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子明园(二更求推荐票)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宋明月第71章 子明园(二更求推荐票)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 (关于召唤符限制一事,特意说明一下,本书不靠召唤打天下,关键时刻炫一下而已……而且金手指太大容易崩……) 郑家老官人郑安的丧事,轰轰烈烈的办了大半个月,大半个江宁城都插着招魂蟠,到处飘舞着白花花的纸钱。 整个江宁府,乃至整个江南路的官员,都前来吊唁。这场丧事比起那场寿宴,自是又热闹了不知多少倍。 郑家在外的子子孙孙们,除了宫中的皇后,其余全部赶回江宁城奔丧。 郑安虽然死的诡异,而且名声不佳,但是死后却获得极度的殊荣,居然被官家封了高密郡公,也算是极其荣耀。 这当然是少不了皇后的功劳,毕竟就算官家,算起辈分,也是郑安的孙女婿。 郑安的死因,对外的宣言是因病故去,寿终正寝。 至于寿宴上发生的诡异之事,所有人都缄口不言。 大厅内的上等席,坐的都是江南东路的上层社会的人士,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自是心中有数。 寿宴之上,突降妖蟒,那是不祥之兆,尤其是事关皇后和官家,更是说不得,否则祸从口出,那便是家破人亡的节奏。 要知道赵佶是最喜欢祥瑞之说,赵佶在位期间,黄河两次河清,被文官们大吹特吹,说赵佶是圣人出世,所以黄河河清,吹得赵佶心花怒放,飘飘然都升上了云端。 在这圣人出世的年代,你敢说皇后老家有妖蟒降世? 当然,纸终究包不住火,在民间,私下流传说郑安老头坏事做尽,囤粮抬价,食儿童脑髓,抢婴儿母乳,故此遭到报应,天降妖蟒,夺其性命。 只是这些,只能在暗中流传,若是一不小心传到官差耳朵里,轻则杖责三十,重则扔入大牢。 赵皓也算是心头落了一块石头,不过他近日来,倒也低调的很。 高调的事情,他不是没想过,比如跑到郑府的灵堂去吊唁哭丧,痛哭流涕的来上一段“呜呼老祖,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岂不伤……吊君幼学,以交豪杰;仗义疏财,让舍以居……冥冥灭灭,魂如有灵,以鉴我心……呜呼痛哉!伏惟尚飨”之类的祭文,包管拉风得不要不要的。 只是,这只是他闲的蛋疼的时候胡思乱想而已,其实他现在连门都不怎么敢出。毕竟郑家的追杀令还悬在那里,谁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冒出一枝冷箭,或者钻出一个杀手出来,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还是低调的好。 …… 时间已到了农历九月中,天气也渐渐的凉了。 城中的街道上,不时有落叶飘落下来,满大街都是枯黄的落叶,让人更加感到浓浓的秋意。 所谓“秋风秋雨愁煞人”,悲秋,原本就是文人永恒的主题之一,这还是初秋阶段,那些伤感的句子便已泛滥了起来。 对于文人来说,这是一个比谁更老气横秋,比谁更伤感寂寥的季节。对于赵皓来说,这特么就是一个文人们比谁更能扯蛋,比谁的蛋更疼的季节。 不过赵皓虽然没有做出悲秋的诗句来,却是比谁的蛋都疼……他已经足足二十多天没出门了。 府中护院家将武力在60以上的都十余人,身强力壮的家奴过百人,又有赵伝这样的猛人坐镇,自是不用担心有刺客造访。 盐帮虽然号称江南第一帮派,但是并非如同电视剧中一般,都是飞檐走壁、高来高去的好手。 赵府的外墙高达一丈五,要扛着长梯才能上得来,何况府内还养着猛犬,不是绝顶高手,想要登堂入室,根本不可能。 只是天天闷在府内,却不是办法,只有千日做贼,绝无千日防贼之理,难道本公子就一直躲在府内终老此生不成? 终于,这一日,赵皓实在闷不住了,趁赵士盉夫妇外出,硬拉着赵伝,带着一干家奴出了府门。 不过,赵皓这次出门,却也算是极其谨慎:武力65以上的家将,加上赵伝就带了五个,又带了三四十个强悍的家奴。 人人腰配长刀,跨骑大马,将赵皓的马车团团护卫了起来。 赵伝本身是暗器高手,防范暗箭的本领也是一流的。而且那辆价值两千贯的马车,便是五石的强弩也难以射透,除非上百人突袭,否则想偷袭赵皓是不可能的。 只是,他出门的阵仗如此庞大和高调,早就被有心人所察觉,一路传报了开来。 杀机,也就此开始。