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得寸就要进尺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五代河山风月328、得寸就要进尺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白日西斜,天空的光景逐渐黯淡,远处大地上亮起火光。 史从云收聚身边亲军,还有三千人左右,便让他们护卫,连夜也不休息,举着鸾纛顺大道向泽州开去,身边众多文武随驾。 天色黯淡,旁边的随行亲兵从辎重中找出用瓦罐存储的鱼脂涂抹再麻布上,然后缠绕绑扎在木棍一端,用明火点燃。 史从云骑马,沿着大道往前,道路两边方才还是主战场,到处是死尸残肢,还时不时有哀嚎挣扎的伤兵。 不少旗帜和甲胄兵器被丢在路边,零零散散,浓郁的血腥夹着硝烟,十分难闻。 几个随军文官忍不住大口呕吐起来。 一路上,大军挺进迅速,史从云骑着马其实也不敢走太快,这时天已经黑了,他怕迷路,北面还有多少残敌情况不明。 他所要做的就是做出皇帝正在和将士们一同前进的姿态。 但具体行动中他可以放缓马速,若有前方战报回来,就会停下看一会儿,装作十分认真的样子,一看就是许久。 前方传回的也确实是各种好消息,因为一追击,部队相互之间的挟制也松散,很多战报直接报到御驾前来。 夜色中,各路部队都没有停止追击,红光闪烁汇聚长龙,蜿蜒向北。 走了半夜,史从云干脆令人在山口下营,不在往前,随后停下发号施令。 当晚,前方快马不断来回飞奔,随行官员忙得不可开交却激动无比,因为报回来的几乎都是捷报。 到了后半夜,史从云放松下来,安排好人后迷迷糊糊睡了两个时辰左右,然后立即惊醒。 等他醒来时,天已经亮明。 随行的宦官小声进来向他汇报,说外面有前沿回来报信的,已经等候多时。 史从云连起身,阿里不急洗涮便道:“让他们全进来汇报。” 等他到大帐中坐下时,已经等了十几人,史从云叫来军中掌书记在旁边记录,随后逐一问他们情况。 众人面带喜色,纷纷向他报来。 “官家,我军已经追到西面,天快亮的时候都指挥使赵彦派某回来汇报,杀了多少已经记不清了,少说五百以上,沿途俘获贼兵其七百余人,都指挥使还在带人往西北面追击。”史从云点头。 “你们军的功劳朕记住了。”旁边的掌书记奋笔疾书,连将这些全记下。 很快又有人上来向他汇报战果,说明部队的方位。 接连几个后,有人上前拱手道:“大帅,我军擒获伪汉军监军卢赞,已经押解到帐外,前锋昨夜已经到了泽州城下。” 史从云十分高兴:“拉进来让我看看。” 不一会儿,一个衣衫褴褛,满脸血污的中年人被两个军汉一左一右押解进来。 不过看他衣料较好,现在虽然吓得脸色发白,可皮肤光滑,一看就是富贵人。 卢赞进来后,倒没什么气节,接连磕头,磕得碰碰作响,却完全不敢抬头看他。 史从云不快,他又不是什么魔鬼,用得着怕吗。 “好了好了别磕了,再磕我把你脑袋剁下来,看你拿什么磕头。”史从云不满道。 卢赞顿时吓得面无血色,求饶道:“我国不知天高地厚,胆敢纠结人马对抗天兵,如今果然兵败不敌,只求天子宽宏大量,饶无知小人一命!求天子开恩,可怜老夫!”说完都流出眼泪哭起来了。 史从云俘虏的人多了,没骨气的见的也不少,卢赞这样也见怪不怪,他见过被俘虏后还有骨气的只有少数,比如说辽国的南院大王耶律挞烈。 史从云对他的人不感兴趣,而是对他的可能知道的情报更感兴趣...... 于是直接道,“饶你性命也成,朕问你话,你据实回答,以后若对不上,拿你喂狗。” “天子尽管问,小人定会知无不言,知无不言!” “你们那伪汉国中尚有兵力多少,你知不知道布防图。”史从云质问。 卢赞立即着急道:“回禀天子,我北汉国中兵马这次派出了大半,晋阳附近约莫还有万余,几个节度使......似乎不太听命。” “你们国中布防图你该知道吧。” 