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整治阉贼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宋明月第103章 整治阉贼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 (上一章应该是聂政……盖聂武力不止85……) 月色下,杨可世率着两百精兵从排水沟渠边朝东门城楼疾奔而去,迎面正遇上一只叛军巡逻小分队。 那领头的什长眼见一只来路不明的甲士哗啦啦的奔杀而来,急声喝问道:“口令! 对面回复的口令只有两个字:“放箭!” 然后这只巡逻小分队便悉数倒在了箭雨之中,两百名白梃兵残忍的从他们的尸身上践踏而过,奔向城门。 城门甬道入口,数十名守卫正目瞪口呆的望着气势汹汹而来的白梃兵,不知所措。有人惶恐的问道:“出什么事了,为何半夜换班?” 一时间他们竟然未发现白梃兵没有一个戴叛军头巾的——叛军并无自己*的甲衣,披甲者都是缴获宋军的,所以样式是相同的。 等待他们的依旧是连绵不绝的箭雨。 城头上,插着数十枝幽幽燃烧的火把。上千名负责守夜警戒的叛军士兵像木桩一般立在楼道上,眼睛无神的望着前方的黑暗的虚空。浑然不知死神已然接近。 “上,灭了这群直娘贼!” 韩世忠手提长刀,率先奔上通往城楼的梯道,两百余名白梃兵鱼贯而随,手中的精钢缳首刀高高的举起,浓烈的杀机从他们眼眸中迸射而出,一个个就像是嗅到了血腥味的野狼,事实上一般的饿狼群见到他们只有歇菜的份。 呜呜呜~ 东门城楼上负责警戒的守军已然发现了危险,急忙吹号示警。那急促的号角声在夜空中显得格外响亮而凄凉。 然而,这一切为时已晚! “杀!” 杨可世大喝一声,手中长剑一引,率着两百余名白梃兵已形成一道不可阻挡的铁流,带着席卷一切的声势,沿着楼道碾压而来。 在那漫天舞起的刀光之下,韩世忠如同猛虎一般突入敌群,身前无一合之将,而身后的杨可世率领的白梃兵手中的长刀更是聚成扫荡之势,很快就击溃了城楼上上千名守军的意志。 这些守军并非吕师囊麾下的摩尼教众,而是苏州石生被宋军蹂躏之后的残兵败将,士气并不高,见得敌军势不可挡,索性一窝蜂的朝另外一边的梯道口奔去,亡命逃窜,毫无战心。 杨可世也懒得追杀哪些逃兵,当即止住要身后的众将士,一边令人拉起千斤闸,放下吊桥,一边令人举起城头上叛军留下的火把,迎着城外奋力挥舞。 紧接着。城楼下隆隆声大起,整个地面似乎都要颤抖了起来。无数的白梃骑兵在夜色中涌现,疾奔城门而来。 ************* 苏州城一战,赵皓等人偷袭了南门,引宋军大军突入,城内三万叛军虽拼死抵抗,奈何农民军的战斗力实在太弱,尤其是在白梃兵的攻击之下不堪一击。 最后一万余摩尼教众全部战死,吕师囊被韩世忠斩杀,副将石生拔剑自刎,就这样狂攻了数日未破的苏州城,轻而易举的攻破。 宋军占领苏州城之后,开始出榜安民,进行一系列的善后工作,苏州城内也逐渐恢复了生气和正常秩序。 太白楼。 赵皓、杨可世、韩世忠、武松和赵伝等人正在一间雅间里把酒言欢。 韩世忠这是算是出尽了风头,直接从都头提拔到营指挥使。可怜韩世忠从军十二年,立下战功无数,多次单刀冲阵,斩杀敌酋,却只混了个都头,这次跟着赵皓一战,便做了直升机一般,连升两级。 跟对的人,做对的事……好像鸡汤是这么说的罢。 席间,韩世忠一高兴又和武松拼上了酒,惹得赵皓和杨可世也喝了不少。 杨可世此人,性格沉稳而刚毅,虽然也是铁骨铮铮,却不像韩世忠那般粗豪,但是言辞之间倒是充满了对赵皓的敬佩。 谁能想到这样的一个白脸宗室公子,看似弱不禁风的样子,居然就敢挺身而出,轻涉兵戈之地,不避排水沟之脏污,不畏明枪暗箭之凶险,而且有勇有谋。 “那黑衣剑客,剑法极好,可是公子之人?何不请来共饮?”杨可世问道。 那黑衣人*的剑法,干脆利落的杀着,令杨可世印象极深。 赵皓笑道:“那人乃江湖游侠,来无影去无踪,曾受过某之滴水恩,今已报恩而去,怕是寻不着了。” 两个小时的生命,早就随风而去,去哪里寻…… 杨可世脸上露出惋惜的表情,又望向武松,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欲言又止。 赵皓奇怪的问道:“杨将军似有事要说,但说无妨。” 杨可世又望了望正与韩世忠拼酒拼得你死我活的武松,靠近过来,低声道:“这位武兄好身手,某甚喜之,若是公子肯割爱……愿收入白梃军,请宣帅提为都头……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斩杀蔡京之子的凶徒,若是待在军中就怕迟早纸包不住火,童贯和蔡京是死党,一旦显露出来,怕是武松死的渣渣都不剩。 