,他能以军队武将为立身之本,可不代表后世的子孙,后继之君不需要啊。 儒家文化的影响,在古代实在是太恐怖了。 就算在后世的现代社会中,像孔家这样的家族,以及儒家文化思想,依然具备着超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就连生个孩子,政府的官员都要专程跑到门口去等待结果,完事之后还要说各种的恭维话语,庆贺之类的。 那样的社会环境下尚且如此,更何况现在? 他可不敢保证,自己的儿孙,不会受到这样文化熏陶而影响一生。 就像历史上的崇祯皇帝一样,被那些只会之乎者也,满嘴仁义道德的嘴炮给忽悠瘸了一样。 而且这样的制度,弊实在是太大了,必然要进行改革的。 而改革之后呢?不还是要新的人,新的既得利益者去接手他们的权力? 皇帝的要做的就是,永远维护保持着这个平衡,进入一个良好的循环。 而大同的事件,只是他初步改革清洗的一个开始。 组建皇家商会,也不过是他迈出的第一步而已。 虽然现在这十几家都是些不入流的商户,可有了他的支持,相信很快就能发展壮大起来。 他们就是新的利益获取者,他们想要做大,成为真正的豪门望族,必须要依仗他这个皇帝。 这样他们就可以形成利益捆绑,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自然也就成为了皇帝统治的根基。 将来对付京商、徽商、浙商这些根深蒂固的奸商,他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和路子,而不是一味的靠着杀人来解问题。 商会的概念和形成,在明朝早就已经形成了,只不过没有那么正式正规而已。 像浙商、徽商这些,不就是具有商会性质的商人联盟嘛? 因此当朱由校说要组建皇家商会,这些大户商人们也是理解的。 只是他们实在想不到,为什么皇帝会想到这里。 但此时的他们,压根不敢有其他的想法,甚至问都不敢多问一句,生怕自己哪句话说的不对,得罪了这个杀星。 看着他们这无条件顺从的态度,朱由校也是在心里暗道,这血淋淋的刀,就是比口舌管用啊。 7017k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完美暴君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完美暴君》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完美暴君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完美暴君》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