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惊艳”一枪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热血热土第八章 “惊艳”一枪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老蟛蜞带着将近二十来号“弟兄”,继续摸黑走在田埂上,距离镇子东街栅栏处还有二三十丈的时候,他再度停下脚步,鼓起腮帮子学了几声猫头鹰叫。 黑暗处,传来几声乌鸦喳喳声,几个人影闪了出来,其中一个脚步踉跄,踢到块石头后没收住家,直接栽倒在地,给老蟛蜞行了个大礼,也不见他站起来,随之而来的就是呼噜声。 “老大,李道士被我们吓住了,东栅栏已经被搬掉,直接开进去吧!”其中一个人影说到。 “哎,!”唐全禄气得跺脚“二倌,二倌!” “行了,三保长”老蟛蜞阴阳怪气的说道“你就留在这儿看着你儿子吧,接下来的事情交给兄弟我了。” “这,这……” “放心,拿了东西不会少你一份的!咱们老交情了。”黑泥鳅拍拍他肩膀。 唐全禄无奈,只得同意,他当然知道对方这时候把自己给甩了,就是想要多吞“战利品”,到分赃的时候,对方说劫了多少就是多少。 但毕竟对方有枪,自己也只好吃哑巴亏。 不过话说回来,自己毕竟家还在镇上,也犯不着跟着老蟛蜞一起露面,有些事情大家心知肚明就好,真撕破脸了,反而不好看。 虽然不敢明着把自己怎么样,但半夜里大门上被人抹大便的事情,多半难以避免,这不光是恶心,还是触霉头的大事,再说自家祖坟也在附近不是…… 说完话,三个去清理东栅栏的匪徒正式“归队”,留下唐全禄对着在田埂上呼呼大睡的二儿子一筹莫展,废了吃奶的力气,才把醉鬼拖到旁边的柴草堆上,虽然不见得舒服,但至少是干燥些,不至于着凉生病。 “哎,要不是你这讨债鬼,今朝夜里的收获肯定还要大!”唐全禄对着唐德胜骂到。 “不过这样倒也好,总算是认清了老蟛蜞真面目,养不熟的赖料胚。后天等大倌回来叮嘱他几句,什么时候让猪太君再组织一次‘挺进讨伐’,把老蟛蜞当共党剿掉算了。省的日后夜长梦多。只要手里有枪,不愁招不到人。” “哎,你这个讨债鬼啊!”唐全禄看看浑身酒气,馋唾长流的儿子,不由得叹了口气,弓着身子哼哧哼哧搬来好大几捆稻柴,盖在他身上,这样好歹暖和些。 虽然已经是阴历四月,晚风还是很冷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 …… 老蟛蜞一行人摸到街口,发现果然没有碍手碍脚的栅栏,都是大喜过望。 半夜的镇子,静谧无比,偶尔街角有几盏罩着羊角壳的气死风灯,有气无力的亮着,这是本镇大户的善举之一,既为方便夜路行人,也为防盗安全。 其实就是普通油灯,但外面那个壳子挺讲究,是半透明的,用是羊角制成。 将羊角放在加了料的萝卜汤里煮上几个时辰,羊角就会变软,然后用鞋楦一点一点楦大,最终成为半透明的,兼顾透光与放风作用的灯罩。 油灯加羊角灯罩,能提供的照明亮度自然有限。 但对蟛蜞帮而言,已经是足够了。 老蟛蜞一扬手,身后的弟兄们顿时涌上前来,原本歪歪曲曲的纵向一字短蛇阵由纵变横,老蟛蜞和黑泥鳅走在最前,后面是两排人,直愣愣的往红云楼方向冲去! 忽然,老蟛蜞觉得脚下一滑,他一溜小跑正起劲,猝不及防之下收不住脚,在惯性作用的驱使下,整个人脚前头后的腾空而起,然后落到地上,结结实实摔了个屁股墩,黑泥鳅和其它蟛蜞帮团伙成员也是如此,个个摔得四仰八叉。 一时间也顾不得隐蔽身形,都开口骂起山门来, 老蟛蜞是头儿,到低谨慎,摔倒后没急着叫痛也没跟着部下一起拔直喉咙骂人,他双手在地上不停的摸索这才发现,青石板路上洒满了干黄豆,这东西圆溜溜硬邦邦,体积又小,大晚上的洒在地上就是有夜眼也看不清,这贸贸然一脚上去,不管谁都要吃药的。 自然是祝为民的杰作,他方才走开一会儿,就是去相熟的粮店里,借来整整两斗黄豆,一颗不剩的都洒在路上,他估摸这这个“黄豆陷阱”,别说老蟛蜞,就是鬼子来一个小队都能全部放倒。 老蟛蜞这跤摔得的厉害,一时间昏头六冲,等清醒过来,还没来得及叫骂,忽然街道正中亮起一个巨大的火堆来。 