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荣华记第168章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 故而此刻卫若琼一看见立在对岸水边交谈的两人,登时又气又怒,哪里还注意得到不远处仍有陈宣等人,柳眉竖倒,当即连骂了五六声***妇。 卯月在旁听了,看热闹不嫌事大,更也撺掇了几句:“姑娘,这顾家夫人可真是有意思,以前赵同知没来苏州时,她一年半载地也不曾来咱们家,就来年节那会儿也称病没出门。这会儿她更不去琉璃轩吃茶歇息,非顶着太阳特特地一路走过来,莫不就是为了这会儿的偶遇?听府里的婆子嚼舌说,顾主事多半得娶借住咱家的陈玫姑娘——许是顾家夫人心里泛酸,干脆在外头学人养汉?” 又煽动道:“姑娘,赵同知也快二十七了,一直没娘子,听不少人说就是因这顾家夫人!若这顾家夫人主动投怀送抱,赵同知焉能不被迷昏了头?” 卫若琼越听越来气,骂道:“汗邪了这贼***妇!我若能让她逞意,就把卫字倒过来写。”便对卯月如此这般吩咐下去,打发她去了,自己仍眼也不错地盯着动静。 直到他二人互相道礼,苏妙真转身离去后,卫若琼这才从假山湖石后头稍稍闪身出来。 她欲要上前去和赵越北偶遇一场,又不齿这等行径,更估摸着各府堂客们已经都来了,不能久留,就忍住了上前与赵越北偶遇的冲动,揣上一肚子火离开…… 陈宣抬头望望天色,早过巳中时分,东西两院的鼓乐丝竹声都响亮起来。 他平望远处,又见得顾苏氏向西而去,步履盈盈,如春云冉冉。 直到那纤秾身影消失在烟柳深处,他方收回视线,叫醒犹然目送出神的赵越北,两人折返。 走了片刻,他不经意问道:“鹰飞,你二人说了什么?” 赵越北本不欲答,但未免陈宣误解,便略过赵盼藕与人私通之事,将前情讲来,然后道:“她不愿委屈卫五表妹做妾,故而和我议了此事的利弊。” 因提起“做妾”二字,赵越北不由想起初五陈玫落水一事,问道:“顾长清真要娶你堂妹?” 听陈宣淡淡道:“他已然差人取了庚帖,想来是下了决心。”
赵越北神色变换片刻,最终只道:“顾长清和她成亲尚不足一年,纵然要纳妾,也该再等个些时日。你堂妹如今别无尊长,更只年方十四,若你提出先定亲事而将迎娶暂缓,他夫妇二人也能再恩爱几年,不至于因此失和。” 陈宣却道:“鹰飞,你小瞧顾苏氏了,不说她的容色家世,单凭当年棋盘街失火时她显出来的镇定聪慧,她在顾长清跟前就不会失宠——而我究竟只是离娘的堂兄,并非族老,没替她谋到正经亲事已然让我有几分愧疚,如今若再反阻她的姻缘,可就更不配为人兄长……” 赵越北见他不肯应承,纵然也觉这事与己无关,脸色也不由难看起来。 他和陈宣是姑表兄弟,原比常人更了解陈宣。陈宣能在内斗的平江伯府里生存下去,随后一举袭爵,如今更升任巡漕御史,可见这表兄的忍性能力及城府都堪称一流,远超常人。 而赵越北更晓得,陈宣是个箭不虚发、有的放矢的人。陈宣不会无缘无故地带上陈玫,更不会毫无理由地要请那女子出来相见。故而陈玫落水之事看着虽没什么问题,后头却多半有陈宣点拨着——否则端午当日陈玫所穿的衣裳不会让他觉得如此眼熟。 赵越北低声一叹:陈玫有备而来,那女子无心抵挡相争,日后怎么或会在陈玫手中吃上个大亏。 赵越北正思索着该如何将他的猜想与苏问弦一说,好让苏问弦劝说那女子提前留神,却突听陈宣问道:“鹰飞,明面上都说你与她没能成婚,是因为舅父在大同替你提前订了亲——但我打听出来的却是因她当年在京中大觉寺里替伯府姨娘接生,败了名声让舅母嫌弃——你才没能把她娶到手……她替人接生一事,可属实?” 