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荣华记第73章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 太阳高挂,金光洒遍天地,成山伯府的红墙绿瓦在日光的照耀下,映得越发好看。 男主子们从南郊回来,各自在大门处下马,门上的人忙来服侍拉马。苏观河去外书房与伯府的清客共续几句节令诗词,苏问弦往明善堂交代了几件紧要事,见时近午时,两人不约而同走至二房上房去。 上房里头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没有。苏观河不免惊异,道:“老太太传大伙儿去用午饭了?” 婆子走进来,支支吾吾道:“倒不是,因五姑娘往那边去了,二奶奶也就追着过去了。” 正房里剩下的几个人都是一脸哭笑不得的模样,苏问弦见了,心知蹊跷,便道:“父亲,不如去祖母那里瞧上一眼。”二人转向养荣堂,刚跨进院门,还没抬步进到正堂,就听里头王氏苦笑道:“娘,这丫头再不扎就太大了,娣儿六七岁的时候就扎了,不也好好的,可别护着了。” 苏问弦眉心一皱,见苏观河一脸恍然大悟,心内疑惑,随在苏观河身后,撩衣进内。 他一进正厅,就见苏妙真躲在苏母所靠锦榻后头,正探头探脑的:“爹都许我不穿了,娘干嘛苦苦相逼?” …… 这边苏妙真一抬眼,也瞧见苏观河苏问弦二人进来,知有了救星。 她喜得声音立刻抬高,嘻嘻笑道:“爹爹和哥哥回来了,娘亲,这回你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苏母拍拍苏妙真的手,笑得几乎喘不上气来:“怎么跟你娘说话的,也是为你好。” 正房地下挤着的丫鬟婆子们也是觉得好笑,但瞅见王氏气急败坏,要笑又不敢笑,略劝了几句,憋得脸通红。 苏妙真因见来了救星,也大了胆子,绕过苏母所坐的锦榻,跑到苏观河跟前摇臂撒娇道:“爹,你知道的女儿最怕疼了,不穿这劳什子耳洞行不行。” 苏观河哈哈一笑,摸了摸她的脑袋,向王氏道:“夫人,就免了这罪吧。 苏问弦立在门槛处,正含笑望过来。苏妙真脑筋一转,觉得他那处最安全。偷偷摸摸地走过去,藏在苏问弦身后,央求道:“娘要来硬的,哥哥你可得给我挡着点儿呐。” 苏问弦见她因急切畏惧,粉妆玉琢的小脸挤作一团,苦哈哈地正叹气。他微微一笑,,柔声道:“那是自然。” 苏妙真喜得两眼放光,摇着他的手臂呶呶道:“娘从来不驳你的话,过会儿哥哥你看着点眼色,替我说说情,了却这事儿。” 王氏没注意到她二人的窃窃私语,只顾着往苏母跟前一走,道:“娘,你评评这理,有他这么惯孩子的么。满府的姑娘,哪个不是早早打了,偏真儿拖到现在这年纪,再往下拖,她可就出阁了,你说说,她不肯穿,那就戴不了耳环,可不比别人就逊了三分颜色。” 苏母迟疑着要点头,苏妙真见形势不对,立时大声道:“《庄子》曾提过:‘为天子之诸御,不爪翦,不穿耳。’可见自古的老祖宗是不许穿的。东汉,刘熙曾说过,‘穿耳施珠曰珰,此本出于蛮夷所为也。蛮夷妇女,轻淫好走,故以此琅珰锤之也。今中国人效之耳’。再有近的李唐,也没有说女子一定得穿耳的,家里收藏的《步辇图》里头,可不就没有妇人小姐们戴耳坠的?