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那就让我们父子问鼎世界之巅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覆秦从计划开始第二百九十七章那就让我们父子问鼎世界之巅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赵昆将自己的计划跟众人说了一遍。 虽然听起了有点儿戏,但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嬴政第一次拍手赞同道:“我看此计倒是可行,武家兄弟不来也就算了,若是来了,到时候可要好好看看他们的狼狈相!” “哈哈哈——” 众人听到嬴政的话,不由哄堂大笑。 周魁略微有些担忧的道:“这.....这样做会不会有点冒险?” “没有什么事是不冒险的!” 赵昆不以为然的摆了摆手,含笑道:“放心,咱们的人没那么不堪,就算他们来了,咱们也能轻松应付!” “嗯。”周魁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然后想了片刻,郑重地说道:“既然小赵胸有成竹,那我们就按计划行事!” “这么说,大家都没意见了?” “没有!” 众人齐齐摇头。 赵昆见状,笑道:“那好!” 说着,又朝李毂道:“此事就交给你去安排,动作一定要快,尽量别搞出动静。” “诺。” 李毂拱手应诺,转身离开了厅堂。 事情告一段落后,赵昆话锋一转,又和众人商议黄崖洞山寨的军务。 虽然黄崖洞以前是山贼老巢,但赵昆夺过来后,并不打算走山贼的老路。 他要把黄崖洞打造成军事堡垒,进可攻,退可守。 等到天下大乱时,再趁机夺去昔阳县。 想了想,赵昆皱眉说道:“我们虽然攻下了山寨,但山寨里面的人员骤减,若是遇到大批围剿,怕是很难防御。” 嬴政摇头:“缺人还不是关键,关键是山寨里的山贼俘虏,该如何安排?” 现在的嬴政,已经没有了始皇帝的派头,更像一个准备成大事的谋者。 虽然自己反自己,有些荒唐,但当皇帝久了,人就麻了,现在重操旧业,倒是无比新鲜。 其实,纵观历史,嬴政最高光的时刻,就是统一六国那段时间。 要说治国,他确实有些欠缺。 不过,现在重操旧业,仿佛又找回了从前的感觉。 却见那名高个青年疑惑的看着嬴政,道:“那些山贼无恶不作,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人,留他们干嘛?” 嬴政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道:“那些山贼虽然可恶,但眼下还需要他们守寨!” “他们都是武家兄弟的人,您一点也不担心?” “大秦依法治国,刑律严苛,既然做了山贼,那便是无路可退!” 嬴政笑道:“他们效忠武家兄弟,是因为武家兄弟能庇护他们,现在武家兄弟失去了山寨,对他们来说,并没什么用了!” “至于忠义……” 说着,环视众人,反问道:“一群亡命之徒,有多少忠义?” 听到这话,众人互相对视,面面相觑。 嬴政把人性看得太透彻了,这点小儿科,对他来说,简直不算事儿。 眼见自己义父震住了众人,赵昆笑着安慰道:“山贼成了俘虏,说明他们还想活命,既然想活命,那就不可能自寻死路!” 说着,扭头望向一名乞丐:“你叫什么名字?” “属下名叫阳念!” 回话的乞丐,正是第一个发现赵昆的乞丐。 赵昆看了看他,又道:“我观你隐匿本事了得,可有兴趣负责情报工作?” “情报工作?” “就是打探军情,监视山下的一举一动,武家对我们了如指掌,葛县令与他们苟合,我们不仅要探查武家,还要探查整个昔阳县的一举一动!” 阳念闻言,恍然的拱手道:“少主有命,莫敢不从。” “很好。” 赵昆点了点头,朝阳念道:“这黄崖洞应该有探子,你去把他们收拢起来,能用就用,不能用就处理掉!” “我们必须要时刻了解山下的动向,情报相当于我们的眼睛和耳朵,没有情报,我们就是瞎子和聋子,无论黄崖洞如何防御,迟早会被人攻破!” 话音刚落,众人面色一肃,阳念立刻拱手:“少主,我马上去收拢那些探子,训练他们!” “且慢!” 赵昆摆摆手,若有所思的道:“单靠黄崖洞原来的探子,远远不够。” “那少主的意思是,还要招募人手?”阳念追问道。 “招募人手是必须的,只要有意投靠我们,无论是谁,都可以招募!” 赵昆沉吟道:“我的初步计划是,情报部门的人数,不少于三百人。” 不少于三百人? 众人闻言,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如此计划,完全区别于一般山寨,由此可见,赵昆的野心,绝不止于黄崖洞,甚至昔阳县。 想了想,阳念朝赵昆道:“少主,招募人手,训练情报人员,都没有问题,只是粮草方面,恐怕开销很大。” “这个不用担心,我自有安排!” 赵昆笑着摆了摆手,忽又想起什么似的,朝周魁道:“阿魁,你们三人若是考虑清楚了,就将家人接上山来,以防不测。” “我们决定去龙泉山找你,就已经考虑清楚了。”周魁看了看同伴,沉沉的道。 “好,那就尽快将家人接上山!” 说着,朝身旁的罗网人员下令道:“你们跟着去,好好保护他们!” “诺。” 罗网人员应诺一声,然后带着周魁三人,离开了大堂。 等大堂内只剩下嬴政和赵昆,赵昆笑呵呵的望向嬴政,打趣道:“义父,从皇帝变成了山贼,感觉咋样啊?” “你个臭小子,少拿这事揶揄我!” 嬴政听到赵昆的话,白了他一眼,然后背负着双手,看向门外,缓缓道:“以前,我总觉得,大秦统一了六国,百姓的日子就会好过; 可这段时间我发现,百姓的大部分生活,竟不如六国时期。” 说着,无限感慨的叹了口气,悠悠道;“百姓自古以来,无非是牺牲品罢了,帝王将相能留名千古,百姓能留下什么?” “要打仗,征用他们的子孙!” “要行军,搜刮他们的粮食!” “要建城,压榨他们的劳力!” “所谓的帝王将相,也不过如此!” 嬴政哈哈大笑,可笑声里,明显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苦涩和失落。 谷赵昆深深看了他一眼,摇头道:“大秦开疆拓土,击退匈奴并没有错,错就错在,严重违背了百姓的意愿,因此才会造成许多问题,致使百姓苦不堪言!” “百姓心中不满,光靠安抚和政策,很难消化他们的情绪,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让他们释放情绪。” “人,生来皆苦,并不是说,吃饱穿暖,没有战争,就一定会过得幸福美满。” 听到这话,嬴政微微一愣,有些不解的问:“既然不愁吃穿,没有战争,那百姓苦在何处?” “苦在受制于人!” 赵昆想都没想的答道。 在他看来,每个时代的百姓,都有自己的苦楚。 就算是后世的和平年代,百姓依然很苦。只不过,苦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古人苦于战争,苦于吃穿。 后人苦于封锁,苦于受制。 无数高新技术,被外国层层封锁,想要发展,难如登天。 “受制于人?”嬴政眯眼:“何人敢制肘我大秦百姓?” “义父可曾记得,我给义父说过,大秦并非世界的中心,在大秦之外,还有无数国家,当它们的发展,凌驾于我们之上时,我们便会被它们制肘!” 赵昆神色郑重的道。 “来自外部的制肘么.....”嬴政默念,缓缓点头:“如此说来,百姓之苦,无处不在。” “百姓之苦,确实无处不在,有的苦于身,有的苦于心......” “但是。”说着,忽又话锋一转,接着道:“攘外必先安内,只有解决了内部矛盾,才能冲破层层制肘,问鼎世界之巅!” 听到这话,嬴政精神一振,喉咙不由上下滚动。 之前与赵昆共谋大业,主要是复仇赵高,解决大秦的问题,可现在,他忽然觉得,自己的格局似乎小了。 自己做了三十多年的大秦之主,可从未企及世界之巅,如今有机会,何不尝试一下? 想了想,嬴政忽然开怀大笑:“好,那就让我们父子问鼎世界之巅!” ........ 与此同时,另一边,咸阳。 始皇东巡的车队,缓缓驶回咸阳,沿途的百姓夹道欢迎。 虽然人山人海,但毫无欢庆的气氛。 每个人低头不语,默默目送车队前行,看起来,十分怪异。 马车上,胡亥朝赵高小声问道:“老师,我们真的要这样做吗?” “陛下失踪数月,想来已经甍难!” 见胡亥一脸担忧,赵高色厉内荏的道:“长公子扶苏,上将军蒙恬,已经起了疑心,虽然陛下给黎安君留了一道诏书,但黎安君生死不明; 现在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是扶苏,届时,扶苏回咸阳做二世皇帝,公子还有立足之地?” 