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荣华记第67章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 苏妙真闻言,蓦地回神。她本以为是江南道监察御史还在做准备工作,随口瞎说一句搪塞此人,不料他竟一口认了,反而露了些内情与她。 苏妙真合上茶盏盖子,缓缓道:“账目无错,可库中无粮。但也没听皇上追查此事,我想他们的说辞多半落在元宵大火上——这短缺的粮食,是被报在因京中大火而遭毁损的账上吧!” 顾长清击节赞叹:“苗小兄弟好慧的心思!” 他瞥来一眼,复又滔滔不绝道:“不错,户部京仓的账上是共存五百四十万二千四百九十八石,现时仓场存粮是四百万余石,少的一百万余石,正被算在元宵京城大火的里。皇上只见账目无错,便真以为那少了的粮食毁损于大火之中。京仓无粮,通仓备用军边,故而便只能开启钞关仓场,来赈济灾民。” “不久,江南道监察御史张大人在巡视仓场粥厂时,发现有各处仓场有虚报火耗,空仓冒记等弊情。他捉了几人归案,有不服的泄露出来,说这里面的许多法子,原是上行下效,从京通二地传来。” “张大人深感其弊,希望连根拔起,这才有上京请查京仓一事!否则河南山东两江等地的大水,可淹不到京城人的乌纱帽。” 苏妙真听他长篇大论,提眉道:“朱兄是何人,怎么会知道这些内情。” 顾长清并未回答她,反而凝望过来,缓缓道:“小兄弟,你觉得这京中元宵大火,真的烧毁了那些食么?” 苏妙真冷笑一声,一字一句道:“烧空仓,平假账。” 顾长清霍然起身,向苏妙真处跨上一大步,近前,面贴面对苏妙真道:“不错!。” 十数日前,江南道监察御史张松年连夜上京,累死三匹好马。跪奏南苑,声泪齐下,恳请查仓。乾元帝当时大为震动,当即允了,并拔营回宫。张松年御史一到户部,便和一干御史,开始理账查仓,。 因本朝科举,只有经义时务,并无明法明算诸等科目,张御史不通算学,不谙京务,便进展艰难,因无进展,近日更有人上书,弹劾他“沽名钓誉,诽谤仓场官员”。乾元帝就是再相信他,也渐渐有了不满,甚至要求他两月之内,必须查清,否则便做诬告处置。 顾长清从户部轮转观政,不足一月。因元宵大火毁损仓粮一事,早已生疑,更为黄河沿岸的灾民而愤懑忧虑,便毛遂自荐,想要略尽绵力。而江南道监察御史是顾老太爷的门生,两家素有来往,江南道监察御史自然应允。 且顾长清早早地寻了著《算学宝鉴》的王度王老先生教授算学,虽则——那时节他打得是治河理漕,兴修水利的主意——不意这明算读数之道,反先在户部派上了用场。 但终究孤掌难鸣。顾长清和张松年御史为查仓读帐一事忙得焦头烂额,却始终在账册上找不出漏洞蹊跷,招来户部度支司等处里通算学懂账本的人,他们却畏惧搪塞,不敢参合此事,只是混着时间而已。 顾长清本欲请王度出山,谁料王度四月初一便下了两广等地,说是听说那边有夷人精通算数,要去讨教一番。 他思来想去,脑海里能记起的人,只有当日在晓飞阁遇到的这位小兄弟可以一用。一来,这苗真小兄弟虽然脾气坏,却心地不错,当日萍水相逢,见他有了难处便来相帮,二来,他在算数账本上的敏捷,着实是顾长清平生所见,再厉害的钱粮师爷也及不上他半分。且他机灵聪颖,洞明人性世故,连王度老先生不过试他诚心,都能一眼看出…… 如此人才。 顾长清果断道:“愚兄在户部任职,现在随张御史查仓理账,但因积年账本,若想在短短数月查仓除弊,非得精通算学的人前来相助才可,故而想请小兄弟你相助,不知小兄弟是否答应?” “当然,愚兄不会让小兄弟身处险境,自然有法子周全,更不会让你白做劳工,无论何事,只要愚兄力所能及,便事无不可。” 苏妙真听他果决恳切,不免大为震惊讶异。