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往城北而去,目的地便是那十里桃林之处。 那里原本便已有了十余名孤儿,如今又增加了百人。虽然江宁府资助了千贯钱粮,赵皓又派人送了两千贯,但是依旧放心不下,早就存了心思要去看看,所以第一趟出门便直奔杨芳的住所而去。 …… 那林荫小道之后的建筑,已是大大变了样。 原本只有柴扉、篱笆和几座白墙黑瓦的茅舍,如今却四周围了白色的围墙,开了一道大门,里面的面积也增加了几倍,如同一座小型的园林。 那门,也是按照园林的风格设计的,门楣的上方,赫然挂着三个字“子明园”的牌匾。 当赵皓看到“子明园”三个字的时候,杨芳正在指挥几个工匠把那块鎏金字体的牌匾刚刚挂上去。 听到旁边的丫鬟提醒,杨芳缓缓的回过头来,那双剪水双瞳又变成了两弯新月,里面蓄满了浓浓的笑意。 每当赵皓看到那两道含笑的眼神时,总觉的心中暖暖的,如同沐浴在春日的阳光中一般。 “好字!”赵皓望着牌匾上那三个字,微微叹道。 “府尊大人的字,我取的名,你看如何?”杨芳微微笑道。 “子明园,使诸童子明书理,明道德,明大义?”赵皓疑惑的问道。 杨芳微微一笑,转过头去,不再看他,却道:“先进去看看罢。” 虽然伊人的神色有点异样,但是赵皓并未在意,一直等到他弱冠之年时,他才突然明白“子明园”三个字的意义。 园子扩大了三四倍,让人通行的主路上都铺了青石,地面上也清理得干干净净,又种了花,还有几处亭台,不过没有水榭,毕竟幼儿太多,若是建了水榭容易发生事故。 最难得的是,还有木马、竹马、秋千、小龙船、小采莲船等设施,供众童子玩耍。 再朝园内望去,满园的童子,有的追逐嬉戏着,有的在捉迷藏,有的在荡秋千,还有不少童子手中拿着拨浪鼓、单皮鼓、绢孩儿、竹猫儿等各式各样的玩具。 那百余名童子,虽然四散玩耍,却依旧看得出各自是有组织的,有的童子稍稍走远了。便会有婢女将其叫回来——很明显每个婢女都各自管了一班童子的。 整个园子,就是一个快乐的幼儿园,而且其中的游乐设施,以及玩具,却是整个时代的顶配,虽然不算很贵,却显得主人心思细腻。 园子内的每个人,都显得极其开心快活的。 那些童子,一个个脸上大都挂着纯净的笑容,虽然偶尔有打闹哭啼者,但是丝毫不影响整个园子内的轻松快活的气氛。 就是那些婢女,虽然大都算不得美女,但是眼神清澈,脸上的笑容也是那么纯洁,与那些童子一样。 赵皓与杨芳并排缓缓而行,望着那沐浴在秋日阳光中的大大小小的人们,只觉心中愈发温暖,暖得想哭…… “最近又请了不少人罢?”赵皓不经意的问道。 “多请了十个丫头,都很聪明伶俐,又请了两个做饭的大娘,还有两三个帮工,也不是很多。”杨芳笑道。 赵皓笑道:“你要伺候他等,怕是不能经常去城里弹曲子了,梅林居士如此大慈大悲……赵皓既为大宋宗亲,亦当尽力,愿每月奉上钱粮百贯,以资此处费用,还望切勿推辞。” 杨芳楞了一下,却没有推辞,只是淡淡一笑:“公子才德兼备,急公好义,乃是他等的福气,也是江宁府,乃至整个江南东路百姓的福气。” 赵皓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接过话道:“得识芳儿,也是赵皓的福气。” 杨芳心头微微一颤,没有说话,默默的转过头去。 一群大一点的孩子,嘻嘻哈哈的跑了过来,围住了两人。 “先生,你许久没来了,给我等说段书罢,好想听公子说书。” …… 红日西斜,赵皓才告别那些听书听得意犹未尽的童子们,离开了子明园,在赵伝等人的簇拥下,登上马车,缓缓的登上归程。 刚刚走得七八里地,突然前头一阵喧哗声,马车缓缓的停住了。 赵皓心头一愣,突然涌起一种不好的感觉,急忙一把掀开车帘,朝外望去,却见得数十名精悍的汉子,气势汹汹的挡在赵伝等人的骏马之前。 最前那人,身材魁梧,脸型方方正正,满脸的络腮胡子,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 赫然是方腊!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宋明月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宋明月》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宋明月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宋明月》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