听到这话,胡亥有些犹豫又有些彷徨,想了想,摇头道:“新政不分封,父皇封赏昆弟,本来就不合法,大哥乃父皇长子,自古长幼有序,大哥继承皇位,顺理成章。” “公子的本意是好的,但公子有没有想过,陛下失踪,天下权力在老奴,公子以及丞相手中?” 赵高缓缓说道:“老奴本心,只为公子着想,公子愿做君,老奴鼎力相助,公子愿做臣,老奴生死相依。” “老师,就算大哥做二世皇帝,我们为何会牵扯生死?”胡亥诧异道。 赵高正色道:“陛下失踪之事,我们早已知晓,若扶苏做二世皇帝,肯定会调查此事,我们知情不报,本就罪该万死!” “啊?” 胡亥吓了一跳,怔怔看着赵高。 赵高继续鼓噪道:“公子,你再想想,制人或受制于人,岂可同日而语?” “可是.....” 胡亥蹙眉道:“废兄立弟,乃不义之举,不奉帝诏,是为不忠,不听父命,此乃不孝。不义,不忠,不孝之人,怕是天下难服!” “公子此言差矣!” 赵高厉声低喝道。 “老....老师且说,胡亥聆听便是。”胡亥心惊肉跳道。 “商汤无道,周王革命,天下称之为义。卫君弑父,载其史册,天下未曾斥其不孝。陛下虽然立诏,但并未言及长公子扶苏,其余皇子,又何来帝诏可奉?” 赵高说着,神色肃穆的道:“公子深受陛下宠爱,陪伴东巡,可见陛下对公子寄予厚望,只要公子当机立断,老奴愿为公子谋划未来!” 听到这话,胡亥有些惊讶,但很快又有些释然,感动的道:“老师身为一介老宦官,若非为了学生身后,何苦呕心沥血,是学生糊涂了!” 见胡亥被自己说动,赵高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下去。 就算他谋划了得,若没有胡亥配合,终究是一场空。 沉吟了一下,赵高又嘱咐道:“马上就要回宫了,公子切记不可泄露东巡事宜,只需在寝宫,静候佳音!” “一切交由老师全权负责!”胡亥拱手一礼。 “如此甚好。” 赵高满意的点了点头。 旬日之间,甘泉宫外,车水马龙。 先是御史大夫冯劫,带着太医令与相关重臣奔赴甘泉宫,会同左廷尉张籍,老常奉胡毋敬,确立了国丧勘验。 而后正式拜会两位丞相。 冯去疾召集了东巡随行官吏,以及相关人等,在丞相府与国丧勘验人员朝会。 对于始皇帝失踪之事,李斯做了详尽禀报,赵高和顿弱以始皇帝失踪最后面见之人的身份,禀报了嬴元曼设计毒杀始皇帝,围杀黎安君的诸般细节。 赵高还补充说,嬴政失踪之前,曾立有遗诏,交由他保管。 在写诏书前,嬴政留下的最后一道口谕是:“最近总感觉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唯恐途中有变,朕打算先写遗诏,等诏成之后,封于玺盒之内,若朕出了变故,即可召集群臣,宣读此密诏。” 赵高声泪俱下的诉说,令人无不信服。 最后,章邯与郑国禀报了当时由两位丞相主持的决议。 所有详情,都被史官记录在册。 朝会完毕,勘验人员,派出核实人员,奔赴林虑邑,中皇山神庙,邯郸城,以及漳河沿岸,落实所有细节。 三日后,终于确认:始皇帝嬴政遭遇长公主嬴元曼毒手,无药可救,毒发身亡。 之后,御史大夫冯劫会同三位朝廷重臣,连夜商议,对始皇帝驾崩事宜,做了论定。 次日清晨,李斯以领政丞相身份,连续作为。 他先拜会了冯劫,胡毋敬与太医令三位重臣,提出了‘召集三公九卿,商议国丧之事’的主张。 然,冯劫对他的主张并不认同:“李相此法多此一举,以秦律为先,陛下未册立太子,丞相便是摄政国事之人,眼下法定勘验完毕,当由丞相批复发丧,何须召集一干大臣来甘泉宫?” “冯大夫此言大谬!” 李斯听到冯劫的话,当即驳斥道:“陛下乃古今未有之帝王,今甍难离世,又有遗诏留下,怎能由老夫独断专行?!” 听到这话,众人为之一肃,暗道李丞相高义。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覆秦从计划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覆秦从计划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覆秦从计划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覆秦从计划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