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殷地安否(完)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要做明世祖第334章:殷地安否(完)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失散多年的兄弟相认,双方还都算好人,那放在哪儿都称得上是一件好事。 酋长托斯卡激动的把所有人召集起来,和祭祀一起宣布了这件事。 其他人对结果当然也是极为惊讶,可部落里的两位领袖都承认了,他们也没有办法。 很多人在过完两天缓冲期,接受了这个真相后,跑去跟周似他们深情拥抱。 虽然双方话都说不通,顶天了就会点简单的字词,短短两个月内,突然就成了亲密的兄弟,有点令人摸不着头脑。 但周似等人可以千里迢迢渡海而来,自己发展的这么强大了,还愿意遵循祖先指引来寻找自己这个垃圾弟弟,其中诚意已经体现的淋漓尽致了。 要是再嫌弃多疑,不肯接受,那就是上违背先祖之灵,下辜负兄长之恩了。 做人,哪怕做个原始部落的人,最基础的感性还是要有的。 再说了,小部落在很多方面也不会太过纠结。 一些大点的部落,对于接纳很多外来人一事都是很谨慎排斥的,更别说承认双方都是一个老祖宗了。 毕竟按照通用的逻辑,既然大家都是一家人,那我岂不是能名正言顺的统治你,吞并你? 也就托斯卡这个人数合起来不过两百出头,而且生活长期处于无忧状态的部落懒得想太多。 他们和周似方面一起举办了一次隆重的祭祀,告慰先祖和神灵,感谢两者让血脉可以团聚。 “如果以后遇到危险,你们可以打出这面旗子,大明一定会帮助你们!” 周似取出日月金龙旗,双手递交给塔坦卡。 塔坦卡已经了解过这面旗子的含义,严肃的接过,又是拍了拍胸脯。 “那接下来,我想继续往东边去,找寻其他的部落兄弟。” “我会留一些人下来,帮助托斯卡耕种狩猎,教你们来自大明的智慧。” 塔坦卡意会之后,也表示,“托斯卡每年都会和周边部落进行集会,我也去过其他部落在的地方。” “你是远道而来的兄弟,托斯卡应该帮助你!” 在集合起来商量一阵后,托斯卡决定派出十几个人,加上周似的十人,合起来组成一支商队,去东方进行探索。 认祖归宗是大事,总不能只有周似他们独自忙活。 既然先祖认可了双方的关系,那托斯卡也有必须在这事儿上出一份力。 周边部落的语言是相通的,有了他们的加入,起码能在沟通上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至于能不能让一些凶狠的部落安心坐下听周似传播祖先的意志…… 朝天开一枪就行了! 体魄强如塔坦卡,在第一次听到火焰迸发的声音时,也忍不住心惊肉跳,以为神灵依附到了周似身上。 子弹打完了也没关系,还有刚刀铁剑可以对付顽固分子。 北美这边的印第安人连金属武器都很少掌握,比起翻出扎甲穿上,手里拿刀枪的周似他们,那血条脆的让人都舍不得用大力。 唯一可惜的是,周似在附近寻找几天,也没能找到一匹类似于野马的东西。 没有了畜牲作为原始动力给人类提供帮助,也难怪印第安的文明迟滞多年。 毕竟文明进步是需要交流的。 而交流的第一要素,就是交通方便。 不管是道路通畅还是动力方面,只要能去到远处,总归能开拓一些眼界。 反之,环境就会迫使很多部落自我封闭,生生死死都没人能知晓。 对没有牛马拉车这件事,周似还挺苦恼。 最后也是没办法了,又带着人做了几辆简单粗暴的木制手推车和板车出来,把多余的东西放上去,就苦哈哈的开始了新的旅程。 在出发之时,周似还满心期待着,能在路上抓到牛马羊这种较为大型的畜牲,用来做劳动力。 他就不信了,这么大的一片陆地,怎么可能没一头牛羊马? ———— 周似已经成功登陆美洲,而且真靠着自己的嘴炮忽悠到了一个部落认他当大哥,甚至还拖着各种包袱更进一步探索时,朱见济对之,一无所知。 他除了脑子里的东西,说来也就是个凡人,再怎么惦记海对面的那种事也是没用的。 就像他多次对巩珍等航海家说得话: “卿一去海上,朕便无能为力,只能祈祷天意顺你我之心,护佑大明海途昌盛而已。” 下海这种事,放在后世那也是很挑战人勇气的,搁在古代更容易出问题,哪怕技术有了发展,可远洋航行还是危险重重。 作为皇帝,朱见济只能保证官方每次派人出海,会安排好他们留在本土的一家老小情况,让其免除后顾之忧。 其他的,他就管不到了。 而且国内政务繁杂,朱见济也挪不开眼睛,只能在夜深人静得空之时,想起海外还漂着大明的船队。 “春官的抓周礼准备的怎么样了?” 夜里泡脚准备休息之时,朱见济跟王氏聊起了话。 王氏去了白天戴着的各种饰品,整个人如清水出芙蓉般卧在床上等皇帝宠幸,闻言倒是点头,“都准备的差不多了。” 乾圣九年一晃而过。 随着大明在中亚啃下来了一块地盘,白羊王朝在乌宗哈桑深思熟虑后,决定答应朱见济的三大要求,和大明建立起宗藩关系,并且与黑羊为大明的“海西国”共同组成一道防线,给了后者适应发育的时间后,朱见济便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内政上。 至于海西国如何,则是需要朱见泽他们去准备谋划了。 大明眼下只留了几百兵力在那边,之后要做的,就是移民过去,等下半年朱见泽过去就藩,正式建国称王。 乾圣十年的年初,除了继续处理各地大雪带来的一系列灾害,以及官员的年初工作考核外,他在自己的小家上,就要去预备儿子的周岁礼了。 这可是皇长子,等周岁一过,就得被册封为太子的! 以皇帝对皇后的重视,还有朱佑栎出生后,朱见济不顾守旧的礼官反对,时常抱着儿子溜达和看奏疏,连被儿子默认成尿盆都不会真生气的表现,足以见得母子俩在天子心里的地位。 如此,朱佑栎的事情,谁敢不上心? “除了照惯例用的玉陈设、玉扇坠和金银等物件,朕还想给春官放件弓、剑……富贵文华必须要,可武功也是缺不得的!” 要想当个好的继承人,为大明的未来而奋斗,那在朱见济看来,文武双全可是基本标配。 乾圣天子虽说没亲自上过战场,可在宫里也时常跑马射箭,收复西域之时更是亲自坐镇后方,也是有着充沛理论知识的。 国家太平稳定后,善于管理的文官总会膨胀起来,抑制起武将势力,这是不可避免的一件事。 即便朱见济能帮扶一时,那他还能给武将撑几百年的腰吗? 所以考虑到这点,他不仅要求以后的官员都要懂点武功,唤醒其骨子里的尚武精神,同时还要统治者以身作则。 在强权时代,君主的作为是能够影响整个国家风貌的。 唐太宗不说私德,起码他本人的性格作风就带动了初唐之时的繁盛开放。 太祖太宗之时也是一样, 土木帝一来,更是验证了这个道理。 从朱见济之后,大明皇帝皇子都得习武,一来让他强身,以免入水即化;二来防止大怂那极端的崇文抑武政策重新出现。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要做明世祖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要做明世祖》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要做明世祖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要做明世祖》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