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调兵遣将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朕有一位武姓皇后第三十二章:调兵遣将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孔伯谦看到李缙已然动了火气,加上坐在一旁的武孤菱也没有出言阻住,也就没有再继续劝谏下去。 见到孔伯谦退回原位,李缙便继续说道:“诸位臣公觉得朝廷应当征调多少大军往晋州平叛啊?” 李缙这话一说出来,这宣政殿中的气氛变得有些不一样了,毕竟今日共同前来议事的十几位官员中,也包含了几位大将军,这其中也包括了前面出现的一位老熟人,右武卫大将军,叶顺斌。 刚刚这些武将没有忙着请战,那是因为陛下和娘娘,都还没有表露出要剿平乱民的意思。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陛下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要剿灭乱民,那就轮到武官的表现时间了。 李缙刚说完,这左卫大将军黄云鹏连忙走出来说道:“陛下!就让臣亲率本卫兵马,往晋州平叛。” 见状,右卫大将军吴智良也急忙走出来说道:“陛下,臣愿同往!!” 李缙看到这两位急着抢功的样子,就知道刚刚自己呵斥孔伯谦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不过自己刚刚和武孤菱已经计划好了。 “两位将军都不必争了,朕意已决,征调左右卫、左右武卫十六万大军,进驻河东!平复晋州。”李缙的语气中满是决绝。 群臣见状也只当,李缙是因为晋州刺史沈戊被杀之后还被羞辱的事情而异常愤怒。但李缙愤怒归愤怒,群臣还是有清醒人的。 比如,孔伯谦。 只见孔伯谦又一次站了出来,对着李缙说道:“陛下,这晋州的乱民不过数万之众,何以至于调派四卫大军围剿。”话里的意思很浅显,杀鸡焉用牛刀啊! 但是李缙依旧是没采纳孔伯谦的建议,大手一挥,便说道:“孔卿无须再言,此事就这么定了,朝廷征调四卫十六万军马,进驻河东,平复晋州!” 刚说完,李缙便又对底下的群臣说道:“十六万大军在调动还是需要做到令行禁止,故而朕想选一员大将挂帅领兵,诸位以为何人时候出任此职啊?” 在场的各卫大将军们,这个时候倒是没有跳出来自荐,毕竟各卫大将军在无爵的情况下,品阶与职级,皆是一样的,谁也不能说统领谁。所以也就都保持了沉默。 这一下,倒是从刚刚到现在就一直没有开口的武孤菱接过了话头:“陛下,臣妾认为此次朝廷调军围剿晋州乱民的同时,还需注重安抚百姓,臣妾便想着不若选一为皇族宗室挂帅。这样不仅能振奋军心,凸显朝廷对更晋州百姓的爱护。陛下以为如何?” “皇后此言不错,就是不知宗室中有谁更适合挂帅呢?”李缙沉思着说道。 这时候武将群体中,一直保持着沉默的叶顺斌,突然站出来说道:“启禀陛下,臣觉得这个挂帅的人选,首先得是在宗室具有一定的名望,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军事才能,故臣以为齐王最为合适,臣举荐齐王挂帅。” 确实,齐王如今管着宗室,又有长年领兵的经验,在这件事上,绝对是最佳人选。 但叶顺斌说完之后,却并没有人站出来支持,因为叶顺斌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齐王爷最近不是忙着给陛下纳妃么,再者说依朝廷现在的局面,齐王爷自己也是不愿离开帝都的。 而李缙出于一些特殊原因,也要将齐王爷留在京中,便说道:“齐王爷为国操劳数十年,如今的身体大不如前了,怎么能再受那行军之苦。诸位爱卿可还有其他人选。” 不过叶顺斌的一席话,倒也提醒了殿中群臣,这位挂帅出征的宗室,必须在宗室李具有一定的名望,而且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军事见解,二者缺一不可啊。但是说道能同时兼具这两样才能的宗亲,除了齐老王爷,一时之间到还真说不上来还有谁。 看着殿中的群臣都陷入了沉默,叶顺斌知道自己的谋划已经成功了一半。而另一半则唾手可得。于是,叶顺斌又一次站出来说道:“陛下,臣有所奏,陛下可用一位宗室为帅,以振奋军心和彰显朝挺对百姓的关护,再选用一位熟知军事的勋贵加以副帅,辅佐主帅,两人互补互增,想来也是能做极好的。” 叶顺斌的这句话说得很不错,完美的展现什么叫做折中战术。殿中群臣和各卫的大将军们,听完叶顺斌的建议之后,也没察觉到什么不妥。 但是这一次回答叶顺斌的却不是李缙,而是武孤菱。“那不知叶将军以为该选哪两人,来挂帅统军啊?” “回娘娘,臣以为宗室上可派安阳王挂帅。”面对武孤菱的质询,叶顺斌却只回答了一人…… —————— ps:新人新书,求票!!!求收藏!!!双倍月票就要结束了,还请读者老爷们多多投票,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来源, 所以请喜欢本书的读者老爷们一定多多支持啊!! 另外,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加读者群:483642774。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朕有一位武姓皇后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朕有一位武姓皇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朕有一位武姓皇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朕有一位武姓皇后》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