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你即是国,国即是你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覆秦从计划开始第二百八十七章你即是国,国即是你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邯郸风云在李斯等人的主导下,逐渐恢复平静。 东巡也按照既定计划,启程了。 虽然依旧有人怀疑始皇帝失踪,但近日的奏折,始皇帝都有批改,而且字迹无误。 所以即使心中怀疑,也没人提出异议。 就在东巡车架缓缓驶出邯郸的同一刻,远在九原郡的蒙恬,接连收到了两封密信。 这让他不由背脊发凉。 半个月前,蒙毅给他送来一封密信,说陛下派他回咸阳处理政事,目前大秦朝堂,时局稳妥,通武侯正率军东进。 陛下在渡河口遇袭,幸得黎安君大破六国余孽,或许在邯郸歇息时日,便会继续东巡之旅。 密信最后,蒙毅还补了一句耐人寻味:陛下对黎安君很看重,但又想北上,若大哥有意我蒙氏未来,可寻找时机。 蒙恬素来敏锐,一眼就从蒙毅的字里行间,看出了一抹不同寻常的意思。 没犹豫多久,他便急匆匆地赶往扶苏营帐。 “公子,这封文件你且看一下。”蒙恬大步流星的走到扶苏桌案前,随手递给他手中的书信。 扶苏正在练字,头也没抬的道:“凡是军政大事,一切都由蒙将军说了算,扶苏无异议。” 听到这话,蒙恬顿时有些郁闷,但他知道扶苏的心病,所以也没跟扶苏计较。 “不是的公子,这封文件与军政无关。” “与军政无关?” 扶苏愣了一下,旋即疑惑的抬起头,望向蒙恬,却见蒙恬手中举着一封似家书的文件,不由有些好笑:“蒙将军这是何意?你的家书,扶苏怎能看得?” “你我二人的关系,有何看不得?”蒙恬没好气的反问了一句,然后二话不说的将家书递给扶苏:“公子先看看再说。” “这……” 被强塞看别人家书,扶苏心里有些排斥,但还是仔细的看了一遍,道:“这好像没什么不同。” “公子,你能否振作一点?!” “怎么了蒙将军?” 蒙恬急道:“该怎么了,公子能否听老臣一言?” “蒙将军有什么话,请直说。”扶苏放下手中的笔,郑重其事道。 蒙恬看了看扶苏,正色道:“公子,老臣在你心中,是否算忠臣?” “蒙将军这是什么话,你的忠臣之名,举国皆知,何需由扶苏赘叙?” “好,以蒙毅的性格,他突然发来此等密信,其目的何在?老夫揣测,应该有两层意思,第一:陛下对黎安君的重视越来越高,黎安君对朝堂的影响,也越来越重,陛下似乎更倾向黎安君。” “其二,陛下虽然倾向黎安君,但对你的期望,并没有消失,所以,以老臣之见,陛下会来九原郡,对你做最后的考察。” “蒙将军是说,我父皇会来九原?”扶苏惊喜交加的说道。 “公子若没回咸阳,今日怎么会看不出书信的含义?”蒙恬面容冷峻的抖了抖家书,然后抬头凝望着扶苏,道:“陛下北上,明显就是为公子而来,蒙毅身为陛下左膀右臂,怎么会中途返回咸阳? 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咸阳出现危机,还有,蒙毅说时局稳妥,这话外之音便是蒙毅受命掌控国都,而通武侯东进,更说明陛下预感关中不稳,特让通武侯坐镇关中!” 说到这,蒙恬又意味深长的看向扶苏:“陛下既然有此担忧,那说明他早已察觉到某种危险,随时可能袭来!” “公子仔细想想,陛下在渡河口遇袭之事,难道没有一点蹊跷?十万禁军护卫,竟然被数百人攻破营地,这是何等的勇猛?” “陛下英明神武,恐怕早就发现了端倪,公子,吾等不能再蹉跎岁月了!” 听到这话,扶苏身体一颤,眼眶红润的望向蒙恬:“蒙将军是说,父皇有危险?” “大秦与陛下一体,陛下之危,亦是国危!” “不,有昆弟在,父皇不会有事!” 扶苏讷讷的摇头道:“昆弟能文能武,他们不是昆弟的对手。” “公子,眼下是国危!”蒙恬脸上的寒意更胜了。 感受到蒙恬的寒意,扶苏猛然醒悟过来,追问道:“蒙将军到底想说什么……可否明言?” “依老臣的意思,公子应当主动求见陛下,且侍奉陛下东巡,寸步不离。” “此事万万不可!” 