那是一大堆稻草和花衣(棉花)杆混合而成,稻草易燃,花衣杆材质酥松富含油脂,烧起来的火势特别旺盛,还爆出“哔啵哔啵”之声。 火堆旁边一个年轻人手举驳壳枪阴着脸站着。 “你是谁?!”老蟛蜞惊恐交加。 “白天刚打过照面,现在就不认识了?保卫三中祝为民!在这里等你交关辰光了!!没想到你还真来了啊!” “啊!”老蟛蜞知道中计,对方显然是做好了一切准备,就等自己上门。 这是圈套! 他当机立断发挥本色“走!” 话音刚落,“啪”“啪”两声枪响。 老蟛蜞和黑泥鳅再也走不成了! 祝为民见一击奏效,正要高兴,却见对方有两个悍匪非但不逃,竟然还举枪瞄准自己。 顿时吓得一哆嗦,此刻双方距离不过四五丈,哪怕对方用的是磨没了膛线的垃圾货,这个距离打中大活人还是很方便的,他也不知道怎么办,下意识的抬手就是一枪! 对方动都没动,依然保持瞄准姿势,眼看食指已经贴上老套筒的扳机了! 驳壳枪在民间被称为快慢机,枪身上有拨纽可以设置单发或者连发方式。 祝为民从把枪拿到手后就从没考虑过连发模式,毕竟才20发子弹,上回试枪打掉三发,现在总共才剩17发,而且冯有福直言驳壳枪连发时枪口上跳严重,必须配备枪托抵肩射击才能勉强克制。 日常应用时还是单发射击比较靠谱。 要打第二枪时,却莫名其妙卡壳了! 眼看对方就要扣响扳机,而祝为民这个战场新丁甚至没有产生出卧倒的反应。 “轰” 巨响一声,从他耳边响起。 祝为民此刻神情高度紧张,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正前方,根本没想到身边还有这茬儿,顿时被吓得一屁股坐倒在地。 对方的枪也响了,子弹贴着他头皮飞过,好险! 所谓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 龙门要挑狗洞也要钻,说书先生果然没有骗人! 幸亏这关键时刻的腿软! 再看对面那两个负隅顽抗的家伙,像是被大锤当胸击中似的腾空飞出好几丈远。 祝为民扭头一看,这才想起来,自己身边还有着一杆比所有人年龄都大的前清大抬枪,显然是这老黄忠建功了! 这玩意服役的时候,祝为民的父亲都还没降生,慈禧老佛爷也才刚刚被选为秀女入宫,是实打实的古董货色。 口径足有八分,也就两厘米多。 按照新式武器分类法,2厘米以下算枪,朝上那就是炮了。 还是老式的前膛火绳枪,长两米多,用鸟嘴钩和火绳激发,行军时得三人伺候,最强壮的背枪,第二个背着装满火药铅弹铁砂的兜子,还有一个扛着村里李木匠按照鲁班凳思路制成的可折叠式两脚架。 战斗时也是三人齐齐动手,背枪的称为射手负责瞄准射击,带火药的负责装弹并在射击后清理枪膛,这玩意用的是黑火药,如果不把枪膛擦干净很容易导致炸膛,扛两脚架的负责观察周围情况,万一势头不妙他要通知另外两人及时转换射击目标,或者逃跑。 保卫三中成立后,祝为民原本是不要这玩意的,他觉得进博物馆都比整天背着巡逻好,倒是冯有福有经验,绕着抬枪转悠了两圈,拍板决定要装备。 说虽然准心差点,但口径就是正义,混装铁砂和铅弹的话,在十丈内威力能赶上鬼子兵南瓜手雷的一半,也不需要精确瞄准,大概齐对准方向就行,反正铁砂铅子一打就是一片,算是很好的近距离支援武器。 尤其这东西发射时的声音特别大,能唬住人。 上战场对东洋兵不行,但乡间用来吓唬散兵游勇土匪地痞倒是非常合适。 负责大抬枪的三人组,今天是第一次正经上战场,白天对方枪响一声,他们仨是最先吓得腿软的,回去后被同伴一顿嘲笑。 晚上又有了新任务,顿时知耻近乎勇起来,装填时简直用打夯的力气在摏捣火药,如此一来装药量比平时多了三成。 这才有了刚才那惊艳一枪。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热血热土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热血热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热血热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热血热土》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