先奇此人不自傲身份地位而诚恳相邀,再奇他居然相信,她一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 “你就不怕我被人收买,去查账时或是泄露风声,或是搅浑水好拖延进度?” 却听他道:“晓飞阁的座位千金难求,当日你我在那处相遇,愚兄便知你出身富贵,家中定然殷实……那么,便不会为蝇头小利所惑,自然不会为人收买。且小兄弟你心地良善,见愚兄为题目所难,便立时伸出援手。更不挟恩图报,反而生怕与愚兄有什么牵扯一般,立时就走了。小兄弟,不说愚兄现下别无选择,便是有,你这样的人,也是上上之选。” 他笑道:“且论起来,我还怕小兄弟你信不过我。” 他从腰间解下一刻金牙牌,又伸出手,递来。 苏妙真愕然。瞧了一眼,见那乃户部通行牙牌,上有持牌者的姓名职务。她便暗自思忖:这世上敢伪造公家印信的人,怕是还没几个。这人又与傅云天相熟,想来并无不妥。 “愚兄并也不姓朱,而是姓顾,名为长清。” 苏妙真刚抬起手,听得他后面这句,便惊得眉毛一跳,却是错手,摔了那牙牌。 只听“啪”的一声,那牙牌坠落到地上,幸而没碎。苏妙真蓦地收手,问:“你也叫顾长清?那为何当日晓飞阁,那位王老先生称呼你为朱公子?” 顾长清听到苏妙真说了个“也”字,正纳罕他的名字是否真个烂大街,一听苏妙真问,便笑道:“家母姓朱,愚兄在外行走不便时,便化名为‘朱景明’。” 却也有理。苏妙真点点头,又追问不止:“那么,可是高中榜眼的那位顾公子?” 顾长清弯腰拾起牙牌:“愚兄不敢托大,侥幸而已。” 苏妙真弯唇一笑:“顾公子的那几篇程文做得极好,四书论和五经题自不消说,策论里的‘河工漕务’一篇,立论是并重河槽,可知顾兄眼界开阔,心系百姓。” 顾长清听这苗真小兄弟嗓子虽仍沉哑粗砺,但柔软下来,居然多几分动听。 这小兄弟提起那篇策论时语气里满是赞赏。顾长清怔忪一瞬,心内竟有些欣悦,他道:“贤弟谬赞。” “顾兄过谦了。”苏妙真摇摇头,凝神把这顾长清再仔仔细细地看上一遍。 一连两次见到此人,她都避之不及,从没细细打量,此刻见这人眉目俊朗,宽肩高大,恰是个玉树临风的人物。又不似寻常儒生畏缩迂腐,胸襟宽广,举手投足之中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磊落自信。 她便暗暗想到:这人,也算不辜负这“长清”二字。 苏问弦和他交好,倒是对了。 她正想着,听顾长清缓缓道:“且实不相瞒。愚兄并非全然信任与你。只是一来,你和这纪香阁有关,若日后有变,这纪香阁和宋大娘总归是跑不了的——刚刚愚兄和掌柜娘子略略说了几句话,已知掌柜娘子姓宋,曾嫁苏氏,有一女名蓝湘——要封掉这家店,捉拿这些人,于我来说,并不算难。” 苏妙真忍不住好笑:“所以,你并不是全然相信我——只是你自觉一切尽在你的掌握之中,不怕我反水。” 顾长清赧然一笑,咳了几声,方道:“小兄弟勿要着恼,愚兄只望以诚相待,可若要诚心,怎能只说好处?自然得把丑话说在前头,且事事相告。” 这种坦言相告,倒比一昧说好话戴高帽来得真诚。苏妙真抿唇一笑,道:“你这样坦诚,我非但不恼,反而喜欢。” 顾长清都做好了被痛骂一通的准备,却听这小兄弟语气和缓。不仅不似先前疏离冷淡,反有几分温软亲近。 顾长清心中一动,正欲说些什么,却听这小兄弟低头慢声道: “你请我这萍水相逢的白身平民相助查账要事,可见你这人胆大变通;” “不过一面之缘,你就摸出我几分底细,可知你心细如发;” “更又有后手预备我反水,可知你这人,呵,说句难听的,便是城府颇深;” “最为难得的是,你句句坦诚相告,我便知你为人重信守诺。” “户部查仓一事,难险繁苦,若只知道蛮干而无心机手段,是查不出什么的……你若是个喊口号作清谈而毫无城府的人,我断不能应。可今见顾公子你,心机、志气、诚意样样皆备,我再拿乔—— 顾长清突见苗真小兄弟猛地抬头,面上露出一种坚毅神色来:““岂不是不识好歹!” 