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 犀牛望月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赛点1924 犀牛望月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奔跑。 加速。 冲刺。 一路狂奔,眼看着高文和网球的距离越来越近。 然而! 脚步全然没有减速,“嗖”地一下,高文就已经完成超越,并且持续前冲,一恍惚,错位就已经形成。 本来,德约科维奇推送一拍直线,这是高文的正手位。 但高文必须背对德约科维奇返回底线,也就相当于面对网球,网球的落点就切换到反手位,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手反拍完成击球的难度直线上升,几乎就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如果切换到胯下击球,又或者是原地转身击球,德约科维奇的底线深区击球弹跳不高,留下的空间有限,即使顺利完成击球,线路控制难度也是几何倍数地上涨。 难! 难于登天! 现在,高文全速冲刺,如同百米赛跑一般,以速度完成反超,当脚步越过网球的落点并且持续前冲,网球落在高文的身后,然后高文和网球的位置就再次完成切换,这也允许高文用正手来尝试击球。 风险就在于,高文的脚程,一个字,“快”,他必须提速提速再提速,为自己争取到切换位置的时间。 否则,击球空间转瞬即逝。 命悬一线。 蹬地,前冲,切换,错位。 此时—— 背对球场,高文单手持拍,低垂球拍,手臂自然下垂,依靠拍头,在网球即将二次落地前,轻轻一弹。 最简单最基础的一拍击球,没有任何花哨,在大脑里构建出球场的三维立体空间,用手腕去包裹网球。 啪。 轻轻地、简单地,一捞。 嗡。 网球和拍线撞击的隐隐震动在手腕之上停留,紧接着,右脚一顿、左脚一点,身体就已经顺时针完成旋转。 一百八十度。 高文重新面对球场,此时正好看到网球越过球网的飞行轨迹,脚步立刻启动,条件反射地准备上网。 视野里的一切,放慢十倍百倍—— 网球,在飞行。 德约科维奇,在移动。 但是,两道影子却完全错开,一个往右、一个往左,背道而驰。 德约科维奇表情微微一愣,紧急刹车,准备二次启动,脚步还没有来得及离开地面,网球就已经从自己的正手位斜线方向完成突破,以至于他的肌肉紧绷到极致,被钉在原地,眼睁睁地注视着网球的飞行轨迹。 错位。 突破。 空气里,隐隐能够听见沙沙声响,网球宛若钻入水面一般,噗通的水花声飞溅起来,一团光雾炸裂开来。 ——界内。 得分。 “30:30”。 嗡! “妙!” “妙不可言!” “妙到毫巅!” “这一分,毫无疑问是开赛以来的最佳回合。” “高文打破僵局,德约科维奇绝妙还击,但最后还是由高文完成一拍背对球场的犀牛望月画上句号。” 所谓犀牛望月,其实是指看待事物的片面,因为犀牛角遮挡住了视野。 然而,用在此时却恰到好处。 因为高文背对球场,视野屏蔽,完全无法看清楚球场的情况,却全靠灵感与直觉,完成了这一拍击球。 “妙不可言!绝对妙不可言!” “高文用这样一个回合化解一个小小危机,这一局暂时还没有出现破发点,‘30:30’。” 詹俊的声音非常亢奋,甚至隐隐有些沙哑。 尽管第一盘比赛开端就已经非常紧绷,但进入盘中阶段居然还更上一层楼,绝对不负众望。 “现在,两位球员的气势之争已经进入白热化,不仅仅是战术和技术,同时还有对关键分的把握拿捏。” “高文也好,德约科维奇也罢,他们都在调动状态,试图掌控比赛。” 显然,德约科维奇因为上一局的糟糕判罚丢掉发球局而声势涛涛,但高文的应对也足够强势足够出色。 球场之上,火花四射—— 一厢,高文握拳,眼神里的昂扬斗志光芒万丈,直视德约科维奇的眼睛。 一厢,德约科维奇沉稳冷静地看了高文一眼,默默地用护腕擦汗,转身离开。 没有欢呼,没有呐喊,没有嘶吼,阿瑟-阿什球场已经陷入癫狂,但两位球员却双双表现出格外冷静。 暗潮汹涌。 硝烟弥漫。 然后。 来自高文的挑衅,再次登场。 一区。 一发外角。 高文将角度完全撕扯开来,尽管德约科维奇的正手斜线回球非常坚决,并且试图利用快撕快带的动作形成冲击,然而高文站在正手位,毫无预警地就切放小球。 全场,震惊。 连续第二分切放小球,而这一次带有明显的羞辱和突袭,发球之后的第一拍进攻衔接,高文就切小球了。 首先,这一招,在红土球场经常使用,因为球员接发球的站位比较靠后,启动速度也比较慢。 其次,这一招,费德勒经常使用,打破常规打破套路,天马行空地进攻手段令人应接不暇。 但是,现在? 显然,德约科维奇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他意识到高文可能会打破球场空间,利用不同手段来充分打开局面;但德约科维奇还是没有预料到,来得如此之快、来得如此之突然,他居然再次被摆了一道。 该死。该死该死该死。 连续第二分,但德约科维奇依旧没有做好准备—— 在德约科维奇的比赛里,一位球员连续两次打破他的预期并且用同一个套路让他陷入困境,着实罕见。 然而,高文就这样做了,并且成功了。 居然还是小球。 这,确确实实是一次羞辱。 德约科维奇的速度和力量瞬间爆发出来,从底线冲刺到球网的速度飞快,展现出自己硬地之王的移动能力,甚至还没有来得及眨眼,他的脚步就已经赶到球网前面。 冲刺。 滑步。 推送。 德约科维奇再次观察了一下高文的站位,用正手推送了一拍直线,瞄准高文反手的底线死角推送出去。 其实,德约科维奇可以选择回放小球,因为高文的脚步也已经进入底线。 但德约科维奇也有德约科维奇的骄傲,既然高文连续第二次切放小球,那么他也故意选择连续第二次切长线深区。 博弈。较量。碰撞。无处不在。 相似的模式套路连续两次出现,但局面已经截然不同。 高文做好了准备,脚步的回撤明显更加自如;同时,德约科维奇的二次启动也更快,肾上腺素的分泌明显加快,整个反应速度进入高速模式。 后撤。调整。后撤。观察。 高文一边移动一边展望全局,德约科维奇的回球确实出色,准确地压住底线死角,将球场空间利用到极致,并且也成功挤压到了高文。 所以,这一次呢? 高文应该怎么办?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赛点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赛点》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赛点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赛点》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