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查封漕运码头(三)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第七十八章 查封漕运码头(三)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在卫山营的震慑之下,漕帮帮众乖乖地排成了队。 京兆府的捕快却为难了。 “杨大人!这犯人实在是太多了!京兆府的大牢关不下啊!” 杨清源尴尬了一下,他之前虽然知道要抓的漕帮帮众不少,但是没想到了竟然有八九百人。 “没关系,把他们分别关到了大理寺和京兆府的大牢之中,挤一挤,又不是让他们来住客栈的!要是还不够,我亲自和北镇抚司指挥使去商量,借用一下诏狱!” 用最平淡的语气说着最嚣张的话,诏狱,那可是十人生入,九尸死出的地方,关那里也不怕把人吓死。 如果真的是因为地方不够,就要将人关到诏狱之中,相信大部分人还是会体谅的,毕竟朝廷有朝廷的难处,挤一点怎么了!?为了这点小事,就去开诏狱,这像话吗?! “还有问题吗?!” “没……没有了!” 在领悟了大佬的意志之后,漕帮的普通帮众京兆府的捕快用麻绳绑缚串联,十人一绳,在卫山营军士的押送之下,前往了大理寺和京兆府的大牢之中。 杨清源将此事全权交给了卫山营参加李知节,自己带着大理寺众人来到了码头。 因为前日严格检查进出船只,导致滞留了无数船只,码头货仓也几乎快囤满了。 看到此景的杨清源不由冷笑一声,一旦检查严格就有如此多的船只货物滞留,其中猫腻不想也知道。 杨清源差人去漕运司衙门将所有船只货物的登记案卷全部搬来了。 这里有每艘商船的货物登记,当然了,多半都是假的。 杨清源看着手中的一页卷宗,找到了对应的商船。 这是一艘刚刚驶入神都的货船,还没来得及卸货,漕运码头就被六扇门给反复搜查,好不容易等到六扇门走了,又迎来了杨清源这个瘟神,彻底把漕运码头给封禁了,这艘商船也就停在了此处。 根据案卷上的记载,这艘船上运输的是钱塘藕粉,也是按照藕粉的价格上缴了税收。 “你是这艘商船的船主?!” 杨清源看着被带到自己眼前的这个商人问道。 “小人正是!” 商人有些紧张,可能是因为周围这一群持刀着甲士卒的关系,也有可能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 “你大老远地从越州钱塘将这些藕粉运到京城来,能赚到钱吗?!” “呵呵呵!混口饭吃啊!小人只是个跑船运的!受雇主委托,将这批货从钱塘运到京城!这赚不赚钱,小人可不知道!” 案卷上写明了,船载钱塘藕粉五千斤,以一斤五文的价格,收取税银五两。 “走!上船检查!”杨清源轻轻一跃便来到了船上,三个捕快也跳上货船。 杨清源走到一个装货的箱子边,对一旁的捕快说道:“打开看看!” 一个捕快上前打开了一个箱子,里面是一堆油纸包,包得还挺严实的,捕快从中取出一个打开,里面装的是白色粉末。 捕快用沾了些许,尝了尝,“嗯!挺纯的!?” 捕快刚想转过身汇报,就看见杨清源脸上似乎写满了问号。 这位兄弟,是不是走错片场了!我们是来查走私的!不是来缉毒的!而且你这么熟练的业务手法是哪里学的? 捕快也意识到自己刚刚的行为有些奇怪,讪讪一笑,“大人,卑职的婆娘特别喜欢吃藕粉,所以卑职对此也略懂!” 杨清源看了一眼周围的木箱子,让人从中间抽出了一个木箱子打开。 里面也是装满了油纸包,但是明显能感觉到和之前那一箱有所不同,就连包法都不太一样,还包裹了两层。 杨清源取出其中一包打开,一股清香便从其中传出。 茶叶,上等的茶叶。 杨清源虽然算是个文人,但是不懂酒也不懂茶。可即便如此,他也知道茶叶的价格远胜于藕粉,而且此船的出发地是钱塘,那这些茶叶大概应该是龙井了。 杨清源拿着这包茶叶,跃下了商船,找到了李寻欢。 对于茶酒这等名士风流的雅事,李寻欢都略知一二。 接过茶叶的李寻欢闻了闻,“杨兄,这船茶叶品质不俗!都是上等的西湖龙井!这得值不少钱啊!” “市面上这茶得卖什么价格!?” 若要在大周的诸多府衙之中找一个最懂市价的衙门,那绝不是户部,而是都察院。 这群执业喷子,在都察院正,右都御史程青松的带领下,每天混迹于坊间,深入基层,搜集消息,闻风而奏,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个特殊的情报部门。 李寻欢捏起一小片茶叶,放入口中,“这品质,估计得五两银子一斤!” 五两银子一斤的茶叶,在案卷上变成了五十文一斤的藕粉,应收之税一下不足原来的百分之一。 而且茶税不同于寻常商税,普通茶叶十税其二,上等茶叶十税其三。 就算十税其二,一斤茶叶也需要交税一两银子! 若是船上有这般茶叶一千斤,那便是一千两的税银! 怪不得勋贵集团要做这走私生意,这帮人逃税的利润空间可太大了。 “你们找人清点一下船上的茶叶!” 然后杨清源有按另一本卷宗记载,走到了一艘商船边上。 这艘商船明显要小一些,这艘商船是由京城运往北地的。 按卷宗记载,上面运的全是麻布,共有麻布两千匹。 一匹麻布的市价为一百五十文,十税其一,收税银十五文,合计三万文,也就是三十两。 “呵呵!”杨清源面部微微抽搐,这做假账之人一点也不走心!你这一船麻布就算运到了北地,能买多少钱?能赚取多少利润?! 恐怕也就勉强抵充运费,这船不查也知道有问题。 果然,大理寺的捕快在掀开了外层的麻布之后,里面都是绸缎。 而绸缎的市价至少需要十两银子一匹,十税其一,税银至少需要两千两。 随便找了两艘账面上看着就有问题的船,这漏税金额就达三千两! 杨清源没料到,大周的漕运已经糜烂至此。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