顾长清听了这话,登时一愣,心内五味杂陈,几乎不可置信——他本以为要费许多口舌——谁料,竟得来全不费功夫。 顾长清不由得紧紧抓住花梨木椅的雕纹扶手,探身向前,道:“小兄弟,你这是答应了。” 他迟疑片刻,终究又道:“小兄弟,这是大事,你若想要再考虑考虑这里面的凶险繁杂,愚兄不会阻拦。” 苏妙真没料到他的第一反应竟是劝她再考虑考虑,忍不住一笑,看向他道:“呆子!我都应了你,你反而再劝我想想——有你这么当说客的么?” 顾长清被笑吟吟地骂了一句“呆子”,无缘无故地,他不但不恼,反有些说不出道不明的滋味儿。 但见逆光望去,那张黑脸上的瞳仁儿亮得流光溢彩,顾长清喉咙一干,正欲说话,又见这苗真小兄弟剔一剔眉,道:“不过有三件事,你须得记住。” “第一,我姑母开了这家铺子,虽积攒些银钱下来,到底只为做小本买卖。她受不得惊吓,我替你查仓看账一事,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我是说——任何人。” “第二,我身上还有其他要事,方便的时候总是少,所以你若要联系我,便派一个小厮过来,跟凤儿说了,我们定在什么地方相见呢?你说街尾那个茶馆和你熟识?那更好!就定在那个茶馆,刚好顺路。你把底册留下,副本抄册带来,我给你看,若你信得过我让我带回家去,也是可以。你有什么要紧事,也只跟凤儿提,让她回禀我,我寻机去茶馆雅间等你。当然了——包定雅间的钱得你出!” “第三,你自己答应的,日后我若有什么事相求,而你又有能力相助,可一定得伸出援手。” …… 时交正午,柳絮翻飞。 蓝湘进房,见苏妙真倚在塌上闭目养神,尖尖的小脸白得透明,眼下青紫一片,眉心微皱,显是愁容。而塌前案几上堆了一沓厚厚地账册,被一方帕子掩盖了半边。 案几上吉祥如意红漆镂花食盒的盖子被揭开,可蓝湘一看,见里头的点心燕窝却是原封不动。 蓝湘取了一个小杌子来,围坐在塌前,给苏妙真捶着腿,劝道:“姑娘这几日忙着看账册,也该歇歇吃吃东西了,等太太忙完这一阵发现姑娘操劳成这样子,定是不饶咱们的。”又道:“铺子上的事有这么许多么,镇日看账,也没见姑娘看完。” 苏妙真被她惊动,睁开了眼,叹口气允了。她这五日万事不做,书本女工礼仪等事一概不管,趁着王氏日日回娘家为长侄媳妇生育之事筹备打点的空儿,而昼夜不停地核算这些带回来的副本抄册。 连问蓝湘道:“刚理出个眉目来,也不能松。娘是不是还在外祖府上没回来?我扑了粉,还看得出没睡好的样子么?对了,凤儿可送回去了?” 蓝湘道:“太太掌灯时分才回得来呢,这几日怎得看不出,人已经让绿意差门上伺候的雇车送回去了。”又道:“奴婢传点饭食过来,姑娘好歹用一些吧。” 苏妙真点点头,蓝湘忙叠声喊人往厨房上传饭来,不半日,侍琴侍画侍书侍棋四人启帘进来。 侍琴侍画各抱着一装汤饭的捧盒,侍书调放桌子,侍棋铺开茶盏碗筷,蓝湘扶着苏妙真坐下,用干净手巾裹了牙著递到苏妙真手里,又给布菜添汤。 苏妙真心内正琢磨着那些抄册的事,蓝湘夹一筷子,她便吃一筷子,蓝湘几人瞅着她心思重重,便费尽法子变着逗她发笑。 苏妙真刚用完午饭,洗手要茶,廊下走来几个婆子,其中一人隔着窗子问苏妙真道:“五姑娘,我们姑娘请您过府一叙。”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荣华记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荣华记》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荣华记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荣华记》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