赵越北浓眉一皱:“你为何打听此事?” “看来不假了?又有棋盘街之事——”陈宣颇为深意地一笑,徐徐踱步:“此女生得虽好,却不是安于内室的佳妇。你没娶到她,也不算遗憾……” 说着,两人已然走至一通向东院的角门前,看门的小厮婆子忙上前打开,送他二人进到东院。陈宣先行进堂,赵越北另去更衣。 等赵越北回来时,恰好在某路口遇到顾长清苏问弦二人。见午时未到,赵越北就借口有事将苏问弦叫了住,径行到游廊后石径假山的无人暗处。 * 苏问弦漫不经心地与赵越北商议着汪家慕家乃至边关之事——他虽是做了赵家的女婿,却和婚前失贞的赵盼藕并无夫妻之实,更也没想过跟赵家绑在一条船上,不过各取所需。 但忽听赵越北提起陈玫落水之事里的疑点,更劝他叮嘱苏妙真多留神,苏问弦不由立时专注起来。因看赵越北说完后就望向西院,默默出神,苏问弦不由得冷笑。 赵越北和苏妙真非亲非故,反与陈宣有亲,却关心起苏妙真在后宅的生活,更特地点出陈家的意图,岂不有点问题?而苏问弦近年来虽因苏妙真的缘故,甚少亲近其他女子,但先前也是常在风月场中走的,如何不知男人的此种反应意味着什么。 还以为赵越北最爱他表妹,又经年不见真真,那点小心思该消失殆尽了——却不防此人仍惦记着她。 也对,苏问弦冷冷一笑:色不迷人人自迷,真真她着实生得太好,性子又太讨人喜欢了。 苏问弦目光扫过花台下的芍药,缓缓道:“此事多谢舅兄提点,我自会提醒真真多加留神。”言毕,他欲要出言警告赵越北,让赵越北离苏妙真远上一点。 话未出口,却听见两丫鬟鬼鬼祟祟地在石径外嘀咕着什么,他二人俱是耳聪目明之辈,这石径假山处又格外僻静,当下听了个分明。 “咱们什么交情,我还能骗你!真的,我亲耳听见卯月对刘婆子说得明明白白,卯月她确实看见顾家那位绝色夫人和咱们府上的表少爷在西院柳堤处你侬我侬,偎依在一起说了快半个时辰的话——在咱们府上尚且如此,私底下还不知道怎么乱呢!” “啧啧,这也太大胆了。难怪表少爷和陈大人方才是从西院角门进来的!怪了,卯月怎么突然和刘婆子说起话来了,她平日不是看不惯那些嬷嬷婆子么?” “这你还想不明白,真是个傻的。卯月突然见了这么桩丑事儿,肯定捂不住,那还不是见谁跟谁说上几句,其实七巧姐在一旁劝她别造口孽,但卯月只说那顾家夫人干得出,她也能骂得出,横竖是顾家那位脏了咱们卫府的地儿!结果她又给小三儿讲时,恰好顾主事就过了穿堂听了个正着,啧啧。” “那顾主事听清楚没有?” “应该也听清楚了。不过说也稀奇,我瞧着顾主事一点反应也没有,更没追问卯月和刘婆子,只是问了她们几个的名字,就直接离开了——你说这事儿稀奇不稀奇,那样貌美的老婆偷人养汉,他居然……” 不及听完,苏问弦赵越北已然脸色如冰。苏问弦更大步跨出假山,老鹰捉小鸡似得提起那两丫鬟,阴着一张俊脸喝声问:“卯月是谁?” 原来卫若琼在西院窥见苏妙真和赵越北说话后,就一心想给苏妙真一个教训。因思及顾长清正在东院,便打发卯月去到东院伺候,更吩咐她寻机跟几个婆子碎碎嘴,在顾长清跟前传一点风言风语,好让顾长清看好他老婆,免得到处勾引男人。 卯月平常仗着卫若琼不知欺负了多少人,又觉自己好歹是一等贴身大丫鬟,凭什么还要在外头伺候各府堂客,更被差去领苏妙真闲逛!故而就先存了不满,其实这只是夏氏在为卫照玉一事而讨好苏妙真,这才把卯月拨了来。