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火热的股市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有些钱不能挣第十五章 火热的股市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天气一天天热起来,股票也一天天热起来。 公募基金的业务,也一天天热了起来。 公募基金,是可以公开宣传、募集、销售的基金,一百元即可起投,没有封闭期。 简信财富高度重视,齐州分公司视若珍宝。因为,利用公募基金拓客、蓄客,将变得非常容易。简信财富也在计划收购一家公募基金公司。 购买公募基金的渠道很多,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都有代销。但在简信财富购买,认购费可以打六折。 当然,最关键的,是赚钱。 有的分级基金,一天赚10%。买股票都不一定能赚这么多。 刘小夏听从公司安排,主推沪深300指数基金。开发客户,确实容易了一些。刘小夏将潜客全部回访了一遍,开发出三个客户,合计认购公募基金五十万元。 沪深300涨,基金涨。沪深300跌,基金跌。沪深300,则是指在沪市和深市上市的300只成分股。 员工出去的少了,都窝在公司里,盯着大盘看。因为公司里有李明佳。 信佳哥,赚大钱。 李明佳成为了齐州分公司最耀眼、最瞩目的明星。去年,是他一直坚持,让大家买股票、买股票、买股票。现在,果然应验了。 王凯等人,应该是赚了大钱,做客户的心思都淡了。 “买就行,只赚不赔。我上个月就让你买,你要是买了,现在都涨了50%了。”王凯正在与客户通电话,语气有些不耐烦。 “我们是专门做理财的,能让你赔钱?放心买,有多少钱买多少钱的。我们会帮你盯着大盘,这种赚钱的好事,错过了又得等好几年。” “好,我现在得盯盘,下午四点去找你。” 挂断电话,王凯骂骂咧咧的说道:“傻叉客户,挣钱的事都不积极,整天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她懂个屁啊!” “开会,开会。”王凯站起身,提醒大家去会议室开会。 因为股票行情好,大例会改为了一周一次。刘小夏感觉,之所以密集的开例会,是李明佳为了展现他的演说欲望。 刚入职简信时,一直盛传李明佳在华尔街工作过,但随着接触的深入,刘小夏感觉不太像。前些天,他又听张娟无意中透露,李明佳来简信之前,工作是保险公司在银行的驻点人员。 这让刘小夏对李明佳,包括简信财富的观感更差了。他感觉到处都是谎言,到处都是虚假。 只有一件事是真的,股票一直在涨、涨、涨。 “要不,咱也买点?”刘小夏和高晓茹商量。 “买,咱以前就是太封闭了。”高晓茹现在看什么都是发财的机会,兴致勃勃,“怎么买?” “你明天去证券公司开个户,你开完户,我来操作。具体我也不懂,得问他们。” “好,我明天一早就去。”高晓茹兴冲冲的说道。 高晓蓉开账户很痛快,但刘小夏买股票却很犹豫,他没炒过股,一直患得患失。 在简信工作了几个月,刘小夏感觉所谓P2P行业没有门槛,没有底线。只有业绩,只有钱。 说好听点,是英雄不问出处。 说难听点,是乱象丛生、毫无秩序。 刘小夏心里一直惦记着恒远财富,在他心里,恒远财富取代了简信,是国内最顶级的财富管理机构。 刘小夏渴望做大客户,但现实是,他的客户,都是些叔叔阿姨。多送礼品,是拉近关系的不二法门。 至于风险?压根不用谈,他们很相信简信。 恰逢周四,总部来了个女培训讲师,培训的产品是MOM。英文名Manager Of Managers,中文名,管理人的管理人基金。 简单来说,将投资者的资金汇聚起来,同时投资多个标的,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负责人叫张晓强,是原来中信证券的大牛。 这款产品的核心卖点也是张晓强。张晓强会根据宏观环境,来进行择时投资。什么时间该多投股市,什么时间该多投债市。全部是张晓强说了算。 刘小夏感觉产品完美无缺,毕竟张晓强是大牛。唯一的缺点,一百万起投。他没有百万级别的客户。 况且,他的客户年龄偏大,只喜欢固定收益,保本保息的产品。 总部来培训的讲师很牛,培训结束后,有些积极的员工便围着她问各种各样的问题。 刘小夏便站在外围听。 “武总,你给推荐只股票呗!”有员工问道。 “乐视,保准赚钱!” 