既然是两可之间,那不如免了我受这罪呢。祖母,你晓得的,真真最怕疼了,到时候痛得死了,可怎么办?” 苏问弦听她那句“痛得死了”,先沉了脸:“没个忌讳。” 苏妙真怕他反悔,忙连连呸了两声。 屋内其他人也都皱眉,说几句童言不忌。 “还有还有——《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苏妙真这回便斟酌着言辞,又大声分解,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地为她自个儿辩护。 那边苏母听得稀里糊涂,又听她满口“之乎者也”,态度坚决,也觉得这事儿不大,便向王氏道:“也有道理。” “她个小姑娘家懂什么。”又因苏妙真往年总有一堆大道理来堵她,王氏今年也有了准备,当即道:“那有个诸葛恪还说过,‘母之于女,恩爱至矣。穿耳附珠,何伤于仁’。我这是为了她好,她年纪小不懂事儿,这回只晓得怕疼,却不想想,若耳上无环儿,可成什么模样了?” 又作一种苦恼忧愁态,用帕子抹着眼角道:“现在听说两广还有以缠足为美的,女儿家,德容言功最为重要,这‘容’一字,可不就应在这儿了。儿媳这还不是一心为咱们真姐儿好么,偏偏一个个的,都不领情。难不成看着我们真姐儿疼,我个做母亲的,反比别人心狠能忍些?” 两广都有缠足的风气了?苏妙真张目结舌,心慌慌想,这里明明是大顺朝,怎么还按着前世明清时的风俗来演化了。 她因见苏母不住点头,似要发话拍板。就顾不得替那些饱受缠足之苦的女儿们抱屈,急得上蹿下跳,扯扯苏问弦的官袍。 苏问弦朝她安抚一笑,跨前一步,恭谨向王氏道:“母亲的一片苦心,我们做儿女的,哪有不知?然而真真她和别的姑娘不同,天生就怕痛爱娇些,且昨日受寒,今儿才见好,不若就此放过吧。” 王氏平日因怕苏问弦与她不亲,向来都是这儿子说什么,便是什么。此刻听了,又看见苏观河连连点头,不好当即驳回,便也没再开口。 苏妙真见机,立时奔到王氏身边,王氏故意扭头,不看她,扯扯王氏的衣袖道:“娘,女儿领情的。只是一来女儿特别特别怕痛,再有要是感染化脓了可怎么办,女儿的运气从来都不太好,能在这上面赌一赌么,到时候一生病,还不得累得娘操劳?二来,不是女儿自夸,像我这样随了娘亲的美貌,到哪儿不是艳冠群芳,鹤立鸡群?还用得着这小小的坠珥来点缀么。” 她这话说得理直气壮,半点不害臊。廊下房内的丫鬟婆子们立时乐了,见她如此放赖撒娇,正是又想笑,又得忍,互相你掐掐我,我推推你,勉力压住神色,作出沉稳模样来。 苏母更是开怀,笑得不行:“这话可半点不虚,这京里再没比咱们真姐儿生得好的闺女了。老二家的,你就放下心吧。” 王氏被她哄得“噗嗤”一声,回转身来。叹口气,见苏观河面上大有赞同之意,又见跟前幺女苦兮兮,泪汪汪——拽着自己的衣角不敢撒手——心到底软了:“罢罢,既然都这么说,我何苦揽这个事儿。只是既然不上坠珥,已然少了装点,日后簪钗却得多用,再不可偷懒,再敢素着脸就出门,我可不饶你。” 苏妙真拼命点头,连连保证。 恰逢大房三房的人来,苏观山又亲自捧来乾元帝赐的夏冰,苏母高兴,便让传饭。 摆开两大桌子,苏母与几个儿媳妇、孙媳妇和孙女一桌,让儿子孙子们又一桌。丫鬟婆子们忙走进来擦桌抹椅,抬屏置案,又预备茶酒杯器,添送瓷碗牙著,忙得也井井有条。 