但卯月不知,已经心有不满,平日更也是个搅风搅雨的性子,一听卫若琼吩咐,立马脚步不停地进到东院。 卯月按卫若琼所说,拉了几个长舌婆子和小厮,添油加醋地把西院所见景象说了,更故意和那几人等在顾长清必经之路,好让顾长清听个正着。 这两个丫鬟中恰好有一人也悄悄经过穿堂,听见后当即觉得新鲜,就拉着好友到石径这边闲聊。却不防苏问弦和赵越北正在这里商量事儿。 这两个丫鬟负责在东院添送茶水,倒也认得苏问弦,更听人说过他在扬州的厉害。当下见这俊美非常的苏运同满脸凶狠暴戾,都心如擂鼓,恨不能晕死过去。 又见得表少爷赵越北也正冷冷沉沉得盯着她们,更吓得要死要活,结结巴巴地将所知部分说完,便连声求饶,跪在石径上抖抖嗖嗖地喊着不关己事。 苏问弦哪里理她们,问出卫景父子的行踪,也不管这还是寿宴,当即直接提了这两人,大步流星地去找卫景兴师问罪。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苏妙真那边回到了前堂,各府堂客几乎都来了正在吃茶说话,见得她来,自然都要上前寒暄一二。 还有人知道了端午顾长清救上一女子之事,更欲要显显她们的亲近和善心。特特拉住苏妙真,拐外抹角地安慰劝解,只让苏妙真哭笑不得,更不胜其扰,就拿出装傻态度。凡是有人问她心情如何,陈玫生得如何,顾长清打算如何等等相关话题,她一概用“不晓得呀”“听夫君的”这八个字去搪塞。 苏州府里凡是排得上号的夫人,几乎都比苏妙真大上个十岁二十岁,人家也不是傻子,哪里不知她这是在敷衍了事。只能暗暗摇头,但觉她不争气没脑子,看她跟看傻子一般同情怜悯。 苏妙真见她们不再追问,只觉如释重负,但仍怕她们再来兴致。故而她就第一个去往设宴的琉璃轩,更决心在席间只管吃菜看戏,争取做到食不言。 琉璃轩正中是个歇山顶卷棚长厅,连着左右两个大厅,旁边又有四个小花厅,琉璃轩为碧水环绕,长厅正对着满塘荷叶,池塘中更建了戏台。 因文婉玉没来,苏妙真就想躲到年轻姑娘们一席乐得松快,但却被眼尖的夏氏叫了回来,硬是要把她安在了一众年长夫人之间。还是苏妙真搬出来想要仔细相看卫照玉,才被放走,由殷氏陪着去到后头的花厅里坐了。午时一到,丫鬟婆子们撤掉细巧茶点,在厅内来往穿梭,送上各种山珍海味、美酒佳肴。 寿宴的开场戏一贯就那几出,苏妙真装得虽感兴趣,却早已神游天外,还是被经过的卫照玉提醒了她一句,苏妙真才发现手中牙著不知何时早已掉在地上。正要差人拿,卫照玉已然吩咐下人取了新的。苏妙真谢了她两句后,更刻意留下了卫照玉,与她搭起话来…… …… 苏妙真因见卫照玉的针线女红极好,不比江南曾经风靡的慧绣差上半点,便问她师从何人,可是生母绣娘所教。 卫照玉低着脸谨小慎微地答了,虽只是简略的两句,但也让苏妙真听明白了,原来卫照玉这一手好针线竟全是她自己琢磨出来。 不由对殷氏笑道:“多心灵手巧的姑娘。”又端详了卫照玉一眼,笑道:“生得也好,性子也好,太让人喜欢。” 殷氏端午在船上时大概瞧出来了点卫家的打算,便掩唇一笑:“你既喜欢,何不替玉姐儿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儿郎,给这姑娘牵一桩好姻缘。” 苏妙真点头轻笑:“别说,我还真想当个媒人。”苏妙真如此说却也不是客气。她觉着卫照玉虽有些太内向,但样貌德行都不错。而夏氏看上去又甚是厌恶卫照玉,那多半不会替卫照玉太尽心。又念想着认识的某几家里有五六个合适的儿郎,便也有几分动意,想替这姑娘谋个终身。 