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俘虏怎么办?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热血热土第十一章 俘虏怎么办?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至于镇上居民为啥那么积极的给祝为民送摊屑? 固然有感谢祝为民干掉蟛蜞帮,让大家出了口恶气的缘故,但更主要的还是镇长的功劳: 周得同做事公道,把从蟛蜞窠拉回来的物资,分作三份。 首先是补足各家被“征粮”的损失,这里面祝为民也起了不小的作用,他提出,小家小户的多补点,家大业大的少拿点。 理由也很充分:眼下是抱团过日子的时候,人越多,六场也就越安全。 一番话说得镇上头面人物点头不已,纷纷称赞祝先生文武双全,上阵管军,下阵管民,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说到后来,几个晚发言的直埋怨说书先生类似的词儿太少,他们都没得“借鉴”了。 其实大伙都是人精,在这个大幌子之下,镇上第一大户唐全禄拿到的“补偿”是最少的,他倒也识相,千恩万谢的领了东西就走,从头到尾没说一句不好听的话,脸上还挂着笑,就是比哭还难看。 他这么“懂事”倒也让大伙难以下手,弄掉他是容易,可他大儿子背后的猪太君可是真会吃人的啊。 打狗还得看主人,打汉奸当然要看皇军的脸色了,眼下战争处于胶着状态,国民政府虽然从武汉转进到重庆,但好歹几场大战下来也拼掉不少鬼子兵,但萝卜头依然握有战略主动权,大伙在刺刀下还得捏着鼻子过日子。 第二部分,作为“保卫三中”的奖励,加上这场战斗总共收获了三支老套筒步枪,一支快慢机,100多发子弹,外加手榴弹5个。 看上去不起眼,但加上原有的两长一短,现在的保卫三中拥有两短五长,总计七支钢枪,算上铁砂土枪,基本上能人手一支,在南汇已经算是不错的武装力量了。 要知道,号称浦东最强民间武装力量的周浦商队,最强盛时也不过30支长枪,当然里面还有两挺机关枪,只是鬼子来了之后,就统统被收缴了,“皇军”治下,就是“皇道乐土”哪儿用的着这些? 再说,万一有“刁民”对“*****圈”不满,架着机枪堵中队部的门,那皇军也是心里发毛的。 有了武器,其他自然也要提上去,伙食上就比以前提升不少,周得同直说,从今往后每天都有大荤而不是河虾鲫鱼这种用来凑数的水产品。 其次保卫三中要有统一的制服。 按照祝为民的意思,直接仿造国民革命军的灰色军装算了,小翻领挺精神的也挺神气。 却被一群老成持重者所反对,理由很充分,这年头还是东洋萝卜头说了算,在他们眼皮底下穿成这样,这不是讨“清乡”嘛? 要过日子就得学会看风向,皇军和黄协军的军装不也挺不错? 祝为民气得拍桌子,放言要是让他穿狗皮,他就掼纱帽不干了。 眼下他是镇子里的岳武穆转世,谁敢让他走? 一番商议后,大家各让一步,保卫三中穿的是工厂里的藏青色劳动布工作服,虽然不伦不类,但看上去比原本的短褂作裙是像样多了。 祝为民也终于从长衫和香云纱短打的斗争中解脱出来,这让他松了口气。 这一切都是靠托了老蟛蜞的福。 至于第三份物资则存储起来,以备皇军“征粮”。 这样一来,1940年的春节,大家应该是能过的舒心些。 小老百姓没啥大本事大志向,小日子能安安稳稳过下去就是最大心愿。 比如祝为民,此刻他竟然暗地里琢磨,是不是该拜托周得同给自己说一门亲? 还没等他张口,一大堆事情袭来,差点把他压垮。 最大的事情是那些蟛蜞帮的匪徒。 按照冯有福的建议,索性全部活埋,让他们自己挖坑,然后跳下去,,镇上的青壮年只要负责填土就行,简单省力,效果超群,绝对永无后悔,而且能立威,今后不管是谁,再要来镇上“征粮”、“借钱”都得琢磨琢磨代价。 把祝为民和周得同给吓得半死。 打仗时开枪是为了保存自己,和战后活埋人那是两码子事情,哪怕是匪徒大伙心里也过不去这道坎。 蟛蜞窠一个凶宅就能让大家白天绕路,这要一口气活埋小二十人,只怕整个六场镇从此都没人敢来。 何况,大家都是听书的人,从来都知道“杀俘不祥”的道理。 冯有福白眼一翻:“婆婆妈妈事情多。” 但他也知道这是群普通乡民,让他们活埋人也确实有点勉为其难。 最终是祝为民拍板,“全部释放!”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惊呆了。 周得同甚至上前去摸摸他的额头,发现温度正常后又恶狠狠的瞪着冯有福。 后者被老头子看得有点心里发毛,他搞不清楚这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周得同大怒:“都是你,那一记‘黑虎掏心’把祝先生脑子打伤了……” 冯有福听了差点没背气去,心说祝先生又不是大闸蟹脑子长在身体正当中。 祝为民知道自己的想法大部分人无法接受,于是耐心的解释起来: 道理也简单,既然杀不得,那留着干嘛? 若是太平时节,往警察局县政府一送,也就结了。 现在? 往哪儿送? 眼下光县政府,明的暗的就有好几个,个个背后还都有来头。 有鬼子华中派遣军搞伪县政府;有梁鸿志的伪维新政府县政府,有汪精卫的伪还都政府县政府,还有南京……呃武汉……哦重庆政府县政府,这就四支了,还有强人在萝卜头打进来时自己组建的县政府,当然了,直接被皇军当成奸细给全杀了,也算求仁得仁。 这几套班子,其实就是几个皮包伪政府,平时就明争暗斗的厉害,老百姓是敬而远之,给他们送俘虏过去? 这几个坏料到时候嘴一翻,说六场勾结新四军,然后引来鬼子扫荡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群坏料是真做的出这种伤天害理事情的。 如此一来…… 思来想去还真只能放了。 祝为民的算盘不错,这群人没了武器,也就是没了牙的野狗,对周围人构不成太大威胁,但他们到处流窜反而可以把“保卫三中队”的名气扩散出去。 这年头消息不灵通,新闻都靠口口相传,自己的牌子要打出去,必须得有人帮助宣传,这些死狗倒是可以物尽其用。 之前也有那财迷心窍的,比如刘阿弟就建议把这些家伙留下,当奴隶派用处,让他们替大伙盯着大太阳插秧采棉花去,反正粮食有的是,田里还有西瓜解渴。 被周得同两眼一瞪:“侬阿是棺材里伸手-死要铜钿?十几个棒小伙子放在一起,你不怕他们串联起来造反?光听到养兵千日,从来没听说养贼千日!再说让他们插秧采棉花,得让多少人看着?人少了怕被夺枪,人多了……还不如自己弄呢!” 刘阿弟嗫嚅道:“要么挑了他们的脚筋?这样可以走路但不能跑,也不影响作活” “好啊”周得同立刻赞同“好办法,这是刀,你去挑脚筋,挑完后都算你的人!”,顺手一把按住跃跃欲试的冯有福。 可怜的刘阿弟,一辈子连鸡都不敢杀,闻言差点没昏过去。 大家回头一琢磨,还是佩服祝先生的先见之明,这群俘虏真是个烫手的山芋,除了马上扔掉还真就没有别的解决方法。 于是每人给了点路费,分日子分批在镇各个方向将他们释放,冯有福凶神恶煞的威胁,若是在被抓到,全部挑断脚筋后活埋,怕的是万一他们再次抱团起来形成新的危害。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热血热土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热血热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热血热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热血热土》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