扶苏闻言,连忙摆手:“扶苏离开咸阳之时,父皇早就下旨,让扶苏未奉诏不得归国,扶苏怎能做乱臣贼子?” “再说,父皇身边有十八弟胡亥,又有十九弟赵昆,并非无人侍奉,而且我突然去求见父皇,倘若惹得父皇雷霆大怒,旧病复发,群臣怨念……” “公子怎能如此迂腐!” 蒙恬气得肝疼,但还是压下火气,苦口婆心的道:“陛下只是让公子未奉诏不得归国,又不是让您未奉诏不得求见,再说,陛下也是为人父母,怎么会没有怜悯之心?” “儿子担心父亲安危,特来求见,陛下难道会因为此事,责怪公子?” “可是……”扶苏面露犹豫。 啪啪啪—— 蒙恬连拍桌案,激动的道:“可是什么?老臣与陛下三十多年的君臣,陛下什么性格,老臣会不知道? 公子啊,咱们要以国家大事为重,怎能在乎那些旁枝末节的礼仪?” 话到这里,扶苏暗牙一咬,沉沉的道:“蒙将军别说了,扶苏去求见父皇!” “好!” 蒙恬兴奋道:“公子与陛下相见,不论其他,好好侍奉便是!” “只要公子在陛下身边,大秦的天下,坚如磐石!” “蒙将军的心意,扶苏都明白!” 说完,扶苏立刻走到卧房,换衣洗漱。 可换衣洗漱完没多久,扶苏又走到了蒙恬身边,有些难为情的道:“蒙将军,你说我见了父皇,该如何跟他交流?” 蒙恬:“………” 一个曾经刚毅果敢的皇长子,因为一场变故,从此一蹶不振,现在连跟父亲搭话都变得畏首畏尾,蒙恬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蒙恬不回答,扶苏也不继续追问,就如此,两人陷入了沉默。 直到天色渐暗,蒙恬才叹息着开口道:“公子变成了今天这样,老臣始料未及,若事不可为,老臣……” 话音还未落下,他已经老泪纵横,随即转身离开了军帐。 然而,还没等他回到自己军帐,第二封密信又到了。 ………… 另一边,漳曹村。 嬴政服用延寿丹后,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人仿佛年轻了十岁。 现在看起来,跟三十多岁的大叔,没什么区别。 “义父,原来你年轻的时候长这样?”赵昆围在嬴政身边,左瞧瞧,右看看,显得十分好奇。 嬴政不耐烦的摆了摆手:“你都看了半个时辰,还没看够?” “我就觉得奇怪,这张脸到底是不是你本人的?” “废话!” 嬴政白了赵昆一眼,道:“这就是我年轻的模样。” 听到这话,赵昆有些好笑的反问:“那为什么之前的你不一样,莫非长残了?” 啪—— 嬴政没好气的拍了一下赵昆的后脑勺,温怒道:“怎么跟义父说话呢?没大没小!” 说着,看了看木盆里的水影,摸着下巴,叨咕道:“谁长残了?这就是年轻时候的我!” “那义父有没有觉得身体不适?”赵昆揉着后脑勺,小心询问道。 “我从没感觉如此好过。” 嬴政微微一笑,满意的点头道:“这仙药果然了得,看来你师傅没有骗你!” “那是!” 赵昆扬起下巴,自得的道:“我师父从不会骗我!” “那你呢,你会骗义父吗?” “会啊!” 赵昆想都没想的答了一句,然后眼珠子一转,朝嬴政戏谑道:“义父不也骗了我?” “我什么时候骗……” 嬴政的话还没说完,忽又想起什么似的,朝赵昆指手,笑骂道:“你小子没完了是吗?” “那倒不是,只是觉得跟奇妙。”赵昆摇头:“亲爹成了义父,义父就是亲爹,想想都觉得好笑。” “好笑是好笑,那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什么怎么做?” “造反啊!” 嬴政的话音刚落,赵昆吓了一跳,连忙跑到门外,四处张望,发现没人才长舒了一口气。 “义父,这里不安全,切记谨言慎行!” 赵昆压低声音,朝嬴政嘱咐。 嬴政反应了一下,才轻声追问:“我们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义父还真打算造反啊?”赵昆有些疑惑的反问。 按照正常的剧情,始皇帝安然无恙,接下来应该上演王者归来。 可嬴政的造反决心似乎很坚定:“义父有些累了,不想处理那堆烂摊子,索性推倒重来,图个洒脱。” “那义父觉得,你与国家是什么关系?” “嗯?” “就是字面意思。” “我与国家的关系?” 