不多时,各种时鲜节菜流水似的传上来,或有嫩蚕豆、豌豆、鲜笋、苋菜、烧饼、烧鹅、烧酒、黄鱼、腊肉、盐蛋、樱桃、梅子、枇杷、杏子、鲥鱼、蚕豆、苋菜、黄豆笋、玫瑰花、乌饭糕、莴苣,摆得圆桌上是满满当当,席开锦绣。 又让家乐班子过来吹笛奏琴,一时间丝竹迸发,乐曲悠扬。 众人吃完饭,丫鬟送来点心。 苏母让明儿揭了两个海棠纹样雕漆攒盒,指着盒内,对身边的苏妙真笑道:“这里头的夏饼、红枣糕和藕粉桂花糕都是明儿做的,你最爱她的手艺,可吃多些。” 苏妙真嘻嘻点头,脆声道:“我晓得,祖母最疼真真了。” 又偏过头朝明儿欠身一拜,拉着明儿的手笑道:“也劳烦明儿姐姐了。”又望向苏母叹气道:“这样好的人,真恨不能要到平安院那里去。偏我晓得祖母离不得明儿姐姐,少不得望洋兴叹了。” 苏母戳着她的脑门道:“你这个猴儿,净惦记你祖母这儿的人了?” 苏妙真凑趣道:“那还不是祖母会调理人,明儿姐姐这人物,比我就差一丢丢,绝对是天下少有。” 众人先发怔,然后都大笑出声。 苏妙娣不住摇头叹气,拿帕子掩嘴,苏妙茹喷饭扑到卫氏怀里直叫肚子疼,苏妙倩也是弯腰屈腿,笑得几乎倒下去。王氏用手指着她,嗔道:“好不害臊,亏得都是自家人,让外人听了,还说你夜郎自大,或是咱们伯府忒没见过世面了。” 丫鬟婆子们若是伺候长辈的,便是在年轻主子面前,也有脸面。明儿脸通红,当即就“啐”了苏妙真一声,挣开就往外头去了,边走边道:“五姑娘也太会挤兑人了。” 苏母乐得只眯眼:“不妨事儿不妨事儿,咱们真姐儿这是在逗我乐呢。”摸了摸苏妙真的头:“这样乖的丫头,谁能不疼。” 又让丫鬟给众人各自捡了爱吃的面果糕点来。 吃毕,苏母兴致起来了,记起立夏一贯是有“秤人”的习俗,便让婆子们抬过秤来。让儿子孙子们出去,单留了媳妇孙女,给府内的姑娘儿媳们一一称过去,评量了一回燕瘦环肥。 大伙儿都上赶着嘻哈凑趣,把苏母哄得直乐,又让送来冰镇好的梅汤,吃毕抹牌放风筝,很闹了一会子,方放众孙女回去。 * 却说那头,傅夫人在贵妃处碰了钉子,气性冲冲一头汗,顶着初夏的太阳到家,也不歇息,立马拉着提早告退的傅侯爷,一同去看傅绛仙。 大白日的,因畏风,房内窗门紧闭。二人过去掀起床帏看了,见傅绛仙的脸色仍通红无比,迷迷瞪瞪地还说着梦话,房内的药味儿更熏得人几乎立不住。 傅夫人扯过傅侯爷,往外间站了,抹一把泪:“你不知,那贵妃娘娘好生可恶,一听咱们绛仙病重,竟是不肯早日成亲冲喜,你个老杀才,当初就不该答应这门婚事。” 原来傅夫人见傅绛仙越病越重,药石难救,又有傅云天趁机道“不若早日成婚冲冲喜”,傅夫人记挂着,忙趁今日立夏进宫,好求见贵妃相谈此事。结果贵妃听闻傅绛仙似是病重,竟跟她开口,说这两孩子犯冲的厉害,这门婚事还是作罢。 傅侯爷眉头拧得死紧,往内间张望一眼,一张国字脸上满是忧愁恼恨,道:“冲喜,你怎么好张的口,有用皇子冲喜的么。” 傅夫人嚎啕大哭:“我又没直接说,何况你让我怎么办,难不成看着咱们仙儿年纪轻轻就……”她记起傅绛仙还在里头,忙掩住口,滚泪半日,傅侯爷劝解道:“不能成婚未必是坏事,且贵妃都说了是两个人相冲,真嫁了反而更不合适。” 傅夫人抹着泪道:“我今儿才晓得竟是五殿下和咱们仙儿命里犯冲,难怪自打四月贵妃娘娘要了生辰后,仙儿就多灾多难的。