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摊丁入亩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完美暴君第四百八十八章 摊丁入亩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孙传庭和陈奇瑜的想法都没错,一个想的是永绝后患,一劳永逸,一个想的是求稳。 不过孙传庭的想法是不可取的,凡事都要量力而行。 草原的蒙古部落,要打败他们不难,可要想彻底消灭他们,是不现实的。 至少现在的大明朝,还没有这个能力。 把漠南草原上的部族全杀了又怎么样? 过不了几年,土默特、喀尔喀、瓦剌、科尔沁这些大部落的势力,就会延伸而来。 “行了,你们也不必在争论了,这仗要怎么打,朕早就有了章程,只是给你们通个气,顺便问问你们有什么建议看法没有。” “朕知道百姓困于徭役疲惫不堪,朕压根就没想征发民夫。” 在陈奇瑜的带领下,几十名官员齐声恭维道: “陛下圣明。” “陈卿,这准备军粮、药品、以及军队所需之干粮,朕就交于你了。” “臣遵旨。” “李中正和孙传庭留下,其余的都先退下吧。” 朱由校挥挥手道。 “孙卿,朕知道你是正直之人,素来嫉恶如仇,朕留你二人,是有一项新政,要交由你二人去办。” 朱由校所说之新政,就是在后世赫赫有名的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 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的想法,他在还没继位的时候就有了。 只不过一直都不敢,也没有机会实行罢了。 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的政策一出,他与官僚士绅集团之间的矛盾,就彻底不可调和了。 正好这次大同府被清理的一干二净,大户豪绅们所剩无几,官员也换了新的,阻力已然降到最低。 他又收了这么多的土地,大同正是实行摊丁入亩的绝佳时机。 孙传庭有一句话说的很对,只有边境安稳了,内地才能安稳。 而且像这样的改革,如果冒然推行全国,以如今官场的风气,可能三五年都开了不头。 朝臣也不会支持于他,就算是那些依附于王在晋和魏忠贤的保皇党,也会站在自己对立面反对。 因此必须先找好试点,见到成效他才能去堵朝臣的嘴。 “所谓摊丁入亩,既是重新分配土地给农户百姓,因此大同要进行全面的土地清查丈量。” “务必要严格细查,大同到底有多少耕地,查清之后,根据耕地之数量,按户分配。” “土地丈量过后,全部要收为国有,不管是官员还是地主豪绅,亦或农户百姓,都只有使用权,不属于他们个人,更没有买卖权。” “这样可以避免土地兼并之事的发生,也能让百姓的日子好转,他们就不必依附于那些官绅了。” “官府要广发公告,并派人前往民间以及乡下宣传,务必要让大同的百姓,都知道摊丁入亩之政策。” “摊丁入亩之后,凡大同府之户籍百姓,全部取消丁税,其他什么的杂税也不准再收,只收田亩税。” “这田亩税怎么收,收多少,地方官府无权做主,更不准更改,由朝廷来统一制定税收的标准。” “人既然分出了个三六九等,这耕地田亩的好坏优劣,自然也要划分出等级。” “那些好田良田,自然是要多收一点,不管分配到的大户还是百姓,亦或官员,一概如此。” “这些事,朕就不细说了,你们自己去办,到底有多少良田,多少荒地差田,全部都要重新造册登记,上呈户部核实。” “另外,官府向百姓征收的火耗也要改改了。” “张居正当年改革赋税政策,推行一条鞭法之时,本意是为减轻百姓负担。” “免得当地官府和官员,打着朝廷的旗号,滋生莫须有的头目胡乱收税。” “可没想到,这火耗如今已经沦为了贪官污吏们,贪污敛财的手段之一,不改不行。” “朕的想法是,由朝廷来制定统一的火耗归公制度,一石粮该收增收多少火耗,就增收多少,不能多也不少。” “至于银钱交税的,同样如此,绝对不准多收百姓一个铜板。” “你们清查丈量土地的同时,还有一件大事交于你二人去办。” “大同要制定统一的粮价货币,一文钱就是一文钱,一斗米该是多少文钱,就是多少文钱。” “绝不准再出现,这里一斗米一两银子,那里一斗米二两银子的糊涂事情发生。” “朕的意思,你们可明白?” “有什么想问的尽管问吧,你二人是主要执行之官,务必要对新政制度政策了如指掌。” 皇帝说的这一段话,二人自然是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取消人丁税,罢免所有的杂税乱税,按田亩征税,重新分配土地,官绅一体纳粮,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政策改革啊。 要知道,大明朝的主要税收来源,就是人丁税了,人丁税在这片土地已经征收了两千多年了。 历朝历代,都是征收的人丁税,哪里是那么好改好变的? 这新政一旦公之于众,必然引起天下震动,官员、士绅、地主、甚至于藩王,都会心生不满。 朝中官员,不论大小,恐怕支持者屈指可数,大部分必然是反对的,这对于皇帝是极为不利的啊。 不过这新政的好处,他们虽没有见过成效先例,光是听也能听出来好坏。 要真的是成功改革了,必然可使大明朝焕然一新,中兴指日可待,就是开元之际盛唐,也未必不能追赶超越。 二人心中佩服陛下有此胆气见识,以及利国利民之新政的同时,也在担忧着大明朝未来之路。 同时他们也在疑惑着,自己也不是皇帝的心腹能臣,更不是京官,何以得皇帝如此看重,被钦点推行新政呢? 尤其是李中正,他百思不得其解,要知道他刚刚才当众怼了一波皇帝。 殿试之时,皇帝对他的厌恶程度,在场之人都是看得明明白白的。 居然还能有出头之日? 可他又哪里知道,朱由校正是看中他这不畏权贵,不趋炎附势的品德。 主要还是他没有其他官员那样的陈旧思想,这实在是太难能可贵了。 朱由校虽然与他接触不多,没有深入了解,可也能从他的言语行为之中看出,他那颗为国为民之心。 7017k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完美暴君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完美暴君》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完美暴君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完美暴君》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