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给我拦住他们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国际倒爷,从海上贸易开始崛起第六十九章:给我拦住他们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尼古拉海港之城,有用127公里海岸线,大大小小的码头,港口,多达上百个。 它的滨海大道,便有数十公里长。 不出意外,也全部安装了铁丝网,布下了重兵封锁,层层盘查,一路少不了花钱打点,顺利通过。 特么海面上全是军舰,一艘大过一艘,略过不提。 却没看到航空母舰。 林岭东暗猜,应该是一二号港口。 车行了一个小时,终于到达,熟悉的感觉终于回来了,前方一片宽阔的码头堆场,摆满了废弃的集装箱,锈迹斑斑的单臂式起重机,而海面上,就那么下饺子一样,排着几十条船,一艘艘就那么漂在海面。 林岭东眼都看直了。 由于是空载荷,船体下方,圆头的防礁锤已经高出水面,被海风吹过,一艘艘迎着海风微微的晃悠着。 一艘全红色涂装的万吨巨轮,就靠在岸桥边上。 显然是很久没打理过了,显得有些锈迹,和墨绿色的浪潮痕迹。 老伊万:“这是我们最大的集装箱港,17艘集装箱船都在这里,你自己去挑吧。” 林岭东:“快,快给我开过去。” 麦德维丘克猛踩油门,带着三辆步兵战车驶上码头。 林岭东下车,踏上岸板。 猛烈的海风吹过。 心情止不住的激动,又感觉心情复杂。 几十条大船,每艘都是百米以上,还是极其壮观了,岸边停不下,就在海上抛锚,乱七八糟的漂着。 除了看守的士兵,停靠的装甲车,偌大的码头连一个人影都看不到。 冷清得吓死人。 林岭东:“这些船多久没动过了?” 老伊万也是唏嘘:“快一年了吧,你来晚了,我们有9艘巴拿马型3万吨巨轮,被英国人买走了,这些都是剩下的。” 林岭东还是略有尴尬。 敢情,这些都是剩下的。 不过想想也对,现在还有钱能买船的,都是些大型的船运公司,动不动几百亿的固定资产,这些淘汰货当然看不上了。 可对林岭东就很香了。 “没问题,我要的就是这个,可我还是想问,为什么搞成这样?” 老伊万摇着头:“很多原因,经济崩溃,工人罢工,没办法运营了,可更关键的还是封锁。” 老伊万显得沧桑几分,反背着双手,迎着海风,朝着船支走去。 林岭东信步跟上。 老伊万手指着南边:“土耳其太可恶了,把海峡封锁了,黑海出不去,罗马尼亚又拒绝和我们贸易,这些船还有什么用?” 说完,又对着空旷的海面指指点点,一副厌恶的模样:“当初不应该打阿富汗,就该打土耳其,把红旗插上他们的土地,留着就是后患。” 林岭东摸着鼻头,也是笑笑。 不得不说,老伊万讲得对!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叫狗中哈士奇,国中什么来着。 这些奥斯曼家伙,的确是不干好事啊。 黑海,就跟里海一样,是一个内陆海洋,面积并不大,却盛产石油,所以周边的国家经济强盛。 它的形状,就像个芒果型的湖泊一般,周边环绕着土耳其,乌克兰,俄罗斯高加索地区,摩尔多瓦,格鲁吉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7个国家和地区。 只有唯一的出海口,沟通地中海,才能到达欧洲。 这个出海口,叫做博斯普鲁斯海峡,被土耳其掌管。 你就说,这个土耳其有多可恶吧。 他独占着南边的一块大陆,不用,几百年以来,直接把首都建在出海口,勒索天价过路费。 后世的瓦格良回到华夏,买船才花费2000万美元,99年出土耳其海峡时,被这个国勒索10个亿保证金,谈判两年,还转移了一项导弹技术才让你过。 它97%的国土在亞州,3%的国土在欧洲,它却坚持认为是欧洲国家,折腾了20年,却没有加入欧盟。 