可贵妃既然早知道,怎么现在才说,这样欺负咱们侯府不成。” “五殿下这月也连出几件意外,先是坠马,虽不严重,可也受伤。再是晓飞阁掌柜的案子……现在更有他舅舅的事儿,那张松年现在没进展,可他是个强项令,定然不会轻易揭过此事……” “难怪贵妃觉得两人相冲。”傅侯爷叹口气,道:“夫人莫气坏了身体,既然贵妃先松口不成这门婚事,我便立时知会圣上,为仙儿再寻个不差的。” 傅夫人冷笑道:“还用得着你告诉皇上,那贵妃娘娘怕我相逼,当即把庚帖退给我不说,还招来圣上身边內监传话去说,理由还找的冠冕堂皇,什么‘三殿下的正妃不过出身国子监祭酒,五殿下晓得了,因素来兄友弟恭,便觉得不能越过太多去!’听听,这样的会说话,早干嘛去了。” 傅侯爷听了,却笑,道:“夫人,这事儿你该高兴才是。不说五殿下和仙儿相克,不成婚最好,就是不想克,仙儿嫁过去了,咱们侯府在外人眼里,和五皇子可就绑在一起了。三殿下无能刻薄,而五殿下却也又不好,那等骄横放纵,咱们能不搅浑水,那是最好不过。” “既然退了庚帖,那这事儿算是落定了,我找机会再在圣上面前提一提,就立刻给咱们仙儿寻夫婿。” 两人正说话间,傅绛仙从卧房奔出来,扑在他二人跟前,一双眼睛亮得惊人:“爹,娘,贵妃娘娘不要我做儿媳了?” 傅夫人见她只披了件外衫,唬得忙道:“瞎了不成,还不把姑娘扶进去添衣,再着凉了可如何是好!” 傅侯爷也是大惊失色,嘱咐着婆子们或请太医或煮药,一时间傅家忙得人仰马翻,丫鬟小厮们在傅绛仙的小院儿来往穿梭。 忙至午后,傅府上下连午饭都不曾用,傅绛仙坐在帐内,喝过一碗药,扯着傅夫人不松手,急急再问:“娘,这门婚事真的是被贵妃娘娘推了。” 傅夫人不疑有他,还怕傅绛仙听了伤心,忙安慰道:“推了就推了,可不要伤心,也不是什么多好的亲事,我还舍不得让你进宫。况这事没过明路,大伙儿没几个晓得的,爹娘再给你相看,保管找到更好更和心意的。” 傅绛仙咕噜咕噜喝完药,神采奕奕道:“我才不伤心呢,昨儿还听哥说那五皇子的母舅牵扯进仓场大案,现在虽没结果,保不得日后如何。” 傅夫人皱眉道:“你哥怎么敢把这事儿说给你听,看我不骂死他。” 说着便招呼人去叫傅云天过来,傅绛仙一把扯住,喜笑盈腮:“娘,不知怎的,我精神的很,也觉得饿了,今儿立夏,我要吃樱桃,梅子,还要吃烧鹅,鲜笋,还要吃……” 她记起苏妙真交代过便是尘埃落定,也须得再装上一段日子,便立马躺下去,把腔调捏得有气无力道:“算了,就这几样吧,我每样吃几口就是了。娘你和爹赶紧用午饭吧,别饿坏了。” “对了,哥既然要来,我恰好有事儿跟他说。”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荣华记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荣华记》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荣华记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荣华记》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