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对问王华,鲤鱼入梦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要做明世祖第307章:对问王华,鲤鱼入梦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朱见济又斜靠在椅子上,打量王华。 “你喜欢固怀!” 他用了肯定的语气,没有给王华留一点退路。 王华也干脆,直接从凳子上滑下来,双膝跪地,“学生的确心悦公主!” “懂!” 皇帝敲了敲手心,又故意逗人家,“可固怀又不喜欢你,你这是单相思!” 后者当然不信,但也不能直白的说公主也喜欢自己,那过于自恋了。 于是他道,“陛下又不是公主,安知她的心意?” “朕是她哥哥,不比你这外人了解?”朱见济一拍桌子,故作大声,“你连个举人功名都没有,还想尚公主?” 虽然固怀的婚事一拖再拖,让她都快二十了也没有成功找个驸马,但谁都知道,这不是皇帝不重视。 只是固怀公主身份贵重,又比不得固安主动出击早下手,让皇帝在选妹夫一事上慎重了许多。 谁敢借机嘲笑固怀“嫁不出去”,那结果只会是半夜有东厂敲门,请他进宫加入自己的组织。 王华不甘示弱,“学生虽然惜于天意,未能中举,可却是堂堂正正考入太学的!” “太学乃陛下革新之处,出身其中者皆自称天子门生,学生如此,难道还比不上一个举人?” 以前入太学,的确得是各地郡学中的优秀举子或者会试副榜之人,但朱见济改革以后,不论功名如何,只要乖乖走下大明版“小初高”流程,再通过“高考”,就可以拥有帝国最高学府的入场券。 由于有这样的便利,可以绕过竞争难度极大的科举考试,便使得地方上的读书人也倾向于走“社、县、郡”学的路子。 虽然课程很多,要求很严格,学起来吃力……但好歹是比正轨科举多出不少名额的! 要知道,如今太学的总人数有五六千,其中新生起码能分到两千。 等再熬完了三年太学,成功毕业任官的概率,也有个五分之一,比起总共只录取两百来人的南北榜要高出不少。 水分很大的西榜只针对大明教育落后的一些省份,任官也必须定向到边远苦寒之地,日子过得又苦又累。 于很多学子来说,这也不是啥好选择。 人总是习惯趋利避害的。 地方上的官员也跟朱见济打了不少报告,说这几年来入学进修的读书人增加了不少。 “标榜太学,兴官学而抑私学,进而改革科举,这不也是陛下的心意吗?” 王华拱手,借着殿里没有多余的人,发出了大胆的言论。 朱见济不敲手指了。 他看着跪在地上,背脊仍旧挺直的王华,挑起了眉头。 这的确是朱见济的意图。 随着愿意走学校路子出身的士人越来越多,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士大夫自然会变得少起来。 眼下进士科还科举考试中的占着大头,但在朱见济大力扶持下,一些实用科目已经发育起来了。 世人都知道当今天子重实际而弱清谈。 只哔哔不干活的人,连奉天殿的门都进不去。 而只要能干活,就算人品犹如徐有贞,同样可以坐到内阁次辅的位子上。 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科举制不改不行。 道德文章,也许还能出现在考场之上,但它以后也会跟其他科目一样,沦为无情的分数制,成为考生们上榜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而为了迎合科举录取标准,能够最大程度反映上层统治者心意的官学就受到了欢迎,继而又抑制了借用私学传播自身理论,进一步结党立派的势力。 朱见济对自己主编的那些教材具有很大的信心,毕竟那是后世很多前辈的心血总结。 所以知道私学里可能出现引导潮流的大学者、思想家,朱见济还是毫不留情的选择了打压—— 能做出一番成绩的大家,自然会在如此形势下找到新的出路。受伤最严重的,只会是顽固的守旧党。 利,是大于弊的。 而以上种种,都算阳谋。 是个人都能看出皇帝借用扶持官学,来引导社会思想的手段。 当年汉武帝“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就是到处开学校让人学习儒家,从而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儒学官僚,使得儒家最后得以成功独尊。 