二战时期,斯大林格勒战役,这国偷偷了集结了25个师的兵力,悍然的入侵苏联。 冷战时期,它加入了北约阵营,美军在土耳其布置了50枚核弹,直到古巴导弹危机之后,才拆掉。 黑海上,与乌克兰遥遥相对。 整个黑海舰队,就是防范土耳其的。 如果困死乌克兰,土耳其当然是乐此不疲了。 罗马尼亚又是苏联一方,也想困死他,怎么办? 内交外困,是真没办法。 曾经大名鼎鼎的黑海航运公司,最鼎盛时,负担了乌克兰70%以上的石油运输,补足整个乌克兰的海上贸易。 数百条的船的庞大船队,卖光了! 没聊几句,已经来到了切尔诺夫号船边,连船梯都没拆。 老伊万也是满脸感慨:“大船就这么一艘了,船上四套发动机组,都是哈尔科夫机械设计局的产品,一套M21燃气蒸气联合发动机,提供6000匹马力,安装在侧舷上,帮助船舶进港,还有一套M62燃气轮机,用做定速巡航,主动力是两套DT59,最大功率22500马力,都是军用级的,巡洋舰也就这个配置了,满载你可以装到一万多吨。” 老伊万回忆了一下,脸上也有些得意。 “我最高装过多少?我想想,我装过1700个集装箱。” 发动机这一块儿,林岭东一脸迷糊,只能听懂军用级,和两万匹马力。 可集装箱这块儿,就有点夸张了吧。 林岭东:“1700?关键你标载多少?” 老伊万:“标载1100。” 林岭东:“厉害,你也是胆子大,码多少层上去?” 老伊万:“能码多高码多高了,你放心,船况保证你满意,你拿回去随便装,12级台风都吹不翻。” 老伊万也腾起傲色:“这是黑海的船,军用民航,比欧洲的船质量要高出两个台阶,至于船况你尽管放心,拿回去20年开不坏,开坏了你回来找我。” 林岭东:“好啊,你还给我包售后了?” 老伊万:“包,但修船你要给钱。” 林岭东:“油耗呢?” 老伊万:“看主机动力,中速1200转的情况下,一天15吨油左右吧,对了,船里还有70吨低硫油,你开出地中海没问题,就送给你了。” 一天15吨。 林岭东暗自琢磨。 一个航次的话,从马尔代夫跑印度航线只需要3天,来回也就6天的量,差不多100吨油。 林岭东:“目前的油价呢?每吨多少钱?” 老伊万:“国际油价,350美金,在我们这里还要便宜一些,给你算280吧。” 就按300吧。 这油价也不贵嘛。 一趟3万多也就搞定。 林岭东:“行吧,带我上船看一下。” 刚刚说到这儿,便听到身后一阵发动机声。 三辆拉达轿车,后面跟着两辆军用吉普,在码头上扬起一阵灰尘,朝这边开了过来。 第一辆拉达轿车速度很快,几乎是加大油门冲了过来。 林岭东回头一看,刚想问什么人,对方的车门打开,几个身材肥胖,穿着印地长袍的家伙,气势汹汹的下车了。 岸桥还有百把米的距离。 几个人将车门猛的一关,手朝着这边指着,嘴里呐喊着印地语,笨拙的跑了过来,后面的吉普车,也跳下几名士兵,抱着枪跟了过来。 老伊万:“印度人。” 林岭东眉头一竖,这些士兵怎么搞的? “给我拦住他们。” 麦德维丘克也是彪悍,抽出腰间的勃朗宁,咔嗒,上膛,朝着天上便放了一枪。 “预备,瞄准。” 身后几十个士兵,同时拉动枪栓,黑洞洞的枪口便指了过去。 几个印度人蒙头便蹲,有两个直接趴在了地上。 什么情况?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国际倒爷,从海上贸易开始崛起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国际倒爷,从海上贸易开始崛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国际倒爷,从海上贸易开始崛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国际倒爷,从海上贸易开始崛起》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