卢赞连道:“只知道团柏谷及其附近的,都城周边只有太原巡检才知道。” 史从云大喜,立即下令,“给他纸笔,让他画出来!” 又道:“卢赞,只要你老实交代清楚,朕非但不杀你,还会赏你,你那逆天违命的汉国我迟早收拾了,现在是你少有的机会,你可别犯错,世上机会难得。 给他送上笔墨,你把布防图画出来。” “是,我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欺君罔上!”卢赞再三保证,随后旁边随行的官员给他送来笔墨,卢赞略一思索,立即画起来。 史从云目不转睛看着。 布防图是一个国家的军事机密,就像大梁的布防图,都是国家机密,在大梁的时候都是枢密院制定,随后下发给将领,主副将在场的情况下才能一起打开。 兵力部署如果泄露,会造成能以挽回的损失。 最简单的,辽州往北要北上太原,一般是过团柏谷往北,但那只是一般,天大地,几千几万人在茫茫大地上根本算不得什么。 所以其实可选的路还有很多,只是都有风险,而且团柏谷里也不是只有一条道可走。 可一旦知道对方在团柏附近的兵力部署,完全可以避实就虚,避开北汉重点防守的位置北上,直接断了他们的后勤粮道。 再广为人知的例子,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并不是他一开始想不到袭击袁绍粮仓的做法,在战争中这是常见的手段,问题他不知道袁绍的兵力部署,不知道粮仓在哪,而随着许攸叛逃,部署一泄露战局也就扭转了。 所以他最关心的就是北汉国的部署,大胜之后,他有了更大的野心,想要趁势北上,夺取太原,灭了北汉国。 这并非意气用事。 历史上为了灭占据半个山西的小小北汉国,后周和北宋两代王朝,先后大大小小的战打了二十多年。 大规模战役就有四次,才终于将其灭亡。 一来因为山西北部靠近游牧民族,是抵御北方入侵的前沿,像是雁门关,往北的云州等等,因为长期受战争锤炼,自古以来就能征善战。 其二就是辽国的支持,郭荣第一次大规模征山西打赢了的,可到后来辽国南院大王耶律挞烈领兵南下支援立即被打得损兵折将,慌乱退出河东。 如果他没有来到这个世界,历史上老爹就是死在那时候,死在辽国南院大王耶律挞烈手中,不过现在好了,耶律挞烈被他抓了。 后来除了小规模战争,赵匡胤两次征北汉,每次都兵临太原,然后辽国大军立即南下支援。 不过赵匡胤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两次虽然担心两面夹击没打下太原,但都在给辽国的援军造成大的杀伤。 所以到最后一次赵光义出兵,辽国不敢再派援军,辽国不救援,那北汉半个山西的地盘和人口根本撑不住。 而如今史从云觉得自己已经达到赵匡胤两次太原大战之后的效果了。 其一,北汉精锐尽损,北面的折德戾,杨继勋先后投诚,已经战略上南北对北汉形成包围。 其二,辽国经历前年大败大概率不敢出兵,他一战已经打出赵匡胤两次北伐太原的效果。 其三,山西中北部很多百姓是不愿意跟国主那样为辽国走狗的。 百姓对此十分不满,七八年第一次高平之战时,那时他是个无名小卒,就记得当地百姓很多希望周军取胜。只可惜那时官家根本约束不住军队,烧杀抢掠的事时有发生,加之强征粮食,让山西的父老乡亲大失所望。 其四,天下节度使需要震慑,北面新归顺的折德戾,杨继勋等人立场如何并不好说,如果此时强硬能起到震慑天下的作用。 其五,河北粮食连续三年大丰收,能够支撑更长时间军事行动,这样的机会可难得,必须抓住机会。 有了种种理由,史从云心里已经有了决断,打败李筠,乘胜北上,一举解决北汉,将防线北推到雁门关附近去。 那边,卢赞已经大体标画了位置,然后跪在地上解释:“陛下看这里,过了太平驿是泌县和武乡县,兵力主要部署在泌县西北十里左右的梁侯驿。 