可看出来了又如何? 他们又搞不过皇帝。 蒙元和大明都停过科举,也没见读书人成功反抗过。 反正朱见济是早就看出来了,只要能让他们当官,《金瓶梅》都能给读书人学出个高大上的精神来,何况一点杂学? 在大明的体制下,只要皇帝手里有点兵权和办事的人手,那他就是规则的绝对制定者。 玩不过他,就只能顺从。 而王华,是第一个对着朱见济明说这事的人。 “你这人还挺有眼光的!” 朱见济笑了,让王华起来重新坐下。 “可朕还是不能就这样,把公主交给你。” “朕有两个妹妹,固安嫁给了英国公,那可是大明顶级的勋贵!” “你是什么人?” “朕看过你的卷子,还有其他的调查,论说人品学识,都可以。” “但也就是在太学里面出名!” 朱见济朝他伸出了手比划,拇指跟食指搓来搓去,“你得把自己脑子里的东西,换成名气,让别人见识下你的本事,朕才能安心让你做驸马!” “而且你当了驸马,还得给朕发誓,不欺负固怀,纳妾更不可能了……要是让固怀受了委屈,朕得把整个王家都拆了!” 王华听了朱见济的指教,喜不自胜。 他对自己也很有信心。 造势扬名又有何难? 旧时的老前辈在给自己立人设一事上,早就玩出花样了,王华再不济找人出出主意,把这经验总结仿效一下,再绞尽脑汁写篇华丽文章出来,总能成功。 他又不是没这条件! 至于只娶一人…… 这对一直坚守男德的王华而言,不算什么。 他家里也不是只有他一个男丁,开枝散叶轮不着王华操心。 “我这就回去准备!” 得了皇帝的准话,王华憋不住了。 朱见济嫌弃的挥挥手,让他退下。 王华刚出门不久,在殿外眺望的马冲就进来,笑着禀报,“固怀公主过来了,正好跟人撞上呢!” 固怀到底是没忍住,心不在焉的喂了下鸽子,就跑回宫里企图拯救情郎了。 “撞他个昏头昏脑的,人家还傻乐着呢!”朱见济也带着笑意打趣。 “你过去让那小子赶紧出宫,不准在宫里勾搭朕的妹子!” 这种事情,不要在大舅哥眼皮子底下搞好吧? …… “原来是你准了她的情郎,难怪固怀今天都高兴得不行。” 在夫妻俩相互喂奶之后,王氏趴在朱见济身上,嘴里嘀咕。 朱见济进入贤者时间,抱着老婆懒得管别人,“总算能在今年把她嫁出去了……再拖下去,母后都得骂死我了。” 妹大不中留啊! “既然两个公主都有了着落,那陛下就该跟她们比别的了!” 王氏修整好后,又坐起来,话语和动作里都充满了暗示。 “固安那边,可是又有了好消息……” 也许是老英国公张辅七十来岁才有个儿子的例子,给了张懋在延续家族血统上很大压力。 在结婚几年总算生了个儿子出来后,他跟固安简直是一发不可收拾,走上了三年抱两的道路。 孩子刚走利索呢,又要上手二胎了。 固怀二十岁才出嫁,王华也快二十二了,估计一结婚就要急着造娃。 这么一来,朱见济这个大哥可不能落后! 朱见济表示自己当然不会示弱。 于是在让王氏丰衣足食了一回后,朱见济又追过去冲塔了一次,保证让老朱家的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此荒淫无度的过了几天,有点肾虚的朱见济梦见了他亲爹。 梦里的景泰帝很高兴看到儿子这模样,还很痛快的跟朱见济分享了自己的补肾秘方—— 景泰帝当年,也是拥有无数佳丽的马术高手了。 不过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在让儿子多注意身体后,景泰帝提了一尾老肥的鲤鱼给朱见济。 朱见济在梦中迷迷糊糊的接过,随后发现那鲤鱼一到自己手里就活蹦乱跳,尾巴还乱舞到了他脸上。 被鱼一尾巴给扇懵了的朱见济一下子从梦里惊醒过来。 强迫皇帝对自己倾囊相授的王氏还在熟睡,脸上还有些许红潮未退。 “难道……我真的要去补身体了吗?” 想起父亲梦中的叮嘱,朱见济不由得扶着腰喃喃自语。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要做明世祖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要做明世祖》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要做明世祖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要做明世祖》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