嬴政眯眼想了想,道:“就眼下的秦国而言,没有我,恐怕真会如你说的那般,天下大乱。” “那义父的意思是,国家不能没有你?” 赵昆再次追问。 嬴政心中一凛,忽又感觉赵昆话里有话,于是疑惑的反问:“昆儿的意思是,义父对秦国可有可无?” “不是的义父,我就是想明白,你造反的目的是什么,或者,你怎么看待秦国与自己的关系。”赵昆摇头。 “现在的大秦,还没有发生乱局,若义父回到宫中,照样能力挽狂澜。” “可你不是说,大秦的问题已经积重难返了吗?若长此以往,大秦照样分崩离析!” 赵昆:“我之所以那样说,是因为不知道义父就是始皇帝,担心始皇帝会猝死在东巡途中,被赵高等人矫诏篡位,导致大秦内乱,六国余孽趁乱复国。” 嬴政:“现在的情况不就是这样吗?” “不一样的。” 赵昆摇头:“若始皇帝真的身死,那大秦的天下,必乱无疑,可始皇帝还活着,这天下就乱不起来。” 说着,面色凝重的望向嬴政:“既然乱不起来,又如何覆秦?” 嬴政皱了皱眉,有些不解的道:“我儿的意思是,让义父回去?” “那倒不是。” 赵昆咧嘴一笑:“我只是想让义父摆正心态。” “什么心态?” “你与国家的关系是,你即是国家。” 嬴政:“………” 赵昆:“大秦帝国因为始皇帝一人而存在,所以没有始皇帝,大秦会乱。” “相反,始皇帝对大秦可有可无,那大秦将会延续下去。” 听到这话,嬴政若有所思,半响,目光逐渐清明,朝赵昆感叹道:“想不到我儿竟有如此领悟。” “义父,你造反的执念,只是不想看到大秦的腐朽,可义父有没有想过; 一个人假如只有才干,没有德行,就等于一个家庭没有主人,而由仆人当家,怎么会不群魔乱舞?” “你是说赵高,李斯他们?”嬴政眯眼。 赵昆:“义父的优点,众所周知,可义父的缺点,却很少自悟,义父有没有想过,自己是否太执着手中的权力了。” “我执着手中的权力?” “无论是李斯,还是赵高,他们只是义父的臣子,他们要做什么,首先是以义父为主,久而久之,便成了迎合义父的工具。” 说着,意味深长的朝嬴政道:“大秦如果成了一个人的大秦,岂有不亡的道理?” “这……” 嬴政闻言,瞳孔微缩,目瞪口呆。 却听赵昆又道:“我们造反,虽然是还大秦安宁,但其实是改变大秦的现状。” “如何改变?”嬴政追问。 赵昆不疾不徐的道:“将一个人的大秦,变成所有人的大秦,意思是天下人的天下!” “天下人的天下?” “对!” 赵昆点头道:“秦国同一六国,六国之人不认同自己是秦人,那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六国人,而秦人也不认同他们是秦人。” “这就是问题的根源!” “我们造反,不是要覆灭一个国家,而是要覆灭这种思想,让天下人认同自己,认同自己的国家。” “所以,你说的群众的力量,指的就是这个?”嬴政皱眉道。 “不错!” 赵昆沉吟道:“发展群众的力量,就是发展一种信念,大家为共同的信念,走到一起,然后开创未来。” “这么说,那些六国余孽不杀了?” “为什么不杀?他们是祸乱之源,只要他们乱,我们才能站在正义的角度,除掉他们,为天下正义而战!” 听到这话,嬴政忽然笑了,也明白了。 赵昆想告诉他的,就是他不再是始皇帝,而是群众的一员。 只有参与群众,才能发展群众。 一人即是一国,一国即是一人。 想到这里,嬴政笑着感慨了一句:“我儿当真是造反的好苗子啊!”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覆秦从计划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覆秦从计划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覆秦从计划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覆秦从计划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