粮仓在往北山谷二十里外的上曲村,附近各县的粮食都集中在这,是为守军准备的。” “而更加北面的武乡县其实没什么兵,国中都觉得那里不好守,夺回来迟早还要被李筠夺去,所以没设重兵。 从梁侯驿到团柏谷这一段山路险峻,中间有不少军寨,守军都不多,最重要的分水寨,时常驻扎有四个营的兵力。” 卢赞指着他画出的泌县与太原之间的一个点向史从云道,旁边的书记官奋笔疾书,将这些话全记录下来。 “再往北,是团柏附近原本有一处大营,但如今都被调集南下了,其实是个空的,团柏附近几乎没有守军,只要出了山就能直到太原。 至于太原的部署我也不知道,小人知道的就这么多,句句属实,若有半点假话,就令我全家不得好死,天打雷轰!陛下信我!” 史从云让人把他画的图小心收起来,又亲自拿过书记官的笔记,看他记全没有,随后才道:“做得不错,朕免你死,待到王师功成,会给你记功行赏,带他下去休息吧。” 卢赞大送口气,连连拜谢,才被带下去。 史从云也松口气,知道这么多军事部署,对打北汉绝对是天大的助力,当然这些情报真假尚且未知,还需验证。 接下来,他听完所有捷报,让人一一认真记录,准备回朝论功行赏,随后继续往北开拔,目标泽州。 因神火军的火炮移动缓慢,史从云的中军行辕移动不快,接二连三的战报从前沿传来。 秦军接连又在泽州十五里,羊马城,泽州城东山脚等地击败北汉军。 到下午,新的战报转来,李筠逃窜进泽州城,王审琦,李汉超紧随其后,已率主力包围泽州城。 史从云听闻之后立即下令全军加速前进,天黑之前必须赶到泽州城下。 这是个大好消息,他最怕的就是李筠战败后逃回老巢潞州,现在看来李筠是来不及跑路,不敢再往北怕路上被追击,只能慌不择路的进了泽州。 可泽州远不如他老巢潞州坚固,一旦入城被围死就危险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跟在他身边的郭进惊喜的道:“李筠是昏头了!” “他确实昏头了,不过也没办法,陛下的大军势如破竹,他不往泽州逃还能去哪里?” ....... 沿途,史从云遇到少三五成群用绳子栓成一串,被秦军士兵看守的俘虏,还有成堆堆放在路边,被剥得精光的尸体。 这场仗看起来人多,但却没那么惨烈,李筠和北汉的军队死伤其实不多。 史从云已经非常有战争经验了,在他目测杀死的敌军目测不会超过三千,俘虏会更多些,但远不会像前年打辽国那样。 一来他没下令赶尽杀绝,二来许多士兵都是河东的百姓的丈夫儿子,他们一逃很多都会想逃回家躲起,躲过追杀。 史从云也不打算去吧他们揪出来,对于山西的百姓他是宽容的,心里也有愧疚,第一次周军北伐时,他无能为力,辜负了百姓们的厚望。 沿途一路穿过尸骸和两旁不断行礼的秦军,哭诉的战俘,到了下午,太阳还没完全落山,目光穿过一片树林和一条不宽的河,远处的的泽州城尽收眼底。 城外,到处都是周军的营帐和婆娑人影,不大的泽州城已被四面重重合围,大营中却比较寂静,没什么动作。 旁边官员立即道:“臣去告知前军,官家到了!” “不用。”史从云立即抬手制止,“营帐里安静,说明将士们都累了,打了一天追击一夜,让他们休息吧,敌军也是如此,不用担心。 我们在这下营,明天一早再去泽州城下,朕亲自监督攻城,把李筠捉住!”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五代河山风月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五代河山风月》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五代河山风月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五代河山风月》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