不说别人,宋芸的四弟就挺不错。而宋家祖籍松江府,如今在金陵任职,两家隔得也不远。 卫照玉在旁听了,心中一凉,暗道看来的确如三姐卫若琼和那几位婆子所言,自己就要被送到苏家当妾。日后就连生了孩子,也得抱给正妻养。 原来端午放标时,卫照玉恍恍惚惚地想着她与岳俊的未来,而不小心在船头撞着卫若琼。 卫若琼那会儿正在气头上,当即把卫照玉拉到一旁痛骂一通不说,更冷笑着指着她骂道:“你别得意,祖母母亲她们让你打扮得乔模乔样,不过是给那顾家夫人相看,让顾家夫人做个媒,好把你嫁给她哥哥扬州苏运同去做个贱妾!” “你是小妇养出来的,自然也只能做小妇,而且姨母是指望你生了孩子好抱给盼藕姐养,以后不过就是个用来下蛋的鸡——你该不会真以为是要被抬举,给你说门好亲吧!” 卫照玉不听这话还好,一听,霎时间天灵盖上如浇下一盆冰雪,中暑晕了过去。 卫照玉的母亲是苏州某千户家的女儿,和她父亲原是两小无猜一处长大的,本来两家都定下了亲事,结果她母亲家突逢大难,父母兄长皆沉船溺水而亡,家中别无男丁。 千户一职就被卫府从中运作,给了旁人袭替。而卫家也不愿承认两家的婚事,更直接给她父亲另取了正妻,便是卫老太君的侄女夏氏。 她母亲当时凄苦无依,又想着自己一个孤女,怕守不住家财,更念着与她父亲卫平的感情,以及从一而终的礼教,便仍是嫁进了卫家,虽然只是第三房奶奶,但有卫平护着,头六年过得也算蜜风光顺心,以至于惹得满府妻妾嫉恨。 但后来,卫平外出半年,她母亲在府里孤立无援,就日日被叫到夏氏跟前立规矩,服侍夏氏卫老太君。不及两月吗,竟小产了。之后就重病起来,没多久便撒手人寰。 卫平始终不知这里面的内情,后来在夏氏的大度默许下又陆续纳了两房美妾,夏氏更给了卫平一个他早就惦念上的美婢,日久天长,卫平也就卫照玉母亲抛之脑后,连带着对卫照玉,也没有昔年的偏疼,以至于让卫照玉在后宅也成透明人,被人忽视欺压…… 等卫照玉吃药醒来后,她足足哭了一夜,私下拿银子打听,得知似有其事——表姐赵盼藕为苏运同不喜,刚新婚就被撂在了京城没跟去扬州,赵夫人只有赵盼藕一个女儿,卫老太君也就只有这么一个外孙女。故而卫老太君有意寻个不差的姑娘,好安安分分地替赵盼藕拢住苏运同的心,更重要的是,生下子女后得老老实实抱去给赵盼藕做依靠。——卫照玉似乎就是最好的人选。 故而卫照玉就生了满腔的惶恐畏惧,只想着怎么才能摆脱做妾的未来。 因而此刻再度听得苏妙真提起“媒人”“婚事”,卫照玉心中的七八分怀疑就成了十分的肯定,这会儿便恨不能拔腿离开,赶紧与岳俊一同远远走了,好双宿双*飞。 苏妙真和殷氏说得起兴,余光忽瞧见卫照玉的脸色越来越白,整个人摇摇欲坠。她心中奇怪,稍稍一想,又有两分明了。忙暗骂自己没脑子,把人家小姑娘吓得不轻,待要和卫照玉解释,筵席上人来人往,却不好明说。 因心道:赵越北算是个说话算话的人,他既然答应今日大宴过后,就和夏氏说清楚不需卫照玉牺牲,肯定能做到一诺千金。倒不用急于在这种环境下跟卫照玉解释,过两日寻个借口,把卫照玉叫到官署,和这姑娘细细分说就也是了。 苏妙真默默点头,觉得法子不错。就好声好气地宽慰卫照玉几句,随后又想着格外给她体面,让蓝湘开了衣箱取了两枝玉簪送给卫照玉,更拉着她在自己身边坐下。 三人正吃着菜,听外头进来报戏,说要演《鸳鸯记》第七折—— 突地,林氏却满面愁容地进到花厅。林氏在嘈杂的环境中附耳过来,苦笑着对苏妙真道:“还请夫人随我来一趟。”苏妙真愕然起身,正欲问询,却被林氏急急拉了离席,东绕西绕地从一角门出了西院。 