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唐:逆子,你想造反吗第112章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李简说的那叫一个大义凛然。 瞬间无数道敬佩的目光射来,着实又是一波致命性的装13。 “哈哈哈!好!那今天,朕就看看,多少年不曾解决的问题,能不能被你破解!” 李世民直接走了下去,走向广场。 而大臣们一个个也跟在后面,很快将李简与工部侍郎二人围了起来,一个个眼巴巴的看着那两张地图。 “玛德!为什么?为什么都看好他?!” 李承乾被蜂拥而来的群臣,挤到了一旁,仿佛成为了一个局外人,忍不住低声骂了起来。 “承乾,淡定,你真的认为他能解决历代都解决不了的难题吗?” 皇后拍了拍李承乾的胳膊,然后与其站在外面,静等李简出丑。 “呵呵~” 李简笑了笑,然后拿起毛笔,先是在地图上安州附近的几个城池上,画了几个圈,而画圈的位置,就是工部尚书画的河道。 不仅如此,他还在一些河道标记上打了叉,代表不可取。 最后,地图上,只有一条通往长江的主河道,还有三条通往一些城池的小河道,还留下了三个圈。 “好了,尚书大人,修建这几条河道,会省下一笔钱粮吧?”李简用扇子点着地图问道。 工部尚书此时正仔细的看着地图,同时还会在全国地图上比对一下,不由的眼睛一亮,问道:“十二皇子殿下,难道您还精通地理建设?” “呵呵!” 李简淡笑着:“没那么夸张,只不过是略懂一二而已。” “妙啊!妙啊!一条主流,三条支流,横跨多雨水地带,省时省工!还不影响引流,并且加以修缮,就能连通一些河流!不过殿下,河道少了,到时候下大雨的时候,难免会益处,甚至发生洪灾啊!” 工部尚书不愧为工部尚书,问题直指要害。 而经过他的讲解,皇帝与众臣也看出了端倪,一个个不由的对李简刮目相看! 李简则是笑了笑,拿着扇子,点着上面的圆圈说道:“看到这些圆圈了吗?” “在这里可以建成水库!用来蓄水。” “如果水积攒满了,可以向周围以及其他的少水地区大量排水。而待这边大雨之时,还可以适当的把水引到洞庭湖这里......” 李简款款而谈,虽然想法不是很完美,甚至有一些漏洞,但想法也为众人打开了一扇大门! 让李世民等人听的如痴如醉。 就连长孙无忌也是眼神放光。他没想到,这个曾经懦弱的十二皇子,如今竟然还有这等本事! 待说完之后,李简拱手一礼道:“父皇,各位大臣,晚辈这只是一些想法,具体的事实,还有事实到哪一步,还需要仰仗诸位。” “……” “好!” 李世民一声爆喝,今天他已经不知道喊了多少‘好’了! 虽然李简的一些想法天马行空,甚至有些不可能,但有想法,就是好! “哎呀呀!真没想到啊!代王殿下还有如此的本事!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啊!” “是啊!是啊!这要是完成这个宏伟的计划,大唐的以后的洪灾以及旱灾可以缓解很多啊!” “……” 一时间,众官员马屁连连,或者说是真的服了。 “呵呵!大殿下,你说了半天,但你这计划,劳民伤财,大唐虽然国库充盈,但实行起来,也会大伤元气啊。” 皇后不能再这么看着人们把李简捧上天了,终于出手。 “就是!父皇,儿臣觉得,十二弟这个只是一个想法,根本就行不通!”李承乾也在一旁助攻。 众官员瞬间安静了下来,想想也是,按照李简说得,这些河道,已经不是一个郡两个郡的事情了,甚至到了后期,会挖遍全国! 厉害吗眉头皱了起来,看着两张被画的乱糟糟的地图,沉声道:“十二,你这计划,如果按照现在大唐现如今的国力,最少要二十年,甚至更久啊!” “呵呵,那都不是事,父皇,还记得您给我的题目吗?”李简笑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这些年,各地抱怨赋税重,而税收又全部用在了军队,而咱们大唐的军队很多,但不可能天天打仗。” “所以这样白养着,民间怨气很重。但不养兵,万一有敌国入侵,那时候再临时征兵就来不及了!” “刷!” 李简打开了折扇,再次到了他的高光时刻。 “父皇,我简单明了一些吧。民间抱怨赋税重,但其实是抱怨朝廷把税收都用在了军队上。那么,为何不用一些在民间?” “在民间?干什么?”李简有些疑惑。 “唉!” 李简叹了口气,道:“父皇,正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您光让他们拿钱,却见不到好处,他们当然有怨言。” “尤其是内陆的部队,说白了,就是备用军队,可一两年都不见的打一仗,百姓当然不高兴了。” “今年不是打过仗么?” 李世民道:“薛礼大将军,这才刚刚打完胜仗回来。” “但是,南方的人,并不知道。” 李简严肃道:“所以,他们也不会理解,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还是要实行的。”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朕隐隐有些明白了。但是,好多税赋,也用来赈灾呢啊?” 沉思过后,李世民终于来了兴趣,就是因为那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不仅是他,就连众官员都沉思了起来。 “十二弟,你的意思是,我们收税养兵保护百姓有错喽?要养着那些百姓才对?” 见情况不大对劲,李承乾又跳了出来。 李简再次选择性的无视对方,而是继续说道:“父皇,儿臣有个不成熟的意见。” “说!” “是!” “父皇您看,在咱们大唐的盛世之下,国风尚武尚文,但很少有人上过私塾学堂,大部分都是自学。” “那为何咱们不拿出一些钱,建立公立学府,收取费用呢?” “一可以让百姓知道他们的赋税去了哪里。二也能让他们花钱上学,朝廷还能盈利!用于水利建设!这也是我所说的解决方法之一!” “不仅仅让百姓尝到了甜头,不再有怨言,更是获得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当然,学府最好有文有武!而且,这些毕业的学生,可以为朝廷效力!从此,我大唐将不再为人才所发愁!” “这是学府,然后可以设立公立的医馆,培训医护人员,让大唐的每一个百姓,得了病,都能够得到医治!当然,这也是收钱的。” “这样一来,国家不仅仅靠税收来增加国库,还可以为百姓有偿服务,赚取盈利。” “这,便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朝廷赚了钱,百姓获得了实惠,一举两得!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唐:逆子,你想造反吗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唐:逆子,你想造反吗》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唐:逆子,你想造反吗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逆子,你想造反吗》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