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女人只会影响拔剑的速度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覆秦从计划开始第一百一十一章女人只会影响拔剑的速度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七月份的尾巴是狮子座,十一月份的频阳是量身定座。 频阳(今富平)秦属内史,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文明始祖黄帝就曾采首山之铜,铸鼎于频阳南荆山,当大禹统治天下后,又浇铸象征最高权力的九鼎在此。 故频阳自古在关中是名邑。 赵昆选择这个地方,除了之前提到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频阳矿产十分丰富,非常适合发展。 简直是为造反,量身定座的贼窝。 此时,渭河边的千口村,几个务农佃户在田间耕作,低矮的民房外,小孩蹲在墙角喝粟米粥。 村口忽然出现几道人影,惹得大黄狗龇牙咧嘴,犬吠不停。 小孩惊奇的探头张望,一个不小心将泥碗打翻,一旁缝补衣袍的妇人见状怒不可遏,直接一个巴掌甩了过去。 忽然间,小孩仰天大哭。 此刻,赵昆正坐在一颗树下,吃着牛肉干,沉寂在孩子哭闹,女人责骂的氛围中,津津有味。 当然,他不是变态,只是喜欢这种充满市井的气息。 穿越来秦朝之前,他也只是个普通人。 没那种什么贵族格调,就算成了皇子,心态也并没改变多少。 虽然他很享受现在,可惜并非人人都有他这种境界,就好比他身边的几个陶工。 不仅没心思跟他一起聆听市井,还一脸难为情的望着他,让他不得不停止聆听。 “有什么问题吗?” 赵昆扭头问道。 他所在的这个千口村,是王家的封地。 而封地内有一家陶坊,也是王家人置办的陶坊。 比起刘家陶坊的规模和产量,王家陶坊只能算小作坊。 烧制的陶器,也顶多供封地内的各村村民使用。 本来,听说要为始皇帝的儿子烧制陶器,几位陶工都很热情,但当赵昆拿出自己的工艺流程后,几位陶工一看便露出了为难的表情。 旁边的王离见状,也皱起了眉头:“有什么话就直说,公子不是外人。” “小侯爷,公子!” 几位陶工中,年纪稍大的,听到王离发话后,连忙行礼,然后小心翼翼的道:“不是我们不愿烧制陶器,只是这竹简上记录的工艺章程,我们闻所未闻,怕有差池……” 剩下的话,他没说完。 但王离和赵昆对视一眼,也理解了他的意思。 说白了,你们让我烧,可以。 但烧不好,我可不负责。 “让你烧制,你就大胆的烧制,烧坏了,烧不出来,公子和我也不会怪你!” 王离扫了眼年长陶工,淡淡说道。 年长陶工再次施礼道:“公子和小侯爷有吩咐,就算再难,我们也会尽量做好,只是这烧陶是有固定章程的,可不能胡来; 就连那刘家陶坊,也是按照固有的章程烧制陶器的。” 他的话音刚落,身后几名陶工附和。 “是啊,这事可不能胡来啊……” “别的不说,这烧制陶器的原材料就不对!” “没错,为什么要用白泥?这东西虽然不常见,但也只能灾荒年拿来吃……” 站在一旁的姜潮听到这话,也跟着点头附和道:“嗯,可以吃。” 赵昆:“………” 王离:“………” 赵昆尴尬的瞪了眼姜潮,随即摆手道:“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继续说。” 年长陶工见这位年轻公子没有放弃的想法,不由暗叹了口气,心说始皇帝的儿子都很闲吗?怎么跑到山野乡村来折腾自己这些讨生活的工人? 尽管心中百般不情愿,但面上还是非常恭敬的行礼道:“原材料的问题抛开不谈,就这温度一词,我等也不是很明白!” “温度?” 赵昆一愣,恍然想起,古人好像没有定量温度的概念。 他们都是通过体感和气候变化,来判断温度高低的。 至于烧制陶器的陶工,大多时候都是靠经验判断温度的。 烧制陶器的温度,大概在1000度左右,而烧制瓷器的温度,却在1200度以上。 若控制不了温度,就算掌握了制瓷工艺,失败的几率也很大。 但这种事,只能通过试验,不断摸索,赵昆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 沉吟了片刻,他便皱眉道:“温度的事无需在意,你们就按照我的工艺章程烧制,若是失败了,就多加柴火多试验几次。” “可是……” 年长陶工闻言,脸皱成了菊花,有些犹豫。 王离瞥了他一眼,语气严厉起来:“公子怎么吩咐,你们就怎么做,还不快去准备材料干活?” “不是小侯爷,我觉得……” “本侯爷不要你觉得,做好你自己份内的事便可。” 说着,他又扫了眼其余的陶工,冷冷道:“从今日起,你们吃喝拉撒睡,都在陶坊,但有懈怠,本侯爷家法处置!” 所有人闻言,心里一咯噔,连忙应诺,随后苦着脸,回到陶坊。 很快,几名陶工便按照竹简上的工序,开始选料,洗泥,制胚。 而赵昆和王离则坐在树下,开始监工。 陶工们有这种抗拒反应是很正常的,毕竟抛开旧的换新的,相当于一切重头开始。 而重头开始,意味着大量浪费。 这些陶工很明显不喜欢浪费一窑陶器。 但迫于王离的淫威下,他们又不得不硬着头皮重头开始。 看了眼忙碌的陶工,赵昆忽然朝王离开口道:“等陶瓷烧制出来后,这千口村的保密工作,也要跟上了,至少在我们赚够钱之前,制瓷工艺绝不能泄漏。” “这个公子请放心,千口村是我们王家的封地之一,外人很难进来。” “很难进来,不代表不能进来。” 王离一呆,难以置信的看着赵昆:“公子莫非要让我派亲兵把守?” 赵昆眯眼:“有问题吗?” “这会不会太小题大做了?只是一座陶坊而已!” 王离有些犹豫,却见赵昆摇头道:“如果你真正了解瓷器的价值,恐怕就不会说出这种话……” “那公子的意思是?” 赵昆看了眼王离,然后面无表情的说道:“不仅要派亲兵把守,禁止外人靠近,而且几位陶工的家室,也要特别照顾,最好是安排她们到侯府伺候。” 听到这话,王离目瞪口呆。 这哪是特别照顾啊!这分明是扣押人质好嘛! 公子做事,果然一点也不心软啊! 不过想想也是,为了替姜潮出口气,赵高的女婿说杀就杀。 既然公子如此看重这瓷器,那扣押陶工的家室也能理解,毕竟制瓷技术是公子的,那些陶工学会了,表面不敢违逆王家,暗地里难免不被引诱,偷偷泄露出去。 如此一来,扣押家室就很有必要,只有忌惮,才能杜绝其他想法。 想到这里,王离拱手说道:“一切全听公子吩咐。” 说完,便转身下去安排了。 赵昆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有些欣慰。 这段时间的相处,赵昆对王离的表现越来越满意,想着是时候找机会跟他摊牌了。 “有点舍不得啊……” 半响,赵昆感慨了一句,恍然想起王雅小妹妹让自己放过王离的话来。 说真的,他现在什么都不缺,最缺的就是人。 王离和姜潮,相当于他的左膀右臂,怎么可能轻易放过? 有喜欢的人又怎样? 女人只会影响拔剑的速度! 只要王离不主动离开,赵昆是不会赶他走的.......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覆秦从计划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覆秦从计划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覆秦从计划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覆秦从计划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