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8 草地特供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赛点1608 草地特供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又高又飘,没有旋转也没有控制,仅仅只是卷带包裹着推送回去,唯一值得称赞的优点就是压深,落点依旧控制在靠近底线的深区,不算一无是处。 迪米特洛夫在这一拍球的处理,稍稍偏离轨道。 一切都在高文预料之中,高文自然没有错过的道理,第一时间连续小碎步调整跟进,正手出击。 视线余光轻轻一瞥,果然看到迪米特洛夫下意识朝着反手位移动的重心,高文也毫不犹豫地下手。 一蹬,一迎,依靠身体上前的压迫,正手自高点下压平击,夹带着手腕甩击的力量,闪电出击。 斜线。 高文再次选择斜线回到迪米特洛夫正手,坚持贯彻自己最后这两局的战术调整,持续瞄准正手位开炮;而且,这一拍击球全面发力,再也没有保留。 “呃啊!” 迪米特洛夫一个急停急转,丹田深处爆发出了怒吼。 身体一扯,又重新回到正手位,但草地的特性就导致急停急转之间,脚步很难完全站稳,蹬地力量不够充分,所以高速移动之中的击球往往容易出现偏差,此时迪米特洛夫就是如此。 脚步,不稳。 自然正手挥拍发力就不充分,最后只是勉强一兜一甩,依靠前臂的力量快速甩带,快速抢了一拍。 这一拍,力量和速度不是重点,借力打力地快速衔接压缩节奏尽可能做到以最快速度完成反击才是。 嗖。 网球压着低平的抛物线窜出去,贴着球网飞过。 赫! 全场一片惊呼,因为高文的击球已经非常出色却没有想到迪米特洛夫依旧在低点完成这一拍击球,也因为迪米特洛夫的回球弧线着实太低眼看着就要下网却将将贴着网带飞过,着实太过惊险。 这一幕,完全就是草地特供。 因为低弹跳,球员往往需要不断提拉击球,但现在年轻球员已经习惯快速硬地的平击,所以即使在草地上,稍稍不注意就容易回到硬地模式,习惯性地平击球,忽略了低弹跳的影响,结果就容易下网。 偶尔,倒也不会下网,但经常就会贴着球网飞过,堪比高空钢丝,包括球员自己也不确定什么时候会直接下网什么时候则能够幸运地擦网经过。 现场观赛,眼睛视觉肯定比不上三百六十度近距离放大的电视直播清晰,这也意味着更加容易产生错觉。 所以,在温布尔登,经常就可以看到这一幕,惊呼声此起彼伏,眼看着就要下网就要下网却偏偏没有,那种惊险刺激感,比过山车要真实而剧烈多了。 然而,高文全然没有走神,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 连续小碎步调整,视线再次快速瞥了迪米特洛夫一眼,果然看到迪米特洛夫再次准备补防反手位的下意识动作,他也毫不客气地一个踏步完成击球。 正手,斜线。 又又又是斜线。 而且,这次斜线有些讲究,高文没有继续将角度撕扯开来,反而是稍稍收回来一些,远离边线和底线。 原因有二。 其一是迪米特洛夫的回球质量不俗,继续以快打快的话,控制难度就越来越高,高文担心的不是自己顶不住,而是脱离战术布局演变为纯粹的肌肉对决,那么这一分的最后走势就没有人能够预料。 其二则是为自己下一拍铺垫。 这不,正手击球才刚刚完成,高文就顺势上网了—— 同样,这也是草地特供,依靠上网打破回合节奏,最后在球网前面一决胜负,成为草地的一道风景线。 但在本场比赛里,这才是高文首次主动上网。 局势,突变。 迪米特洛夫有些手忙脚乱,先是没有预料到高文居然连续三拍压制正手,而后没有预料到高文随球上网,紧接着又感受到高文回球压制深区形成冲击以至于挤压击球空间导致脚步调整略显仓促。 瞬息万变。 太快了,一切都太快了。 迪米特洛夫根本没有时间反应,急停急转的脚步勉强到位之后就必须快速击球并且寻求破网路径。 “啊!” 电光火石之间,迪米特洛夫也来不及细想,整个身体完全下蹲,降低重心,确保自己不会错过击球点,而后正手斜线就已经快速出击,但这次稍稍不同。 考虑到高文就在网前封堵,他的回球需要绕过高文的封锁,同时需要确保能够过网,所以迪米特洛夫没有选择平击,而是拉起一个弧度,试图绕过高文的覆盖,从高文右侧正手位的斜上方完成突破。 全场,屏住呼吸,顺着网球飞行方向转头,然后就看到了高文—— 踮步、跳跃、横移。 手臂,完全舒展开来,身体已经延伸到极致,将身高臂长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在头顶斜上方完成拦截。 球拍,轻轻一切一搓,尽管身体无法发力,但手腕包裹非常细腻也非常轻盈,看起来就好像轻轻一点而已,然后,击球就已经完成,网球就已经带着一连串旋转包裹着反作用力重新反弹飞了回去。 时空,刹那间凝滞—— 转。 滴溜溜地转,网球之上却全然感受不到任何力量,完美卸力,轻盈地越过球网,而后就垂直下坠。 落地,停滞。 得分。 迪米特洛夫的脚步被牢牢钉在底线,没有任何机会;高文在网前展现出灵光乍泄的绝妙处理手感,一抹一搓就已经完成控制,看似轻松写意实则雷霆万钧地为这一分画上句号,平衡毫无预警地被打破。 啊! 普兰,握拳嘶吼,瞬间就直接站立起来,目光灼灼地注视着球场,毫无保留也毫无禁忌地释放全部情绪。 显然,她不是一个人,视线里可以看到一号球场的观众们振臂高呼、起立鼓掌,一张张错愕惊喜的脸孔交织在一起,浩浩荡荡地沸腾席卷全场,这股热浪居然不可思议地再次攀升一个高度,点燃全场。 “40:AD”。 破发点,出现了。 在前后挽救两个盘点后,高文凭借着神来一笔的灵感,以最符合草地风格的方式,拿到首盘比赛的第一个破发点,真正的关键时刻来了。 这也意味着,迪米特洛夫的考验,来了。 嘘! 不需要裁判提醒,现场观众就互相提醒,保持安静,欢呼与呐喊很快就平复下来,全场再次陷入安静,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球场,千千万万的灼热视线就这样朝着迪米特洛夫和高文倾轧而下。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赛点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赛点》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赛点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赛点》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