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 不是长盘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赛点1949 不是长盘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第十一局,“30:30”。 面临平分的小小考验,德约科维奇再次展现巨头风采,以两记干脆利落的制胜分阻挡高文的连续冲击,强势保发,终于摁住高文这一波连下三局的小高潮,再次将压力推给对手,牢牢把握胜利主动。 ——“6:5”。 第十二局,“40:15”。 德约科维奇在搏杀,他还是试图做出不同尝试,此时就能够看出世界第一战术层面的睿智与高明。 一来,打乱节奏,破坏高文最近四局来的底线手感,德约科维奇的兜球有些压不住高文,他需要破局。 二来,节省体能,显然高文已经度过体能极点,但德约科维奇的下一个体能极点已经悄无声息地靠近。 综合考量后,在这一局里,德约科维奇充满冒险以及实验性质的搏杀开路,呈现出另外一番模样。 高文不为所动、稳扎稳打,牢牢把控局面,干脆利落地快速保住发球局,顶住压力将比赛推入最后阶段。 ——“6:6”。 抢七,来了。 从年初墨尔本公园决胜盘的跌宕起伏到温布尔登半决赛的长盘拉锯,那些紧张那些刺激全部源自于大满贯长盘决胜的悠久传统,华山论剑巅峰对决的精彩也就推向全新高度,展现球员意志层面的较量。 然而,美网与众不同。 这里是四大满贯里的唯一特例,一切向商业看齐、一切向当代电视转播妥协,从乒乓球到羽毛球,从排球到足球,所有竞技体育都曾经经历过这样的阵痛时期,为了电视转播方便而不得不控制时长,最后通过改变比赛规则的方式制造不同的刺激。 足球的金球制度,尽管不公平,并且伴随一定的运气,但事实上,更加刺激更加突然也更加具有话题性。 美网,也是如此,而且,它是先锋,远远领先于时代的先锋—— 早在1970年,也就是网球进入公开赛时代的第三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就已经取消了长盘决胜的规则。 其实,在1968年和1969年,当时不仅保留长盘决胜,而且没有抢七,也就是说,从第一盘比赛开始,一旦比分进入“6:6”,没有抢七,就必须一方连赢两局才能拿下这一盘,这也意味着比赛更加漫长。 所以,改革是必然的,“抢七赛制”登场。 区别在于,当其他大师赛和大满贯稍稍保守,五盘三胜制的比赛,仅仅前四盘能够通过抢七决胜负,但决胜盘依旧必须是长盘决胜;而美网则干脆一步到位,不仅前四盘,决胜盘也同样引人抢七赛制。 也就是说,自1970年开始,美网就已经没有长盘决胜了。 德约科维奇正是清楚这一点,这才没有在第十二局消耗太多能量,为即将到来的抢七决胜积蓄能量。 于是—— 众望所归。 一场史诗级的比赛,需要一个史诗级的结尾。 尽管不是长盘决胜,却将全场的博弈与碰撞,全部凝聚在一个短短的抢七里,以最刺激也最惊险的方式推向巅峰,在经历四盘比赛四个多小时的强强对决之后,两位球员都将挖掘出自己最后的潜能。 一触即发! 短短一秒,阿瑟-阿什球场就直接进入狂欢模式,铺天盖地的嘶吼、争先恐后的跳跃、声嘶力竭的欢呼源源不断地井喷,难以置信他们也在现场观看了四个多小时的赛事,此时纷纷挖掘出自己的能量—— 尽情燃烧。 毫无保留地,全心全意地。 抢七里,率先发球的是德约科维奇,率先发力的也同样是德约科维奇。 从第十局开始,德约科维奇就开始调整开始布局,丰富的比赛经验以及不可多得的大满贯决赛经历扮演重要角色,在博弈与布局之中抢占先机。 “1:0”。 顺利保住自己第一个发球分之后,德约科维奇毫无预警地抢发球了—— 和高文干脆利落的抢接发球搏杀不同,德约科维奇直接将发球推向中路深区,瞄准高文的站位推深,迫使高文击打反弹球。 紧接着,德约科维奇搭配上网偷袭,网前拦截切放小球,将高文调动到网前,最后以一拍正手盖帽扣杀结束这一分。 整个套路整个组合整个执行,完美无缺,没有给高文留下太多调整或者搏击的空间,以组合拳收下这一分。 率先兑现迷你破发,“2:0”。 仔细想想,如果德约科维奇将这一套战术放在高文发球局里执行,哪怕是破发点上,也只是兑现一个破发而已,不见得就能够转变为更大优势,而且高文很快就能够调整反击;但放在抢七局里则不同—— 每一分都价值千金。 更何况还是决胜盘抢七,通往冠军的最后战场。 德约科维奇抢先一步,全部都是经验。 果然! 德约科维奇抢占先机。 随即,高文马上完成调整,站稳脚跟,控制节奏控制线路,并没有心急火燎地操之过急丢掉心态,在一次十六拍回合的拉锯之中,利用正手底线深区的压线球破坏德约科维奇的节奏,导致德约科维奇正手直线出界,稳扎稳打地追回一分。 “2:1”。 尽管如此,德约科维奇不为所动,心态平稳,连续保住自己的两个发球分,进一步拉开比分差距。 “4:1”。 此情此情,和决胜盘的局面,何其相似,又是德约科维奇率先迷你破发,又是德约科维奇拉开比分差距,尽管只有一个迷你破发的优势,但从比分来看却宛若天堑,气势层面上遥遥领先完全占据上风。 这次,阿瑟-阿什球场没有骚动,他们已经对高文产生了信心—— 不管什么困难,高文总是能够扭转局势王者归来,不是吗? 但这次,德约科维奇说不。 蹬地,刹车。双手反拍,长剑出鞘。 直线! 洞穿防线,制胜得分。 见血封喉。 这一分,属于德约科维奇,整整二十四拍的拉锯回合,德约科维奇防守反击,在极度被动下的搏杀—— 成功了! “5:1”! 啊! 难得一见地,德约科维奇也终于释放出来,自第四盘以后就已经许久不见,压抑了再压抑、控制了又控制,汹涌着澎湃着燃烧着,最后展现出自己的霸气和强势,紧握双拳仰天长啸,宣告王者降临。 他,诺瓦克-德约科维奇,才是世界第一! 啊啊啊! 德约科维奇的声势浩浩荡荡的引爆,塞尔维亚球迷也按耐不住自己,狂热激情成为阿瑟-阿什球场的主旋律。 脚步,坚定不移地朝着冠军奖杯,再次迈进!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赛点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赛点》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赛点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赛点》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