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 训练质量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赛点1972 训练质量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在美网决赛舞台上,高文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极限,那种天花板那种束缚那种压迫,前所未有得清晰,甚至比成长潜力值停止上升的瓶颈更加真实。 但是,高文突破了自己,也突破了极限,不依靠系统加点的帮助,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从量变到质变,真正触碰到了竞技体育另外一个层面的魅力。 他,渴望训练—— 因为他知道自己还有潜力等待挖掘,也因为他知道自己还有成长空间。 那些简单枯燥的训练,却在挥洒汗水的畅快与肆意之中变得有趣起来。 专注,投入,沉浸。 对于今年九月刚刚加入UCLA棕熊队的年轻球员来说,这是一个震撼教育,比任何言语都更加具有冲击力。 四天前,高文站在全世界最大的舞台上挽救赛点击败世界第一打破魔咒卫冕大满贯冠军;四天后,同一个人就站在他们日常训练的场地上老老实实地进行基础训练。 行动,永远比语言更加有效。 甚至不需要麦克唐纳德提醒,棕熊队的球员就老老实实地开始训练,然后棕熊队里关于高文的传说又熙熙攘攘地热闹了一把,再然后…… 走漏风声。 一传十,十传百。 还没有来得及喘息,UCLA西木校区之外都已经听说了传闻,三三两两蜂拥而至,如同潮水一般。 训练,也可以一样精彩。 四大满贯里,日常训练也是售票的,观众可以尽情购票观看顶尖球员的训练赛,同时也可以聚集在铁丝网之外免费观看,而且总是能够吸引大量观众。 今天也一样。 很快,观众坐席就坐满了,稍稍来迟一些的观众也不愿意离开,于是依依不舍地站在铁丝网之外围观。 ——人山人海! 然而,球场之上却全然不受影响,非常专注也非常投入。 “……哇,和高文对攻的那是谁?正反手也太暴力了吧。” “蒂姆。” “谁?” “多米尼克-蒂姆,高文的好朋友,再加上迪米特洛夫和拉奥尼奇,他们这一群年轻人都是一起玩儿的。” “这正手,力量完全没有收着打,拍拍发力拍拍暴击。” “多米尼克的标志性武器是反手……” 观众看台后面的“山顶上”也熙熙攘攘地站满了人,UCLA的西木校区是建立在一个小小山丘上的,尽管坡度不高,但校园之内还是需要上上下下。 眼前的训练场就是如此,球场的北侧和东侧被小小的山坡包围,东侧是车辆往来的马路、西侧则是绿树成荫,来来往往的时候就可以俯瞰球场。 而今天,这里也站满人群,居高临下地前来围观。 训练场之内可以清晰感受到力量与力量碰撞的张力以至于屏息凝视,但外围的紧绷感则稍稍弱了一些,路人吃瓜群众也就没有按耐住自己的好奇。 然而,话语没有能够继续下去,蒂姆的反手就爆发了—— 砰! 右手完全舒展开来,大鹏展翅,力量宛若炸弹一般,甚至能够清晰地听到击球声,比瓦林卡更加暴力。 气浪滚滚。 刹那间,全场屏住呼吸,包括山坡之上的吃瓜群众。 直线。 死角。 技惊四座! 尽管高文已经预判到,并且全速狂奔拍马赶到,但正手缺少挥拍空间,仅仅依靠上肢力量还是吃不住蒂姆的发力,正手击球脱拍,直接飞上观众看台。 吼! 全场一片哗然。 他们才刚刚见识过高文在美网决赛的惊艳表现,此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蒂姆却能够打出如此精彩的击球,冲击力确实是层层叠叠地扑面而来。 其实,蒂姆真的那么籍籍无名吗? 也未必。 根据最新一期世界排名来看,蒂姆位列第二十一名,距离世界前二十只有一步之遥,也是高手。 但过去两个月对蒂姆来说,却是失望大于喜悦的。 温布尔登早早爆冷止步第二轮之后,蒂姆有些沮丧,在接下来的戴维斯杯比赛里代表奥地利出战,结果面对荷兰却连输两场单打,信心跌落谷底。 蒂姆并不是一位悲春伤秋的球员,沮丧和失落是真实的,但他不会躲在屋子里抹眼泪,而是踏上球场通过比赛找回状态,他还是渴望真刀真枪的对决。 在北美夏天硬地赛季拉开序幕之前,蒂姆就已经率先踏上欧洲的红土赛场,继续在自己最熟悉也最擅长的场地上进行磨练和提升。 事实也证明,这一策略是明智的—— 一波十连胜,手下败将包括孟菲尔斯、拉约维奇、布斯塔、菲-洛佩兹、戈芬等等世界排名前二十的高手,前后赢得两座两百五十积分赛的冠军,最后在奥地利本土的基茨比厄尔止步半决赛结束连胜脚步。 终于! 蒂姆终于找回一些状态和信心,满怀期待地踏上北美夏天硬地赛季。 去年,蒂姆正是凭借着美网第四轮的精彩表现首次进入大众视野,让人们看到这位单反新星的崛起。 今年,蒂姆和高文一样,也有积分需要守护,同时也需要证明自己,在期许和压力之中踏上北美夏天硬地赛季征程。 然而…… 多伦多,首轮出局。 辛辛那提,首轮出局。 从连胜到连败,从红土到硬地,从天堂到地狱,蒂姆似乎又再次迷失,如何在瞩目与压力之中保持心态,如何在成长的阵痛与波折之中坚定方向,对每位年轻球员来说依旧是一个艰难课题。 纽约,止步第三轮,输给安德森。 当然,从成绩来说,去年第四轮、今年第三轮,好像也没有那么糟糕,但对蒂姆来说,却是失望的。 他对自己有着更多期许。 所以,美网结束后,蒂姆主动询问高文的训练计划,他也想要前往UCLA训练一段时间,找找快速硬地的手感—— 毕竟,接下来五个月,基本全部都是快速硬地。 高文敞开双臂表示欢迎。 在高文看来,蒂姆已经具备了顶尖实力,世界前十绝对没有问题,但心态方面的桎梏依旧需要突破。 一个细节就非常直接,蒂姆在训练赛里也百分之百投入,整个球质非常非常出色,包括线路和落点的配比选择也非常清晰,他就是那种典型一根筋的球员,一旦进入状态就势不可挡;但在正式比赛里,却往往只能发挥出训练赛百分之七十乃至于百分之五十的实力。 心态,是关键。 所以,刚刚蒂姆反手直线的质量,高文一点都不意外,不仅不意外,高文还主动为蒂姆送上掌声表示肯定—— 蒂姆,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赛点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赛点》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赛点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赛点》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