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铸钱厂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完美暴君第五百二十四章 铸钱厂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集体辞官的风波,被朱由校轻而易举的就化解了。 朝中的官员,的知这辞官的代价后,极有默契的把头又缩了回去。 反而是最先叫嚣着要辞官,要反抗到底的那些人,倒了大霉。 不止自己完蛋,整个家族也跟着一起完蛋,只要大明朝还在,他们就永无翻身之地。 而没有了这些人的阻扰,朱由校改革效率,进展可谓是神速。 仅仅不到十天的时间,王在晋就依照的皇帝的意思,挑选了一批精明能干的年轻官员入军部。 陈策和张维贤也是行伍老人了,深知军备兵事,上手也是很快。 军部这个全新的衙门,瞬间就运转了起来。 兵部彻底沦为了一个有名无实的空壳子。 对于兵权的掌握和收拢,朱由校更加的握紧了。 当然他也没有闲着,这些日子,他可是都在全神贯注的,和一众工匠研究着防伪铜钱。 魏忠贤这个人,能力还是有的,速度也是不慢。 短短不到一月的功夫,他竟然就找到了三十多位,精通于钱币铸造的老工匠。 当然了,这些人大多数本就是朝廷的御用钱币铸造师,只要一翻户籍稍微调查一下,就能找到。 朱元璋的户籍制度,在后世以上帝角度看来,虽然落后且漏洞百出。 可有一点是非常好的,就是这强迫老百姓子承父业,避免传统手艺和手工技术的流失。 这样的制度有利有弊,如果只是放在刚刚建国之时的洪武年。 这户籍制度可是立了大功的,最起码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元末乱世动荡不安的,人心惶惶的百姓安定了下来。 就算是两百年后的今天,朱由校依然可以享受到他的红利。 不管是要招募军队,还是需要哪一种类型的工匠,都能以最快的速度在军户和匠户中挑选出佼佼者来。 看着手中这改变颇多的新型铜钱,朱由校不由得感慨。 国都还是国都啊,比起地方来,还是要强上许多的。 要知道他在大同也找了不少工匠研究,可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也毫无进展。 现在不过区区三天时间,这些京师的工匠,就已经开始着手铸造样本了。 “陛下,铜钱要仿伪,而且要流于全国市场,起到统一货币,整合的作用,首先在模样这方面,就不能与那些旧钱一样。” “铸造的工艺技术,也要改变,要全面革新。” “就像陛下铸造的银元一样,是全新的又容易分辨,如此也可起到一些防伪的作用。” “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收回各省的钱币铸造权,只能由京师的铸造厂来铸造钱币。” 这老工匠说的,朱由校深以为然。 新钱铸造的技术和材料配方,绝对不能外流,只能由京师的工匠来铸造出产。 朱由校可是要靠着它来整合国内的货币经济呢,容不得出一丝差错意外。 大明的官场,更根本就毫无机密可言,都不用有心人,官员们只要知道一桩新奇的事,立马就会通报到全国。 这技术和配方被外人知晓,那他岂不是又空头白梦一场? 一番交谈之后,朱由校已然是轻松了不少。 这有人帮自己分担一些事情,感觉着实不错,难怪朱棣要创内阁来帮自己处理政务。 可就当他转身要走之时,为首的这个工匠头头突然说道: “陛下,草民还有一番拙见。” “嗯,你只管说就是,朕都听着,要是可用可取,朕会考虑的。” 这工匠头头深呼一口气,鼓起勇气说道: “恕草民直言,陛下所想的防伪断假,根本就无法实现。” “我大明数千万百姓,能人辈出,比草民厉害的人,更是不计其数,说不定哪天就假币横生。” “陛下到时难道要将已经发放,流通于市面的新钱全部作废不成?” 朱由校听了,摸了模自己的下巴,好似醍醐灌顶一般。 确实,这钱币防伪根本不可能实现,就算是在后世,先进的科技和技术也依然杜绝不了,更何况是毫无工业水平的大明呢? 只能说自己太过自信了,以为只要有权力就能实现一切,看来最近太飘了呀,朱由校心中暗道一声。 随即沉重的点了点头道: “朕懂你的意思了,会慎重考虑的。” “你们先不要想这么多,尽管放手的去研究试验就是了,务必要给朕铸造出绝无仅有的新钱来。” 回到乾清宫后,朱由校就马不停蹄的,着手建造全新的铸钱厂房来。 厂房建造完成之后,银元就要立即开工铸造。 银元的材料和品质,朱由校是定了极高规格的。 每一块银元,纯色的银子至少要在六钱,比例要达到九成,在配合些许的铜,就算是一块合格的银元了。 朱由校是参考了袁大头的材料比例的,毕竟是经过了验证的货币,比他自己瞎搞的肯定要强,况且他也不想去琢磨这些东西。 而这份美差,他准备交给刘若愚和魏忠贤两个人共同负责监制,不经文官之手。 让这两个不对付的太监,互相去监督和压制,以此来尽可能的避免贪污。 魏忠贤这个人,可是贪得无厌,毫无底线的。 如果交给他一个人去,那纯粹是让孙猴子看守蟠桃园,朱由校可不干这种傻事。 别看他忠心耿耿的,可捞起钱来可是毫不客气,大把大把的往怀里扫。 刘若愚虽然也得自己信重,又是总管内厂的大太监,可毕竟太过年轻,地位不高,名声也不显。 这个人的本质也不坏,算是比较良心的那种,加上他那一颗想要表现,立功急切的心,必然是会全力办好这件差事的。 经过几次大规模的权力收拢,朱由校现在的旨意,已经无需经过六科了。 只要他的玉玺和内阁的印玺大印一盖,这圣旨就算是成了,可以说方便的很。 当然,这也仅限于在京师,出了这顺天府的一亩三分地,他这种方式还是一样的不好使。 地方官员还是可以各种理由和借口,拒不执行,甚至于驳回他这没有官方认证的中旨。 这皇权的提升,中央集权,还是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啊。 7017k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完美暴君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完美暴君》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完美暴君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完美暴君》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