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这个项目我投了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国际倒爷,从海上贸易开始崛起第二百零九章:这个项目我投了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楞了一阵,伟中几分憨憨的说:“也不少吧,我还有几万块。” “伟东呢?”林岭东笑着问。 伟东推了下眼镜:“我也差不多,几万块吧。” 采薇就不用问了,她从不贪昧,能有些钱都是林岭东给的。 林岭东话语转了个弯儿:“我们是兄弟,从小到大,我有没有骗过你们?” 三兄妹齐齐摇头。 林岭东把自己的钱夹拿了出来,在腿上拍了拍:“钱,我现在不缺,我可以告诉你们我有很多,整个宗祠的财富总和,加上所有工厂,所有船队,所有的族老,就是把村子卖了也比不上我。” 林岭东扬着钱夹。 “这些,都是我一手一脚挣起来的,你们会慢慢知道,我究竟混出了怎样的名堂,会拥有怎样的影响力,村子是烂泥塘,而我可以带你们走遍世界。” “只要你们点头跟我,每人50万年薪打底,给我个卡号,三天之后,每人50万,这笔钱就会到你们账上,我只问一次,跟我走,愿不愿意?” 兄弟再亲,也抵不过钱的魅力。 想争,也不过是利益。 用金钱去考验亲情,搞什么落魄担当,虽然他很自信,可林岭东不愿去做这种傻事。 他习惯直接给够,免得闹心! “大哥,你是不是疯了?” “跟着你干啊?”伟东推了下眼镜,终于意识到什么:“呵呵呵,还说什么钱不钱的……” “亲兄弟明算账。”林岭东点着膝盖说“讲清楚好一些,我打算投资1000万,在白云山兴建一座现代化的橡胶工厂,修到填埋场旁,就交给伟中负责。” 三兄妹石化当场。 在他们心中,根本就没千万这概念。 可对林岭东来说,不过是百万美金而已。 林岭东很费了一番功夫,才让三人相信这是真的。 “哪用得了这么多,最多两百来万就够了。” “规模太小,我可提不起兴趣,要建就建白云山最大的,将厂房建到填埋场去,橡胶和塑料一起搞,必须抓紧,这一行虽然好赚,但去得也快,再过几年讲环保了,这一行就没得捞。” “咱们投资到位,花几年时间做大,转石化生产线。” 林岭东是过来人,他当然知道发展走向。 废品的挥手利用是个大行业,在前期化工产能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废品的回收再利用,对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助力。 从小瓶1毛,大瓶三毛,到废铁废铜,在马路上捡还不够,每年的垃圾都需要大量的海外进口。 就像达拉维有句话。 在达拉维,没有任何一片塑料会被浪费,每一张纸都可以找到买家。 整个达拉维贫民窟,就是几十座超大型的垃圾山,数十万达利特依靠分拣垃圾生活,仅靠双手整理,将种种废弃物筛选出来。 这是最为廉价的原材料。 印度为了加入世贸组织,就曾经答应这一条件,替西方国家处理洋垃圾,你只管派船去拉回来就行了,白送。 很遗憾。 某地,也是如此! 就日常的生活垃圾,也需要大量处理,分类拣选。 这一块儿,做得最好的当属曰本,在战后恢复的一段时间,曰本人为了发展经济无所不用其极,原材料的短缺,令他们大肆进口洋垃圾,修建江东海上填埋场,东京废物战争,将垃圾实行严格分类。 可印度就比较草蛋了,将垃圾场修建在孟买市中心!!! 广東的填埋场也很巨大,在白云山。 这一波红利可以捞足10年。 除此之外,还有个大部头的产业。 ……服装! 宗祠的第一间工厂,便是服装工厂。 他们几兄弟,尤其是三房这一支,是靠女装起家的。 广東是全国第一的服装大本营,新塘的牛仔,白马的裤子,中山的针织,佛山的童装,普宁的睡衣,東莞的毛织,花都的包包鞋子,还有沙河的飞机货,二八货,老十三行批发市场,还有中八路童装商圈,石井三元里尾货商圈,当时的广東供应了沿海半数以上的内销份额,外贸更是片布难求。 火得一塌糊涂。 是全国的货源地。 这种劳动力密集的产业,是最适合宗祠发展的,当初的阿叔公拉起几百号人搞工厂,是大岭山最大的一家。 没有品牌。 谁火仿谁,谁火贴谁。 家族的小辈成长起来之后,负责跑销售。 林岭东带着几个三房小辈,最初只几百块钱,跑去开辟深城市场,恰好遇到深城的蓬勃发展,出口份额大增,将工厂的女装一路做到了国贸大厦。 这一块儿,林岭东也不会放过。 “伟东,你也有份,现在的服装行业什么最赚?” 伟东一口回道:“文胸,文胸最赚,现在走货好猛的,只要资金足够,肯定赚大钱。” 伟中也说:“对对对,现在做牛仔都不赚钱了,就文胸最赚,高档的文胸一片就能卖两三百块,一立方的箱子,就值好几万块,接曰本的货都忙不过来,现在大家都在投,一家比一家搞得大。” 林岭东当然了解。 说起话来,也是内行非常。 “那你可考虑清楚了,利润高,技术要求也高,内衣是最难做的,工序长,自动化程度低,一条流水线需要好几十人配合,你刚起步去做,竞争力又在哪里?” 伟中道:“主要是资金问题,现在广東的厂家都是普通钢圈,穿不了多久就容易变形,高档的文胸都用记忆合金,到曰本去进口来做,专做精品,把目标放在港岛和北美市场,专做高档出口。” 林岭东靓仔呆住,却是被突然点醒。 “不错,就冲你这个记忆合金,这个项目我投了,投个1000万去做,但厂子不能放在广東,放到马尔代夫去,北美和港岛市场,先放一放,我们先做西欧。” “额?为什么是马尔代夫?” 采薇还有点迷糊:“马尔代夫是什么?” 林岭东笑道:“忘记告诉你们了,我在印度洋买下了两座海岛,在那边混得还挺不错的,我一直想搞点轻工项目,拉点人口,也顺便帮本地解决一些就业问题。” “这个项目还不错,附加值高,如果出口西欧的话,放到马尔代夫还能节约12天的海运,也是笔不小的利润。” 几兄妹又被震得不轻,也是一脸迷糊。 “买海岛?”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国际倒爷,从海上贸易开始崛起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国际倒爷,从海上贸易开始崛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国际倒爷,从海上贸易开始崛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国际倒爷,从海上贸易开始崛起》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