刘小夏记下了。买乐视。毕竟,这位武总本科就读于水木大学,硕士毕业于耶鲁,是真正在华尔街工作过的精英。 刘小夏买了十万块钱的乐视。投资缇娜,买简信的理财,这是家里最后的家底。 不过,刘小夏和高晓茹都相信,一定能赚钱。毕竟刘小夏在金融公司工作,消息灵通。 股市热潮,愈发的汹涌。高晓茹鼓动着她三个姐姐也开了户,买了乐视。 公募基金的募资量,屡创新高。员工们、客户们,看着每天狂飙突进的收益,很嗨! 乐视一直在涨、涨、涨。 刘小夏也不再推荐固定收益产品,所有客户,都配置了公募基金,指数型的。 李明佳一周组织两次例会,再三强调,大盘一定会突破6000点。所以,闭着眼睛,买、买、买。并积极的给大家推荐小盘股,原因,他认识操盘团队,关系很熟、很铁。 不但要买,还要加杠杆! 王凯他们,都做了配资。二十万就可以做,最高十倍。刘小夏简单了解了一下,自己不够格,他只有十万。 在暴涨中,刘小夏也有些犯迷糊了,钱这么好赚吗?钱应该这么好赚吗? 客户,又增加了六位。全部是配置的公募基金,投资金额最大的客户,购买了五十万。这名客户,白发苍苍,刘小夏想让他买固收,但客户不愿意。 客户之所以愿意在简信购买公募,是因为认购费打折。 好吧,客户虽然年龄大,但不傻! 只是,股市迎来了暴跌。新闻发明了一个名词,千股跌停。 第一天,客户没慌。第二天,客户慌了。 “技术性调整,这只是技术性调整...现在是三阳开泰...”,李明佳站在前台,指着幕布上花花绿绿的线,给大家分析年线、月线、日线,讲DIF、ADX、RSI,讲戴维斯双击... 一句话,所有资金,抄底。 第三天,暴涨! 第四天,暴涨! 客户变成了金鱼,瞬间忘记了前两天的恐慌。脑子里只剩下一组数字,6000。大盘一定会破6000点,创业板会一飞冲天。 抓紧上车! 王凯和李一宁开始讨论房子的问题,他准备买套大房子,一百五以上的,在青秀城。 “后悔死了,夏哥!” 这句话,郝兴旺每天都得念叨十遍。他也没炒过股票,胆子也小,一直在买公募基金,没有买股票。 郝兴旺和王世林是好朋友,他现在很羡慕王世林。因为王世林在4S店订了一台车,奔驰。 刘小夏也有些后悔,如果有二十万,他可以跟着大家加杠杆。 “众城股份,集体上车。至少七个板!”王凯从李明佳那里回来,满脸喜气的说道:“别说我没告诉你们。” 王世林取出了POS机,开始刷信用卡。 张娟拿着钱包走过来,“帮我刷十万。” 刘小夏犹豫再三,忍住了冲动。他去书店,买来了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他准备在金融行业长期发展,专业很重要。他想弄懂这里面的专业知识。 钱来的太容易,他有些恐慌。 这天,刘小夏听郝兴旺说,33楼有个同事,打新中了暴风股份,已经赚了一百多万,并且依然在连续涨停。 涨疯了! 郝兴旺越发的后悔,王世林递过来POSS机,“抓紧上车,还来得及。你已经损失一套房子了。听佳哥的,准没错。” 郝兴旺犹豫了半天,刷了五万的信用卡。 “夏哥,你刷点吗?”王世林问道。 刘小夏摇了摇头,笑着说道:“我只有一张信用卡,额度才两万,我就不刷了。” 张娟诧异的扭过头,问道:“怎么这么少的额度?你不知道养卡吗?” “怎么养?”刘小夏很好奇。 “有一套专门提额的办法,只要有一张大额信用卡,再办理大额信用卡非常容易。你得先办理个POSS机。”张娟指了指自己的钱包,“我三十多万的额度。” “我了解了解。”刘小夏敷衍道。他做生意吃过亏,养成了胆小的习惯。他总感觉,这钱挣得不踏实。 刘小夏之前做培训学校,和高晓茹是拼了命,每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过年一算账,都是亏的。有些账,甚至稀里糊涂的,根本算不清楚。 钱,真的这么容易赚吗?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有些钱不能挣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有些钱不能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有些钱不能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有些钱不能挣》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