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大不敬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明末流民帅第六十四章 大不敬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对于如何瓦解数千民兵,头生其实还没有想出一个比较稳妥的方法。 但是来之前,种先生交代他,如果有难以解决的事,可以去找十方庙的老和尚。 对于他和那老和尚的交情,每次问种先生都是三缄其口。 最重要的是。 头生不信任老和尚。 他可是记得第一次和老和尚相遇,他就和洪承畴一起的,结果把洪承畴卖的那叫个干脆。 如果不是他出卖洪承畴,自己不一定能发现陷阱。 种先生相信老和尚,自己相信种先生的眼光,但是让他放下对老和尚的防备是做不到的。 他要亲眼盯着老和尚。 陕西的地形,就像一推铺平的沙子,被一根钉耙犁过,留下一道道丘壑。 除了少数几块平原,大部分都是一望无际的梯田。 越往北,越是如此,蒲城一地流民并不多,涌来的数万流民,是因为这里比较富裕。 东有洛水河,西有东卤池,在唐代时还以产盐闻名,不过到了现在,基本已经断绝。 虽然天气干旱,河流枯涸,但比其他地方井水要多,肩挑手提,用人命换来全家人一口口粮。 大和尚进入了有人烟的地方,就开始鼻观心,一副得道高深的模样,可惜凶恶的外貌,让他更像阎王。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梯田里,一家老少齐上阵,连四五岁的娃娃都帮忙背着差不多有他人高的背篓,一边哇哇哭,一边还要忍着疼痛干活,头生看的可怜忍不住念了一首悯农。 农夫们见到有僧人路过,纷纷暂时放下活计虔诚的行礼,还有上了年岁的老人在地上磕头,嘴里默默祈祷。 不知道是期盼风调雨顺,还是期盼来世投个好人家。 老和尚一路上双手合十,面带微笑,仿佛一个行走在人间的佛陀。 “老和尚,你说是玉皇大帝厉害还是如来佛祖厉害?我听说观世音菩萨不是男的也不是女的?那是什么?不男不女? 我听说极南之地有一暹罗国,有一种妖人就是不男不女,被称之为人妖,菩萨会是人妖么,难道菩萨是剩余暹罗国……” 见到悲苦的农夫们,把心中最后的可怜期盼都留给了佛陀,头生忍不住讽刺老和尚。 “住口!…….阿弥陀佛。” 老和尚忍不住大喝一声,瞪了一眼头生,“如此出言对佛祖大不敬,你就不怕死后下地狱,来生投胎畜生道?” “老和尚,咱们好好说话不要诅咒人好不好?最讨厌你们和尚的那一套,你看道士多好,他们就不会恐吓别人。” “那些牛鼻子,哼哼,老衲都不屑于说。”老和尚哼了两声。 头生发泄了心中说不出的郁闷,也不好过分针对老和尚,转移话题,“和尚,你到底有没有把握?别把一锅饭做成了夹生。” “老衲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 “那就好,虽然不知道和尚你和种先生到底有什么关系,只要不把营地的事办砸,不让种先生为难才好。” “真是位一心为自己先生着想的弟子,如果老衲真的办砸,不知道种先生的面子会不会让你不要追究老衲的责任呢?” 和尚出言讽刺。 “不敢不敢,小子人微言轻,如何敢追究大师傅的过错。”头生连忙摇手否认。 “那为何寺庙胡同口多了那些不相干的人?” 想到这一点,老和尚就忍不住的愤怒,眼前的小人,虽然年纪轻轻,却手段狠辣。 竟然用一庙僧人的性命威胁自己,如果不是看在种光道的面子上…… 唉! 老和尚忍不住叹了口气,营地大势已成,陕西无人可制,自己面对威胁也无可奈何。 眼前的小孩,他一只手就可以轻易碾死,可惜,自己为其所制,只能为他办事。 自己一时贪图利益,导致洪承畴被赶走,想来,真不知道是对是错。 “老和尚,你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呐。” 头生一脸愤愤不平,就像受了天大的委屈。“我本来想着老和尚你一方主持还要为我们营地的事情奔波,担心你不在家会有歹人上门偷盗香火钱,所以让兄弟们帮你看家。 你怎么能这么想我们呢?你把人想的都太龌龊了。“ 对于眼前小孩的胡搅蛮缠,老和尚挤出几声悲笑,懒得同他争辩。 前世农村最热闹的就是电影下乡,一张大白布拉开,一台放映机一摆,十里八乡的百姓们,不用宣传就搬着自家板凳赶路走来。 同样,一台大戏唱个三天,数了数人头,头生估计这周围的百姓能来的都来了。 “施主,老和尚有礼了。” 大和尚瞄了几眼人群,找到一个年长的老者,穿着干净,精神饱满,上前笑眯眯的打招呼。 “原来是大师,有幸有幸,不知是否下山化缘?天色已晚,去老汉家喝口茶水吧。” “去咱家。” …… 几位老人为了大师去谁家,戏也不看吵了起来。 化缘。 这是一个很庄重的词。 化度众生的因缘,教化众生,渡过生死大海,便是化缘。 瞧瞧? 乞丐们太不会包装了。 看看别人的公司,多么会宣传包装? 上千年都不会山寨一下,活该你们只能乞讨残羹剩饭,别人成为座上宾。 头生在一旁冷眼相看,一边暗自羡慕嫉妒恨。 最终,老和尚还是去了最开始那长者的一家,果然,高门大户不是一般农户。 喝茶也是客气的说法。 晚上的斋饭,过夜的房间,老者一家人欢喜的忙碌着,真没有想到会有化缘的和尚会来到他家。 多大的福气啊。 村里有个大户,姓黄。五六年前患了一个怪病,浑身渍烂,每年总要溃几个窟窿。 今年治好这个,明年别处又溃几个窟窿。经历多年,没有人能治得这病。每发都在夏天,一过秋分,就不要紧了。 几个月前村里来了个摇铃的游医,竟然治好了这怪病,整个夏天都没有复发。 秋天已过,今年是再不可能发的了,为了感谢游医,黄大户不光留游医住下,还给了几十两谢银。 这几日请了个戏班子,按照传统谢神。 看来,老和尚的目的地就是这里了。 对于他接下来要卖什么药,头生也是非常好奇。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明末流民帅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明末流民帅》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明末流民帅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流民帅》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