赵皓眉头微微一皱,笑道:“我这位弟兄,一向散漫惯了,怕是受不了军纪约束……” 杨可世当下不再说话,只是举酒敬了赵皓一杯。 就在此时,一名都头急匆匆而来,见到赵皓终于吁了一口气,笑道:“公子原来在此地,害小的一阵好找,宣帅有请公子议事,还请公子速往!” 杨可世脸色微微一变,朝那人摆了摆手道:“你先在楼下等候,公子稍后便来。” 那都头满脸疑惑之色,却不便拂了杨可世的脸,只得退下酒楼。 杨可世这才压低声音:“那胜捷军统制王惟忠与宣帅关系过于密切,公子乃宗室,尽量远离宣帅,切莫污了名声……” ********** 童贯的寓所设在原苏州府衙,赵皓随着那都头左转右转,来到童贯下榻的上房之前,见得王惟忠正刚刚退出来。 没有着甲胄的王惟忠,头戴白玉冠,耳边插着朵粉嫩的桃花,眉清目秀,唇红齿白,一袭白衣如雪,配上那修长的身材,倒是颇为风流妖娆。 见到赵皓来,王惟忠原本满面春风的脸色微微一变,当即正了正发冠,扶了扶耳鬓边的桃花,又整了整衣襟,朝赵皓重重的冷哼一声,扬长而去。 只留下一阵香风尚在空气中弥漫着…… 赵皓疑惑的望着王惟忠的背影,突然一激灵,不觉打了个寒战。 奇怪的动作,女人才有的香气,还有杨可世那一截莫名其妙的话,以及王惟忠莫名对自己的敌意……但愿是自己想多了。 此时,那都头已向前传报,里头传来一阵洪钟般的声音:“请公子入内!” 上房外面明间,有白虎屏风隔挡。绕过屏风,就进了正堂。正堂之上,一个身着锦缎长衫,戴着乌纱璞头,腰系玉带的高大汉子正坐在榻上,满脸不怒自威之色。 见得赵皓进来,急忙起身相迎,两人寒暄了一阵,各自坐下。 童贯望着赵皓,微微一笑,递过一份奏章:“此次苏州之战,公子当立头功,我欲上表官家,为公子请功,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赵皓当即脸色微变,急声道:“某本手无缚鸡之力,此次破门之功,全凭白梃兵和杨、韩二将,与赵皓何干?还请宣帅万万不可虚报功绩!” 我去……这老太监倒是吃错了药,还是故意陷害? 大宋的宗室,根本就是养猪一样的养在汴梁,赵皓这一支遗落在江南,纯属侥幸,历史上对宗室防范之最,莫过于宋朝。 当年西夏李元昊自立,赵从式、赵世融、赵世永等七名宗室公子踌躇满志,要发动远征、平息叛乱。仁宗皇帝褒赏了七名宗室的远征计划和进取心,但却拒绝他们的请求,而宁愿用各种高贵的头衔来收买元昊,由此可见北宋帝皇对宗室的防范之心。 宋朝太祖靠兵变黄袍加身称帝,得位不正,而抢了侄子帝位的太宗不但得位不正,还有“烛影摇红”的传说。这一祖一宗,都是得位不正,后人更是千方百计的要防着武人和宗室,所以北宋一朝,重文轻武,极力打压武人,又防着宗室,把宗室当猪养,可以给富贵和官职,却没有任何实权。 如今赵皓这一支好不容易逃脱牢笼,过了几十年安逸的日子,这一上表功绩,简直等同陷害。 童贯哈哈一笑:“公子知进退,识时务,实乃宗室之中翘楚,人中龙凤也。公子若非宗室,定可出将入相,为栋梁之才,可惜啊,可惜……” 童贯在说可惜的时候,身子却已不觉靠近了赵皓,轻轻的拍了拍赵皓的手,然后又轻轻的按住了。 赵皓蓦地如同触电一般,迅速抽出了手。 卧槽! 赵皓只觉得心头奔腾的***如同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千万句mmp差点脱口而出,背后的鸡皮疙瘩起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全身都感觉到凉飕飕的。 那老太监倒也不恼,满脸神色淡然,似乎什么事也未发生过,又继续问赵皓关于接下来的战事的意见。 赵皓此刻心头已是勃然大怒,哪里还有心情讨论战事,嘴里敷衍着,脑海里只想着怎么报仇,整治这阉贼一番。 突然,他脑海里灵光一动,一个大胆的想法跃然而出,不觉嘴角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宋明月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宋明月》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宋明月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宋明月》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