却说东院后堂的地面上,卯月和那几个丫鬟婆子哭哭啼啼地趴在地上求饶。卫平卫景坐立不安地瞅着堂内的三人——顾长清、苏问弦和赵越北——暗暗头痛。 因卫老爷子仍在世,故而卫平并没有袭职,论起来在已经授了实缺的顾长清苏问弦面前,不过徒有个尊长的名。 卫景更不用说,**子弟一个,压根没甚么本事,镇日里不过喝喝花酒走马章台而已,故一瞧见这三人都面色沉沉,哪里能不叫苦,若不是他老子卫平还在这儿,他早赶紧跑了,回前堂和人吃酒说笑。 哪至于在这儿连受了两回鸟气! 卫景盯着地上跪下的这群奴婢婆子,心中不爽。方才卫景在前厅先和人吹了一番卫家家底,又和人提起那倾倒吴郡的小藕官,正比手画脚地乐着,却被顾长清叫出,请到了偏厅一旁。 ——顾长清那是谁,眼下是吴郡百姓眼中的青天大老爷不说,出身金陵顾家不说,他手中更握着苏州的钞关钱粮! 卫景虽不学无术,但也知道卫家一直盘算着和他搞近关系,好让顾长清在过船征税上略略抬手——毕竟只要顾长清肯,那就能给卫家省下数万两的银子。他当下哪敢怠慢,赶紧陪着笑脸跟了出去,屏退下人,问顾长清有何要事,居然急着把他叫了出来。 结果顾长清张口就说出卫府几个人名,要求把这些人即刻叫齐,让卫家要么请出家法惩治一二,要么把这些人即刻打发出府。 卫景糊里糊涂,何曾听明白了!又觉今日好歹是寿宴,哪里能大动干戈,便笑着劝了几句:“顾主事别动怒,小弟先替那些没长眼得罪顾主事的下人陪个罪——但您大人有大量,还是且给我们卫家一个脸面,暂且忍到晚间再说——” 却见顾长清冷下脸色,沉沉拒绝道:“贵府上的下人太造口孽,竟敢污蔑顾某夫人的名声——我娘子素行贞顺温柔,突地被贵府奴婢抹黑与赵越北有私,纵然我娘子肯忍,赵越北他肯忍,顾某却也忍不了!” 卫景一听这话,当即傻了,目瞪口呆地半晌,没说出话。只心道府里的下人也太糊涂,没事儿找事儿地惹麻烦。 是,苏州城里是有顾夫人和他表兄赵越北的闲言碎语,卫景自己也当新鲜事儿听过几回,可这种话不该私下里当个风月笑谈聊聊就得了,怎么就居然嘴碎到顾长清跟前了! 而顾长清也着实奇怪,寻常人听了这话,第一反应难道不是先存疑心、再默默观察真假么——毕竟听说他娘子生得沉鱼落雁,那难免就惹人惦记,更不要说还有句话叫“无风不起浪”。 而寻常人更不会主动找到主人家明说此事,最多旁敲侧击两句,否则岂不丢脸?他倒好,直接来找自己,还要求惩治府里的下人,他对那顾夫人就如此信任? 然而卫景腹诽归腹诽,但见顾长清不素平日所见端方宽和,反而神色极其凛然难看,也不由得畏惧,就忙让小厮把卯月等人一一找来。正喝声骂着,苏问弦和赵越北又一前一后、满面怒容地走了进来。 卫景一瞧苏问弦赵越北两人的神色,当时就反应过来怎么回事。立时满头冷汗,赶紧陪着小心,也请他二人上座坐下。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荣华记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荣华记》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荣华记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荣华记》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