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有点意思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赛点1216 有点意思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40:AD”。 破发点,出现了。 普伊,满头问号。 下意识地,低头看了看球拍,普伊也没有理解,前面两次强烈上旋处理得很好,但这次平击球怎么就打飞了? 这不应该呀。 球场对面,高文并没有握拳庆祝,而是目光明亮地注视着刚刚的击球落点,表情里流露出一丝玩味。 就好像……看到数学题之后眼睛发光的书呆子一样,流露出兴致勃勃的钻研精神,却让人想要翻白眼。 不理解。 普伊完全不理解,高文那表情是怎么回事? 其实,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高文觉得,红土,蛮有趣的。 从战术套路来说,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和硬地差不多,通过落点的分配和旋转的变化,打破平衡。 但红土有趣的地方就在于: 一是旋转,二是变化,三是潜在未知因素。 也就是说,相同的公式里,变量增多了,可能性自然也增多。 而且,许多人认为,红土球场的速度慢下来,思考的时间增多、击球的空间增多,这应该是好事。 其实不然。 击球,需要一种果决,一旦思考时间增多,就容易犹豫,就和选择恐惧症一样,选择越多就越慌乱;反而是退无可退,只有华山一条路的时候,破釜沉舟、孤注一掷,往往能够完成更出色的击球。 然而,这就是红土,需要思考、需要博弈、需要时时刻刻面对变化、需要准备第二套第三套乃至于第四套方案、需要临场应变、需要意识到在形成死球之前依旧可能存在变数。 就好像刚刚这一分。 从落点到旋转再到对手的回应,每一次击球都隐藏着陷阱,并且持续变化;尽管最后没有形成制胜分,却打破对手的惯性,以制造失误的方式赢得这一分。 值得细细深思的地方就在这里,这一分,应该算普伊的非受迫性失误吗? 慢慢地,高文正在挖掘红土的乐趣,那种感觉就好像—— 那个清晨,睁开眼睛,然后他又重新回到了大一,和麦克唐纳德为训练做准备,一切都是新鲜的美妙的富有生命力的。 当然,高文对网球依旧没有失去热情,但站在红土上,却打开一扇全新大门,又发现了截然不同的趣味。 所以,破发点,应该怎么打? 二区。 这是全场比赛高文的第一个破发点,他也不确定普伊在关键时刻的战术选择,但他不准备被动挨打。 以不变应万变,这没有问题;不过,这是高文的第一场红土,他需要做出更多尝试,哪怕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甚至可能导致全场比赛失利,有些尝试还是需要进行,从长远来看,这是解读红土的必经之路。 毕竟,他现在是一个学生的身份。 普伊,发球了。 ……内角。 普伊并没有采用二区的经典外角压反手战术,而是偷袭了一个内角,瞄准高文的正手—— 至少从开场来看,普伊的发球更多集中在高文的正手。 而且,这次,球速直接提起来了。 时速199公里。 噗。 网球,砸起一团红土火花,平击出动。 这次,高文没有提前启动,但也并不意外,脚步启动非常及时,一个大跨步,正手就已经延伸出去。 一触。 一裹。 这一球,高文处理得比较小心,没有冒险直接发动攻击,而是包裹着网球,沿着中路击打回到场内。 而且,落点稍稍偏浅,距离底线还有一大步空间。 普伊马上抓住机会,连续小碎步调整,侧身正手,直接开炮。 和大部分正手明显强于反手的球员一样,普伊也经常侧身正手,依靠正手的发力展开进攻,施加压力。 反斜线。 瞄准底线大三角砸击。 从落点就可以看出来,普伊试图压深区,而不是将角度撕扯开来,这也给了高文机会。 但是,这真的是机会吗? 高文保持警惕。 前一步,身体重心朝着右侧冲刺,脚步一顿一蹬,紧接着就朝着左侧横向移动。 下一步,快速移动的脚步就有些抓不住地面,可以明显感觉到脚步控制还是不够精准——练习时间不够。 高文注意力保持百分之百集中,双手反拍故技重施,拉出一个超级上旋的底线深球,将网球推挡回去。 斜线死角。 在快速移动之中,因为脚步不够稳定,击球的准确性必然下降,于是高文干脆放弃发力,以旋转击球,不仅能够增加保险,而且能够为自己赢得调整时间,但落点也不能随便,必须限制住普伊的后续进攻。 最后,高文瞄准普伊反手的底线大三角,拉出一个超级上旋的月亮球,和上一分的击球策略非常相似。 普伊,并不上当。 此时,就可以看出普伊的击球天赋,面对强烈上旋的深区落点,他没有选择后撤拉开空间完成击球,而是站在底线后半步远的位置,双手反拍直接架起来,以一个近乎反弹球的方式快速卷带完成弹击。 一弹。 一撞。 电光火石之间,普伊就将所有旋转全部强行压下来,以双手反拍的撕扯,直接卷出一条斜线回冲过去。 仅仅是这一拍,隐隐约约能够看出德约科维奇的风采,当然,风格并不相同,但击球的效果有些相似。 网球,没有停留太多时间,就重新朝着高文撞击过来—— 回球,又深又转,又重又沉。 几乎等于高文击球的旋转又叠加上普伊击球的速度和力量,然后全部朝着高文扑面而来。 网球,落在距离底线一步范围之内,带着强烈的旋转和尾劲,又重新回到高文的反手位。 小碎步。 后撤。 调整。 高文并没有坚持站在底线,因为他能够感受到普伊这一次击球的威力,但普伊将整个节奏压缩下来,也没有给高文留下太多调整空间,小碎步稍稍后撤半步到一步左右,双手反拍在后退之中就已经完成引拍。 一顿。 视线里可以看到,高文短暂的一个停顿,然后,刚刚站稳的脚步就往前一蹬,居然又重新往前跨了一步。 去而复返。 正面迎前。 这……怎么回事? 其实,完成上一拍击球的时候,高文的脚步就有些没有调整过来,普伊的来球又快又急,更是让高文有些忙乱,影响了脚步的调整;于是,高文干脆就在原地做出一个调整,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 上步。 脚步在抢时间,但是,双手反拍却在滞后。 停滞。 明明已经可以出手,高文却将双手反拍稍稍停顿了一下,没有迎前击球,而是在被动等待网球的过来。 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那么,高文到底在谋算什么?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赛点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赛点》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赛点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赛点》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